① 如何撰寫三維目標(轉)
一、對三維目標內涵的理解
關於三維目標,新課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有些教師總感覺很難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現了偏差,如不少教師把「過程與方法」理解為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
(一)知識與技能(一維)
所謂知識目標,這里主要指學生要學習的學科知識(教材中的間接知識)、意會知識(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等)、信息知識(通過多種信息渠道而獲得的知識)。
知識目標的表達舉例(要注意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
·通過學習,知道動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過學習,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所謂技能目標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對完成某種任務所必須的活動方式。技能目標可為分「四種」:
一是基本技能。如讀、寫、算的技能。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能正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記憶、想像和思維、推理等技能。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學會用實驗與推理的科學方法來研究物體和認識物體。
三是動作技能。如繪畫、做操、打球等。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初步掌握前滾翻和後滾翻的基本要領。
四是自我認知技能。即認知活動的自我調節和監控技能。如自己會做計劃,會核對自己的成績,會檢查自己解題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會評價自己的作業水平等。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學會制定自主閱讀的計劃。
(二)過程與方法(二維)
過去教學重結論輕過程,現在要求學生不僅知道簡單的結論,更要知道一些過程。過去重教法,現在要重學法。
所謂過程,其本質是以學生認知為基礎的知、情、意、行的培養和發展過程,是以智育為基礎的德、智、體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品質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
過程目標的表達舉例:
·通過學習,認識分數的發生和發展過程。
·通過學習,學會xx結構的歸納和演繹過程。
·通過學習,理解xx問題解題思路的探尋、分析和綜合過程。
·通過學習,掌握xx解題方法的選擇與比較過程等。
所謂方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採用並學會的方法。方法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採用並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或問題探究的方法,或問題的觀察方法,或思維發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決xx問題的方法等)。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
所謂情感,是指人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態度體驗。人的情感表現狀態有以下幾種:
一是表現為情緒。情緒是一種較低級的簡單的情感,如愉快、激動、緊張等。情緒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能產生愉快的感覺。
二是表現為熱情。一個人有政治熱情,他就對祖國、民族、人民產生深厚的愛,並轉化為力量和行為。一個人有學習熱情,他就能潛心鑽研,做出成績。
目標表達舉例:
·通過學習,激發起愛國主義的情感;
·通過學習,激發起學習的熱情。
三是表現為興趣。興趣是強烈的吸引性和鮮明性的情感反映。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激發起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
四是表現為動機。動機是情感沖動而出現的念頭,它可以成為行動的驅動力。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激發起學習的動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產生動力。
五是表現為求知慾。它是在智力探究活動中,需要和願望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能滿足學習的需要,從而產生求知的慾望。
六是表現為道德體驗。如敬佩、贊揚、羨慕等。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能對xx人物感到敬佩……
七是表現為美的體驗。指對自然、藝術、社會行為美的情感體驗。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學會鑒賞大自然的美。
所謂態度,這里不僅指學習態度和對學習的責任,它還包括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等。
目標表達舉例:
·通過學習,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通過學習,在交往中能表現出寬容、忍耐的態度。
所謂價值觀。本指對問題的價值取向的認識,這里也可指學生對教學中問題的價值取向或看法。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的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及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概而言之,在落實三維目標的過程中,要以「知識與技能目標」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體現在學習探究的「過程與方法」中。
二、如何確定教學目標
1、三維目標
「知識和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學會」; 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即學生通過學習所要達到的結果,又叫結果性目標。這種目標一般有三個層次的要求:學懂、學會、能應用。
「過程和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會學」; 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如何獲取知識和技能的程序和具體做法,是過程中的目標,又叫程序性目標。這種目標強調三個過程:做中學、學中做、反思。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樂學」 ,是學生對過程或結果的體驗後的傾向和感受,是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主觀經驗,又叫體驗性目標。它的層次有認同、體會、內化三個層次。
知識與技能目標是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基礎;過程與方法目標是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載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其他目標有重要的促進和優化作用。
2、目標表述的四要素
體現了誰?(學習者——主體或對象)
做什麼?(可觀察到的學習行為)
在什麼條件下?(支持學習的環境)
做到什麼程度?(行為的標准)
3、設定教學目標要注重全面性
注重全面性就是要充分考慮到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各個方面,設定教學目標時,要把三個維度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三個維度互相照應,相互協調,體現高度的整合作用。在教學中,知識與技能目標是基礎,只有落實知識教學目標,才能實現其它目標,在設定數學教學目標時一定要注意體現涉及到的知識點,注意在理解和掌握這些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哪些能力。把過程與方法作為教學目標,是新課改的一大亮點。數學教學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與方法,在數學教學目標設定過程中,要把過程與方法目標放在突出的地位。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思維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在原有學科德育目標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明確和提升。數學教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數學學習過程中應該表現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數學學習內容中包含的情感教育因素和其它德育因素。
4、教學目標的敘述要注重准確性
在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的敘述十分重要,主要是要注重敘述語言的准確性,避免使用「初步理解」、「基本掌握」這類含糊其辭的敘述語,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學習水平的要求,准確選擇和使用相應的行為動詞,正確體現「四個要素」。一是行為主體:即學習者。行為目標描述的是學生的行為。規范的行為目標開頭應是「學生應該……」等,而不是教師的行為。如果用「使學生……」「培養學生××能力」一些字眼,那麼,行為主體就變成了教師。在制定目標時,應首先強調學生的行為主體。值得注意是:主體是學生,但教師也應有行為,教師的行為一般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下」、「引導下」等詞語。二是行為動詞:是以描述學生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為了有效提高教學目標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在數學教學目標設計中要盡可能選用那些意義確定,易於觀察的明確動詞。如,了解層面上常用的有:讀、寫、會用、認識、說出、識別、了解、辨認、描述等;理解層面上常用有:明確、表示、會畫、確定、找出、獲得、讀懂等;應用層面上常用的有:分類、選擇、比較、排列、理解、解釋、判斷、預測、推斷、估計、設計、檢驗、運用、掌握、處理、推導、證明等。三是行為條件。這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條件或范圍等。四是表現程度。這是指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和用以評價學生表現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確定教學目標,「三維度」是明確的,「四要素」滲透在三維度之中,它們互相交叉,相互依存,二者不可偏廢。
5、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注重可操作性
教學目標的設定一般應顯現「三個維度」,體現「四個要素」,通過行為動詞的使用,形象地、具體地反映出課程理念的變化,使教學目標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學目標的功效就在於指導教學行為,能夠具體地指導教學實踐。如何讓教學目標發揮最大的功效呢?那就是將教學目標設計得細致、具體,也就是要有可操作性。教學目標的設計屬於課前活動,是對課堂教學的預設,預設的結果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學目標定得太籠統、太空泛、太模糊,就會失去教學目標的實際指導作用。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就只能成為一種空洞的擺設,課堂教學就不會取得預期效果。而預設的目標越是具體明晰,指導性也就越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數學教學目標設計中,一定要注重可操作性,與可操作性關系最為密切的是行為動詞的使用,行為動詞越是簡單明了,可操作性就越強,那些含糊其辭的行為動詞就不具有可操作性,一些涵義廣泛的行為動詞,操作起來就會有一定的困難。只有明白無誤的行為動詞,才會更具有可操作性。
② 數學教學的三維目標是什麼
課堂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國家對基礎教育教育質量指標所作的基本規定,是新課程標准為描述學生學習行為變化及其結果所提出的三個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簡稱三維目標。,2,知識和技能目標,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即學生通過學習所要達到的結果,又叫結果性目標。這種目標一般有三個層次的要求:學懂、學會、能應用。過程與方法目標,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如何獲取知識和技能的程序和具體做法,是過程中的目標,又叫程序性目標。這種目標強調三個過程:做中學、學中做、反思。,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是學生對過程或結果的體驗後的傾向和感受,是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主觀經驗,又叫體驗性目標。它的層次有認同、體會、內化三個層次。知識與技能目標是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基礎;過程與方法目標是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載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其他目標有重要的促進和優化作用。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課程標准提出的教學目標「三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整合了教學目標的各個方面,為科學制定學科教學目標提供了具體的指導。而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首要環節,要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正確理解三維目標的情況下,保證三維目標設定的清晰性、明確性、可操作性。一、正確理解「三維目標」層次教學目標是指通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活動要達到的預期的教學結果。課程標准把教學目標定位為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顯然,內容更豐富,要求更高了,它是一種由低到高的遞進關系,對三維目標可理解成四個層次:一是數學知識技能的教學層次。重在解決「是什麼、怎麼樣做」的問題;二是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層次。重在解決「運用什麼樣的思想與方法去做」的問題;三是數學思維的教學層次。重在解決「怎麼想到這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問題;四是數學精神與文化的教學層次。重在促進學生心智、個性、觀念、精神等和諧協調的發展。二、要准確制定教學目標三維目標可以理解為各門學科總的課程目標的框架,它給各門學科制定課程和教學目標提供了一種基本的規范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首要環節,要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是要保證目標設定的全面性、准確性、可操作性1、設定教學目標要注重全面性注重全面性就是要充分考慮到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各個方面,設定教學目標時,要把三個維度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三個維度互相照應,相互協調,體現高度的整合作用。在教學中,知識與技能目標是基礎,只有落實知識教學目標,才能實現其它目標,在設定數學教學目標時一定要注意體現涉及到的知識點,注意在理解和掌握這些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哪些能力。把過程與方法作為教學目標,是新課改的一大亮點。數學教學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與方法,在數學教學目標設定過程中,要把過程與方法目標放在突出的地位。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思維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在原有學科德育目標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明確和提升。數學教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數學學習過程中應該表現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數學學習內容中包含的情感教育因素和其它德育因素。2教學目標的敘述要注重准確性在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的敘述十分重要,主要是要注重敘述語言的准確性,避免使用「初步理解」、「基本掌握」這類含糊其辭的敘述語,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學習水平的要求,准確選擇和使用相應的行為動詞,正確體現「四個要素」。一是行為主體:即學習者。行為目標描述的是學生的行為。規范的行為目標開頭應是「學生應該……」等,而不是教師的行為。如果用「使學生……」「培養學生××能力」一些字眼,那麼,行為主體就變成了教師。在制定目標時,應首先強調學生的行為主體。值得注意是:主體是學生,但教師也應有行為,教師的行為一般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下」、「引導下」等詞語。二是行為動詞:是以描述學生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為了有效提高教學目標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在數學教學目標設計中要盡可能選用那些意義確定,易於觀察的明確動詞。如,了解層面上常用的有:讀、寫、會用、認識、說出、識別、了解、辨認、描述等;理解層面上常用有:明確、表示、會畫、確定、找出、獲得、讀懂等;應用層面上常用的有:分類、選擇、比較、排列、理解、解釋、判斷、預測、推斷、估計、設計、檢驗、運用、掌握、處理、推導、證明等。三是行為條件。這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條件或范圍等。四是表現程度。這是指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和用以評價學生表現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確定教學目標,「三維度」是明確的,「四要素」滲透在三維度之中,它們互相交叉,相互依存,二者不可偏廢。3、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注重可操作性初中數學教學目標的設定一般應顯現「三個維度」,體現「四個要素」,通過行為動詞的使用,形象地、具體地反映出課程理念的變化,使教學目標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學目標的功效就在於指導教學行為,能夠具體地指導教學實踐。如何讓教學目標發揮最大的功效呢?那就是將教學目標設計得細致、具體,也就是要有可操作性。教學目標的設計屬於課前活動,是對課堂教學的預設,預設的結果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學目標定得太籠統、太空泛、太模糊,就會失去教學目標的實際指導作用。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就只能成為一種空洞的擺設,課堂教學就不會取得預期效果。而預設的目標越是具體明晰,指導性也就越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數學教學目標設計中,一定要注重可操作性,與可操作性關系最為密切的是行為動詞的使用,行為動詞越是簡單明了,可操作性就越強,那些含糊其辭的行為動詞就不具有可操作性,一些涵義廣泛的行為動詞,操作起來就會有一定的困難。只有明白無誤的行為動詞,才會更具有可操作性。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的教學目標設計中,目標都是學生通過「對話」「操作練習」(行為動詞,行為條件)、「掌握」(表現程度)方法來體現的,學生自己(行為主體)獲得知識與技能等,這些簡單明了的術語,非常具體明白,有利於實際操作。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蘊含了一定的數學思想,體現了三個維度。這樣的目標設計不僅反映了全面性,而且也明確地告訴了學生學習的結果。同時採用了有個性,有區分的行為動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相應的具體的要求,操作起來十分方便。4、三維目標的達成是一個漸進的螺旋上升的過程作為學科課程總目標的三個方面,「三維」目標應該貫串於整個初中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各項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想通過一個章節的學習完全達成是不現實的。即使是知識與能力中的某些具體目標,也有一個從識記到理解到運用的過程,也不可能剛學習就能掌握運用。對於大多數教學目標,特別是涉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應該是一個漸進的螺旋上升的達成過程。如「學會正確對待人生的挫折」,絕不可能在學習兩三課時以後就達成,而應該是整個基礎教育長期的任務,是終身教育的任務之一。這種上升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經過若干次提升以後,課程的總體目標就趨於達成了。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應該融入「三維」目標的理念:但要在一堂課的時間內,同時落實非常具體的「三維」目標,則近乎苛刻。因為「三維」目標是一個整體,是互相聯系的,很難分清哪一項目標單純屬於哪個維度。我們認為,在制訂具體教學目標時,應圍繞教材各章節的具體內容設計我們的教學目標,以知識與能力作為外在表現形式,在達成知識與能力目標的同時,實現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內在目標的逐步達成。
③ 初中數學在課堂教學中怎樣設計三維目標
「三維目標」是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是用以指導課堂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如何設計好「三維目標」是教學設計的關鍵環節, 「三維目標」設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和觀課、議課的過程中發現,同一教材內容,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甚至在不同的教學時期所體現的三維目標都是一樣的,這就使得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目標有些過於保守,有些過於牽強。毋容置疑, 「三維目標」 是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制定的,而在課標大方向的指導下很多教師忽略了目標設計的靈活性和合理性,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新課程改革強調素質教育,重視人的發展,提倡課程與生活的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構建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教學活動。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為「三維度模型」:即維度一:教學計劃方案評價;維度二:教學指導過程評價;維度三:教學指導效果評價。基於這一課堂評價體系,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設計也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科學性原則:是指「三維目標」的確定要依據科學的原理原則,具有科性、知識性,目標的實現過程要與學生的 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順序相一致。2、 教育性原則:即「指三維目標」的確定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思想性,要有利於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素養,是否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愉悅學生的身心、拓展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個性。3、合理性原則:是指「三維目標」的確定要遵循合理性原則。這里既包括教學計劃所提出的各項指導目標要與新課程教育目標相符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應密切聯系形成有機的整體; 同時教學目標的確定應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需要。4、 可行性原則:是指「三維目標」的確定要在國家統一要求基礎上考慮了地方、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 要為學生的自主活動准備了必要的材料和活動場地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5、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三維目標」的確定應貫徹統一原則。不管其按照「階梯式」還是「螺旋式」都應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過程,注意情節的過渡和知識體系的統一。6、 現實性原則: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忽略了教育的現實意義就等於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維目標」的確應反映時代的主旋律,讓學生掌握時代信息,把握時代的脈搏,奏出時代的最強音。7、 過程評價性原則:是指「三維目標」的確定要有利於學生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能促進體腦合一, 知行統一;有利於激發雪學生的興趣和內驅動力,使學生態度認真, 積極主地參與實踐活動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有利於個性的發展和整體認知。有利於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活、學會生存。8、效果評價性原則:是指「三維目標」實現後有利於學生集體在知識、能力和情感認識等方面的進步體現,有利於學生個人拓寬知識面,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後的行為表現; 既能體現學生的技能增長, 又能體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既能體現教學活動的直接效果,又能體現學生發展的外顯性效果成長的內隱性效果,體現出良好的課堂教學價值。 總之,「三維目標」的設計既有統一的要求,又有個性的需求和個性的優化,教師在三維目標的設計上要把握好原則與非原則的因素,既要符合課標的要求,又要符合教學實際的需要,教學目標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改的要求。
④ 如何實現高中數學的三維目標
對新課程高中數學三維目標,怎樣認識,如何表達,如何體現在教學之中,是許多教師迷茫的問題.目標理解不清、定得太概括化,都難以使教學到位,難以實現新的教學理念.
《課標》中新課程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方面.由於數學課標是先行確定的,三維目標就是從其中提練出來的,因此數學對三維目標的表述也不十分規范.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知識與技能」就與規范提法一致,而「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即是規范提法的「過程與方法」的具體表述,在「情感與態度」上發展為規范提法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一、對高中數學三維目標的認識
教學目標,是指學生學習後所需要固化的內容.
對於「過程與方法」,教學中教師的理解往往出入很大,如果只理解為教學中學生怎樣學的過程和學習方法,這就與教學目標概念矛盾,故「過程與方法」是學生在經歷學習過程後所得到的能力和方法.當然,能力是一個綜合概念,它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內所要求的內化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內容包括:1.學習策略類,如交流合作、參與探究、把握信息;2.解決問題類,如處理問題、擬定計劃;3.抽象或表面化類,把握方法、經歷過程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內容包括:1.學生自身德育類,如熱情樂觀、主動進取、樂群合作、自信獨立、嚴謹求實、持之以恆、健康高雅;2.學生對外部的認識類,如熱愛祖國、關切社會、尊重多元、好奇求知、珍愛自然、崇尚科學、判斷價值.
三維目標中,三個維度在各具體課中的地位或權重應不是恆定的。數學中大多數課應突出「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運用,用「過程與方法」盡力培養能力和方法,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合理滲透.也就是說,「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在三維目標中是主體,其中「知識與技能」必須在該節課上達成,「過程與方法」中許多內容不是一課之功可以達成,而是應經歷多課多次類似的數學活動來實現,通過不同區段時間(不同的課)、頻次上的反復、場景的相似再現最終綜合達成,因此,一節課的教學不能以全用活動代替對「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實現,不能使「知識與技能」目標浮於表面,也不能過分強調實際意義不大的活動.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相同目標內容要求的達成,都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才能較好的達成,因此單一的一節課只能是進行合理的滲透,而不是硬性應達成的指標.但於對某一學習內容的價值,可能通過一節課會較好的達成.
《課標》的三維目標,是整個高中學習階段,甚至是小學到初中最後到高中這一過程積累後,必須達成和實現的.
二、教學預案中三維目標的表述方法
於由現行教參,對教學目標一塊沒有完全按《課標》三維目標的三個分類目標(三個維度)進行分別表述,甚至有的課教參所寫的教學目標沒有充分體現三維目標或不全面或過於概括化,這就使一線教師對如何寫三維目標造成了因惑或不理解.
教學目標的表述,原則上應具有確定性、可操作性和可實現性.目標表述太抽象或太概括化,難使教師在教學中確定怎樣教怎樣引導學生學,即不知如何通過具體的方法去達成目標.
對於「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表述,教師一般都是利用「學會」、「掌握」、「理解」等術語來表述,這樣過於概括化,制訂的目標缺少可操作性,應少用,也就是說,目標要寫得更具體、要使目標指向核心內容,如用「舉例說明」、「簡要說出」等表述目標就更明確具體.
對於「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表述,要表述清學生能得到什麼,也要具體化,而不是用「通過」什麼「培養」什麼這樣高度概括的術語表述.「通過」什麼的表述,是對「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錯誤認識後(或認識不貼切)的反映,是把「過程與方法」只理解為教學中學生怎樣學的過程和學習方法,而不是學生在經歷學習過程後所得到的能力和方法.
對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表述,要具有針對性,使之逐步達成,如「理解必要性」、「說出優缺點」等,不能大而空,廣而虛、高而弱.
一般地,一句話一個目標式,即一個要求,具體可操作,這樣目標就簡潔清晰.
下面看教師寫三維目標的一個案例.
北師大版《數學選修2—1》第二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5夾角的計算,教參要求分3個課時進行教學,但教參沒有將三節課的目標分別表述,其三課時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本節的教學使學生理解立體幾何中直線的夾角,平面間的夾角,直線與平面的夾角的概念,掌握各種夾角的計算方法.在與平面向量的夾角公式的比較基礎上,培養學生觀察、分析、類比轉化的能力.」
對§5夾角的計算第一課時5.1直線間的夾角,教師所表述的三維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兩直線的夾角、異面直線的夾角的概念;
2.准確把握直線間的夾角的取值范圍;
3.能用向量方法解決直線間的夾角的計算問題,體會向量方法在研究幾何問題中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例題體會求直線間的夾角公式的基本原理,使學生能藉助其原理更好地記憶求直線的夾角的公式;
2.通過模仿與練習體驗用向量求直線間的夾角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用空間向量求解直線間的夾角的優越性;
2.體會用向量求直線間的夾角問題的思路方法和作用,從而提高思維品質.
案例中,「了解兩直線的夾角、異面直線的夾角的概念」過於概括化,不利於教學實施,「准確把握直線間的夾角的取值范圍」不是本課的主要要求,不能成為教學的目標之一,「體會向量方法在研究幾何問題中的作用」不屬「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范疇,它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容;「通過例題體會求直線間的夾角公式的基本原理」,例題教學是怎樣要求學生去揭示直線間的夾角計算原理沒有具體反映,不能指導學生將數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內化,而「記憶求直線的夾角的公式」不是內化內容,不是所學後就得到的能力和方法,同時,本課「過程與方法」也不僅這些,還應有具體的比較、分析、類比等方法需要學生逐步形成;新課程下的學生沒有學過用傳統方法求直線間的夾角,無法認識和「體會用空間向量求解直線間的夾角的優越性」,而「提高思維品質」空洞無物,作為一節課的目標難以在教學中具體實現.
根據前面我們對三維目標的分析和其表述的論述,將本課教學目標表述如下,可能更確定並更具有可實現性.如:
知識與技能:
1.舉例說明兩直線的夾角、異面直線的夾角的概念;
2.會用空間向量計算直線間的夾角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
1.藉助直觀圖、空間想像及向量運算自主形成計算空間直線間的夾角的方法;
2.比較、分析平面上直線間的夾角與空間中直線間夾角的概念,類比平面向量夾角公式與空間直線間的夾角公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說出空間向量在計算直線間的夾角大小的作用;
2.逐漸樹立對幾何概念與向量運算間進行類比轉化的意識.
這樣表述,是通過學生舉例將對概念的了解具體化,會用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形成用向量求角的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中,「藉助直觀圖、空間想像及向量運算」、「自主形成」、 「比較、分析」概念、「類比」計算方法,操作性實十明顯,而利用這些過程「形成方法」則是學習後學生具體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可看到,我們沒有要求學生在一課中達成一些高度概括的內容;在數學上,認識向量的作用是其學習的價值所在,是通過學生能否「說出」建立對知識認識的價值觀,而「嚴謹求實、持之以恆」等情感態度也是希望在逐漸樹立一些具體的意識中進行滲透.
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備課和教學中對所教內容的最重要、最整體性認識的反映,教學目標不清晰,不太可能設計出好的教學預案,也上不出一堂好課,在教學中由此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困惑.加強對目標內容的認識和合理表述,使其認識得以實現,這對指導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十分有益.
⑤ 怎樣寫小學數學三維目標
小學數學三維目標是如何促進學生發展
我想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談談對三維目標的理解:對於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的發展包括了只是技能、思維與能力和情感等方面。這些方面發展的核心是人格的發展。所以三維目標,現在想對這些目標對人的發展做一些解釋。
第一 知識與技能的發展。
學知識與技能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內涵,有所示其他方面發展的載體。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發展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是重要的。知識的發展也包括學生對自己的認識和對數學認識的發展,使學生具有正確的自我概念和數學觀。學生的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評估、反思和自我調控等。學生的數學觀發展包括以下一些內容: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廣泛應用價值及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的美和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學生初步體驗到數學的探索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猜測;學生初步體驗數學推理是嚴謹的,結論是明確的,數學的各部份之間是有聯系。
第二 思維的發展。
思考貫穿於整個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教師應讓學生能夠認識並體驗思考的基本方法,如歸納類比猜測與論證等。讓學生能根據已有事實進行數學推測和論斷,養成「有理有據」的習慣。讓學生理解他人的思考方式和推理過程,並能與他人進行溝通。要讓學生能夠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通過解決問題的活動,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第三 能力的發展。
能力的發展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學習的能力和策略的發展,也包括數學能力發展。目前對數學能力的解釋並不一致,蘇聯學者克魯切斯基的觀點還是為大錯數人所接受。者克魯切斯基認為,學習能力的主要成份是(1)使數學材料形式化的能力,即從內容中抽出形式,從具體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中抽象,以及運用形式結構進行運算的能力。(2)概括數學材料的能力,即從不相關的材料中抽出最重要的東西,以及從外表不同的材料中看出共同點的能力。(3)運用數學和其他符號進行運算的能力。(4)連續而有節奏的邏輯推理能力。(5)簡化推理過程的能力,即用縮短了的結構進行思維能力。(6)逆轉心理過程的能力。(7)思維的靈活性——從一種心理運算轉向另一種心理運算的能力。(8)數學記憶,主要指對概括內容、形式化結構和邏輯模式的記憶力。(9)形成空間概念的能力。
第四 情感的發展。
數學教學中的情感發展主要包括相互聯系的三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1)學生對數學、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主要包括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主動參與以及對數學學習的喜愛等。(2)自信心和意志力。主要包括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取成功體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及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3)學習數學的態度和習慣。主要包括探索創新、合作交流與嚴謹求實的態度及習慣。
⑥ 給出小學數學一節課內容怎樣去寫三維目標
謂三維目標是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了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教師要做到:
(1)教學目標有新突破,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其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科學、全面地體現了數學課程,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的基本出發點.
(2)教師努力營造讓學生愛學、樂學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能密切聯系學生實際,創設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3)精心設計組織教學活動,力圖給學生提供「再創造」的通道.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轉化成數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去學習、去領悟.
下面我分三個層次來談談個人認識:
一、該如何評價小學數學課「掌握知識」的教學,筆者認為應包括以下內容:
1.「感知、理解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為導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要充實;
②感知材料的選擇是要包羅新知的本質屬性;
③感知階段的誘導是要便於學生盡快進入新知的最近發現區,展開求知探索;
④新、舊知識交接點的確定,要便於快速促成學生認知的正遷移,教師的點撥要有助於激起學生「短兵相接」的思維交鋒,順利完成認知的「同化」或「順應」;
⑤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要注意有利於學生省時優質地發現和理解新知的本質.
2.「抽象、概括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思維階梯的鋪設要有助於學生在揭示新知本質的求知過程中,展開高效的觀察與比較、分析與綜合、判斷與推理、抽象與概括.
②學生在歸納總結新知的過程中要經過了一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支柱,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又將已理解的抽象概念具體化的認知往返歷程.
③學生對已概括的新知理解得要正確、全面、深入;學生對新知本質抽象概括得要正確、全面、深入淺出,表述具體嚴謹;要達到了課時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
④充分發揮學生在探求、獲取新知中個性意識傾向性作用,以及全員參與的競爭質量與程度.
⑤教師指導學生求知獲取的「投入」與學生學會求知方法,得到收獲的「產出」是否成正比.
(二)對「發展能力」的評價構想.
能力的發展只能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獲得,離開知識,能力就成了空中樓閣.「發展能力一定要結合知識的傳授過程去進行,知識有其能力價值,它凝聚在知識之中,不思則暗,深思則寬,不著重分析挖掘,不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充分發揮,就會落空.」發展能力必須結合知識體系有目的、有計劃,有序列,有層次地由低級向高級逐步提高.因此,就小學數學綜合課「發展能力」的評價而言,應包括下列內容:
1.對課堂「半獨立性練習」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給出的題目是否屬於緊扣新知要點的基本型題目;是否便於全體學生直接運用新知,起到鞏固理解,強化記憶的作用.
②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新知的過程中,是否立足於學生主動積極地解決問題,以思維能力的訓練為核心,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扶」與「放」適度,不包辦代替學生對新知的再現.
③學生運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題目的技能和敘述算理,或法則或解題思路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否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
④教師在本階段的課堂小結是否切中由學生板演和課堂巡視所反饋問題的要害;「結語」是否有助於學生對新知要點的再現和發展.
2.對課堂「獨立性練習」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本階段習題設計是否由三類不同要求的題構成;這些題目的編排是否便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三類題目的要求如下:
低檔題:比基本型題目稍有變化,其目的是讓學生獨立運用新知解題形成技能,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記憶.
中檔題:以新知為主體的綜合型題目,題目的編排既突出適度的綜合性,又帶有一定的思考性色彩,用以培養和訓練學生解題的綜合能力和靈活性.
高檔題:思考性較強,略有難度的題目.這類題目不超越學生的知識范圍和思維能力的限制,用以解決「吃不飽」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吃得飽」學生競爭意識的激勵,推進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勝心.
②在本階段中,教師是否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練習時間(區間為10至15分鍾);是否較好地完成本階段課時教學任務,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
3.對「獨立練習交流與課堂總結」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獨立練習交流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了寬松、和諧、自信、民主的課堂氛圍.
②教師對學生的解題交流與評定是否立足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廣闊性、創造性;是否致力於培養學生勇於探索、不斷進取、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學習品質.
③師生合作的課堂總結是否提綱挈領,簡明扼要,便於學生回顧求知過程,掌握新知要點,獲得求知啟迪.
(三)對「陶冶情操」的評價構想.
人的智力商數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數卻是後天的培養和努力的結果.科學界已提出:一個人的「智商」只佔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決定人類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此,一個具有主體性的人,其核心素質是高尚的人格.通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去陶冶學生應具備的道德情操、科學品質,已是當務之急.為此,學生在求知過程中情意因素投入的質量與程度,應當作為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應該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把「陶冶情操」與「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同步進行,有機結合;是否做到為此不遺餘力,持之以恆.
總的來說,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三個方面.學生從事學習的正確認識是情感活動和意志活動的基礎;良好的情感又能推進學生的認識和行動;而堅強的意志則能使學生鍥而不舍地提高認識和陶冶情操,去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評價學生的「認識過程」,旨在界定學生揭示事物的本質以及事物間的關系和規律的水平,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改革的信息,有助於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獲得智力技能和開拓學生的創造能力.評價學生的「情感過程」,在於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情操的培養.評價學生的「意志過程」,使教師明確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生成才的必備素質,在教學中加強砥礪學生意志的教學力度,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學習目的,在求知中勝不驕,敗不餒,知難勇進,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據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圍繞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去評價教與學的雙邊活動.
(上周市小學數學教研活動展示的7節研究課都注重了三維目標的達成,尤其注重了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體驗,但從個別課例來看,也暴露了教材在內容編寫上的不合學情以及教師駕馭開放式課堂策略的欠缺.那麼,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不同學情靈活地駕馭課堂這將是廣大實驗教師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而後舉行的互動式評課交流,使與會代表暢所欲言地對7節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內容設計、過程實施及方法使用等多方面進行了全面交流,並針對「數學課上如何把握數學味及故事味」等教學實踐中的焦點及困惑問題作了探討.)
舉出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實例
你們的口算方法都不錯
教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口算時,學生常常會得出多種口算方法,按以往的習慣,在得出各種口算方法後,然後進行比較,再得出最簡便的口算方法,即書上的例題,再讓所有的學生都學會這種口算方法.事實上學生在比較過程中,每個人認為的最簡便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為每個同學的基礎及理解程度各有差異,如果硬要把他們的想法都統一起來,似乎太為難學生了,其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斷自我調整,從不成熟到成熟.所以我對他們的方法都表示肯定,並不強調用書上的方法,只要你認為算起來既准確又快的就是好方法.在教口算方法時,我不強調比較,而注重交流,學生在交流演算法的過程中,不斷地相互學習,促進自我認知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定會自然而然地發生著從繁到簡的變化.與其當初讓老師來否定學生,還不如多給一些時間以實現自我否定,既保護了他們的一份自信,又有利於思維的多向發展.學生不會有比不過別人的擔憂,他們會大膽地去想,並大膽地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這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個性品質嗎?
你想得真妙
一次在教學"付錢的方法"時,我問:"要買一本4元5角的書,可以怎樣付錢呢?"學生想出了很多種付錢的方法,"哪種付錢的方法最簡便呢?"學生很快想到了付的張數最少的方法是最簡便的,就是付2張2元、1張5角.突然一人小朋友舉手說:我覺得最簡單的應該是付1張5元或1張10元."學生們對他出乎意料的回答立刻開始反攻:"那就不正好是4元5角了,""這種方法不可以……",這位學生有點尷尬,我心想這答案雖不是這堂課的學習目標,但他想的也不是沒道理,這種想法很現實,生活中常這樣付錢,於是我說:"你想得真妙,只要付一張人民幣,確實很簡單,不過你得學會找錢,否則受騙了怎麼辦?"得到了老師誇獎,他很高興,還自信地說出了應找的錢.
學生出乎意料的回答,課堂上時有發生,有時甚至還有些不可思議,但千萬不可隨意否定,要保護學生的這一份積極性,即使有錯,也應把它引向正確.有效地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於學生創新個性的發展,也有利於主體作用的發揮.
傳統的課堂教學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變革舊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策略,正時時刻刻地催促著我們,我們不能再讓自己、教材、課堂把學生緊緊地束縛在設計好的圈子中,使學生的個性受到壓抑和扼制.真正關心學生,就應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在獲取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熱愛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健康的學習心態,培養銳意進取的精神和富於創新的個性品質.
⑦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三維目標怎麼寫
目前的教學目標都應該是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學習的知識內容及學習的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制定本節課學習內容對學生意志、品質的鍛煉與培養。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聯系,又不同於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⑧ 幼兒園教案的三維目標怎麼寫
一、認知:包括對數學、語言、常識、科學、社會的一些知識。
二、技能:
1、數學技能又分成數概念、圖形、統計、分類、排序、空間、方位、時間、測量等等。
2、動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使用、發展和調適。
三、情感主要涉及一個人的感知和理解、情感、態度、興趣和價值觀等。
(8)數學的三維教學目標怎麼寫擴展閱讀:
幼兒園教案中動作技能領域的教學目標分成七級:
1、知覺,通過感覺器官覺察客體或關系的過程,藉此獲得信息以指導動作。它是動作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是導致動作的「情景-解釋-動作」連鎖中基本的一環,具體包括感覺刺激、線索的選擇和轉化三個方面。
2、定向,為某種穩定的活動的准備,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緒定向三個方面。
3、有指導的反應,復雜動作技能學習的早期階段,通過教師或一套適當的標准可判斷其操作的適當性,它包括模仿和試誤兩個方面。
4、機械動作,學生的反應已成為習慣,能以某種熟練和自信水平完成動作,這一階段的學習結果涉及各種形式的操作技能,但動作並不復雜,比如能夠給小提琴裝上琴弦。
5、復雜的外顯行為,包含復雜動作模式的熟練動作操作,操作的熟練性是以迅速、連貫、精確和輕松為指標,包括消除不確定性和自動化的操作兩個方面。
6、適應,技能的高度發展水平,學生能改變動作以適應新的具體情境的需要,比如通過改編已知的舞蹈技能形成一套新的舞蹈動作。
7、創新,根據在動作技能領域中形成的理解力、能力和技能,創造新的動作模式以適合具體情境,比如創造一種現代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