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小學數學中教學生思考
一、教給學生閱讀課本的方法
1.對於識字不多,思考能力有限的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應採取在老師指導下講解和閱讀相結合的辦法。如對剛入學的小朋友,首先要幫助他們初步了解數學課的特點,知道數學課要學習哪些知識,看數學課本的插圖時要看清、數准圖上各種東西的個數。接著教他們學會有順序地閱讀教科書,即要從上到下,從左往右地看;教學10以內數的認知看主題圖時,要學會先整體後部分地看。又如,低年級教材中的知識是用各種圖示表示的,教師要把指導重點放在幫助學生掌握看圖方法上,努力使他們做到四會:一要會看例題插圖,能比較准確地進述圖意;二要會看標有思維過程的算式,看懂計算方法;三要會看應用題的圖示,能根據圖示理解題意,搞清數量之間的關系、思考解答方法;四要會看多種練習形式,懂得練習題的要求。
2.對於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具有一定能力的中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採用半工半讀半扶半放的方式進行培養。如教師既可先講後讀,具體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的方法;也可騙制閱讀提綱,讓學生帶著提綱閱讀課本,尋找答案,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3.對於具有一定自學能力的高年級學生來說,則可採取課前預習、啟發引導、獨立閱讀的辦法。如指導預習時,教師對學生要有明確的要求,要有預習的范圍,要提出必要的思考題或實驗作業,要檢查預習情況。課堂上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讀、講講、論論、練練的方式進行自學與討論,要求他們在把握知識的基礎上理清知識體系,進一步提高認知水平。
二、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
1.理解記憶法。就是通過學生的積極思維,依據事物的內在聯系,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的方法。如:什麼叫梯形。首先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理解「只有一組對邊」是什麼意思,若把「只」字去掉又會怎樣。通過積極思考,學生認知到「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就是四尺滲山條邊中相對的兩條邊為一組,其中一組平行,另一組不平行。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梯形這個喊裂概念就容易了。
2.規律記憶法。就是尋找事物內在規律,抓住其規律幫助記憶的方法。數學知識是有規律的,只要引導學生掌握其規律,就可以進行有效記憶。例如:記憶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進率。因為長度單位相鄰之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相鄰之間的進率是100,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掌握了這個規律記憶就比較容易。
3.形象記憶法。就是藉助事物的形象或表象進行記憶的方法。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講課時要注意生動、形象,以喚醒學生對事物的表象,進行形象記憶。例如,一年級數的認知教學時,老師把數與某些實物形象記憶:把「2」比作小鴨子、「3」比作耳朵等。
4.比較記憶法。這是把相似、相近的數學材科學的進行對比,把握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加強記憶的一種方法。例如,整除與除盡,質數與互質數等,在學生理解後,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記憶。
5.類比聯想記憶法。是指對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憶引起性質上相似的陵中事物的回憶的方法。例如,讓學生記憶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引導學生聯想除法的商不變性質和除法與分數的關系,那麼分數的基本性質就不難記憶了。
6.歸納記憶法。是把具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集中起來,組成系統,形成網路的記憶方法。你如,有關面積知識,學生是跨越幾個年級才全部學完。這些圖形有特徵上的不同,也有公式上的區別。零敲碎打獲得的知識,必須給予系統上的整理,才能保證這部分知識本身固有的整體性。可以通過下面網狀圖形,把這些圖形的內在聯系揭示出來,這樣有利於學生進行系統記憶。
三、教給學生復習的方法
復習就是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進行學習,以達到深入理解、融會貫通、精練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包括一堂堂數學課累積起來的,因而所獲得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和片面的,時間一長,就會出現知識鏈條的斷裂現象。基於這一點,單元復習和總復習都是很重要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復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概括復習。學生每學完一個小單元或一個大單元,就組織他們對於知識體系進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綱目,記住輪廓,列出重點,幫助他們掌握單元的主要內容。
2.分類復習。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分類整理、分類比較,以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知識的深度、廣度,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與記憶。
3.區別復習。把學過的相似的概念、規則等,如以區別、比較,掌握知識的特徵。總之,一方面,復習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找出重點、關鍵,然後提煉概況,組成一個知識系統,從而形成或發展擴大認知結構;另一方面,通過復習,不斷地對知識本身或從數學思想方法角度進行提高與精煉,是有利於能力的發展與提高的。
四、教會學生整理與歸納的方法
整理知識是一項主要的學習方法。小學數學知識,由於學生認識能力的原因,往往分若干層次逐漸完成。一節課後、一個單元後或一個學期後,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與歸納,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便於記憶和運用。
1.把知識串成「塊」,形成知識網路。
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涉及到五線(直線、線段、射線、垂線、平行線)、六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圓心角)、七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形、扇形)五體(長方體、正方體等)教完幾何後,把七種平面圖形組成一個知識網路。
2.系統整理成表,便於記憶運用。按照數學知識的科學體系和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小學幾何初步知識分散在小學各冊實現教材中。在總復習中,教師應避免羅列和重復以往知識,而應恢復幾何初步知識原有的知識體系和法則,按點、線(角)、面、體四大部分知識認真系統地歸納整理成表,使之在學生頭腦中條理化、系統化、網路化,便於記憶與運用。
五、教給學生知識遷移的方法
遷移是指已獲得知識、技能乃至方法和態度對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影響。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起積極、促進作用的,糾正遷移,反之糾負遷移。人們在解決新課題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嚴密性極強的學科,它的知識系統性強,前面的知識是後面的基礎,後面的知識是前面知識的延伸與發展。所以教師必須緊緊抓住前後知識的內在聯系,教給學生知識遷移的方法。
②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說理小學數學課堂如何「講道理
小學數學課程中想要說里小學數學課課中的夾道里這個其實就是班數學運算變成一個里的運算就可以了
③ 淺談在數學課上怎樣培養學生聽,說,讀,解能力
內容概要:在實行新課程,大力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今天,在數學教學中像語文課、英語課一樣對學生進行聽 、說、讀、寫、做能力的訓練,有助於優質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1.通過採用實施聽老師精講 ,耐心聽同伴講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發展學生良好的個性,有利於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2.通過說計算過程;說「解決問題」的過程,說學習收獲 ,說活動課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調動學生表述、交流的積極性,使學生逐步學會用准確的數學語言有條理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操作活動和思維過程,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數學思維的發展。3.通過教會學生讀教材,關注數學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水平、鍛煉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及數學交流能力。4.通過讓學生寫數學學習總結 ,撰寫數學日記的策略,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機會。5.通過進行課堂上的做和課外時間的做等具體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力。經過對學生進行聽 、說、讀、寫、做五個方面的訓練,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不斷的提高,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正在逐步養成:上課精力集中了,聽講比以前認真了,大膽發言,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在逐漸增強,數學綜合素質在不斷提升。
一、問題的提出
談起聽 、說、讀、寫、做,大家一般都會想到在語文、英語課上進行的,那麼在實行新課程,深化推進素質教育,大力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今天,在數學教學中是否也能對學生進行聽 、說、讀、寫、做能力的培養,從而有助於優質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利於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呢?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對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形成,都必須親歷學習學習過程才能有深刻的體驗和認識。美國心理學家也研究表明,學習者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其收獲顯著不同。看一遍的收獲是10%,聽一遍的收獲是20%,寫一遍的收獲是50%,說一遍的收獲是70%,做一遍的收獲是90%。所以在數學教學中 ,通過巧用聽 、說、讀、寫、做,對學生進行這五方面的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語言敘述能力、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巧用數學學習中的「聽」。聽,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和挖掘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種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有助於孩子們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於孩子們記憶力的增強。學會傾聽不僅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訓練思維、培養學習能力和提高合作成效的重要手段。 1.聽老師精講 ,現在全縣各校都在學習實踐「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教學模式,其中有一條基本原則就是,教師上課要「三講三不講」,即:著重講重點、難點,講易錯點、易混點,講易漏點,而學生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能夠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怎麼也學不會的不講。 因此,在課堂上老師精講點撥的環節,要求全班必須靜下來,每個人必須精力高度集中,注意聽老師講,才能把學習中的重難點,疑問等解決好。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聽力,現在,每堂數學課前,我都對學生進行最多5分鍾的聽算題訓練,老師讀題或學生讀題,其餘的學生邊聽、邊記、邊口算,規定時間一到,停止做,同桌交換看。經過大半學期的聽算訓練, 學生的聽算能力大大提高。 2.耐心聽同伴講。 現在,學校各班都在實行「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注重小組的合作,探討、交流、匯報。因此傾聽同伴的表達,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們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聽同學的發言有三步:一,要聽出同學發言的正誤,二,若正確,要聽出同學們的想法,和自己的有什麼不同,自己能否借鑒。三,若錯誤,要聽出錯誤的原因,並能和同學們及時交流自己的正確想法。注意傾聽他人,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只有聽到了,才能知道應怎樣去表達。在教學生學會傾聽的同時,那麼我們教師更要用心聽學生的發言,為學生做個榜樣。因此,每一個學生在發言的時候,教師要停下其它動作,仔細地傾聽他的發言,並做出回應,讓發言的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的尊重,也讓其他學生有個學習的榜樣,同時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學生像老師一樣認真地聽別人的發言。之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檢驗學生是否傾聽教師和同學的發言,如觀察學生的動作行為、眼神,或者隨意指名某個學生重復剛才發言的同學所說的話等等。對於那些能傾聽他人發言的同學,教師及時予以表揚,讓學生有同伴榜樣可以效仿。學會傾聽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於發展學生良好的個性,有利於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巧用數學學習中的「說」 。數學上的「說」不僅僅是說習題答案的對錯,還要說出對錯的原因,描述做題的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調動學生表述、交流的積極性使學生逐步學會用准確的數學語言有條理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操作活動和思維過程,有助於培養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數學思維的良好發展。 1.說計算過程。例如,在學乘法、除法、以及混合運算時,除了讓學生說出習題答案外,還要說出是怎樣做出來的,從過去只說到如今關注思維的過程,表述加深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計算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演算法則。不論是算理還是法則,只有學生組織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才能知道他們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而讓學生口述算理和法則的過程,也是學生對其深入理解掌握的過程。2.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小學數學中的「解決問題」是教學中的重點加難點。在實行「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能做對題,卻不會表述自己是如何做出來的,這就給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和互助帶來了很大困難。所以在教學應用題時,我重點訓練學生怎樣分析題,如何講述解題過程的能力。先讓學生跟著老師學說,再逐步同桌之間互相講,最後當小老師,到講台前,講給全班同學聽,說完了都要問一句,誰還有補充?鼓勵其他同學也積極參與講解。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現在學生的解應用題的水平大有提高,同時,同學之間的互助能力也在逐漸增強。 3、說學習收獲 。每一節,每一單元學完後,我都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獲,先在小組里人人都說,然後各組推選代表,在全班說,這不但鍛煉了學生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讓學生學會了對數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然後同學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從而收益匪淺。 4.說活動課 。 蘇教版數學設計了很多的學生實踐活動,學生做完活動後,再來描述自己的操作活動經歷,更容易說出自己的發現、對自己的經歷感受進行總結,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和總結能力。
三、巧用數學學習中的「讀」。許多教師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應用題學習中,很多學生就是因為看不懂題意,不理解題意,或者在讀題時,丟三落四,導致錯誤不斷。這就說明了沒有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多麼的虛弱無力。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更是說 「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個潛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學里沒有教會他迅速地閱讀,他日後學習中就會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閱讀更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因為藉助閱讀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因此數學課上的閱讀教學是不可輕視的,數學閱讀有助於數學語言水平、數學理解能力的提高及數學交流能力的培養。1.教會學生讀教材。課本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材料,讀教材包括課前、課堂、課後三個環節。課前讀教材可以了解教材內容,發現疑難問題;課堂讀教材則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有關知識點;課後讀教材是對前面兩個環節的深化和拓展,達到對教材內容的全面、系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的例題編寫和之後「試一試」、「想想做做」、「你知道嗎」的編排都是數學專家經過精心設計的,而現在有些老師和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讓孩子進行大量的書本之外的練習,結果並不一定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其實讓學生在講課之前做好預習,提出自己的疑問在課堂上尋找答案,在講課之後重新閱讀課本,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更能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2.關注數學課外閱讀。數學教學不能停留在學生掌握課本知識上面,還要把學生引向課外,拓展知識來源,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等,提高學生對生活中數學的敏感性,從而學以致用,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校每個學生都訂閱了數學《行知天下》,書中介紹的一些數學背景知識,與數學有關的社會、自然、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常識,中外古代數學發展的簡單史料,以及很多精彩的數學故事,謎語、笑話等,都深深吸引了學生們, 這不但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外數學知識,還極大地激發起了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增進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另外,老師還可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給學生推薦優秀的數學讀物,例如,《馬小跳學數學》、《數學智力故事》等等。
(四)巧用數學學習中的「寫」。 數學學習中的「寫」不僅僅是書面寫(做)作業外,我學習語文教學的特點,教學生寫數學學習總結、寫數學日記。 1.寫數學學習總結 。每學完一單元,我就讓學生寫一篇學習總結, 總結自己一單元學習中的得與失,總結小組中各成員的表現,總結全班同學的整體學習情況等。這樣做的好處。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回顧,哪裡學得不好,沒有徹底掌握,要「亡羊補牢 ,為時不晚」及時補上。二是讓老師對全班的學習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以便日後工作的改進、提高。2.撰寫數學日記。寫數學日記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機會。學生可以在日記上盡情表達自己當天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懂的可記在上面,還可發表對同學、老師的課堂表現看法,這樣,老師就很容易地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對老師教學的評價,從而更有利於師生的教與學。注意的一點是寫數學日記貴不在字數多少,而在於對師生的教與學有利,只要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就行,不要讓學生當成一種負擔,一種任務。
(五)巧用數學學習中的「做」。 新課程實施以來,教材的編排上突出了「空間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這幾個板塊的內容,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力。 因此數學學習中,要讓學生勿忘「做」。1.課堂上的做。凡是課堂上通過做能有利於學生學會的內容,都讓學生先做。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幾個單元時,都是引導學生邊做圖形,邊想邊交流,邊探討,學習效果非常好。 2.課外時間的做。因為現在國家規定,小學生的在校時間只有6小時,所以學生的業余時間很多。若讓學生單純做數學題,很快絕大部分學生都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而在應付,不得不做。而如果讓學生做一些動手操作、實踐類的作業,例做數學手抄報,做量器,做七巧板能拼的圖形,做生活數學調查等,學生們不但非常樂意做,而且做的相當好,這同樣也能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取得的效果
通過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做」的訓練,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不斷的提高,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正在逐步養成:上課精力集中了,聽講比以前認真了,大膽發言,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同學越來越多,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在逐漸增強,數學綜合素質在不斷提升。
四、注意的問題
1.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做」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並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抓下去。
2.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實際,將「聽、說、讀、寫,做」的方法,不斷改進創新,不能一成不變。
3.多借鑒學習語文、英語課上的「聽、說、讀、寫,做」的做法,將不同學科間的學習方法,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行遷移,以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教好學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