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樣才能講解好一道數學題
數學家波利亞有一本書《怎樣解題》
十分推薦樓主看看
2. 初中數學例題講解
呵呵 算你找對人了,給你推薦個網站,菁優網,自己網路搜索去,
題目非常的全,有詳解,還有初中物理,化學,及高中數學,其他的不評論了。
不過我保證你喜歡「菁優網」!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3. 怎樣解數學大題講解
結合曾經學過的知識,思考問題,必要時需要聯合實際.
解題思路需要邏輯思維強,然後根據具體情況解答壓軸高分題.
我在多次考試中,數學壓軸題幾乎未扣分.原因就是自己曾經在課外做過類型相同的題,主要還是靠自己多做題,如果在考場上實在想不出,就能寫一步是一步,爭取多得分.
4. 如何講解小學數學應用題
小學生討厭是因為他們聽不懂,但只要一明白,絕對是一通百通。
我是一名學生,我結合了我們小學的奧數老師,初中的奧數老師以及我現在的老師的教學方法,結出下列結論:
1可先開始做一些簡單的數學游戲,使同學們熱熱身,如二十四點等。
2開始講題時,先給他們幾分鍾看題,運算一下。
3首先要弄清楚題目給我們的信息(關系式等),用簡要的代號、箭頭、字元在黑板上表示出最重要的資料。使得題目清晰。
4知道題目要問我們什麼時,讓老師與同學一起去尋找題目的突破口和解題的思路。最主要讓同學們自己去摸索,老師只起到一個輔導糾正的作用。如果出現了不同的答案,就讓同學們自己辯解自己的為什麼是對的,對方為什麼是錯的,可以訓練學生們表達能力和整理思路。這樣也會產生一個對立的狀態,中立的孩子也會在其中分辨出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並發表自己支持哪一邊。這這種活躍的環境會使不思考的孩子隨之一起開動腦筋。
5讓同學們尋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維,發散性思維對學生來說是很有益處的。不發言的孩子也會隨之學到跟多的知識,就像交換蘋果的故事那樣。
6如果是一個很深奧的題目,就由簡到深,不妨從畫圖開始,舉個簡單的例子去啟發他們。在一步步的,簡單的題目到深奧的題目。
7講完例題後,在把做題思路從新再講一遍,理清大家的思路。
8學完一個例題,做一些小小的練習題,這不僅可以增加印象,還可以讓學生們發現那裡還不過關。
5. 數學怎麼講題
1.從一般到特殊:例如求的是與330°相同的終邊角,那麼,我們可以問學生求一個角a的終邊角怎麼表達。
2.適度原則:一個題它含有的知識點不一定要全部給學生講完,講透。理解能力差的同學並不會因為你講得透她就真的能掌握更多了,而是覺得你講復雜了,甚至聽不懂。因為那是你的理解能力,你們的理解能力並不在一條線上,你要根據她的理解能力來提涉及到的知識點的度,盡量利用最簡單的的方法給她講完這個題。例如:有關誘導公式的題,別講得太深入了,再講題時只和學生解釋清楚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是什麼意思就行了。
3.臨場做變式訓練:這個方法有經常聽說,可教學過程中學校的好多老師為了節約時間,或者忘記了,亦或是編題能力有限都沒有實施。而我覺得這個方法真的很合適一對一輔導,你給她講完一個比較好的題,而我這個比較好的題就是常考的,典型的。立馬編一個類似的題給她,要求做對這個題你才算講懂了,同時,也才算學生真的掌握了。
4.先學會走再學會跑:這個方法很合適講高三復雜的題,當講一個大范圍的考點,要先把裡面的小范圍掌握好。例如:講集合這么一個模塊的題時,裡面常設及到不等式的的求法,有關絕對值的,有關二次方程的,有關函數和常比較的,學生常會錯,這時你可以先和她們講完這個,在去講集合的題目。
5 不斷強化,講第一次懂不行,還要學生自己在看到兩次。
6 一個知識點有幾種考法。一一列舉
圖片發自簡書App
2
6. 課堂教學中怎樣講解數學習題
第一步:用孩子聽得懂的例子來說明核心點。
老師提問一個小朋友:「XXX,你願意把你的鉛筆借給我嗎?
小朋友回答:「沒問題,拿去吧。」
老師:「XXX,那你願意把橡皮也借給我嗎?」
小朋友回答:「可以的,我還有一塊呢,拿去吧。」
老師接著問同學們:「是不是XXX特別好說話啊,有一類小朋友的性格就像XXX一樣,特別好說話。」
接著老師又問一個同學:「XXX,你可以借我一根彩筆嗎?」
XXX回答:「可是我就一桿彩筆。」
老師說:「那我用粉筆和你交換吧。」
XXX回答:「好吧,交換是可以的。」
老師接著和同學們說:
「當我們借別人也很需要的東西的時候,有的小朋友沒那麼好說話,可能交換才能成交。這兩類小朋友都做得很棒,沒有好壞,但是的確成交的條件不一樣,對嗎?」
小朋友都聽得津津有味,也在例子中明白了有兩類人,成交條件不同。
接著老師說:
「在我們加、去括弧的時候,括弧前面的加號就是好說話的小朋友,減號就是不好說話的小朋友。」
所以,大家和我一起說:同級運算中,括弧前是「+」,加括弧或去括弧時,括弧里的符號不改變;若括弧前是「—」,加括弧或去括弧時,括弧里的符號要變號。」
第二步:用例題和練習反復鞏固知識點。
盡管老師鋪墊了這個生活中的例子,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記住的僅僅是加號、減號對於括弧的加、去是不同的,必須接著要落到例題去鞏固,在練習中記憶是最好的鞏固。
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大概講了4-5個難度不同、情況不同的例題,還同時讓孩子們現場做了幾道練習題。板書寫的非常好,把思路和格式都呈現的很好。
有一點很關鍵,一定要讓孩子當場練習,我看老師會檢查每個孩子的書寫、過程和結果,當場指出問題,孩子的很多思維是短暫記憶的,要當場加強。
第三步:關鍵的知識點掌握後,用口訣讓孩子們簡單記憶。
本來我以為這個知識點就講完了,剩下的就靠課後練習了,結果老師又和大家說:「我給大家編了一個口訣,來考考大家,天空飄來五個字,下一句是什麼?」
沒想到孩子們還都挺社會,齊聲答道:「這都不是事!」
所有孩子和聽課的家長都笑了,大家別小看這個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最容易讓人記憶的。
老師接著說:「我給大家改編了一個口訣,這是我們下節課的暗號哦,大家一定要記住,以後大家遇到加、去括弧的巧算,就抬頭看看,記住這句話:天空飄來五個字,加不變減變。」
我們家長立刻領悟了老師的用心,孩子們也齊聲了背了幾遍。技巧、知識點的有效記憶對於學習效率是很關鍵的。
下課後回家路上,我問圖圖:「還記得下節課和老師的暗號嗎?」
圖圖大聲回答:「天空飄過五個字,加不變減變。」
-「真棒!你能簡單給媽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就是遇到要用括弧巧算的時候,無論是加括弧還是去括弧,括弧前是加號,裡面的符號不變號;如果括弧前是減號,裡面的符號要變號。」
7. 幾個十和幾個一的數學題應該怎樣講解簡單明了
例如: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 ?
講法:3個十說明十位是3,5個一說明個位是5,合起來得這個數是 35——十、一隻是數位,如個位、十位、百位...十分位(0.1)、百分位(0.01)之類
算式:10×3+1×5=35
8. 初中數學講題該怎麼講
你好,初中數學講題目肯定是要從簡單的到容易的來講一類一一類類型的題目,可以先講,然後再讓學生再對這種類型的題目再進行演練
9.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應該怎麼講解
解,小紅和-個,照一張,和兩個照兩張,
,,,和幾人照就照幾張,而照了9張,
則和9人照像了,加上自已就有10個人。
9+1=10(個)
10.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怎樣講解最好
小學一年級應用題,最好培養孩子用畫圖的方法去思考。對於低年級同學,教會孩子是不容易的,那麼就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去講解。
1、小朋友到花園里去澆花,澆好了18棵,還剩10棵沒有澆。問:小朋友一共要澆多少棵花?答案:28
2、王叔叔去參加同學聚會,他和每個人都握了1次手,王叔叔一共握了20次手 問:參加同學聚會的一共有多少人?答案:21
3、小朋和小月每人都有8支鉛筆。小朋給了小月3支後,小月比小朋多多少支?答案:6
4、媽媽買回來一籃子蘋果,吃了6個後,籃子里還剩下4個蘋果,問:籃子原來有多少個蘋果?答案:10
5、李老師給王芳布置20道數學題,王芳第一天做了幾道,第二天又做了幾道,她把剩下的數一數還有11道。問:王芳兩天一共做了多少道?答案:9
6、小紅參加游泳比賽,與參賽的選手每人合照一張照片,一共照了8張。問:一共有多少名選手參加游泳比賽? 答案:9
7、小葉參加羽毛球比賽。比賽共有12人參加,小葉與每個選手都握了1次手。 問:小葉共要握多少次手?答案:11
8、哥哥和弟弟每人都有10塊糖,哥哥給了弟弟2塊。問:現在哥哥比弟弟少幾塊? 答案:4
9、芳芳和軍軍都在看同一本書,芳芳看了40頁,軍軍看了41頁,問:誰剩下的多?多幾頁?答案:芳芳,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