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給數學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

如何給數學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

發布時間:2023-08-25 09:12:41

❶ 如何讓數學課堂活躍起來

四董小學韓江愛
生活雖然豐富多彩,千變萬化,但數學的性抽象強,邏輯性高,推理性嚴密,使得我們的學生望而生畏,特別是隨著我們學生的年齡增長,數學課堂越來越沉悶、無味。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學說」和「創造教育」理論與實踐打開了沉悶我心中已久的問題,如何活躍數學課堂,增添數學課堂氣氛,讓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都能學到不同的數學,我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一、創設良好的輕松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於提問。
首先,教師要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並且都能學好。其次,教師的教態要親切自然,要尊重學生的意見,熱情鼓勵、積極啟發引導學生,防止學生產生緊張、局促不安
的心態,有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這里要特別強調一點,在學生熱烈討論、提出問題時,教師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尊重別人發言的良好習慣。課堂里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學生站起來提問或回答問題時,有些學生的手仍舉著,一旦這個學生的發言出了一點問題,這些學生更是急不可耐,手越舉越高,甚至站起來,「我來,我來」地要求。此時,發言的學生往往感到壓力而失去自信。這不利於創設寬松自如的課堂氣氛。教師應讓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發言,認真傾聽別人發言,養成傾聽別人說完再舉手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能在健康的集體心理氛圍中輕松地進行學習。
二、積極評價,及時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讓每個學生都樂於提問。
學生學習的態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爭取發言,當他們的某個思路或計算方法被老師肯定後,從學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反復鑽研、探討,可見教師正確的評價也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美國電影《師生情》有這樣一個片段:一位白人教師到黑人社區任教小學一年級,在第一節數學課中老師伸出五個手指問其中一名黑人孩子?這是幾個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個。」老師沒有指責他說錯了,而是高興地大聲贊道:「你真利害,還差兩個你就數對了。」教師一句贊賞的話,就緩和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見,教師要善於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的評價不可輕易否定,不隨便說「錯」
,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教師還要承認學生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積極地鼓勵和肯定每個學生的每一進步。對他們既要曉之以理,更要注意發現他們的微小進步,予以鼓勵,如告訴他們「你並不笨,只要你能不斷努力,一定會學得很出色。」只有進行正確、科學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於前進。
三、創設趣味式情境,使學生「趣」中「問」
問題情境趣味化,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情感因素、認知內需,為學生提供新穎有趣的情境,激活探究慾望、喚起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
四、讓學生有足夠的提問空間
要讓學生樂於提問,教師就應保證學生的提問空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預習時,讓學生把問題寫在練習本上,開始上課時讓學生提出;在課中,鼓勵學生隨時提問;教學內容結束,留一段時間讓學生提問;下課後,鼓勵學生繼續提問。這樣,為學生提問保證了足夠的時間,提問的形式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保證了人人都有更多的提問機會,從而及時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激發他們提問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聰明而生提出自己嘗試解決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

❷ 如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一、真誠面對學生,還學生成為學習主人。
(一) 平等、合作、交流
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師敢於蹲下來看學生,這是一種人文關懷。不僅是身體蹲下來,心靈也要蹲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於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惟有師生平等,才能調動起師生合作的積極性,才有利於師生的交流,使課堂成為交流的「沙龍」。
(二)傾聽、賞識、激勵
新課程重視了學科知識的交叉、綜合和滲透,這對於向來認為「隔行如隔山」的學科型教師來說,的確是一個挑戰。怎麼辦?這就要求教師要從一個教人者轉化為學習者,真誠的學會傾聽,和學生共同探究,共同發展。同時教師又是一名成功的賞識者,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每一件「小事」,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唯有此,學生才能在快樂中學習,在成功中長大。再則教師還要做個性張揚的激勵者,讓每個學生在教師個性張揚的激勵氛圍中得到尊重,進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二、課堂還給學生,用心靈怦擊思維火花。
(一)「愛意」充滿課堂
沒有「愛意」的課堂算不上是理想課堂。課堂上師生之間充滿「愛意」,課堂才會變得有活力,教師才會游刃有餘地教,學生才會自由自在地學;課堂上有了「愛意」,師生間才會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師不必將自己的觀點強塞給學生,學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師的想法;課堂上有了「愛意」,教師不會將目光僅僅局限於知識的傳授上,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存在。如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可以說「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願意回答的學生,不妨滿懷期待地說「你先試試,輕輕地說給老師聽聽」 「我就知道你一定行,這不,說得多好、多響亮呀!」……在教師暖暖的愛意中,學生往往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從而自主的學習和發展。
(二)「創意」引領課堂
只有營造和諧、自主、創意的課堂氛圍,摒棄那種教師高壓式、灌輸式、一問一答式等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大膽表現好奇心、挑戰心、想像力等,從而才會提出一些極具創新思維的問題。如教學《年、月、日》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年、月、日」知識的了解,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同學們各抒己見。這時我因勢利導,讓他們打開書看書上的日歷,通過看書你還了解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識,你能比較系統的把這些知識歸類嗎?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把所了解的知識填進相應的表格(事先提供)。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思想開始無拘無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創新靈感、創新思維,使課堂成為了他們快樂學習的樂園。
三、生活融乳數學,讓學生體味數學樂趣
實踐表明尋找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實例,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有目的地將數學問題提煉出來,再將數學知識回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又有利於發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這無疑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的「活力源泉」。
(一)生活實例融入數學
結合身邊的實例融入到數學課,讓教與學跳出教本,走到現實生活中,使數學課堂大起來.超市的價格標簽,銀行的利率,家裝材料的購買面積估計以及食堂菜譜的調查統計表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習數學的源素材.如教學《兩步應用題》時,結合學校運動會場景設置「三年級三個班各有六位運動員,以及有兩位裁判」的場景,請學生根據畫面提出數學問題,一步計算的問題直介面答解決,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兩步應用題從而導入新內容的教學。這樣的學習無疑是極大的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
(二)數學問題回歸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為此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理解。比如在教學完《相遇應用題》例題後,教師問「現實生活中,只有例題這一種行走的情況嗎?」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學生列舉出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實際情況後,教師可讓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重新編成應用題,自己探究解決;又如《元、角、分》教學中,開展模擬購物活動,給你10元錢最多可以買幾樣文具?在《分類統計》的教學中,可讓學生統計一周所要學的功課,每門功課的節數等……只有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既對數學內容進行了拓寬,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達到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
總而言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遞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學習"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鏡子,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使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春光燦爛,精彩紛呈,難道這不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課堂魅力嗎?

❸ 如何讓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睜緩獲取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留下一片空間來,讓學生自己去看、去想、去說,以取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數學課堂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教師要給數學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在數學的天空飛翔,那麼怎麼才能讓數學課堂「活」起來呢?
一、激發學生興趣,給課堂注入生機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充滿心理活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小學生認識和掌握知識的規律,以及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凱早孫征,利用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盯鏈到樂學的境界。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以純真的情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整個課堂成為一個多方向的感染場所。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帶著自己內心感受和情感去觀察、想像,去理解、掌握,有利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進程始終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例如:在教學「統計」時,我用故事引入:「小朋友們,動物王國正在開展春季田徑運動會呢?你們願意去看一看嗎?」然後多媒體出示動態的情境:大象正在組織動物們報名,有30米、50米、100米、200米四個項目,動物們七嘴八舌各報各的名,大象忙得不亦樂乎,不知所措。這時我問學生願意幫大象的忙嗎?這一問便把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推向高潮,他們躍躍欲試,要幫大象整隊,有序地統計參加各項目的人數。從而積極的投入學習活動中。
2、開展知識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比賽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面向大多數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恰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比賽活動,用競爭來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常有的口算競賽,我常常以「開火車」、「接龍比賽」、「爭冠軍」等方式的比賽練習,做得好的同學立即給予表揚,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消除學生學習的疲勞,一舉兩得。
3、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它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他們會在為實際中能夠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而沾沾自喜,由於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認識地圖上的方向》時,我把認識方向與祖國的一些城市及每個城市的特徵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會數學的同時,還能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的祖國。
二、鼓勵學生提問,給課堂注入活力
對學生來說,創設一些他們想解決而未解決且富有挑戰性、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快樂地探索思考。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提問呢?1、設置懸念,產生疑問
要想讓學生提問,教師首先要給學生一片帶著問題的土壤,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播下問題的種子,一點點的生根發芽。例如:例如在教學年、月、日一課時,我是這樣提問的:「同學們,你們今年幾歲了?誰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號?」學生回答後,老師故意設置懸念:「我們班大部分同學都是8歲了,過了8個生日。小紅也是八歲了,可他卻過了兩個生日。學生就會自己提出疑問,為什麼八年只過了兩個生日呢?這樣懸念設疑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刺激,使教學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起學習新知的強烈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2、樹立信心,敢於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盡管我們精心創設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試圖啟發學生提問,但是會提出問題的學生還是少得可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1)教學氣氛過於嚴肅,學生對老師有恐懼感,不敢提問;(2)有些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怕提出不合適的問題讓老師或同學笑話,所以乾脆不問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可親可敬的形象,不能處處擺出權威者的樣子,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壓力。要用平等、寬容和友善的心態來對待學生。努力做好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合作者。積極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於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能夠積極思維,敢於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並及時的鼓勵和肯定每一個學生的提問,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敢於提問,樂於提問。
三、加強師生互動,給學生一雙翅膀
新課程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基本理念,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適應發展的粗昂新精神。這些發展體現在教學上就是要求教師要給學生一雙翅膀讓學生學生動起來,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才有助於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我們的課堂高漲氣氛才能經久不衰;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靈性和活力。
1、讓「興趣點」成為學生飛翔的「起點」
興趣是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他們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前邊我們已經說到了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有想飛的慾望。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讓它成為師生展開有效互動所必須的動力,讓它成為學生想要飛翔的起點。
2、讓「知識點」成為學生飛翔的路徑
讓學生在數學的天空自由飛翔,這里的自由並不是漫無目的的,作為引導者,教師要把握好學生飛翔的一個路徑,那就是要圍繞知識點去飛,在數學課堂中無論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是生生之間的互動,都要圍繞教學內容,不能脫離教學知識點,更不能讓一些教學手段(多媒體,知識競賽,教學游戲,創設的情景等)喧賓奪主,教師要把握好這個方向,給學生一條通往知識目標的教學途徑,讓學生朝著最終目標,沿著這個途徑展翅飛翔。
3、讓「收獲」成為學生飛翔的動力
在教學結束時,教師不僅要總結一節課的知識內容,還要幫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有了收獲,學生才有成功的喜悅,才有下次還要努力的動力。

❹ 新課改下如何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活起來

《新課標》指出,學生學習也不是單純的模仿、練習和記憶,讓學生恰當的感悟知識的形成與應用,對於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與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應試教育過分重視結果,而忽視過程;只重視「死」的知識傳授,而忽視「活」的人才培養。怎樣使課堂教學活起來是教學的重要和必要環節,那麼怎樣才算「活」呢?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1、要學生 「活「起來
《新課標》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在教學中,我就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心有所動。比如,我們遇到環形跑道的路程問題時,學生對相向與背向出發中速度快者與速度慢者之間的路程關系總是很模糊,於是我就提議在教室創設這樣一個情景:讓兩名學生直接在教室直接演示,同學們很積極參與,問題馬上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在學習概率問題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故事情景:請兩名學生上台,一個扮演街頭擺設騙局的張三,另一個扮演過客李四,其餘同學做看客,張三為了招攬生意,向圍觀群眾做宣傳:「三枚硬幣,同時擲下,如果同時正面朝下或朝上,你可獲得20元,否則你給我10元,來試試,看看你的運氣如何。」過路人李四聽了後念叨:「同時朝上或朝下,我們可獲得20元,輸了我只給對方10元,嘿,有門!」這時下面同學有勸阻的,也有鼓勵的,更有看熱鬧等著瞧的。結果一連投了五次,李四贏了一次,輸了四次,嚇得他不敢再玩下去了,他禁不住問:「同學們,這個游戲公平嗎?」有趣的情景使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然後埋頭計算,很快從概率的角度認定這個游戲不公平,是騙人的把戲,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要學生 「動」起來
《新課標》指出,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時,我總是根據教材的特點,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主動參與,動手實踐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快樂的學習數學。比如在「無理數」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用紙片剪出邊長為1的兩個正方形,然後要求他們將這兩個正方形用剪,拼的方法,組成一個大正方形;提出問題:拼出的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邊長又是多少呢?接著剪裁出兩個邊長為2的正方形,用同樣的方法剪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繼續要求同學們思考:拼出的大正方形的面積、邊長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動」起來,積極的思考計算,發現這類正方形的邊長需要一個沒學過的數來表示,從而引出「無理數」的概念;再如:在教學「正方體的展開圖」一課時,我打破以往教師在台上演示,學生在台下得出結論的做法,而是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每個學生准備一個正方體和一把剪刀,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採用先組內展示,後派代表把組內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的方法,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不一會兒各小組學生都在爭先恐後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他們相互學習著、爭論著、比較著,不時還發出熱烈的掌聲。
3、要學生「靈」起來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質疑是創新意識的萌芽,是創新的前奏。例如在「角」一節的教學中,引進概念之後,針對其中的關鍵詞進行分析,在學生思考之餘提出問題:射線繞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形成的圖形是角嗎?為什麼?還有什麼?學生經過熱烈的討論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問題:(1)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與角的大小有關嗎?(2)在直線上取一點的圖形是平角嗎?(3)周角與射線有什麼區別?以使學生在疑中學,在疑中解疑,質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動,有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4、信息技術讓知識「活」起來
《新課標》指出,積極開發和合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能有效的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所以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網路教室進行演示(也可將計算機與大屏幕投影連接起來)。利用這種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較短的時間內,計算機使學生多種感官並用,提高對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識傳授,提高課堂利用率。例如,對於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教學,利用計算機和幾何畫板軟體,可以在屏幕上作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線、bc邊的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之後用滑鼠在屏幕上隨意拖動點a,利用軟體功能,此時三角形abc和「三線」在保持依存關系的前提下隨之發生變化。在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直觀地發現存在這樣的點a,使得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三線重合。利用計算機進行課堂演示,可以使抽象深奧的數學知識「活」起來了、直觀的形式出現,縮短了客觀事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幫助學生思考知識間的聯系,促進新的認知結構的形成。當然在這里也應注意,計算機的演示只能是幫助學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教師應當恰當的給予提示,結合計算機的演示幫助學生完成思考過程,形成對概念的理解。這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 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如果教師放手讓學生說話,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猜想、討論、交流、合作,參與研究、體驗成功,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課真正「活」起來,就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❺ 怎樣使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

小學數學學習過程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不斷沖擊著我們的課堂教學,也不時地帶給我們創新的活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訓練目標,巧妙地利用課堂隨機出現的情景變化,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增強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努力創設和諧向上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發揮自身的學習潛能,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讓小學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
一、巧設情境,讓學生樂學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興趣的培養在於誘導。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情景,設計一些數學游戲,講些數學故事等方式,讓學生產生迫不及待的要求獲取新的知識的情感,激發起學生積極思維的動機,因勢利導,引導他們及時排除不利於發展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自覺地學。比如在  教學「圓的認識」後,我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畫一個半徑為5米的圓。有的學生想到兩個人用一根長繩畫圓,有的想到一排人轉一圈畫一個圓,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圍一個圈,沿這個圈畫出一個圓。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解決「為何現實生活中車輪都做成圓的,而車軸都裝在圓心上?」、「當有人在表演時,觀看的人群自然的圍成一個圓,這是為什麼?」「為什麼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圍是一個圓形?」這些實際問題。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二、發揚民主,讓學生想學
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學生只有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情緒才會隨之高漲,對數學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師生情感融洽了,才能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才能發揮學生靈活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之中。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師敢於蹲下來看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於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因此,必須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面對的是一個個有思想、有感情活動的個體,而不是機器,教師要努力擺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之前,先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讓他們說說覺得老師這人怎麼樣?可以從很多方面談外表、性格、特徵、印象等。說到外表時特意提出覺得老師長得如何?觀察臉的左右兩邊一樣嗎?從而為這節課作鋪墊。由此而建立起來的師生關系會更加平等、更加融合,學生也就敢於交流、樂於交流,這樣就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寬松、和諧,開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交流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從而形成師生間的思想交流、人格碰撞的互動交流關系,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讓孩子們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由此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要用全新的眼光,不同的角度去賞識和激勵學生,讓學生受到關注,得到承認,他們的學習才有活力,動力,才有快樂,有進步。
三、改變角色,讓學生愛學
把課堂還給學生,變原來的講授式為以學生自學式,即以生為本,以生的需要為本,讓學生去探究,當一個課堂從高壓式,灌輸式,一問一答式等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時,和諧,自主地課堂氛圍就會取而代之。讓課堂成為學生自由展現的地方,成為學生個性釋放、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家園,一直是我們的理想,也是課改積極提倡的。課堂中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尊重「兒童文化」,發掘「童心」、「童趣」,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的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如:教學《人民幣的認識》,學生認識了人民幣後,教師設計一個「換錢」的游戲。師:老師手中有1元錢,想和你們換角幣。你們願意嗎?學生齊聲說回答:願意。師:怎樣換才能使雙方都不吃虧 ?組織學生同桌討論,各組紛紛匯報自己的想法。生1:我要用2張5角的和老師換。生2:我用10張1角和老師換1元錢,因為1元=10角。生3:我拿5張2角的錢和老師換1元錢。生4:我先拿1張5角,再拿2張2角、1張1角和老師換,行嗎?┅┅在這種寬松的課堂氛圍使所有同學都受到了感染,同學們各抒己見,毫不相讓,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在換錢的過程中,不僅拉近老師與學生的關系,而且元和角的關系也在換錢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一種開放的情境中,平等地交流,使這樣整個課堂變得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尤其是學生的個性、以及對事物的獨特感受與見解在課堂中得到很好的展示。可以說課堂為他們提供了張揚個性、施展才華的舞台。
四、融入生活,讓學生思學
1.讓生活實例融入數學
用身邊的實例融入數學課堂,讓教與學跳出課本,走到現實生活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例如:在學習加減混合運算時,我先讓學生說一說乘坐公交車時的情景,學生會說到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還有可能是一群人蜂擁而上等,這時我提問「你可以提出什麼問題呢?」很自然地會提出「下了多少人,又上了多少人,車上現在有多少人?」這很自然地引入新課,而且會讓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因為一群人蜂擁而上,就不會清楚上了多少人,下了多少人,因此要遵守秩序「先下後上,前門上,後門下」。這樣就把枯燥的知識變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生活中,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2.讓數學問題回歸生活
只有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才能使學生及對數學內容進行拓寬,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如:教學「最小公倍數」時,可讓學生報數,並請所報數是2的倍數和3的倍數的同學分別站起來。問:你們發現了什麼?生:我發現有同學兩次都站起來了。教師請兩次都站起來的同學,說出他們自己報的數:6、12、18……發現他們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師:像這樣的數還有18、24、30……由此引出課題:公倍數。讓學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數6、12、18、24、30……師:請找一個最大的?最小的是幾?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個最大的,最小的是6。師:說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數中6最小,我們稱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數。(接上面板書前填寫「最小」)2和3的公倍數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個最大的公倍數,所以研究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問題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數。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知識。
這里,老師從學生最熟悉的報數游戲入手,把生活經驗融入教學中。因為報數游戲是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一下子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報數,並請符合條件的學生「站起來」這一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面這些所作所為都是學生經常玩的游戲,教師把生活實際融入教學中,使課堂活躍起來。他們通過觀察發現有的同學站兩次,為什麼會站兩次?教師再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在寬松、民主、自由的氣氛中,學生把抽象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僅使學生理解知識,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為此,只有讓課堂教學充滿快活的氣氛、鮮活的知識、靈活的教法,把每節課都作為學生探索創新的一次歷程,才能真正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充滿快活,實現鮮活,展現靈活!

❻ 如何讓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

俗話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我們又陷入了新的思考:難道精彩的課堂就只能如此嗎?是不是常態課就不能稱之為「精彩」呢?我認為一節課精彩與否,不是看課堂方式的多樣化,而是看這節課是否讓學生學有所成,也就是說精彩的一節課應該是有效的教學,而不是「花架子」。一、思考讓課堂更有生命力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因此,數學思考才是數學學習的「根」。但是怎樣的思考才是行之有效的呢?是為了「思考」而思考,還是讓學生不由自主地主動去想呢?在《眾數》一課中,在學生認識了眾數的概念和特點後,我設計了一道題:讓學生去思考:如果你是教練員,你會選哪個運動員去參賽?因為這道題中甲、乙成績的平均數都是9.5,而甲的眾數是9.5,乙的眾數是10,學生經過思考,會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應該讓乙去,因為他的眾數是10,說明他的槍法很准,容易獲得獎牌;有的認為應該讓甲去,雖然他的眾數是9.5,可是其餘的成績很接近,說明他的成績很穩定,心理素質好,也會獲得獎牌的。這樣,既讓孩子自己獨立思考,又交流了同學的意見,讓孩子們的思維碰撞,豐富了孩子的見識。因此,教學中首先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和思維碰撞,使全班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課堂中要避免重「趣」不重「思」的教學現象,教師必須正確處理好情境與思考、活動與思考的關系,明確只有為思考服務,促進學生思考探究的情境才是好的數學情境。可能這樣的教學不會贏得聽課老師的掌聲,但這卻是真心實意為學生服務的。二、語言讓課堂更有感染力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有句名言:「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很多人認為數學課缺乏語言的魅力,數學老師的語言應該清晰條理,簡潔,我卻認為抑揚頓挫的聲調、優美的語句同樣可以引起學生的熱情,喚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信念,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使數學課堂更有感染力。例如,在教學「互質數」的概念時,「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讓學生讀完後,發現本題的重點字眼:只有。並用重讀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如果漏掉「只」字,就是一句錯誤的定義。例如,在教學《約分》一課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長江幹流受污染的河流佔全長的4/5和長江幹流受污染的河流佔全長的80/100一樣嗎?」,我先讓學生觀賞美麗的長江,並配上解說詞,使學生身臨其境,再讓學生觀看被污染的長江幹流,低沉的語調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適當的情景,恰如其分的語言既讓學生學到了數學知識,又讓他們接受了環保教育,更體現了學科的融合,使課堂更有感染力。三、多媒體信息讓課堂更有活力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最大特點可以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枯燥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問題簡單化,從而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如:在學習圖形時,抽象的語言無法讓學生形象地認識圖形的特徵,因此在學習《長方體的特徵》時,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引導學生從長方體的面、棱、頂點這三方面討論。先在屏幕上通過電腦演示面、棱、點,使學生觀察出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又通過觀察長方體框架中三組棱的運行情況,概括出相對的長度相等;最後引導學生發現長方體6個面的大小關系,CAI課件動態演示上下、左右、前後面運行重疊畫面,提問:你們發現什麼規律?從而得出結論:相對面的面積相等。如教學「周長」這一概念時,可以按以下步驟作表象的刺激:①用紅色描正方形的一周;②將這一周閃動兩次;③去掉具象,保留抽象的圖形;④把正方形的一周、拉直。這樣,隨著動態演示方式的變化,「周長」這一對象刺激的強度逐步加深,知覺對象的運動性逐漸增強,學生對於「周長」的表象(封閉線形、可度量)越發清晰、牢固。利用多媒體信息既節省了教學時間,降低了學生認知的難度,提高了效率。又使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具體、形象有趣,使數學課堂更有活力。「數學活動」不是「一般的活動」,不是片面追求課堂氣氛的活動,而是應該根據學科的特點、教材的內容來預設的課堂活動。一節精彩的數學課,不僅是教學的預設合理,更重要的是生成的效果。只要是讓學生樂於學、樂於思、樂於做的教學,就是有生命力、有感染力、有活力的課堂活動。

閱讀全文

與如何給數學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6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