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論文數學如何將問題生活化

小學論文數學如何將問題生活化

發布時間:2023-08-23 14:51:10

① 淺析怎樣讓小學數學教學走向生活化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當前我們的數學課程改革十分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本著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樹立將數學應用於現實生活中的意識,引導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從數學教學的需求出發,讓學生從生活經驗、生活實際中去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讓學生會因為數學學習而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讓學生盡情地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因此,數學教學要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有最佳聯系點,並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將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提高數學修養和實踐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就是通過創設豐富的生活情境,強調學生的生活體驗,凸現教學的實踐性和開放性,使學生學習的生活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創造性地運用。它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課堂教學應以「兒童生活世界」為活動背景,以兒童原有的生活經驗為生長點,使兒童主動參與、自主發展,在活動中改變自己並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培養出一種能動的、非順從的、非保守而具主動性的人;二是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全面體現完整的目標,不僅有認知目標、情感目標,還應包括學生意志、交往合作能力、行為習慣和創新意識能力的發展;三是課堂教學應強調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和新身體驗,創造性的實現目標的教育過程,做到學與思、思與行、行與創的統一。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1、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生活是現實的、豐富的,而數學的特徵之一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如果不把數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難以理解。由此下去,學生就必然會對數學產生厭倦,因此數學教師與學生共同走進生活就顯得十分必要。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原本枯燥無味、難以理解,好多老師只能教給學生公式,讓學生死背硬記,而我在教學時,一開課就創設了有趣的烏龜和兔子比賽粉刷牆面的生活情境,一下子激發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想分出勝負,必須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於是學生自主地就投入到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當中。
2、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要從小做起。如結合主題圖問學生「從這幅圖中可以發現那些數學信息?」又如「長短」一課,除了教材中的比鉛筆、比手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還可以利用身邊的哪種「資源」進行比較。再如「位置」一課,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還可以想到什麼地方有「位置」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聯想到影院、列車、書架等生活中與「位置」相關的問題。
3、數學教學生活化,還可以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不斷地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並通過分析這些問題,從而解決這些問題,最後再通過回顧這些問題與結論的可行性推動數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例如,在教學「利息和利率」一課時,可以利用活動課的時間帶學生到銀行參觀,並以自己的壓歲錢為例,讓學生模擬存、取,觀察銀行利率牌,「利率是什麼?」「為什麼銀行的利率不同?」……學生會有很多的問題,學生會帶著問題去學習新課,從而找到符合需要的儲蓄方式。這樣學生養成留心周圍事物,有意識地運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並自覺地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現實建立聯系。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一)聯系生活實際,從身邊發現數學問題
教師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在於為學生提供體驗數學的機會,通過數學活動促進學生不斷增強自信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享受成功的喜悅,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生活情景的創設,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色彩,使得數學課堂充滿生活氣息。
如:在教學《克和千克》時,讓學生到生活中觀察幾件物品的包裝,記下他們的重量,在交流時,同學們提出了許多現實的問題,如:方便麵袋上印著總量:70克,面餅:65克,從而知道調料袋和包裝袋重5克。食用鹽包裝袋上印著凈含量:500克±10克等實際問題。
如在教學完乘法後,我和學生進行了一節實踐活動課。當時我是這樣來創設情景的: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去欣賞春天的景色,大家想不想去游覽一下,去找一找春天?春遊時得帶食物,下面是一些零食的單價:麵包2元;飲料3元;梨子1元;話梅2元;餅干3元;瓜子2元……讓同學們用30元去買。這樣的情景創設,學生親身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要做一個有心人從生活中去發現數學。這樣既達到傳授數學知識的目的,又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之效果。
在體驗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既可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
(二)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氣氛
生活化的教學氣氛是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主動活潑積極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條件。
1、創設良好的人際環境
課堂上教師要力求改變優等生和教師一統天下的局面,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不是充當旁觀者的角色。教師可以把提問分成幾個層次,較難的題目可以讓能力強的學生回答,一般的題目讓普通學生回答,容易的題目讓能力差的學生回答,也可以讓他們把別人的回答重復一遍,這樣,可以讓所有的學生在穩中有降自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
2、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新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一教師,必然也喜歡這個教師上的課,形成老師越喜歡我,我越喜歡這位教師上的課,我越學越起勁的良性循環。所以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教師要像主持人一樣具有親和力,讓學生有向師性。教師的每一個親切的稱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關切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以在無形中縮短師生情感上的差距,教師應越來越多在成為一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的學習夥伴。
3、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氛圍
過於整齊劃一的限制,必然會分散學生的精力,有利於學生積極思維。在課堂上可以不對學生作不必要的限制,學生可以站著聽,也可以直接站起來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同時我們也要正確對待愛插嘴的學生,因為循規蹈矩的學生不會插嘴,膽小的學生不敢插嘴,不動腦筋的學生無法插嘴,只有上課精神集中,思維敏捷的學生才會。雖然插嘴有時會打亂課堂秩序,有時還會讓你難堪,但畢竟插嘴的學生在思考,與其因擾亂課堂紀律而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不如順水推舟,讓他當回老師,說不定他會有更新穎的想法,讓他成為課堂的一個亮點。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要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知識雖然單調枯燥,但蘊含著豐富的可激發學生興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課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求知成為一種內驅力。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數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不同生活環境,讓學生置身於生活的氛圍中,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慾,不斷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發現、思考和認識周圍的世界。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系,感覺到身邊的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情。同時,在體驗、分析、判斷、理解生活實例的過程中,不斷學會積累思維方法和數學思想。創設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過游戲、故事造境,環境營造,媒體輔助等來聯系生活、模擬生活。
1.利用游戲、故事,創設生活化情境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寓數學知識於游戲活動和故事情境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主動、學得深刻。如在教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一課時,教師創設了「小狗汪汪過生日」的故事情境,讓學生講小狗汪汪過生日的故事,通過拓展故事情節,很自然地引出了許多的用除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教師讓學生互相提問、解答,要求學生把問題說完整,在互動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親身經歷了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著學習的成功和樂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數學知識。
又如:在教學《周長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回憶並講一講龜兔賽跑的故事,然後讓學生續編故事,同時出示烏龜和兔子再賽一次的場地,隨著學生的故事,演示烏龜和兔子比賽的過程,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出新課「周長的認識」,然後以動物運動會的故事情境貫穿全課,學生在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
俗話說:「聽過會忘記,看過能記住,做才能理解。」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為了使枯燥的計算貼近生活,把課堂設置成玩具超市,給學生平時喜歡的玩具貼上價格標簽,讓學生從中任意挑選兩種自己喜愛的玩具,並算一算共需付多少錢,自然地將本節課的數學知識蘊含在購買玩具的生活場景中。讓學生玩套圈的游戲,提出數學問題,進行加減計算……這些活動使學生學到了知識,並且搞活了課堂氣氛,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藉助媒體營造生活化環境
心理學告訴我們,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色彩鮮艷的對象,容易引起兒童的興趣。由於電教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電教媒體來模擬或再現生活場境,營造氛圍,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體驗。如在教學《6和7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利用媒體播放《五指歌》的視頻動畫,學生被生動、形象的生活畫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從歌中進一步鞏固了對1-5的認識。這時教師引出了今天的新內容6和7。學生由於有了「興趣」,思維一下就活躍起來,很自然地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學習更為主動、積極。
又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認識小數》時,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星期日,小方和媽媽到超市去購物,但是小方不認識商標上的數,不知道表示多少錢?你能幫助他嗎?接著我出示准備好的一段逛超市的錄相,讓學生邊觀看錄相邊幫助小方說出商標上的數表示幾元幾角幾分。這樣學生就自然進入到認識小數的課題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不僅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也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生動體現。教學中,教師應再現生活情景,讓所學知識回歸生活,讓學生產生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動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藉助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做到學以致用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於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於生活,學以致用。因此,每一次新課學完後,我就編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練習,每一章節的知識學完以後,我會讓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找一些類似的問題來解決,完成一定數量的生活化作業,有助於培養學生運用的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後,我要學生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和寬,及門窗、黑板的長和寬,然後利用所學的知識,測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積。通過學生具體搜索信息,並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學習長方體表面積的真實體驗。有利於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消化。
又如:在教學《統計》一課時,讓學生調查本班學生學慣用品的消費情況,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整理、加工數據,然後將調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學生在一串串的數字中不僅提高了應用能力,還知道了同學們學慣用品的種類、消費的金額和哪種學慣用品消費最大,認識到同學們對學慣用品浪費比較嚴重,提出要節約使用學慣用品。
(五)探究生活問題,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
「讓講台成為舞台、讓教室成為社會、讓學生成為演員、讓教師成為導演」,將數學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運用數學的過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慾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1.寫「數學日記」
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新思想、新發現,可以幫助學生系統地思考問題、探究問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教學中讓學生編寫「我和數學」的故事,寫「數學日記」,可以培養對數學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如讓學生寫在家裡,爸爸媽媽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上商店買東西,又用了哪些數學知識……通過記「數學日記」,既讓學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數學,明白了數學知識不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用,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而教師通過閱讀學生的「數學日記」,也可以了解學生有沒有較強的「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以後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2.開展數學實踐活動
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新教材將「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溝通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讓學生進行數學實踐,是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驗證、去應用,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從而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目的。活動的主題可以依據教材進行,也可以是教師提出的或學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如:調查「學生一周用幾只鉛筆,一共需多少錢」;「家裡每星期買菜要付出多少錢」;「對最近數學測驗同學的得分情況進行調查」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數學實踐活動,不僅可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其它綜合素養。
實踐充分證明,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在數學教學中積極的創造條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問題情景,來幫助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善於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養成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習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中的聯系,讓學生從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數學,「想」數學,「做」數學,真切感受「數學是來自生活」的。數學教學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日常生活課堂化,讓課堂教學生活化,使課堂教學充滿了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滿足,讓課堂充滿了生活氣息,煥發了師生的生命活力。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

② 如何「生活化」小學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學生學習數學課也是為了獲得快樂生活的能力。因此,我們小學數學課教學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發現數學問題,重視數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創設不同的生活情景。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並鼓勵學生走進生活,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理解數學問題,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一、創設真實生活情景,感受生活中的數字,激發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感知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到數學處處有用,人人要用到數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景。星期天老師打算和學生們進城逛超市,需坐汽車前往,一種是到村口乘中巴車,20個同學每人4元錢,可直接到達大利群商場;另一種是到公交站台乘9路車,中途需換乘10路公交車才能到商場,每人2元錢車費。請你設計乘車方案,怎樣乘車方便且省時間?怎麼花錢少?並計算出花錢數。由於學生們都有隨父母出行的生活經歷。他們在熱烈討論的基礎上進行了解答。學生們與真實生活情景聯系起來,他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讓生活知識走進數學課堂,使知識生活化
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科學事實,以及基本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在課堂上,我也是根據所學內容創設相關情景,讓學生真正置身於真實生活情景中,實踐他們學過的知識。教學中要以例題為基礎。把所學內容適當變通把遠離生活的內容變的貼近生活,在教人教版二冊《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時,我利用課件出示「小超市」的商品和價格,因學生有了購買商品的體會,可讓學生談談自己如何購物?然後利用學生所帶物品創設一個「小賣部」。並出示如下題:購一件商品花2元錢,你有10元錢,找回幾元錢?學生能應用(1)10-8=2,應找回2元錢;(2)8+2=10,應找回2元錢;(3)8和10相差2,應找回2元錢。等不同方法找出答案。然後再讓學生分組扮演售貨員和小顧客,讓學生每人最多選購兩件商品,並且如何付錢?學生在購物時像平常購物一樣,有的根據自己的錢數選商品,將錢正好用完;有的會選喜歡的再找回剩餘錢;還有的會去講價,希望更便宜點。最後通過交流,學生還從別人哪裡學回了不同購物方法以及人民幣的簡單計算,也懂得了當一名售貨員真不容易。
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數學回歸生活
把數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能力,在實踐中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
在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後,讓學生量一量學校的操場、校園長與寬計算出面積。量一量門窗大小,計算出面積,並計算用多少塊玻璃?買玻璃用多少錢?尤其要利用好數學上的社會實踐課。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對學生是很有幫助的。八冊數學《可怕的白色污染》我讓學生如下實踐活動:(1)讓學生調查自己家裡一天大約要用(
)個塑料袋,並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數據製成圖表和條形統計圖,最後計算平均每個家庭用掉(
)個塑料袋;(2)再調查自己的一天在學校扔掉的小食品袋、塑料袋的數量,計算出班級、學校一共用掉(
)個塑料袋;(3)再到校外看一下垃圾堆上的白色污染,撿一撿牆角扔的、樹上掛的塑料袋。讓學生討論白色污染的危害,從而教育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這樣學生在解決實際數學問題中,不僅使自己的生活更家豐富多彩,還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實施小學數學生活化留下的反思
我們過去傳統的數學教學,往往是忽視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只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和技能,學生沉浸在各種符合、公式的推理演算之中,這是造成一些學生對數學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數學興趣的原因。
進行數學生活化數學,雖然大部分學生將來不是從事專業數學研究,但他們要適應將來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他們需要用靈活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他們學會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從而去親近數學,完成掌握知識到形成能力的轉變。
因此,我們今後的數學生活化教學,要認真執行新課標,引導學生多發現和積累貼近生活的事例,並從貼近生活的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真正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和日常生活是密切聯系,真正從數學知識生活中學到自己未來需要的數學。

③ 淺談如何使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做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呢?
一、教學情境生活化
魯迅先生說:「沒有興趣的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教材中生活化情境就比較多。如:一年級下冊「生活中的數」單元採用的情景圖就是學生所熟知的「數鉛筆」;第六單元「購物」呈現給學生的是文具商店貨架;三年級「對稱、平移和旋轉」單元則出示了許多美麗的剪紙……,教學情景圖的作用體現在數學知識生活化,創設了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覺到在課堂上學習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數學問題一樣。不知不覺中由內在興奮轉化為外在興奮,將參與慾望外化為參與教學活動的行為。教學中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情境,使數學知識成為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抽象的數學貼近生活,讓多彩的生活為數學服務。創設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思維的慾望。例如:在教學「20以內數的加減法」時,可以創設玩撲克牌游戲,每人找出1-10的牌,同桌合作每人任抽一張牌,再把兩張牌上的數合起來,然後,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兩道減法算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把枯燥的數字加減運算融入玩撲克牌的游戲中,學生興趣盎然,每個人都動手、動口、動腦,個個積極投入其中,這樣將每位學生的思維都激活起來。又如在教學「小數加減法」時,原有的教學範例已經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把原來的例題改為:下面是開發區中心小學食堂價目表,你中午打算買哪幾樣菜,算一算,你要花多少錢?學生自然很感興趣。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更主要的是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自主輕松的學會了小數的加減法。
二、日常生活問題數學化
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有意識地把日常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上處處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低年級教學中,我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你今年幾歲啦?多高呀?身體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同桌誰重……這些都是小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而要准確地說出結果,就需要我們量一量、稱一稱、算一算,這些都離不開數學。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遊,都離不開數學。在教學四年級「求平均數問題」內容時,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一個預習題:請同學們回家後到超市去進行一項社會調查,調查同一類商品的5種不同價格,看一看哪種牌子的最貴?哪種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他們平均價是多少?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
三、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新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就要求我們把課本知識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地觀察、思考、分析、揭示規律,再用於指導生活實踐,體驗研究的價值,感受數學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學「前後」時,上課前,我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座位在誰前面?在誰後面?然後調換個別同學的位置,讓學生再說一說。採用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由於參照對象的不同,前後順序具有相對性。又如,在教學「時、分、秒」時,因為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事物表現出來,它比較抽象。因此,我設計了許多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有數脈搏、跳繩、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親身感受、體驗到1分鍾、1秒鍾的長短,使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四、組織開展生活化的課外活動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蘊藏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如何給學生一雙「慧眼」去觀察、讀懂這個世界的數學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常組織開展生活化的課外活動,利用課前、課後布置學生去觀察體驗自己身邊的數學。
1、在學完「直角」以後,我讓學生在家裡找找有哪些關於直角的物品。有的學生找到了電視機、床、書桌、窗戶、門……
2、在教學「線段」時,我利用課余時間,帶著同學們一起到校園里到處尋找線段。同學們興致勃勃,去教室門口找,去操場上找,還牽著我的手要去洗手間找。這次活動不僅使學生學到活生生的數學,感受到數學存在於生活中,而且使學生經歷了一次愉悅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3、在學完常見的數量關系之後,我安排「為秋遊准備午餐」的作業。讓學生先到超市調查有關麵包、紅腸、蛋糕、巧克力、牛肉乾、可樂、礦泉水、茶葉蛋的價格,並製成價目表。要求學生根據調查所得的食品價格幫助

④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幾點做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與操作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如何根據教材的特點,把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於理解、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呢?」通過反復思考,我就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系生活實際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實現了高效課堂教學。下面就簡單談一下我的做法。
中國論文網 /9/view-6145538.htm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我們可以通過游戲、故事造境,環境營造,媒體輔助等來聯系生活、模擬生活。如:教學青島版小學四年級第四單元的《平行與相交》時,首先,我預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曉明跟爸爸學橋梁設計。課堂上我通過直觀、動態的畫面,把爸爸設計的漂亮的橋和曉明設計的有問題的橋對比呈現出來,讓同學們找問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認真觀察、積極動腦的基礎上發現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了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
學生由於有了「興趣」,思維一下就活躍起來,很自然地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學習更為主動、積極,並且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親身經歷了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著學習的成功和樂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數學知識。
二、利用生活現象,誘發學習動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願望,誘發強烈的學習動機。
比如,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我安排了這樣一段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比嗎?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身高與雙臂平伸長度的比大約也是1:1,腳底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許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假如你是一個警察,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一切,實際上是用這些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來計算的,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通過利用「人體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現象,引出「比例」的學習,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地參與新知識的探究。
三、解決生活問題,培養創新能力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地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如在學習平面幾何的面積時,我選用學生熟悉或經歷的為家庭裝修所需多少費用的數學素材,如整套房間的面積是118平方米,主人要求進行基礎裝修,總裝修費用預計在4萬元,然後讓學生求出每一項裝修的明細費用。首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居住的房子原來是由幾何形體組成的,房間的每一個平面上是學生熟知的圖形。教師給出所有房間的帶有尺寸的立體、平面圖和裝修材料的單價,全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工作。因此學生採用分工協作的方法,每一小組完成一部分工作,最後學生一起求出裝修的明細費用。學生在整個數學活動中體會出要求牆面需要多少塗料就是在求四邊形的面積;要求做一扇門用多少材料就是在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求地面需要買多少塊磚或木板,就要根據房間地面的面積和所鋪材料的單位面積,算出所鋪材料的數量……學生在匯報中,把自己的想法與做法一一展現給大家,有的組還在選材上說出自己的想法,即在選材時還可根據裝修預計費用和居住的年限,來決定買什麼材質的材料等等。學生在充滿開放、自主、有序中完成學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現實中生活的問題,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更可喜的是他們體驗到學數學和用數學的樂趣,這對形成積極的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至關重要。
四、藉助生活實際,強化綜合素養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與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重視知識的應用,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分析、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可以激發學生形成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因此,每一次學完新課後,我就編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教學青島版小學四年級第四單元的《平行與相交》後,鞏固練習和拓展應用部分我也是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你能從教室中找到哪些平行與相交的現象?操場上有平行與相交現象嗎?生字中呢?
總之,在新的數學教學理念指導下,遵循「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原則。我努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⑤ 如何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新的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應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數學教學應要從孩子們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特別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孩子們能藉助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促進孩子們的主動參與,煥發出數學的活力。讓孩子們體驗用有的數學和數學的樂趣與魅力。作為一名農村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與農村孩子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是數學學習不在枯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一、 讓孩子們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數學
農村的孩子接觸的事物大多與都與數學有聯系,那麼在孩子們生活的廣闊的數學空間里,教師要善於利用好這些資源為教學服務,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慾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通過寫「數學日記」讓學生寫家裡日常生活中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通過數學學日記既讓學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數學、又明白了數學在生活中作用。
二、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景
我們每個人都有零花錢很多時候自己都去小賣部買零食和文具,買這些東西需要多少錢?應付多少錢?找回多少錢?這些問題都是基本的數學知識,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引入場景中去開動腦筋,這樣教學結果會事半功倍。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在教學時空手講得再好也不如給學生創造一個好的情境使學生置身於情境中好。
三、設置生活化的作業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並且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在小學數學中必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要精心設計作業,使作業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按比例分配》教完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學校王老師家3口人、劉老師家2口人合租一套面積100平方米的房子,其中客廳20平方米、衛生間5平方米公用。房間面積王老師家35平方米;劉老師家房間面積40平方米。如果月租金1500元,怎樣分配才比較合理?課後同學們討論得非常激烈,有的說:「應該平均分。」有的說:「家庭人數不同,不應該平均分,應該按人數的多少來分配」有的說「應該按住房面積多少來分配」等等,學生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使大多數同學理解了什麼是按比例分配。又如:學習了「百分數應用題」後,可設計這樣的題目:一個家庭去某地旅遊,甲旅行社的收費標準是:如果買3張全票,則其餘人按半價優惠;乙旅行社的收費標準是:家庭旅遊算團體票,按原價的
80%優惠,這兩家旅行社的原價均為每人1000元。
(1)如果你家去,你准備選擇哪家旅行社呢?
(2)看到這些信息後,你對其他家庭去旅遊有什麼建議呢?
這樣的作業,能讓學生對所獲信息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得到不同的解決結果,並從中發現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閃爍著學生獨特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在完成作業中體驗到思考的快樂和創新的成就感。
總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利用身邊的資源,從學生熟悉的場景入手教學選擇發生身邊感興趣的事物,切合實際找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分析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只有這樣的數學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

閱讀全文

與小學論文數學如何將問題生活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