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改掉數學上粗心的毛病
對待每一道題都要重視,初中的知識比小學更加緊湊,考慮的東西比以往要多,因而更要慎重。
審題要清,做題時要養成點讀的習慣,用筆圈記,在題目邊上打好標注,心想這題考什麼,陷阱有什麼……有些錯誤就在一念(類似於√16=4 初二有題就這么考,結果錯倒一大片……)
做題要精準細致,做到快慢自如。做完後記得反思,想想有沒有漏解。養成習慣,一看到某些字詞腦子里就蹦出來一些細節。
平時的整理反饋也很重要,不然,做了那麼多題目就等於沒做一樣。
㈡ 怎麼改掉粗心啊(主要是數學)
朋友,根據你說的,我判斷你的毛病不是「粗心」,而是對知識點沒有完全掌握,也可以說是對知識點沒有理解透徹。試想,如果讓你做下面的數學題,10000%不會錯:
1+1=?
這是因為你對這個問題已經理解到了不假思索即可得出答案的程度。
把知識點學透,多做練習,多與同學交流,最好是多與同學爭論問題。注意是「爭論」,這有助於你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俗話說,「抬杠長學問」就是這個道理。
祝你學習進步。
㈢ 如何糾正學生數學計算中粗心的
如何糾正學生計算中粗心的毛病
【摘要】
粗心是人們在生活學習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不僅孩子身上存在這種毛病,在我們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更明顯、更突出。
【關鍵詞】:粗心 糾正 計算 學習習慣
計算是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算得對,是學好數學的基本要求。你也許還不知道,由於小學四則運算不過關,不僅影響當前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的人可能不信,正是因為 20以內的加減法不熟練,有的考生失去了關鍵的幾分,使自己痛失升入大學的機會。由此看來,算得對並不是一個簡單問題。大量材料說明,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計算的正確率反而呈逐步下降的趨勢。 這是為什麼呢?追本溯源,關鍵是小學的基礎沒有打牢,這不能不說是個嚴重的問題。有人說,影響計算正確率的原因是粗心,不是不會做。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有的人粗心,有的人細心呢?我們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個思維問題、智力問題。粗心的人往往思維不嚴謹、不全面、不深刻,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較差。如果要想成為一個聰明的孩子,就必須從思想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當每次在我們考完試後,總能聽到一些同學說,如果我能細心些,肯定比你考的好,也經常會看見這樣的情形,家長們打電話給老師,或者家長相互見面後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是:孩子粗心怎麼辦?每當我們翻開孩子的作業本或者試卷,看看出錯的地方多半是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題目,如:把符號看混, 把「+」看成「-」;把數字看混,如「5」看成「3」,或數字寫顛倒,把69寫成96; 忘了寫答案,抄錯了題,數錯了數等甚至漏題沒有做。於是做父母的有的苦口婆心對孩子進行矯正,有的大發雷霆對孩子進行訓斥,老師們也經常強調,做題一定要細心,而孩子呢卻依然故我,毫無改進,這令許多家長們和老師傷透了腦筋。在我這幾年的教學中,我總結了學生數學計算中粗心的「毛病」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與注意力有著密切的關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視知覺把收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信息會受到干擾,就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出現。從生理層面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0-6歲的早期教育。研究表明,大多數在走路前沒有充分爬過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學習中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的協調性差,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動,妨礙了他們從外部世界獲取有用的信息,許多感官信息未能傳遞到大腦,從而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為什麼有的孩子把69寫成96?為什麼有的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對位不齊?為什麼有的孩子答案計算正確,抄寫時卻抄錯了?這都與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關系。每一個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孩子的視知覺能力達不到同齡水平,就容易出現粗心的現象。
二、知識點掌握不好造成認知不清
數學的基礎知識沒有學好,基本計算能力沒有形成;比如一些孩子對學習新知識不夠重視,重點難點渾然不知,西瓜芝麻分不清,眉毛鬍子一把抓,知識點的掌握上凌亂無序,方法點的理解上一知半解,不能將一個個的知識點,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說起來懂了,具體卻又講不明白,如果課後不及時鞏固復習,學到的零散知識很快就會忘記。因此作業考試中必然出現差錯和漏洞。另外,在數學學習中,有的孩子由於對事物感知能力差,再加上數學學科的抽象性、邏輯性都很強,這些孩子不能清晰准確掌握數學概念法則。如果對待這些差錯和漏洞的態度是麻木不仁、放任自流、敷衍了事,差錯就會越來越多,漏洞就會越來越大。這樣的知識狀況就會對以後新知識的學習造成障礙,結果可想而知。
三、缺乏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做作業只注重數量不講究質量,平時做作業馬虎,作業量不大,但老是念著看電視、玩電腦或是與小朋友去玩而馬馬虎虎匆忙應付,每次只是把作業做完了,等大人檢查的時候卻錯了一大半,還有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後,總是先打開電視,然後邊看邊寫作業,或者耳朵上戴著耳機,一邊搖頭晃腦地唱著歌,一邊做習題。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心二用的不良習慣,這樣作業出錯的概率會大很多,效率也不高,作業半天都做不完。有的學生沒把心思放在功課上。比如家長規定她做1小時作業,她會不停地瞄時鍾。要是動畫片快開始了,就更心不在焉。要是囑咐她「再做20分鍾去玩」,她只是在泡時間,等時間到了,立馬不見人,沒有一點效率。還有的學生做作業或考試時 ,在做完題後,就認為完成了。就東張西望或做小動作。不會去認真檢查,結果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如何糾正孩子粗心的毛病?簡單的重復練習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同時遷移到學習中,能夠有效的減少上面提到的各種粗心現象
要克服孩子學習粗心的毛病,首先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抄題必對,先對後算。也就是說,抄題的時候,要先與原題進行核對,然後再進行計算。目的是謹防抄錯數或抄錯題。
2、認真審題,思考周全。也就是說,拿過一道題,要仔細看看,認真想想:看看題目的內容和要求,數字的特點;想想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能否簡算。尤其對四則混合運算,要做到層層審題。
3、字跡清楚,書寫整齊。也就是說,要把字寫清楚,就是在草稿紙上寫,也要寫得工工整整。特別是小數點、進位點、退位點等都要書寫清楚、醒目。算式要排列整齊、合乎規格。目的是謹防因字跡潦草而出現錯誤。
4、細心檢查,堅持驗算。也就是說,做完題後,要細心地檢查,看看結果是否合理,然後進行驗算。驗算絕不能擺樣子,走過場。這是避免錯誤的關鍵一步。
5、准備一本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做錯的題目抄下來,把錯誤的地方用紅筆畫出來,然後按正確的方法再做一遍,分析錯誤原因進行總結。總結應記取的教訓,找出防止錯誤的辦法,絕不允許有未加改正的錯題。這樣堅持下去,粗心的毛病一定能改掉。
其次,強化孩子的責任心 。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用自己的細心去感染孩子,比如把家裡布置得井井有條,建議孩子學會自己整理東西、收拾房間,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責任感。 通過生活和游戲上的培養,孩子的「認真完成」意識形成了,那麼,在學習上也會逐步得以改善。可以想像,如果生活和游戲中毛毛躁躁,單單要求孩子學習上要認真完成,這是比較難的。而按照上面提到的從生活和游戲上抓起,孩子較為重視游戲和生活上的事情,而且,父母製造一個寬鬆快樂的環境,讓孩子感到「認真的力量」,感到「從頭至尾的快樂」,體驗到「完美的美麗」,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地把毛病改過來。有時候,我們越是強調他的毛病,往往會形成一種暗示,這種暗示告訴他:我就有這個毛病,這個毛病可是很難改的。如此,孩子怎麼有信心改掉自己的毛病呢?。責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說如果沒有責任心,對什麼事情都敷衍塞責,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有了責任心以後,才會謹慎從事,細致認真,不敢有半點兒懈怠。要培養兒童的責任心,家長光靠說教不行,還得身體力行,親自做示範,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我們想想一下,一個懶散的父母會培養出嚴謹細致、富於責任感的孩子。具體來說,在家裡可以給兒童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讓他負責掃地或洗碗或者洗自己的襪子之類,干好了給予鼓勵或獎勵,干不好家長不能客氣,應要求他重來一遍,直至干好為止。總之,就是讓他負起責任來。長期堅持下來,持之以恆,孩子的責任心會大大增強。
還要培養集中精力的好習慣。在平時做練習做作業之前,首先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要細心,然後把題目認真看幾遍,確定看懂了,把題目意思理解對了,有下手的信心了,再下手開始做,一旦下手就要准而精,不要只追求速度.其實往往一些做錯的題,不是因為不會做或者馬虎,而是因為沒把題目咀嚼透徹,腦子里已經形成對題目的錯誤理解的定型,平時多多練習審視題目,學會理解題目,熟練之後,考試起來看到題目就不會不知道該從哪下手了。當孩子在家做作業時,如果家長把「再做20分鍾才能玩」,改為「再做5道題再玩」。學生會把5道題做得有質有量,這下我們找到了糾正這個孩子作業粗心的訣竅:化時為量。這樣,孩子的勁兒就來了,從「必須忍耐20分鍾」的,轉變為「快把練習做完」的積極狀態。這種積極狀態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覺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我們提完要求,再配合檢查(讓孩子自己檢查出問題),尤其當孩子有所改進時,要及時肯定鼓勵(而不是在犯毛病及時批評),讓孩子看一下鍾表,看看自己一下子做好了,會節省多少時間。並且,在孩子有進步地完成後,給孩子一個自由玩耍的時間,孩子就會感受到一種新習慣的快樂。這樣,孩子就容易堅持下去了。還有就是把規定學習時間改為規定學習效果。我不管你用多長時間,只要你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我要求的學習任務(一點要符合實際,不可隨意加減),你就去看電視或者玩耍,否則一切免談。這樣做不但可以克服孩子學習中馬虎粗心的壞習慣,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養成高效學習、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而且對他以後的做事風格都有很大正面的影響。
另外,我們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游戲活動、適當的體育運動或玩樂,在做活動、運動或玩樂中時也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勞逸結合,同時讓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其實,解決「粗心」,就像在冰上走路一樣,小心即可,因為在冰上摔過跤,所以你會記得,除非冰上摔過的那一跤對你沒有什麼印象!只要用心一點面對「粗心」,「粗心」很快就會從你的視野消失,雖然這
並不能完全保證不出低級的錯誤,但是可以很好地降低由於「粗心」而產生的錯誤率,做題質量和學習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當然,解決「粗心」的主要辦法是在檢查,據科學家調查研究發現:一個習慣的養成通常需要20天。看了這句話,我想大家一定有信心也有決心來根除孩子的壞習慣,建立好習慣吧!
㈣ 做數學題總是很粗心怎麼辦
小學生在做數學題的時候,經常「粗心」,很多家長覺得這是小毛病,沒有重視起來,然而,馬虎的習慣一旦養成,不僅影響數學成績,也會影響今後各科的學習。
1、先把書桌整理一下再做功課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外物干擾是影響他學習的最大因素。
因此如果孩子不能集中精神於功課上,不妨先幫他們把桌面上與學習無關的物品整理整理: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課本和練習冊之外,玩具、課外書、電子產品等都應該由家長收起來。
書桌前方除了粘貼與學習有關的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應粘貼其他類似卡通畫、裝飾物等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2、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盡量保持安靜,像看電視、聽廣播、搓麻將、聽音樂、和鄰居聊天等行為,都應該盡量避免,或者是降低分貝。
當然最好的做法是父母拿一本書坐在他的身邊和他一起學習。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孩子,父母這樣做能為他樹立一個好榜樣,非常利於他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看的書盡量不要是報紙或雜志,因為在孩子看來,看那些「書」,不是學習,而是一種消遣,反而會適得其反。
3、學會把學習變成游戲
孩子不喜歡學習,主要就是因為學習強制又無趣。所以不如把強制學習換個做法,讓完成課業變成游戲,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張任務表,讓他根據作業任務的輕重緩急,填上每天的學習計劃、完成時間等。
4、逐漸延長學習時間
研究表明,各年齡段注意力穩定時間分別為:5-10歲20分鍾、10-12歲25分鍾、12歲以上是30分鍾,所以如果想一個孩子60分鍾專注地完成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家長在給孩子設定學習時間時,最好能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為孩子設置過高的學習目標。當孩子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時,就會心生挫折而放棄。
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視孩子情況而定,將學習時間慢慢從5分鍾延長到10分鍾,再延長到15分鍾、20分鍾,並對孩子的良好表現及時給予稱贊。當孩子一次比一次有更好的表現時,其成就感會隨之逐步增加,也就能更好地堅持下去。
5、同一件事家長不要反復提醒
父母對孩子交代事情只講一遍,其實也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方法。因為課堂上的知識點,老師只會講授一遍,如果孩子習慣於一件事反復聽父母講好幾遍才記住,他就無法很好跟上老師的節奏。
所以,當父母有事情要交代給孩子時,最好是能先提醒孩子,你只說一遍,讓孩子專心聽好並完成。
如果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錯過你交代的重點信息,那麼你可以做出適當的小懲罰,如打掃衛生、倒垃圾等等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㈤ 如何改掉孩子數學學習時的粗心大意的毛病
您好! 1.錯題集的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確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多是馬虎,有利於認識錯誤的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馬虎是從草稿開始的。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從草稿開始就要嚴肅認真。這有利於克服馬虎的毛病。 3.不要依賴橡皮。橡皮是造成馬虎的一個根源,反正錯了可以擦,於是錯了擦,擦了錯,孩子不在乎。家長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錯了不許擦,孩子就會認真一點。「三思而後行」,想好了再做,爭取一次做對。 4.學會自己檢查。有些家長總怕孩子錯題,得不了高分,於是天天給孩子檢查作業。這樣做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反正錯了媽媽能給檢查出來,所以做題時馬馬虎虎。家長不要給孩子檢查作業,讓孩子養成自檢的習慣。錯了又沒檢查出來,就讓他不及格。這樣他才能認識到馬虎的危害。有了自檢的能力,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5.讓孩子考家長。讓孩子出題考家長,孩子很感興趣,他們會成心出些容易錯的題,把家長考住。家長成心馬虎,讓孩子批評,這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將來他們做題時也會防止馬虎。
㈥ 孩子做數學題目總是粗心怎麼辦
學習粗心是小學生的通病。想要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壞習慣,我們需要明確一點:
粗心是做錯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我們判斷粗心的標准:1、簡單不該出錯的題目,做錯了;2、會做的題目,做錯了;3、看錯題目,做錯了。
其實以上幾點,只是我們看到的結果,粗心並不能作為原因。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粗心」,主要還是因為這三點:
1、知識不熟練,概念不清晰
出現這種情況,多是由於孩子對所學新知識,不及時復習,沒有完全掌握。
還有一點是孩子可能並沒有完全理解所學內容,只是對書本概念死記硬背,不多加思考,導致做題的時候不能觸類旁通。
這類孩子需要多引導,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及時梳理自己的知識漏洞。
2、性子急,習慣不好
性子急的孩子不管做什麼都容易出錯,並且很容易出現不耐煩的情緒。
體現在學習不認真,寫作業不檢查,敷衍潦草,思維跳躍或混亂等,直接導致錯誤頻出,這也是學習習慣不好的表現。
這類孩子需要糾正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學會耐心,盡量培養孩子將所想內容落到紙上,這樣思維更清晰。
3、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孩子寫作業時心不在焉,鉛筆、橡皮都可能讓他分心,總之就是對學習不上心。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本身就有限,再加上課程和題目並不那麼有趣,孩子玩心重,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這類孩子需要加強閱讀習慣,用他喜歡的方式,趣味性地引導他,培養他的注意力。
當孩子出現這些「粗心」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幫助他「戒掉」粗心呢?
1. 慢慢讀題
陪孩子寫作業時,一定不能代替孩子做的事就是讀題,因為家長不能代替孩子消化知識。
讀題的時候,引導孩子速度一定要慢讀,細讀,邊讀邊思考,同時把重要的數據、信息等在草稿本上記錄下來。
確保沒有遺漏有用的信息,充分利用已知條件解題,切記,草草讀完題目,妄下結論。
2. 演算工整
務必培養孩子准備草稿紙的習慣,解題時,根據讀題時得到的關鍵信息和數據,按調理演算,列出方程、算式。
這樣在檢查的時候,干凈醒目,條理清晰,簡單明確,很少會發生數位不對,或符號弄錯等情況。
3. 回頭檢查
很多孩子做題時注重速度,而忽略了正確率,做完題後,很容易被速度麻痹,沉浸在完成的喜悅中,或不檢查,或檢查時草率。
家長不妨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算出的結果,推算出體重數據,判斷是否符合題中數據。一方面不被自己的方法束縛,另一方面發散孩子的思維。而干凈整齊的草稿紙也很方便檢查。
4、規定時間,量化題目
陪讀父母都知道讓孩子認真專心寫完作業有多難,所以要巧妙運用方法,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比如有的家長規定孩子做1小時作業,才能看動畫片。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往往心不在焉,完成質量很差。但是如果家長條件改為「再做對5道題才能看動畫片」,結果就是孩子5道題完成得有質有量。
孩子從「必須忍耐1小時」的消極狀態,轉變為「認真做完就能玩」的積極狀態,不僅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還能保質保量,克服粗心,家長還可視情況給孩子一些獎勵,一舉多得。
培養孩子「戒掉」粗心,不僅能幫孩子理清知識體系,總結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還能讓孩子的學習變得更有序高效,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框,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有深遠影響。
㈦ 做數學總是粗心怎麼辦
沒法---我就是一個典型,不論怎樣----我復讀的時候,媽的那套題簡單過馬,但是我還是考了個70來分---不然現在都上重點了------沒想到的是---我上了大學竟然被分到統計專業----兄弟我告訴你,越怕越見鬼,沒事的,迎難而上,一定要理清課本的知識點,熟背(不是看是背)每一個數學公式,而且你一定要拿3年內的高考數學題來自己分析,考點是什麼,好像我記得我們老師說有145個考點,每年都會出其中的120個左右,你自己去摸索然後專門拿下那些你會做的題就夠了,不要亂去挑戰難題150分能拿190分對於一般學生夠用了,你記住會做的一定要得分----我當你比你還粗心,老師K過我N次了切記 你可能會覺得是因為你的粗心使得你做錯題,是很小的問題,其實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我覺得你必須認真對待,而不是一笑而過,嘴上說下次改其實沒用 一道做錯的題目下來後必須認真仔細的再做一遍,找出錯誤的地方,看看主要是因為哪兒里才錯的,如果是計算上的就要多練,可以找些計算量大的題去做做,一個人靜靜的去揣摩,你會感覺數學很好學 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對數學的興趣。多看些有關數學上的趣事會爭強你的興趣 讀題時把關鍵詞加著重號 TIPS: 1、如果你考試的時候想跟別人比速度,想比別人先做好然後炫耀自己做得快,別人做得慢,得意洋洋地看著沒做完的人埋頭苦幹,那你這次考試幾乎就完蛋了。 2、如果你寄託於快速做完題目後去檢查,靠檢查來解決失誤,那失敗就離你不遠了 3、做完後檢查固然重要,但做題時認真仔細,適當地瞻前顧後更加重要。 4、求快和心急是失誤的根源!!! 5、就算離考試結束還有1分鍾,你還有半道題沒做完,此時你應該放慢速度更加仔細地做。這樣還有30%的幾率能把答案算出來。如果指望加快速度而心急如焚地做,那成功的幾率是1%。 6、別相信放鬆心情能減少失誤 7、做題過快或過慢都會提升失誤率,就像生長素的作用一樣。 8、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做題不熟練與失誤的出現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9、解決失誤非一朝一夕的事,別指望逛公園能減少失誤。 10、如何對待草稿紙,就是如何對待你的失誤問題。失誤少的人的草稿紙要比失誤狂的卷面更為整潔。 1 1、急著完成作業,就是急著培養自己出現失誤的能力。 1 2、有些錯誤不是失誤,盡管看上去像,但是就算再給你做一遍你還是會錯。 1 3、不要因為自己失誤過多而考試考得差就拿失誤當成情有可原的理由。 1 4、出現一次失誤以後,不要對自己說:「別管它,反正只是個失誤。」 1 5、假如你連續3次考了滿分,也不能證明你一定解決了失誤問題。 1 6、假如你連續6次考了滿分,可以說明你已經解決了失誤問題,但這只是暫時的。 1 7、別寄託於考試時會超常發揮不失誤,凡是把成功寄託於運氣的人最終只會失敗。 1 8、成功要靠自己的腳踏實地。 步驟/方法 錯題集。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寫下來,讓他自己找出錯誤原因,再在旁邊做出正確答案。這實際上是一個孩子的「錯題檔案」。這樣有利於孩子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加以改正,是自我教育的好辦法。錯題本要常翻看,對於做錯的題呀不斷加深印象。草稿不能太草。雖說是草稿,但卻不能小看他的作用。平盟教育提示當孩子養成從草稿開始就嚴肅認真對待的習慣,就有利於克服粗心的毛病。草稿是孩子思路的體現,而且利用草稿能幫助孩子仔細檢查做題過程,檢查錯誤。因此草稿的作用不只是得出一個結果,而是要體現過程的清晰度。不要太依賴於橡皮。有時也可以限制孩子使用橡皮,讓孩子養成「三思而後行」的習慣,想好了再做,力爭一次做對。 要十分重視數學學習中的錯誤和問題。數學學習中一定要善於及時糾錯,防止造成知識缺陷的積累;在學生的作業後我會評改後我會讓學生先改正裡面的錯題,目的是讓學生先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也順便檢測下學生是否真的不會還是粗心錯題。但部分的學生總會不自覺去改,就等著第二天老師評講時抄。我認為學習的進步是在不斷的糾錯過程中實現的,將不會的、出錯的問題,學會、做對,就是進步;無數小的進步累積起來就會成為大的進步。 學會自查。不斷地自查才會 有助於加強做題嚴謹的習慣,好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要堅持,希望家長和老師對這樣的孩子要不斷督促和鼓勵。
㈧ 如何改掉孩子數學學習中粗心的毛病
如需要培養孩子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建議看看這套光碟《CVC狀元高分學習法》,裡面融會了400多名高考狀元的學習經驗,匯聚了16位特級教師及教育專家的精髓,套用其中的方法,短期內即可迅速提高學習成績,是中國孩子不應錯過的一套光碟,值得推薦。裡面劉偉老師講的部分就有如何克服答題粗心大意造成丟分的問題,內容如下:
1、學習質量管理:
為學習中的各個環節都提供了方法、制定了標准,用了以後孩子在預習、聽課、作業、復習、考試等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到最好的學習質量,記憶、解題、寫作等各個方面都會有巨大提高。
2、各學科學習方法及考試技巧:
對每一門課程、每一個知識點、每一種題型都提出了相應學習技巧和解決思路。如數學 方面的規定法、平移法、變換法,英語方面的能力培養法、 1秒鍾記憶法、硬碟式記憶法……
3、各科重點知識解析:
明確指出每一門學科的核心知識點、考點、重點、難點、疑點、易錯點,對重點知識進行思路點撥,讓孩子對的各科知識形成整體體系……
詳細請登錄:www goodcvc cn
㈨ 怎樣改掉小學生做數學粗心的問題
您好!
1.錯題集的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確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多是馬虎,有利於認識錯誤的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馬虎是從草稿開始的。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從草稿開始就要嚴肅認真。這有利於克服馬虎的毛病。
3.不要依賴橡皮。橡皮是造成馬虎的一個根源,反正錯了可以擦,於是錯了擦,擦了錯,孩子不在乎。家長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錯了不許擦,孩子就會認真一點。「三思而後行」,想好了再做,爭取一次做對。
4.學會自己檢查。有些家長總怕孩子錯題,得不了高分,於是天天給孩子檢查作業。這樣做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反正錯了媽媽能給檢查出來,所以做題時馬馬虎虎。家長不要給孩子檢查作業,讓孩子養成自檢的習慣。錯了又沒檢查出來,就讓他不及格。這樣他才能認識到馬虎的危害。有了自檢的能力,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5.讓孩子考家長。讓孩子出題考家長,孩子很感興趣,他們會成心出些容易錯的題,把家長考住。家長成心馬虎,讓孩子批評,這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將來他們做題時也會防止馬虎。
㈩ 數學考試中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節選)
1、從思想上重視。一個概念,從無知到有知的改變是很容易的,而一種「粗心」的現象卻是可以經常不斷重復發生的。從這個對比可以很好地看出,哪一個危害更大。列寧曾說過:「無知比偏見離真理更近一些。」我們也可以毫不誇張地套用這句話說:「無知比粗心更容易獲得真理。」不怕「無知」,因為不會的可以學會,不懂的可以學懂,而「粗心」就可怕了,因為同學們以為「粗心」不是「無知」,所以就一次再一次毫無顧忌地草率地「粗心」,也就一次再一次痛苦地做錯,從而浪費許多時間,喪失了許多可能的機會。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每件事情都會有不足,世界也不是完美的,因為有不足,這個世界才會進步,人也一樣。有時候,人的缺點在某些時候是缺陷,有時候可能就是優點,所以我們常說:個性無好壞。打個比方來說,一個人愛發脾氣,這應該算是缺點,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忍受,甚至可以原諒這個缺點的,但發了脾氣就去打人,這就是錯誤了。而這樣的錯誤是應該被追究的,是需要被改正的。
大家可以容易發現「缺點」和「錯誤」的區別,但由於它們常常很相似,我們往往會把它們混淆,經常把「錯誤」當「缺點」。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我們思想里對「粗心」的危害認識不足,對「粗心」的屬性認識不清,才會造成了我們對「粗心」的忽視,對「粗心」的寬容,甚至對「粗心」的放縱。
想要解決「粗心」這個問題,如果在思想上沒有足夠、正確和清醒的認識,那麼「粗心」的問題是解決不好的,它會像幽靈一樣隨時出現,會銷蝕本已擁有的成就,更會妨礙將可能獲得的成就。2、要改掉粗心的毛病,應從平時的作業習慣入手,因為只有平時的練習中養成細心的好習慣,在考試中才不會有粗心的毛病。看題目時不宜瀏覽,而應字字默讀,多看幾遍,有些簡單的錯誤就能及時發現。3、數學考試中計算錯誤不能算成粗心,這主要和你的計算能力和計算習慣有關,計算能力要平時反復練習才得以提高。而計算習慣則靠你平時慢慢培養。考試的時候,一定要用草稿,並且標好題號。如果你按照做作業的格式去做的話,可以在檢查的時候很容易查出錯誤。4、審題也是可以鍛煉出來的,平時習慣把題目多讀兩遍,考試自然不會出什麼差錯。最後老師告訴你,要輕松應對考試,要有勇氣面對挫折,一兩次考試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真實水平的。認真審題能幫助你每次都能考出好的成績!5、克服粗心的毛病要重視我們要做的事。對於那些不重要的事,我們不會認真去對待它,也就會粗心大意。比如說在做作業的時候,有好多同學認為寫錯字是小事一樁,只要自己會寫就行了,所以經常就會因為粗心而寫錯字;有的同學做算術題會出錯,也是因為他們不重視,把7寫成1,把加號寫成減號的緣故。但是,粗心大意養成習慣之後,在考試的時候,我們也就容易因為習慣而寫錯字或把7寫成1導致考試失敗。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粗心,才可以改正粗心的毛病。
6、要養成做事後認真檢查的習慣。當我們完成一件任務後,要認真檢查一下我們所做的事,有沒有因為粗心而導致的錯誤,這樣,那些因為粗心而導致的錯誤就會被糾正。比如說做完作業後,考試完以後,認真檢查一下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寫錯數字,上學之前檢查一下上課要用的書本有沒有帶齊,考試之前檢查一下考試要用的紙筆,都是非常好的習慣。
7、要慢慢養成細致的性格。一般來說,男孩子比較的粗心,女孩子比較的細心。所以女孩子會做的題目就不會因為粗心而出錯,而男孩子呢,即使會做的題目也會因為粗心而不得分。這就是有很多的女孩子的學習成績比男孩子要好的原因。粗心的男孩子是需要養成細致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