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計算準確率
在進入初中階段以後數學能力的培養是初中數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計算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數學知識的應用,和以後內容的學習。進入初中時學生的年齡處在12----13歲左右,心理較為成熟,自控能力有所加強,但好玩、貪玩、慌張、做不下來等都導致其計算能力的培養,沒有恆心,沒有毅力,計算題都是算了半截或草草了事。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除了堅持課本中的教學之外,還嘗試了好多方法,其效果較好,我說出來供大家參考,共同交流。 一、 加強自查,也可以互查 七年級上冊的有理數、一元一次方程中都涉及到計算,我就讓學生做完題目後進行自查,可以將計算題再做一遍,將方程解帶回進行驗根,也可以將自己算的結果和同桌交流,結果不一樣的可以兩人共同檢查其中存在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對下次計算時可互相提醒,同時也可以讓父母幫助其進行檢查。 二、 對其出現的錯誤及時總結,及時提醒。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每名學生對自己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歸納在一起,寫成條子,壓在自己的書桌上,貼在自己眼睛能見到的牆上,比如乘方中的符號問題、底數問題、去括弧問題、方程中的去分母問題、整式中的合並同類項法則的應用等等問題。在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時頭腦中就會映出條子上的內容,在實際計算中就會引起重視,克服經常會出錯的問題。 三.分散訓練,集中考核。 在學習有理數運算、一元一次方程、整式的化簡等涉及到運算的問題時,當堂作業中計算題目較多,學生易於疲勞、煩躁,做題也就不認真了,故在學習這些內容後,每天給學生兩道計算題,這樣量小,學生容易認真做,易於集中力量,准確率就高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在進行集中考查,對出現的個別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四、提倡運算的簡捷性和靈活性。 運算的簡捷是運算合理性的標志,是運算速度的要求,它是對學生思維深刻性和靈活性的考察。要提高學生合理進行運算的能力,"一題多解"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因為通過「一題多解」,就可比較哪一種解法既正確又簡捷,從而確定合理的解法。從認知角度來看,運算的多解性是感性階段,而合理運算則是運算的理性階段。由多解性通過分析、比較來培養學生運算概括能力,從而進入合理性的階段,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有部分學生,在測驗、考試之前單獨關照一下,盯得緊一點,成績會起很大變化。分析原因,不是基礎的東西沒有掌握,而是平時的習慣不行。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作業,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在教學中,應與應用題教學一樣,養成看到題目,首先審題的習慣,這樣數學運算起來方法會更正確、更合理,數學運算速度會不斷提高。學生數學運算出現差錯,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是常有的事,因此指導好學生認真書寫也十分重要。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運算的思路和數學運算步驟。誠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靠一朝一夕,也不能時緊時松,只有堅持不懈,一抓到底方能有成效。另外,老師也應以身作則,板書時、批改作業時,都要作出表率。 總之,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們珍惜每一次訓練機會,有計劃、有目標、有意識地進行長期的滲透,使學生逐步領悟運算能力的實質,就必然會促使學生養成正確、合理、快速進行運算的習慣,提高運算能力,提高數學效果
㈡ 如何提升計算準確率
「計算」的准確與否,反映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問題,並不是象人們所說的「粗心」、「馬虎」、「不認真」等簡單、表面的評價與結論,當然,粗心、馬虎也是存在的。但對於一部分計算總是出錯的學生來說,就不是粗心、馬虎的問題了,有以下幾種情況:
1、乘法口訣用錯。如:98×64出現四八三十六的錯誤。
2、積的小數點點錯。如:1.25×140=17.5把因數140末尾的0去掉。又如:0.3×0.3=0.9積的小數位數不夠。
3、小數加法時對錯數位。如:1.3+7=2十分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對小數加、減法的法則模糊不清。
4、脫式計算違犯運算順序。如:1.5×1.2+0.8×1.7=1.5×2×1.7 先算加法
5、運算定律應用錯。如:1.25×2.5×32=1.25×8+2.5×4等等。
還有一些其他錯誤。如:抄錯數、試商錯、取近似值錯、商的小數點點錯等。這些計算中錯誤,不是單純的粗心、馬虎了。這是學生掌握計算的綜合能力問題,在計算過程中,對於計算的各方面的知識,掌握不熟練,運用不靈活。如:對計演算法則、計算技巧、計算基本功的應用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也就失去了計算的興趣,越是沒興趣,越是計算不準確。成了惡性循環,對於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也就很難做好。
對於各種各樣的計算錯誤,如何改正過來,這的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次改了,下次還可能出現,甚至屢改屢犯。
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抽象、枯燥的學科,數學中的計算題更是枯燥無味,要想做得很好,確實很難。
如何提升計算準確率,我認為還是要從根本上找出造成錯誤的原因所在,是粗心還是法則、口訣、定律、計算順序的錯誤?問題一旦找出,克服問題的方法自然就會有了。
㈢ 怎麼樣提高數學題目准確率
年級越高,知識點越多。而計算能力極為重要,尤其在有點難度的考試中,因為計算產生的差異極為明顯。有的人又快又准,有的人又慢又不準,這就是區別。
在計算中同學們主要容易出現如下幾個問題:
1准確率不夠
數感不行,經常有低級錯誤,如186/222不約分。再有注意力不集中,腦袋想著3手上寫個5。草稿的習慣不行,草稿零亂導致計算錯誤。所以,請各位家長不要老以粗心為借口掛在嘴邊。我才說的幾條大致就是小孩所謂粗心的原因。所以我們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2速度慢
為何速度慢,常用數的積累不夠。有的孩子拿到729馬上想到27的平方,9的立方,3的6次方,有的孩子27的平方還要算半分鍾,這就是速度上的差異。別看小學這些東西,算理簡單,但快速計算,並且准確得結果,基本0失誤還真不容易。這點大家要特別注意。
3符號感不強
尤其加減乘除計算應該先分組,再計算,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折騰。
比如2+3×5÷(2-1)-(2-1),
很多家長老說要孩子細心,這是空話。
為何這么說呢?小學生不知道如何去細心。誇張點,考試的時候有時間睡覺,沒時間檢查的學生絕不少。可是結果卻丟了10多分。
所以一定要學會如何檢查。比如解方程代入左右檢查,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結果植入重新檢查,等等這些苦力活雖然小孩不願意做,但不得不做,習慣好的孩子甚至主動做,養成了檢查的好習慣。
這里特別強調一點,長期的所謂粗心的習慣,會導致在高年級選拔性考試,如理科班考試,很有可能沒時間檢查的,一遍下來的正確率是極為重要的,但在有時間的情況下不厭其煩的檢查是很有必要的。把這個事情做好後,久而久之就能又快又准,在那種粘題多的考試中就有的放矢。
小學計算主要涉及四則混合運算基本演算法、速算技巧、基礎性數據的記憶,因此在3年級開始,掌握一些運算技巧非常重要,而且得記憶一些常用數據。如:1-25的平方,1-10的立方,整數、小數、分數的湊整,兩位數的快速口算方法,等等。
訓練方法:Update
1、口算能力的訓練,每天持續不斷。
2、配對意識的訓練,綜合算式需要很強的配對意識,比如拆分湊整、帶符號搬家達到配對的目的,能口算的配對。
3、檢驗的必不可少,學會快速檢驗也是能保證速算正確率的基本素質,但這一點往往被孩子們忽略,原因就是一個「嫌麻煩」,所以,要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強烈意識。
對孩子的建議希望總在實踐中
1、仔細體會老師講過的一些計算方法,多實踐。
2、從基礎方法開始做起逐步過渡到簡便方法,再檢查,盡量計算零失誤。
3、在一定題量的訓練中培養簡便計算的意識,這個慾望越強烈越好。
4、規范草稿。建議用A4紙或信紙,草稿一定要條理清楚,當一頁寫不下的時候換一張,怕之前的數據不記得的話撕下那張對著看即可。
5、積累常用數和乘法公式,比如10以內的數的立方之類。這和英語的語感道理一樣,如同詞彙量的積累。只有達到量的積累,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㈣ 如何提高數學選擇題准確率
雖然我現在沒讀書了,但是鑒於我以前數學成績還是可以,參考參考、
有兩個方法:1、要是你都做得來的話,就不存在提高和降低了。
2、要是你都選擇蒙的話,有分以下A、B兩種:
A、要是出題老師比較彎算的話,估計你蒙對答案的概率理論上
是25%(如果有4種選項的話)
B、要是出題老師思維正常的話,那你就要注意下面了:
Ⅰ:有選項為很復雜的數不選,多選整數。
Ⅱ:連續幾道題出現同一選項,就要修改其中選項。
Ⅲ:出現連續的ABCD選項,也要修改其中選項。
Ⅳ:願上帝保佑你。。。阿門。。。。
㈤ 怎樣才能快速提高數學計算題的准確率
第一、要對計算引起足夠的重視
很多同學總以為計算式題比分析應用題容易得多,對一些法則、定律等知識學得比較扎實計算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因而在計算時或過於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結果錯誤百出.其實,計算正確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計算一道像37×54這樣簡單的式題,要用到乘法、加法的運演算法則,經過四次表內乘法和四次一位數加法才能完成.至於計算一道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需要用到運算順序、運算定律和四則運算的法則等大量的知識,經過數十次基本計算.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會使全題計算錯誤.因此,計算時來不得半點馬虎.
第二、要按照計算的一般順序進行
首先,弄清題意,看看有沒有簡單方法、得數保留幾位小數等特別要求;其次,觀察題目特點,看看幾步運算,有無簡便演算法;
再次,確定運算順序.在此基礎上利用有關法則、定律進行計算(高年級動筆計算前要轉化數的形式,如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小數與分數互化等).
最後,要仔細檢查,看有無錯抄、漏抄、算錯現象.
第三、要養成認真演算的好習慣.有些同學由於演算不認真而出現錯誤
①數據寫不清,辨認失誤.如0與6、3與8、4與9、7與1等容易認錯.
②打草稿時不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豎式,出現上下粘連,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數位不對齊,既不便於檢查,又極易看錯數據.所以一定要養成有序排列豎式,認真書寫數字的良好習慣.
㈥ 怎樣提高數學題的准確率
基本功不扎實,做題少的緣故吧。 所以心裡沒底。
弄透書本基礎知識,再做歷屆高考數學題吧。 時間太緊張了。不用跟老師的步驟走了。
㈦ 怎樣培養數學邏輯思維及提高數學計算準確率
直覺思維有以下四個主要特點: (1) 簡約性。直覺思維是對思維對象從整體上考察,調動自己的全部知識經驗,通過豐富的想像作出的敏銳而迅速的假設,猜想或判斷,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間環節,而採取了「跳躍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間的思維火花,是長期積累上的一種升華,是思維者的靈感和頓悟,是思維過程的高度簡化,但是它卻清晰的觸及到事物的「本質」。 (2) 經驗性。直覺所運用的知識組塊和形象直感都是經驗的積累和升華。直覺不斷地組合老經驗,形成新經驗,從而不斷提高直覺的水平。 (3) 迅速性。直覺解決問題的過程短暫,反應靈敏,領悟直接。 (4) 或然性。直覺判斷的結果不一定正確。直覺判斷的結果不一定都正確,這是由於組塊本身及其聯結存在模糊性所致。 三、 數學直覺思維的培養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培養數學直覺思維的重點是重視數學直覺。徐利治教授指出:「數學直覺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實際上每個人的數學直覺也是不斷提高的。」也就是說數學直覺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直覺思維、預感的訓練,是正式的學術學科和日常生活中創造性思維的很受忽視而重要的特徵。」並提出了「怎樣才有可能從早年級起便開始發展學生的直覺天賦」。我們的學生,特別是差生,都有著極豐富的直覺思維的潛能,關鍵在於教師的啟發誘導和有意培養。在明確了直覺的意義的基礎上,就可以從下列各個方面入手來培養數學直覺: 1、 重視數學基本問題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應用,以形成並豐富數學知識組塊。 直覺不是靠「機遇」,直覺的獲得雖然是有偶然性,但決不是無緣無故的憑空臆想,而是以扎實的知識為基礎。若沒有深厚的功底,是不會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所以對數學基本問題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應用是很重要的。所謂知識組塊又稱知識反應塊。它們由數學中的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等組成,並集中地反映在一些基本問題,典型題型或方法模式。許多其他問題的解決往往可以歸結成一個或幾個基本問題,化為某類典型題型,或者運用某種方式模式。這些知識組塊由於不一定以定理、性質、法則等形式出現,而是分布於例題或問題之中,因此不容易引起師生的特別重視,往往被淹沒在題海之中,如何將它們篩選出來加以精練是數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解數學題時,主體在明了題意並抓住題目條件或結論的特徵之後,往往一個念頭閃現就描繪出了解題的大致思路。這是尖子學生經常會碰到的事情,在他們大腦中貯存著比一般學生更多的知識組塊和形象直感,因此快速反應的數學直覺就應運而生。
㈧ 數學考試怎樣提高准確率
在考試之前做深呼吸,盡可能放鬆,不要太在意分數,只要盡自己的全力就OK,以笑容面對、戰勝困難,你在做一道題的時候先看2、3遍,知道題意後就作答,計算是時候想一想會不會缺胳膊少腿,把它補充上去,做好了在看看合不合理,就OK!!
㈨ 怎樣提高數學題准確率
多做題,慢慢積累經驗
㈩ 數學計算如何提高准確率
、從習慣的養成來教育學生
計算正確是小學數學基礎的基礎,是計算正確計算合理的前提。學生計算錯誤時,他們的理由是「粗心」造成的。如:題目看錯抄錯,書寫潦草,0、6不分,1、7互變,4、9混用,列豎式時數位沒對齊,等等。「粗心」的原因是什麼?一是由於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的不成熟,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促進兒童的生理心理的發展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的職責。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前提。
在教學時要培養學生作業認真,細心,書寫整潔,格式規范,養成自覺檢查的好習慣。教師首先要做好示範和表率,在板書、批改作業時要規范、整潔,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對學生的作業要按規范要求嚴格訓練。
二、對口算的重視與訓練
1.基本口算必須正確、熟練
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一位數的乘除法都是四則計算的基礎,必須百分之百地正確、熟練地口算。教學時要運用教具和學具,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規律。如在教學一位數加一位數時,除了教師演示之外,還要讓學生用學具操作,懂得「滿十進一」。在乘法中讓學生掌握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還要能把乘法口訣運用自如。
2.堅持每天口算訓練
每當數學課的預備鈴一響,學生就自然、迅速地按教材配套的口算進行訓練,數學課代表就拿起口算卡片,讓全班學生看卡片進行練習,「開火車」練習,有時還穿插聽算。這種緊張而有序地訓練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就按照老師做的卡片也做了一份,放學回家就給爸爸、媽媽讀口算卡片。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家長對這一訓練表示認可。
三、為了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採取了一些對策。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計算正確率
學生在發現自己計算錯誤後,就以「粗心」為由原諒自己。為了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我在做完作業後,要學生做兩件事;(1)統計計算錯誤的題。(2)找出錯誤所在並分析錯誤原因。通過統計及時對出錯的分析,學生發現幾乎都不是計算方法錯誤,而是由於不認真審題,字跡潦草,不檢查等一些不良習慣造成的。我把一些計算正確率高、書寫認真的本子給同學們傳閱,並讓他們介紹學習經驗,使一些學生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改變,也產生了想提高計算正確率的願望。
2.使學生掌握計算的操作過程
有了提高計算正確率的願望,只能說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提高正確率的方法。錯誤率最高的四則混合運算,就應時學生掌握如下操作程序。運算開始思想集中仔細抄題認真審題確定演算法正確運用法則定律步步檢查及時糾正最後結果。在訓練過程中節奏不能太快,練習量要少而精,使學生能有時間按操作進行運算,並能體驗到優越性,增強學習信心。
3批改作業的方法
布置作業要少而精,要求書寫整潔,計算正確。我的措施是:批改是看該生作業是否全部正確 ,作出評定。如發現有錯,先發給學生自己檢查,找出錯誤訂正後批改。這樣就給學生養成一種有錯就改的好習慣,而且能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精神。
總之,學生良好計算的形成,一是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二是教給學生一些計算正確有效的方法。三是要積極地教育和鼓勵。採用對策後,學生心理上樹立了能計算正確的信心,行為上也力爭計算正確,這種學習心態的形成促進了學生計算正確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