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保證高考數學在90-100(滿分150)
1.上課聽老師講題時,不要被動的聽,而是要主動思考,盡肯能地思維比老師快一步,這樣才能鍛煉你的思維能力,才能在考試時節省時間。
2.記住:錯過的題,不可以再錯第二次
3.另外,考試時盡可能多拿選擇題的分,至於主觀題,能解到哪步是哪步,不可以放棄。
4.考試在提高速度的同時,一定要提高准確度。如果做了150分,但是准確率60%,還不如把時間用在可以攻克的題上,例如,只做125分,但是准確率提高到80%。
祝你成功
2. 請問高考數學怎麼提分,我數學一般只考90多
=.=我還不如你呢,不過我們平常的考卷比高考卷難一點,我平常基本不上90,除了高考前的幾次比較簡單的模擬。可是我高考125~不過我們今年的考卷比較簡單啦。
我總結了下,簡單的題一定要掌握,比如大題前幾題,都是基本題,一定要會的。如果你還不能全對,就反復做簡單題的題型,做到簡單題基本能全對為止,這樣基礎分絕對有100以上了。
如果還有精力就再研究難點的題。
總之你一定要按梯度做題,要按自己的程度,把自己覺得可以掌握的題全部做對。
有什麼不懂的歡迎再問啊,因為我覺得我原來的程度應該是跟你差不多的,我的經驗應該會對你有幫助。
3. 高考數學考到90分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點
大題的
導數 函數 做壓軸題第一問
三種圓錐曲線 做第一問比較簡單。
空間的幾何問題
三角函數,解三角形
數列
選擇填空靠平時的基礎
填空兩題要拿下
選擇題12題保證前9題
選擇一般是考集合。復數。命題的真假。向量。解析幾何。程序表等等
4. 如何在高考時數學考到90~100
你好,我現在一是大學生,在高中的時候數學是我特長,其奇學數學並不難,如果你現在是高3的學生,那麼任何過多的資料書都顯得太無力為能,那麼該這樣學呢?
1.高中時學校會發統一的資料書,那本書是分章節來講說的,這時你要認真聽課,把樹上的題目一個一個想清楚
2.再者你要買綜合性數學試卷,歷年高考數學試卷是精華。你的認認真真做,並且要按平時考試的要求去做,規定的時間,不會做的就跳過,盡量多得分,當成是你在高考。當做完後自己嚴格按要求打分,分數高低比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找出為什會這樣。哪些提示你不會做的。做個標記,核對答案時,認真分析,不僅要學會標准答案的方法也要尋找最要的方法,在自己想出最好的方法時,你會有一種自豪感。要耐著性子審完分析每一道題。要想獲得好成績努力是必不可少的,連續做10套高考數學試題,每次都這么做。在每做完一張試卷時,分析完後,記住出的原因,如果是每專題不會做,要翻教材,了解基本原理。再者看學校發的那本教材專題區,搞清後認真做好筆記(要知道筆記本是不可缺少的啊,當然這也是為了每次做卷子前必看,考前必看。這樣久了你會不自然地學會這些知識)然後坐下一張試卷時,把以前做的每張卷子閱覽一遍,記住以前的做題時的不小心之處,然後做此試卷。。。
但你作完10套試卷時,你現在的感覺如何呢?
再發一個周末時間把這10套試卷整體認認真真熟悉,做到不想再看了。以後每當你有空沒事做時,拿出來看看,筆記本也得這樣
3.昨晚10套試卷你也許有了些進步,但不能驕傲,你還的老老實實聽老師講課,課前把題做完,遇到相類似的題目要回憶,遇到有點不同的題目多與錢題目比較比較,並作上筆記。
4做10套試卷的天天做,一有空就做。時間月緊越好
5課本熟是精華,你的熟悉課本每一個知識點。任何題目都是以書本出發的,切記
6每種類型題地做好,並做好筆記。
7.高考試卷是精華,切記,創新能力很重要,
8題目不是做越多越好
回答者:S我做主 - 試用期 一級 3-27 21:38
修改答復: S我做主,您要修改的答復如下: 積分規則 關閉
你好,我現在一是大學生,在高中的時候數學是我特長,其奇學數學並不難,如果你現在是高3的學生,那麼任何過多的資料書都顯得太無力為能,那麼該這樣學呢?
1.高中時學校會發統一的資料書,那本書是分章節來講說的,這時你要認真聽課,把樹上的題目一個一個想清楚
2.再者你要買綜合性數學試卷,歷年高考數學試卷是精華。你的認認真真做,並且要按平時考試的要求去做,規定的時間,不會做的就跳過,盡量多得分,當成是你在高考。當做完後自己嚴格按要求打分,分數高低比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找出為什會這樣。哪些提示你不會做的。做個標記,核對答案時,認真分析,不僅要學會標准答案的方法也要尋找最要的方法,在自己想出最好的方法時,你會有一種自豪感。要耐著性子審完分析每一道題。要想獲得好成績努力是必不可少的,連續做10套高考數學試題,每次都這么做。在每做完一張試卷時,分析完後,記住出的原因,如果是每專題不會做,要翻教材,了解基本原理。再者看學校發的那本教材專題區,搞清後認真做好筆記(要知道筆記本是不可缺少的啊,當然這也是為了每次做卷子前必看,考前必看。這樣久了你會不自然地學會這些知識)然後坐下一張試卷時,把以前做的每張卷子閱覽一遍,記住以前的做題時的不小心之處,然後做此試卷。。。
但你作完10套試卷時,你現在的感覺如何呢?
再發一個周末時間把這10套試卷整體認認真真熟悉,做到不想再看了。以後每當你有空沒事做時,拿出來看看,筆記本也得這樣
3.昨晚10套試卷你也許有了些進步,但不能驕傲,你還的老老實實聽老師講課,課前把題做完,遇到相類似的題目要回憶,遇到有點不同的題目多與錢題目比較比較,並作上筆記。
4做10套試卷的天天做,一有空就做。時間月緊越好
5課本熟是精華,你的熟悉課本每一個知識點。任何題目都是以書本出發的,切記
6每種類型題地做好,並做好筆記。
7.高考試卷是精華,切記,創新能力很重要,
8題目不是做越多越好
回答字數10000字以內
參考資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從其他地方引用,請表明出處。
5. 高考數學時間分配。怎麼從90提高到120
高考數學的難度有階梯性,60%的題目是基礎題。
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定律之類的,先將教科書上的各個題型弄懂,然後買一套真題做前面的題目。
先把前面的基礎分拿到,要保證除了大題目倒數一二題之外的分都拿到,最後兩大題直接先別管,最後還有多餘時間再看第一問。
加油啊,高考快了,要沉住氣,還有另一部分是考心態的。好好把握這幾十天,你可以的,作為過來之人,祝你好運!
6. 孩子快高考啦,數學還是90左右,怎麼提高到更高
高考數學滿分,其實沒有什麼奇技淫巧,只需做好兩點:
難題解得出來
簡單題不失誤
按題主的說明,我就先從我的故事說起。
1.我是如何做出來高考的壓軸題?
我高考的試卷是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理科數學新課標卷》,當年黑龍江、吉林、河南、寧夏、新疆、山西、海南,這七個省份考的,第 21 題是壓軸題。
考場上我順利做完前面的題,到了壓軸題還剩不少時間。所以面對壓軸題,我內心沒有大的波瀾,這道題題目如下:
<img src="https://pic4.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771" data-rawheight="209"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mg.com/v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1"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v2-_r.jpg">
所以,解難題的 5 個關鍵點是:
1.你要穩健快速的做出第一問,壓軸題的第一問也應該像基礎題那樣輕松。
2.你要熟悉常見「套路」 ,對於難題才有下手點。
3.對於課內知識的延伸最好會一些,雖然考綱中不直接考,但會有幫助。
4.有些時候,先把答案猜出來,或者試出來,再想標准解法。
5.有了答案,盡量用最規范的形式作答,否則會被扣過程分。
2.我如何做到簡單題不失誤?
除了剛才講的壓軸題,前面的簡單題、中檔題更要注意,畢竟錯一道題就與滿分無緣了。
但是,我們往往在簡單題上會失誤,更有可能落入出題人的陷阱。而且丟分的比值比難題更高。
該怎麼避免簡單題的失誤呢?簡而言之,就是有創造性的刷題。
大多數人處於沒有創造性的刷題狀態,他們只是努力。這樣的努力確實會給帶來成績提升,然而很快他就會到達一個成績高原(performance plateau),比如總是考 120 ~ 130。
有創造性的刷題是什麼樣的呢?按照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K.Anders Ericsson)的理論,我們必須要在刻意練習(delibrate pratice)中才能突破成績高原,不斷提分。
我回顧年少時的經歷,我才發現,我當年學習的方式正是刻意練習。
首先,我和大家一樣,瘋狂地刷題。但不同的是,我總是會去追求一些更難的題,也就是在我能力范圍外圍的題。這與我的競賽經歷有關,我做了大量的競賽題。
我喜歡用「stretch」(拉伸)這個詞來描述刻意練習的感覺。每當我做一道新的難題時,大腦的不適感會極其接近身體上的緊張感,就好像我的神經細胞本身正在進行重組,形成新的構造。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做那些題時會感到頭疼,肌肉緊張,不舒服?
做完題我會立刻對答案,或者問老師,這就讓我得到了即時的專業反饋。但是這些反饋還不夠,為了下次不犯錯,我需要其他的辦法。
我會把自己的錯題記在本子上,我總是不斷地在提醒自己,知道那裡有「雷」,下次避免。但有個問題又來了,一個人的刷題量是有限的,我當時每天也就刷兩套卷子,沒法窮盡所有的 「雷」,我擔心下次還有其他題讓我失誤。
後來,我發現了一個快速「排雷」的方法:
當時,我每次數學都能考 140 左右,每到課間和中午,班裡就有同學來問我數學題,一開始我覺得這事只是幫幫同學,對自己沒啥好處。我把這件事在我心裡跟「做慈善」差不多,我認為這是我單向的輸出知識。所以我的策略是,佔用自己時間不多的話就幫幫,佔用多的話就委婉地拒絕。畢竟高三了,自己的時間也很寶貴。
但後來發現,誒,他們問的這題還挺有意思!要不就是難題,我也正好可以練練;要不就是看似簡單,但是有陷阱的題,我自己刷一張卷子都不一定遇到這么一道讓自己失手的題。無論是哪種,我都要趕緊記下來,以防以後出錯。這比我自己刷卷子找易錯題高效多了!畢竟大家都是同一個班同一個老師教的,他們容易錯的題我也容易錯。
通過這個方法,我的腦海中就有了一個「錯題本」,這不僅僅是我的錯題,還有全班很多同學的錯題。
而且,他們在課間問我的時候,周圍好多人看著呢,我好於面子,真的遇到不會的題也不好意思說不會,於是就說,「我已經想到怎麼做了,但講起來比較長,快上課了來不及講了,下節課間給你講」,然後逼著自己趕緊做出來,一定要做出來,這種磨礪對於我在考場上限時做壓軸題幫助很大。
我就這樣日積月累收獲了很多難題、易錯題,並通過「給別人講解」練習了如何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因此真正的高考考場上,對於難題,不僅能想到怎麼做,還知道了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寫清楚,於是取得了滿分150。
所以,簡單題不失誤的關鍵點是:學會刻意練習。
做我們擅長做的事情是令人愉悅的,但刻意練習的要求恰恰與之相反。刻意練習首先要努力集中注意力和精力。這是它的「刻意」之處,而大多數人只是在進行彈幾下琴或揮幾下網球拍這樣不需要思考的活動。我們追求的進步,是在做題中的不愉悅、甚至是痛苦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