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存在於哪裡

數學存在於哪裡

發布時間:2023-08-24 06:37:53

A. 數學起源於哪裡

數學是一門最古老的學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萬多年以前。但是,公元1000年以前的資料留存下來的極少。迄今所知,只有在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發現了比較系統的數學文獻。
遠在1 萬5千年前人類就已經能相當逼真地描繪出人和動物的形象。這是萌發圖形意識的最早證據。後來就逐漸開始了對圓形和直線形的追求,因而成為數學圖形的最早的原型。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又逐漸產生了計數意識和計數系統,人類摸索過多種記數方法,有開始的結繩記數,用石塊記數,語言點數進一步用符號,逐步發展到今天我們所用的數字。圖形意識和計數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又產生了度量意識。
這一系列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完整的數學這一門學科,它包括算術、幾何、代數、三角、微積分、統計和概率(其實它一開始是人們為了鑽研賭博而來的呢)……等等各個分支,而且還在不斷發展下去。
人類在蒙昧時代就已具有識別事物多寡的能力.原始人在採集、狩獵等生產活動中首先注意到一隻羊與許多羊、一頭狼與整群狼在數量上的差異.通過一隻羊與許多羊、一頭狼與整群狼的比較,就逐漸看到了一隻羊、一頭狼、一條魚、一棵樹等等之間存在著某種共通的東西(即它們的單位性).當對數的認識變得越來越明確時,人們感到有必要以某種方式來表達事物的這一屬性,於是導致了記數.
古代的記數方法:
1. 手指計數:利用兩只手的十個手指.亞里士多德指出:十進制的廣泛採用,
只不過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生來具有10個手指這一事實的結果.
2. 石子記數:在地上擺小石子,但記數的石子堆很難長久保存.
3. 結繩記數:在一根繩子上打結來表示事物的多少.比如今天獵到五頭羊,就
以在繩子上打五個結來表示;約定三天後再見面,就在繩子上打三個結,過一天解一個結;等等.
秘魯的印加族人(印第安人中的一部分)古時(公元前1500年前)每收進一捆莊稼,就在繩上打個結,用來記錄收獲的多少.
中國古代文獻《周易 系辭下》有「上古結繩而治」之說.「結繩而治」即結繩記數或結繩記事.
結繩記數這種方法,不但在遠古時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來.宋朝人在一本書中說:「韃靼無文字,每調發軍馬,即結草為約,使人傳達,急於星火.」這是用結草來調發軍馬,傳達要調的人數.
其他如藏族、彝族等,雖都有文字,但在一般不識字的人中間都還長期使用這種方法.中央民族大學就收藏著一副高山族的結繩,由兩條繩子組成:每條上有兩個結,再把兩條繩結在一起.
4. 刻痕記數:1937年在維斯托尼斯(摩拉維亞)發現一根40萬年前的幼狼前
肢骨,7英寸長,上面有55道很深的刻痕.這是已發現的用刻痕方法計數的最早資料.直到今天,在歐、亞、非大陸的某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牧人用在棒上刻痕的方法來計算他們的牲畜.
直到距今大約五千年前,終於出現了書寫記數以及相應的記數系統.我們介紹幾種古老文明的早期記數系統.(按時代順序)
1. 古埃及的象形數字(公元前3400年左右)
2. 巴比倫楔形文字(公元前2400年左右)
3. 中國甲骨文數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
4. 希臘阿提卡數字(公元前500年左右)
5. 中國籌算數碼(公元前500年左右)
6. 印度婆羅門數字(公元前300年左右)
7. 瑪雅數字(?)
而我們現代廣泛使用的是阿拉伯數字.其實,這些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後來被阿拉伯人掌握、改進,並傳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以訛傳訛,世界各地都認同了這個說法.
與數的概念形成一樣,人類最初的幾何知識也是他們從對形的直覺中萌發出來的,例如,不同種族的人都注意到了圓月和挺拔的松樹在形象上的區別.幾何學便是建立在對這類從自然界提取出來的「形」的總結的基礎之上.例如,一個平面只不過是一片平地的表面,而一條直線則是拉緊了的一段繩子,來自希臘文的英文Hypotenuse(斜邊、弦)原先的意思就是「拉緊」.同樣,三角形、圓、正方形、長方形等一系列幾何形式的概念也來自於人們的觀察和實踐.
在不同的地區,幾何學的這種實踐來源方向不盡相同.
1. 古埃及幾何學:正如古羅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指出的,埃及的幾何學是「尼
羅河的饋贈」.一年一度的尼羅河洪水沖毀了某個人的土地,那麼他就必須向
法老報告所受的損失.法老會派專人來測量所失去的土地,再按相應的比例減稅.這樣一來,幾何學就產生並發展起來了.這類專門負責測量事物的人有專門的名稱,叫做「司繩」.
2. 巴比倫人的幾何學:也是源於實際的測量,它的重要特徵是其算術性質,至
少在公元前1600年,他們就已熟悉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和某些梯形的面積計算.
3. 古印度幾何學:起源與宗教實踐密切相關,公元前8世紀至5世紀形成的所
謂「繩法經」,便是關於祭壇與寺廟建造中的幾何問題及其求解法則的記載.
4. 古代中國幾何學:起源更多地與天文觀測相聯系.中國最早的數學經典《周
髀算經》(至晚在公元前2世紀成書)事實上是一部討論西周初年天文測量中所用數學方法的著作。

B. 數學來源於哪裡

數學來源於生活。認識到這點,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我們學習數學,更重要的是在聯系生活、理解數學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學生不斷尋找數學問題,不斷求異創新,不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主要採用「生活中找數學、生活中學數學、生活中用數學」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
一提「數學」二字,人們總是認為數學最貼近我們的就是計算,卻忽略了數學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了激發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內因,首先就帶領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
如,一開學就問學生一個問題:「你都知道有關數學的什麼內容?」學生都按照大人教的那樣回答:「2+3=5是數學知識。」「8個蘋果是數學知識。」……「生活中可能沒有數學嗎?可能沒有數字的存在嗎?」老師的發問引起學生們的爭議。打電話撥號碼有數字;坐電梯按控制鍵也有數字;買東西、吃東西等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都有數字,而且還有許多數學問題。因此,學生又舉出很多例子,從中體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而且從原始人類記錄獵取食物的一個個故事中,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學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學生不僅明確了學習數學的道理,而且關注了學習內容、意義和價值,激發了學習、探究數學的興趣和願望,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
二、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
既然數學源於生活,那麼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應聯系生活、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親切感,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使他們主動地動手、動腦、動口、想辦法來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及成果,以達到對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一種滿足,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從而,增強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發展求異思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究、創新的精神。
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幫助學生學數學。如,在進校發數學書這件小事中,我改變以往由教師數書同學傳書的方法,而是相信一年級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夠解決,請他們自己組織發書,選一名「小老師」總體負責數書,再分別由各組選出小隊長親自來向「小老師」領書,再發書。這樣一來,大家共同數數,小隊長經自己親自數數,再領書。「小老師」也要對工作十分認真負責,發書過程中由於一方數錯導致書與人數不一致,小隊長馬上就算出缺少或多出的本數。這樣的分書方法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發書中,我不時創設一些解決問題的情境:發一行人的書、發全組2行人的書、發本組女生的書、發本組男生的�書……�根據遇到的不同情況,學生數人數的方法也不同。有的一個一個數,有的兩個兩個數;有的數第一行女生人數再加第二行女生人數就是全組女學生人數;有的用全組人數去掉女生人數剩下的就是男生人數……
通過發書、數人數這樣一件十分貼近生活的事,學生從中領悟了一些簡單的加法、減法、對應的含義及道理,學會了多種數數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再如,學習加減法及體會其關系時,讓學生伸出一隻手,看看手指上是否也有數學問題。學生答道:「5個手指就是數字5,1個大拇指就是數字1…」「手指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說完有些學生在思索著。此時教師引導道:「你們想想和我們學的加減法有沒有關系?你能從手中找到嗎?」這一下,學生們又睜大眼睛,不停地搬弄著手指:「1個大拇指和4個手指合起來就是一隻手上的5個手指。」「5個手指減去1個手指還有4個手指。」「5個手指減去2個手指還有3個……」說著說著同學們笑了,不僅很有興趣,而且發現無論怎樣變都是這一隻手上的5個手指在變化,都離不開5。有時是1,4和5;有時是2,3和5,有的想到:「握上拳頭就是0,那就是0,5和5的關系。」
通過從生活實際和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提供進行充分數學實踐活動與交流的機會,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成為他們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
三、讓學生在生活中用數學
體會數學的意義和價值,聯系生活理解並掌握數學知識,這並不是我們學數學的最終目標。最終目標是能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數學思維、數學方法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去再創造、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應用技能。數學源於生活,更要應用於生活,從而體現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如,學習「分類」之前,先讓學生到社會中去調查,生活中什麼地方有分類這個數學問題,它們又是怎樣分的。學生們調查後匯報:「超市中有分類,小食品放一起,餅干放一起,酒放一起……」「書店也有分類,大人書放一起,兒童書放一起……」學生們從生活中學會了按一定的標准分類。這時請同學運用學到的分類方法,將自己的書包整理一下,看看怎樣分類整理。學生馬上將從生活中學到的分類方法運用到整理書包上,有的按學科內容不同分,有的按書本不同性質分,有的按書本大小不同分。總之,方法不一,但都能將自己的書包由原來的無序整理為有序,鍛煉了自理能力。回家後請同學幫助家長做一件能用到分類這個數學問題的家務,和家長共同評價,從而檢查分類方法及生活能力的掌握情況。
學生從活動中不僅理解、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能觀察、分析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在解決中又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再開動腦筋加以完善解決,從而獲得應用的技能。
總之,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承。只有密切聯系生活和已有知識經驗,才能學好數學。而學好數學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再創造,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與能力。

C. 數學好像每個國家都在學,它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

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毛卡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國王)曼蘇爾。曼蘇爾十分珍愛這部書,下令翻譯家將它譯為阿拉伯文。譯本取名《信德欣德》。這部著作中應用了大量的印度數字。由此,印度數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採納。

此後,阿拉伯人逐漸放棄了他們原來作為計算符號的28個字母,而廣泛採用印度數字,並且在實踐中還對印度數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於書寫。這就是數字的由來。

(3)數學存在於哪裡擴展閱讀:

數字文化:

在中國古代思想中,3為基數,9為極數,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臟、五色等和5有關的物質外,還有很多和12有關的。

如12生肖、12時辰、12個月……這種思想在麻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數。另外,在麻將規則中,規定每人抓13張牌,而13乘以4等於52,這正暗合了一年有52個星期的規律。反映了物質的存在形式,數字則代表了物質存在的數量。

閱讀全文

與數學存在於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6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