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撰寫小學數學教案
1、明白教學中要使學生掌握什麼知識,達到什麼目標。
2、環節:教學內容及說明、教學目標及說明、教學重難點及說明、教學課時、教學流程(導入、學習新知、課堂檢測、鞏固練習、小結及教學反思)
2. 數學分類教案怎麼寫
數學分類教案:
一、活動目標:
1、能在一堆物體中,把名稱相同的物體找出來。
2、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初步的比較能力。
二、活動准備:
1、每個幼兒裝實物的小盤、分類合各一隻。
2、每個幼兒四塊雪花插塑、四顆蠶豆、四根小棒。
3、積木、皮球、玩具汽車若干。
4、紅、黃、綠塑料框各一隻。
三、活動過程:出示積木、皮球、玩具汽車,引導幼兒觀察,有些什麼玩具,回答後,請個別幼兒上去把積木、皮球、玩具汽車分別放在紅、黃、綠三隻塑料框里。分完後要求幼兒說出紅框里裝的是積木、黃框里裝的是皮球、綠框里裝的是玩具汽車。
編寫依據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確地制訂教學目的,具體規定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發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合理地組織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便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
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向大多數學生,同時注意培養優秀生和提高後進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3. 怎樣寫數學的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要從「為什麼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的目的;
2、根據教學目的,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麼」;
3、要實現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採用什麼策略,即「如何學」;
4、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節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教學流程包括三方面: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情趣-------引發探究慾望。
1、聯系生活實際及熱點問題,創設問題情景。
單純的數學知識往往比較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他們的學習情感
2、找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創設問題情景。
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矛盾是激起求知和探究慾望的有利因素。
二、優化師生關系,激發學習情感-------營造探究氛圍。
1、留出空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
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下幾個環節中留出「空白」,讓學生去探索、思考。只有充分相信學生的內在潛力,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寬松的空間,讓他們去自行探究,才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潛力。
2、群體互動,提倡合作探究。
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探索材料,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有計劃地組織他們進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體探究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激勵評價,使學生保持探究熱情。
三、挖掘探究資源,激發學習熱情-------開展探究活動。
4. 數學怎麼寫教案
教學目標:1、理解並掌握三角形中位線的概念、性質,會利用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解決有關問題。
2、經歷探索三角形中位線性質的過程,讓學生實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
3、通過對問題的探索研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合理論證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探索並運用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
教學難點:運用轉化思想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建立數學模型--應用--拓展提高
教學過程:
情境創設:測量不可達兩點距離。
探索活動:
活動一:剪紙拼圖。
操作:怎樣將一張三角形紙片剪成兩部分,使分成的兩部分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觀察、猜想: 四邊形BCFD是什麼四邊形。
探索: 如何說明四邊形BCFD是平行四邊形?
活動二:探索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
應用
練習及解決情境問題。
例題教學
操作--猜想--驗證
拓展:數學實驗室
小結:
作業: P134 /習題3.6 1、3
5. 小學數學教案怎麼寫
一般包括幾個方面: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
3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教具准備:
教學過程:(這是核心部分,寫出你在教學設計的活動及問題)
還可以增加板書設計、設計意圖
例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6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6的乘法口訣的來源,促使學生加深對每句口訣意義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訣。
2.使學生熟記6的乘法口訣,能靈活運用6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和推理概括能力,向學生滲透函數對應思想。
4.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探索的樂趣。
重點:掌握6的乘法口訣。
難點:熟記6的乘法口訣。
教學准備: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師:剛才同學們悅耳的背書聲,吸引海底的小魚來到我們的課上和我們一起學習。它們啊!出了幾個題目讓你們做!
小魚說:你會嗎?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師:同學們,你們1—5的乘法口訣學得真認真。今天我們繼續學習6的乘法口訣,這次,老師想讓同學們自己編口訣,你們敢挑戰嗎?
二、自主探索,總結規律
師:老師很喜歡魚,可是又老是養不好魚,於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擺金魚可以嗎?(課件先出示一條金魚)
師:擺一條金魚用了幾個三角形? 擺2條呢?那麼擺3條、4條、5條、6條呢?
學生討論,然後完成下表。(教材61頁主題圖下面的表格)
魚(條)
1
2
3
4
5
6
三角形(個)
6
12
提問:1、 6是有幾個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麼列?
那12呢?18、24、30、36呢?
2、你能根據1×6=6,1×6=6編出一句乘法口訣嗎? ( 板書:一六得六)
師:你能編出6的其它5句口訣嗎? 請你把教材61頁的口訣補充完整
(板書: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匯報時師板書,並讓生說一說口訣所表示的意思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訣編出來了。齊讀!
師:認真觀察這些口訣,你發現了什麼?
師:同學們真會思考。這些發現都可以幫助我們記住6的乘法口訣。
師:你認為哪句容易記,哪句難記?你有好辦法很快記住嗎?
如果我忘記了「四六」是多少怎麼辦?
口答:5個6比4個6多幾,比6個6少幾?
師:現在自由記憶口訣看誰記得最快?
1)齊背 2)分組背 3)對口令 4)開火車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賽,誰背得熟練
三、趣味練習,應用新知
1、用口訣讀下面的乘法算式
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
2、釣魚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謎語: 有時掛在天上,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
師:這首詩裡面一共有多少個字?誰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4、根據圖形說口訣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溝通,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五、板書設計
6的乘法口訣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還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業布置、教後反思!
6. 如何寫小學數學教案
寫教案的目的是教師能夠更好地把握教材,備出教學的方式、方法,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利於教師更好地傳授知識,培養學生。但我們現在寫教案,成了落實執行教研部和校長指示和部署的一種技術行為、操作行為,教師並非主體。因此出現「照貓畫虎」和「照方抓葯」的現象,造成教案的「一刀切」、格式化、形式主義,給老師造成了繁重的負擔,教案成了教師寫完放在一邊等待檢查的作業,缺少實用性和價值。背課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怎樣上課應遵循課程標准,由教師獨立決定,因此教案是教師上課前的教學設計,應具有實用性,真正能指導、幫助教師的課堂教學,我通過幾年的一線教學,認為教案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形式上:不拘一格,寫自主式教案,自己能懂就行,對自己有用處就行,這是充滿自尊、個性和創造性的東西,是教師本人智慧的結晶,應給教師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要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因為每單元的教學內容不同,搞一刀切的格式化會束縛教師的思維,失去其實用的作用。
2、內容上:除了要掌握教學目的,培養目標,設計出教學過程外,還應提練確定出對學生的某種知識點的能力培養,如:改病句、縮句、擴句等,做到備教材的同時要備學生,而這些內容沒有字數和格式的要求,可以是提綱契領式,也可以是詳略得當式等,不一定非要寫在固定的擬好的教案本上,教案是給教師用的,而不是給別人看的,其目的在於指導教學,教師可以獨立設計、使用它,我認為在教科書上圈點、設計標注,直接在書上寫教案最能發揮教案的實用性,教師打開書,精美的教學設計,清晰的教學環節躍然紙上,跳動於腦海心間,
增加了老師的教學興趣和教學激情,相信定會事半功倍的發揮教案的作用,使教師水平有了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人。
對教學效果的把握不是通過兩本字跡工整、形式美觀的教案來體現的,可以通過聽課、詢問等多種方式來檢查考核,所以應允許老師寫自主式、實用式教案,可以根據教材寫情境設計方案、寫教學過程的幾個關鍵點、寫能統領教學過程的幾個關鍵問題及處理方案、寫有特色的作業等,總之,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為了需要而寫,教案是寫給自己的,怎樣使用起來便於教學就怎樣寫。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7. 小學數學教案怎麼寫例子
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6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6的乘法口訣的來源,促使學生加深對每句口訣意義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訣。
2.使學生熟記6的乘法口訣,能靈活運用6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和推理概括能力,向學生滲透函數對應思想。
4.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探索的樂趣。
重點:掌握6的乘法口訣。
難點:熟記6的乘法口訣。
教學准備: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師:剛才同學們悅耳的背書聲,吸引海底的小魚來到我們的課上和我們一起學習。它們啊!出了幾個題目讓你們做!
小魚說:你會嗎?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師:同學們,你們1—5的乘法口訣學得真認真。今天我們繼續學習6的乘法口訣,這次,老師想讓同學們自己編口訣,你們敢挑戰嗎?
二、自主探索,總結規律
師:老師很喜歡魚,可是又老是養不好魚,於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擺金魚可以嗎?(課件先出示一條金魚)
師:擺一條金魚用了幾個三角形? 擺2條呢?那麼擺3條、4條、5條、6條呢?
學生討論,然後完成下表。(教材61頁主題圖下面的表格)
魚(條)
1
2
3
4
5
6
三角形(個)
6
12
提問:1、 6是有幾個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麼列?
那12呢?18、24、30、36呢?
2、你能根據1×6=6,1×6=6編出一句乘法口訣嗎? ( 板書:一六得六)
師:你能編出6的其它5句口訣嗎? 請你把教材61頁的口訣補充完整
(板書: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匯報時師板書,並讓生說一說口訣所表示的意思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訣編出來了。齊讀!
師:認真觀察這些口訣,你發現了什麼?
師:同學們真會思考。這些發現都可以幫助我們記住6的乘法口訣。
師:你認為哪句容易記,哪句難記?你有好辦法很快記住嗎?
如果我忘記了「四六」是多少怎麼辦?
口答:5個6比4個6多幾,比6個6少幾?
師:現在自由記憶口訣看誰記得最快?
1)齊背 2)分組背 3)對口令 4)開火車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賽,誰背得熟練
三、趣味練習,應用新知
1、用口訣讀下面的乘法算式
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
2、釣魚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謎語: 有時掛在天上,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
師:這首詩裡面一共有多少個字?誰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4、根據圖形說口訣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溝通,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五、板書設計
6的乘法口訣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還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業布置、教後反思!
8. 怎樣寫好小學數學教案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我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以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
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格式與寫法。目前專家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變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與「提示——案例——訪談錄——分析」。「提示」,主要簡介「案例」與「分析」中將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論,可以促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例的融合。「訪談錄」以對話的形式記錄對有關教師進行的訪談,以外化教師的緘默知識,便於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做法。教師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斷+反思」,其變式主要有「背景——片斷——反思」與「片斷——評析——反思」。
可見,案例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為了一個主題而截取的教學行為片斷,這些片斷蘊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論。它源於實踐,但高於實踐。案例以真實的教師和事件為基礎,但又不是簡單而機械的課堂實錄,它是教師對自身典型教學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節課或一個片斷,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把幾節課的相關片斷疊加。從案例內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敘事式」和「對話式」;從案例內容的編排方式看主要有「單一式」、「對照式」和「遞進式」。反思一方面是基於案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例印證理論;另一方面要高於案例,要從案例的分析中生發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