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數學試講的基本步驟10分鍾
當公告上說明面試時間為10分鍾,考試形式為試講時候,很多考生都會覺得這樣的考試形式好難,根本講不完,但是還想要課堂結構完整,大家就會覺得根本做不到,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對於小學數學學科到底如何能夠在10分鍾試講一堂完整的課。
小學數學學科相對而言較為簡單,沒有太多復雜的知識點,基本上每堂課重點難點都是一個,但是到小學六年級也開始在一堂課中有其他知識點出現的情況,但是也一眼能夠看出並不難,所以基本上小學數學學科在10分鍾試講中講解的知識點就是通過一道例題來講解的,在鞏固練習環節再設置一道或者兩道練習題,那麼對於10分鍾試講所講的知識與內容已經知道了,下一步就來講解如何設計這10分鍾的試講。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一堂完整的課要按照課堂教學四部曲來進行,導入新課,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其實看似四部曲,實則為五部曲,最後一步小結作業是兩個部分,小結和作業,這裡面希望考生們能夠注意一下,那麼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幾個部分都是什麼意思。
導入新課,相信很多有經驗的考生都知道,現在授課模式都不再是上課直接進行知識點的講授,而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導入方法來引入本堂課程的內容,那麼提到導入方法在這裡面需要介紹一下,第一種導入方法:溫故知新導入法,這個不用詳細介紹,大家都知道,就是回憶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而引入本堂新課的內容,這種方法看似傳統,但是足以體現考生的專業性和對教材的聯系;第二種:創設情境導入法,由於計算機的普遍使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主流,所以這種導入法就是綜合利用圖片,視頻,音頻等方法創設各種情境來讓同學們坐在教室里就能夠體會到外面的世界,創設情境法不僅僅是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等,還可以是講故事,猜謎語,設疑等等,對於小學數學學科而言,大部分教材為人教版和北師大版,這兩個版本教材在正課之前都會有兩個或者幾個小孩的對話,那麼這個作用就是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對話來編創情境,根本不用我們費勁腦汁的去設計,所以希望考生頭腦靈活一些,善於編創情境。
新課教學,就是開始正式講解本堂課的重點內容,前面已經說過只講解一道例題,如果書本當中有兩道例題,也應該有所取捨。
鞏固提高:這個環節可以講解一道或者兩道練習題,最好請同學們上來作答,教師要模擬出學生的解答過程,並且告訴座位上的同學可以當小老師來進行評價黑板上的兩位同學的計算結果正確與否,這樣調動起全班的積極性,也同時是測試學生對本堂課重難點內容的把握情況。
小結作業:這兩個環節,小結最好採用的方法是師生共同總結,可以提問不同的學生來說一說本堂課的收獲,考生模擬出學生的回答,設置成學生的回答全部為本堂課的知識點,作業要開放式作業,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最息息相關,這個時候需要結合生活實際來留作業。
要想真的在面試中脫穎而出,學會設計課堂是一個部分,關鍵之處還在於考生是否真的能夠入情入景的模擬無生教學,還希望考生們能夠解放天性,真正做到敢於模擬,真於模擬!祝大家考生成功!
㈡ 第一次講課應該怎樣開場 數學面試試講
本人也是教數學的,一混快三年了。初來乍來時的緊張感覺還記憶猶新。
對於新手teacher,最棘手的就是克服心理緊張,怕一時卡殼不知下面講什麼,怎樣把那一節填滿而學生學有所獲是重點。新手上陣,下面有前輩領導坐著盯著你的表演,一舉一動都感覺到很拘束,總是怕這樣人家不滿意,那樣又可能達不到人家的期望值。其實呢,下面坐的人總是希望看到一場成功的課堂,一定要放鬆自己,就象沒老師在下面一樣,一定要放鬆,不要自己給自己施壓。這里一個人的心理控制能力就表現出來了。
㈢ 數學教師面試試講10分鍾怎麼安排啊
試講10分鍾是不可能的。
教師資格證的教育教學能力測評環節,包括抽簽、撰寫教案、試講。試講的教案要按45分鍾(一節課)准備,要有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如果你講得好,可能會提前結束試講。但准備還是要按一課時准備。
㈣ 數學試講到底要怎麼講
我們事先要准備好說課稿,要一式兩份。一份要當場上交,一份留著自己看。可以看稿講。
一般你有準備好試講稿,照著念就行,通順點。當然你要脫稿也可以,但是好像沒那個必要。板書那些就看你喜好,可以不用寫,其實也沒必要寫,才12分鍾,要寫的話千萬別寫太多。根據上元資格的考試經驗,試講的時間控制在10分鍾比較好。因為超過12分鍾要扣分。試講稿佔10%的成績,試講佔40%的成績。回答問題佔50%。一般這樣的流程下來,問題回答好了,都能過的。他們提的問題,跟你試講過程有關。一般2-3個問題。
一、課程理論類
1、證明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方法,除了你說的判定定理外還有什麼方法,怎麼證明?
2、編寫一個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的程序。
3、所有的函數是不是都能用三種表示法表示?為什麼
4、不是所有的函數都能用三種表示法表示、請舉幾個反例。
二、教學方法類
1、當說到不是所有的函數都能用三種表示法表示時你會通過什麼方法向學生講解?怎麼講解?
2、你的教學思路是什麼?
3、教學設想與框架是什麼?
三、無聊聊天類
1、你教書幾年了?你在哪裡教書?
2、你是剛畢業的嗎?以前有沒教過書?
㈤ 數學教師面試試講需要做什麼准備
試講是模擬一節真實課堂的教學場景,其實質是一節微型課程。在短短的10分鍾或者15分鍾的時間內,很多考生會出現沒需要的過失?中公講師在這里給大家總結了幾個考生在試講時存在的誤區。
首先,對教材不是很熟悉。數學學科由於學科的嚴謹性,其內部邏輯性很強,知識點幾乎是一環接著一環的,而且每節課幾乎就是一個知識點的講授。由於對教材不是很熟悉,導致在試講時前後知識點混淆交叉,語言表達也不是很連貫,以至先前在頭腦中的知識點不能非常清晰的呈現出來。因此,考生需要多研讀教材,將教材進行前後聯系,逐漸能夠駕馭教材。
其次,准備不是特別充分。這里的准備是指備課的熟悉程度。試講之前的備課一般是30分鍾,有的考生即使滿滿佔用30分鍾也不能把備課稿寫完,導致在試講時腳忙手亂,知識點講解不透,內容銜接生硬。備課時建議用25分鍾把一篇簡案寫出來,再用5分鍾時間把教案上的知識點在頭腦中回顧一下。這就需要考生加強試寫簡案的練習。
最後,教學設計不充分。這也是最重要和被強調最多的地方。教學設計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活動,都要和教學的內容相聯系,活動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不是一個擺設。中公講師在這里提醒考生幾個注意點: 第一,活動要有指向。活動不是盲目的安排和展開的,它安排在哪一環節,就是要為了那一環節而服務,是希望藉助活動的安排,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因此,當我們為某部分內容設計好活動後,要圍繞該內容開展,而不能與主題分裂。 第二,活動要與生活想聯系。數學新課標的要求之一就是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所以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應盡量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出題講例題時要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找素材。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他們對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產生好奇心,促進探索慾望的發展。 第三,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整個課堂是老師不斷拋出問題,學生思考作答或者分組討論得出結果,在學生「理屈詞窮」的時候老師再給予指導,這是啟發式教學的思想。第四,注意使用變式,尤其是在數學的教學中,要向學生展示同一圖形的不同位置或形態,不要讓學生形成統一的定勢,不利於學生的學習。
相信考生在試講過程中注意到以上幾點,在黑龍江教師招聘面試試講中將會脫穎而出。
㈥ 數學試講的基本步驟
導入環節。一定要有趣或者簡短,簡單介紹一下就可以,切記不要華而不實長篇累牘,導入環節要給人一種干練的印象。
呈現新課。講究一個慢子字,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或者一組簡單的範例,反復呈現新的知識點,古語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通過讓學生感知新事例,歸納概括出新的概念或者定義。
自主學習。現在所有的教學都在強調自主學習,因此試講中也要顯示出來,但不可以過多,點到即可。
講授歸納。通過解剖已有的事例,歸納概括出要呈現的知識點,這一點尤其見功夫,有的寥寥數語,不咸不淡;有的深度剖析,入木三分。
二次嘗試。再次呈現相似的案例,讓學生剖析,檢測學生學習情況,並鼓勵討論質疑。
歸納總結。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系統歸納,最好能通過順口溜等形式呈現出來。
布置作業。雖然是試講,講課的基本步驟還是要有的。
注意事項
樹立信心。作為老師,信心和責任心是第一位的。記住一點,你擔心的別人也擔心,所以不需要有壓力。 相信自己,別人才能相信你。
眼神交流。打動那些對你有好動感的評委!沒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訴所有人,我來了,我能教好學生。
PPT也是要准備的。要用電腦,要跟上時代步伐,網路時代了,上課不用電腦的老師必被淘汰。最好能採用多媒體教學,這通常是可以加分的,也能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試講時不允許呈現,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
練好粉筆字。要有板書,板書就是你的教課大綱,是有始有終的,最後別忘了布置作業。(如果對粉筆字不自信、或者無要求板書,可以減少板書或者不板書)
㈦ 小學數學試講 應該講什麼
首先,認識整理好教材非常重要。小學數學面試試講教材多以當地區使用的教材版本為主,多數選擇3至6年級的篇目(但也出現過本地區是北師大版本教材,面試卻使用人教版篇目的情況,次數相對較少)。考生在面試前需要或借或買這8本教材(總價值不到50元),翻看這些教材,整理好前後知識點的承接關系。建議考生可以按照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概率與統計這三類按學生學習的先後順序進行整理排序,在每節課的小標題後標注主要內容,如北師大版-數與代數-四年級下-小數除法-精打細算(小數除以整數,豎式除法)。這樣可以很好的整理思路,知道先學了什麼可以為這節課打下基礎,哪些知識是不能當已知的內容在試講中講出來。如果在講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用三角形面積的求法導入或者講解,就會給考官很直觀的這個考生根本不熟悉教材的印象,因為三角形面積額的求法是在講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圖形剪切轉換之後得出的。因此,花時間熟悉教材整理知識點非常重要。
然後,獨特的導入能為試講增色。面試時間5-15分鍾不等,而考官對考生的首要印象對整場面試的結果直接正相關,獨具特色的導入設計就顯得相當重要了。面對3-6年級的學生,有很豐富的導入方式能吸引學生注意調動學習積極性,其中最能打造亮點的導入就可以是設置情景導入,講一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的故事、動物城堡的經歷、數學王國的際遇、一休哥的數學疑惑、老師自己的故事情景···這一類語言為主的導入要求考生有較好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當這方面能力較弱的考生若駕馭不了,建議用實物演示、視頻播放,或者減短的故事的形式導入,以免放大缺點。溫故知新的導入很難吸引考官,只有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用師生提問互動和設疑的形式展現。考生可以參考教師參考用書上的有價值的導入,並化成自己的語言投入的演示出來,對照鏡子多練習,務必大方自然,且符合小學學情。看多了練習好了,慢慢就可以熟悉這種形式,並打造自己的風格,對於各類課程,想到關聯物,就可以整合到故事中呈現出來。
其次,課程內容組織和環節設計永遠都是重點。考生在應試的時候切不可抱著自己講的內容只有教小學數學的老師懂行,其他考官是外行的心態,因為其他考官即使在考前沒有關注篇目,他們也能看懂重難點,能憑經驗感知合適的課堂節奏,應有的環節設計,況且跟其他考生前後對比就能直接見真章。小學數學一節課教材不超過兩頁,內容較少,但是因為小學生接受能力有限,不能想當然的覺得內容太簡單,隨便講講學生就能懂。新課的講授需要注重環節的設置,調動學生的感官和積極性,知識點的講解要注意由淺入深,內容要有層次感。比如講數與代數中的運算定律,就需要精心的去鋪墊:可以先設計情景引導學生計算,由學生的兩種不同的計算方式得到相同的成立,這種環節能讓學生感知這一類的算式都是成立的,接著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這一類式子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再歸納得出運算定律並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最後讓學生做一個練習,感受這種運算定律能使運算結果更簡便。
㈧ 小學數學教資怎麼掌控試講節奏
首先數學課程不同於其他體育、音樂、物理、化學課程,沒有那麼多花哨的方法可以用,比如多媒體,實驗,課外活動……所以對很多考生而言,他們覺得想把數學講的出彩很難,又有一部分學生覺得很簡單,隨便一講。然後很多考生都會犯的錯誤就出現了,上來試講就像上課一樣,從前教到尾,把每道題的每一個步驟都講得特別細致,甚至包括練習題都詳細到每一個單位。整堂課都在以一個灌輸的方式在講,他認為他講的很清楚了,但是卻錯了,整個環節絲毫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也沒有教師引導性的語言,沒有體現出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還有的考生就是另一類極端,比如認識分數這一課,上來就搬出一個分數,告訴學生這是分數,上面的是分子,下面的是分母,這個橫線要畫直就完事了。整堂課要求試講15分鍾,他只用了5分鍾就講完了。因為確實沒有什麼可以講。
對於上一段中的這兩種情況,我先做一下解答。首先,考生們要清楚數學課程的評分重點,第一點對於新知識的引導性,知識點講解清楚,比如剛才的分數一課,不是真的要認識分數,而是要了解分數的含義,分數是怎麼來的,它代表什麼,如果能明白這一點,那麼無論在講解還是設計習題的時候,都能針對如何理解去衍生出更多的與實際相關的習題,而不是簡單的羅列一堆分數讓學生去認識,。第二點就是講授要有引導性,這就是數學難於其他學科的原因,因為我們所接受的都是灌輸式的學習,又比如小數乘以整數,讓你列豎式你就列豎式,讓算就算,都是機械式的記憶,但是為了迎合新課標,你一定要用一定的方式讓考官感覺到,學生是在你的引導下自覺的通過思考找到的列豎式的方式,比如你可以說學生通過預習,或者是學生通過整數乘法的遷移通過討論的方式得出了列豎式的方法,然後接下來的講解,你只需要點名小數點的問題,其他的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整數乘法的方式自行的進行練習。這樣既減少了語言性的講解,又突出了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學習。
除此以外,那麼數學試講到底要怎麼講,首先從導入開始,數學課常用的導入方法有復習舊識還有提問法,比如這節課學習分數乘以分數,那麼就可以出一道與實際相結合的應用題,第一問設置上一節課學習的小數乘以整數,第二問變一下條件,引導學生列出小數乘以小數的列示,導入新課。接下來講授新課,可以先讓同學去討論,或者像求面積這類問題,可以讓學生去動手測量,討論多種方法,比如拼湊圖形,畫方格等。一定不要直接把方法講出來!一定要多繞一圈,想想學生有什麼基礎,一個新知識中的哪些部分學生是能夠通過思考自己想出來的。接下來鞏固環節,設計習題不要太多,但是要把本課中的重點加進去,注意知識的拓展,比如我們學習了一位小數乘以整數,一位小數乘以一位小數,那麼根據規律讓學生自己總結,兩位甚至三位小數的乘法。這時要注意對學生回答的錯誤的答案應該怎麼評價。或者有的課程可以採用游戲法,競賽法,比如分數的大小,可以讓學生帶上數字卡片,老師喊口號大家站隊。最後就是作業環節,一般都是開闊性的題目,或者出一些分層次的習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性的去做。盡管是試講的最後一步也不要掉以輕心,不要草草的課後第幾題。一般應用型的比如面積體積,可以設計表面積少了一面比如蓄水池,讓學生去計算,或者能夠引出下一課的習題。
相信通過以上的講解,大家對數學這一學科的試講技巧已經能夠基本了解了,當然聽理論是一部分,最重要的還是多加練習,對前後知識點的脈絡掌握清楚,才能把握每一節的位置。然後就是掌握試講的各種技巧,對於每一課都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而不是萬能的模版,萬能就是無能,每個人都一樣那你就會被埋沒。
㈨ 數學試講的基本步驟10分鍾
試講10分鍾時間很短。
建議只用關注三個步驟:1.情境導入。2.問題思考與解決。3.動手計算。
㈩ 小學數學試講應該准備什麼
教具什麼的非常重要
再加上備課要將很多遍,掐准那個點,想到一切可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