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兒童如何是學數學知識

兒童如何是學數學知識

發布時間:2022-04-01 16:29:48

『壹』 小孩子學數學要怎麼學

小孩子學數學跟學生學數學區別還是很大的,學生時代基本已經固定了自己的學習模式,而學習效率也就由這個學習模式所決定。
而小孩子不同,小孩子對這個世界還充滿了好奇,他每次問的問題,其實就是對世界的疑問,這在學數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每一個定理的證明都來源與疑問,而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不會問問題了
因此,1.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小孩學會問問題,經常會看到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問題有些不耐煩,這樣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判斷能力,應當耐心的聽完孩子的問題,很多天才在少年時就體現出超人的特長,原因就是在於他們提出的問題得到了正確的對待,而發掘了他們的天分。
2.聽取了問題,下一步就是培養孩子的分析能力。數學題就像是疾病,而卓越出色的分析就是手術刀,能夠一擊擊中要害,學習數學就是學會分析,然後完成一個個證明,這是數學的本質。因此,教小孩子學數學,最忌諱的就是給他答案,而是應該教他做法,一步步的引導他,讓他發現自己的不足,甚至對你的分析提出疑問,那麼這一步你就成功了
3.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每天難度動態平衡。不可一時簡單,一時過難,這樣容易使小孩子對這門課害怕,一旦害怕,那麼就拜拜了,很難拉的回來了,應當每日設計好難度,當看到小孩子對今天的內容不太適應時,就停止今天的內容,將昨天的內容再溫一邊,要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要是你的小孩子能有模有樣得去教別的小孩子了,那麼基本就已經完成初步培養了。

至於後期的。。。我還沒有小孩,因此也不能很肯定得回答,最好找個好老師進行啟蒙教育,不要像小學那麼死板,要讓孩子感覺學習就像玩一樣樂趣橫生

希望隨你有幫助

『貳』 怎樣教五歲孩子學數學

5歲的孩子應該適當的學習一些數學了,但數學是比較枯燥的,對於5歲的孩子來說也比較難,此時很多的孩子並不怎麼學的進去,所以想教5歲孩子數學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
1、對於五歲的孩子來說,基本可以脫離數手指來算數學了,不過如何脫離,就是要提升孩子的數感及數學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在游戲中多和孩子互動,讓孩子理解數學的真正含義。
2、要知道數學不僅僅是指學某一個知識或者概念,學習數學其實很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維方式,在數學啟蒙過程中,有些家長急於求成,以成人思維來教數學,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加減乘除口訣,實際上孩子對於數的理解要通過不斷的操作、不斷的體驗才能夠了解。
3、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數學用具或者早教機,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那樣孩子會學得更快樂。
4、生活中,其實很多時候都暗含著數學計算,家長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些計算的機會,給孩子提供多樣化的計算環境。比如超市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給孩子練習計算能力的地方,在購買多件商品後,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錢,可以讓孩子自己來算一算。同樣的產品,在打折促銷時,不同的方案,到底應該買哪一種,會更加優惠。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高的學科,家長只要善於發現,就能找到很多練習的機會!!!!

『叄』 怎樣才能是兒童數學學的最好

我個人認為兒童時期的數學學習最重要的不在於分數,而在於對孩子學科思維和興趣的培養,不要告訴孩子這道題怎麼做要讓他喜歡做自己做,如果他不想做題不要逼他,但做對了一定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很棒他能行,這樣他就會喜歡這個學科,而且根據我多年的了解,在初中高中數學難度提高後成績好的未必是幼年時期成績好的孩子而是真正對學科抱有興趣的孩子,這樣到初中時基本就能遠超同齡人,相比於成績,興趣的養成,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是孩子長久的動力,促成他的學科思維養成,人格的成長,給予他未來長久的動力。

『肆』 《兒童如何學數學》

主要的原因是我弟弟。因為這本書是他的,被我拿來看的。 數學是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 我從小到大都在為數學發愁。 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直到大學畢業,都離不開數學,數學幾乎成了我生活的必需品。 更讓我絕望的是上大學後的高等數學。為了幫我弟弟輔導數學,就去看了這本書。 以下就自己理解和感受談談自己的看法: (摘自書中) 在以素質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已經成為教育研究的一個動向。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知識並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孩子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即使人們所熟知的,學生對於教師所講的必須有一個「理解」或「消化」的過程,而所謂的「理解」就是指「被納入到適當的圖式之中」 ,從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意義賦予的過程,即學習者必須依據自己的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對教師所說的作出「解釋」 ,也即必須在新的學習材料與主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非任意的聯系,從而使其獲得確定的意義,也即對自己來說成為真正有意義的。由於任何真正的認識都是以主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 二:讓數學教學去適應學生。整本書提到的最多是問題要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 ,上課要從「生活情境」引入並展開。 讀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新的概念——「街頭數學」 。國外研究把大眾生活中的數學稱為「街頭數學」 ,事實上,數學不僅僅是教室中的活動,而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家庭、公園、商店裡都可以是數學課堂。校外無論是買賣活動、建造房子活動,都有數學活動和數學知識。數學不僅僅是在學校中的書本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既是一種知識形式,又是一種思考方式。英國學者納茨在研究中發現,一些學生對學校中的數學問題感到困難,許多教師認為是智力上一問題,事實並非如此,他們能很好的作出街頭數學問題。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有一些孩子在計算加減乘除時存在很大問題,錯誤率極高,老師往往認為這樣的孩子智力存在問題,而正是這樣的學生在生活中卻能正確並速度的進行貨物的買賣,這種現象好像很難解釋。納茨的研究進一步表明,兒童在解決街頭數學問題時使用的符號是不同的。他們在解決街頭問題時用的是自己口頭語言甚至直覺方式,而學校所教的是書面和符號方法。這兩種符號系統之間的差異是街頭數學與學校數學之間的本質差異,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困難所在。這一研究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學生的數學學習並不是獨立於他們所生活的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的一個體系。小學數學與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結合。因此我們的數學課因努力去適應小學生特點,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這些內容利於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交流與解決問題等活動。促進孩子們在認知投入的同時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在課堂的組織中,要盡量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但是也不能只讓學生進行街頭數學的學習,必竟街頭數學相對於學校數學來說很不規范,也不成體系,且有許多「街頭數學問題」不是孩子們能解決的。正是因為這樣,教師要做的就是要把街頭數學問題進行改造後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里,使之既保留街頭數學的現實性、有趣性和挑戰性,也具備學校數學的規范性和抽象性。這樣的數學才是師生共同感興趣的數學。 三:問題解決中的「問題」必須要有現實性、思考性和趣味性 問題解決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數學教育界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全美數學教師理事會曾提出「問題解決必須處於學校數學教學的中心」 。近來問題解決也成為我國數學教育的主題之一。本人也作了很多嘗試,有的活動能圓滿地達到教學目標,有的卻不盡人如意。讀了本書之後才有的進一步的了解。一般的說問題的設計要有三個基本條件,即思考性、現實性、和趣味性。(1)問題的呈現應該激起學生的思考。學生對「問題」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問題」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即思考的空間。思考的空間有大有小,問題的設計要求向學生提供適當的空間。挑戰性不大學生會對問題失去興趣;挑戰性過大學生會出現為難情緒,對問題產生恐懼感,從而對自己的學習失去信心,會極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為了能照顧到全班不同層次的每一個學生,問題的選擇最好是有一定開放度,使不同的孩子都能在不同的層次上解決問題,得到成功的愉悅。(2)問題一定要有現實性。我們設計的問題「人為」的痕跡很重,都是教師想當然的,沒有通過調查研究,因此很多問題脫離實際使人乏味,甚至是幼稚可笑。但是問題也不能從現實拿來就用,因為有很問題是兒童不能解決的,或者與學習的目標相去太遠。問題的設計因有一個對原素材去粗取精的加工過程,但也不能加工太細,可以保留一些多餘條件,使問題具有開放性。(3)問題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四:解決問題後的反思是學習活動的關鍵。反思是「解答問題」學習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它是對解決問題過程的「評估」 。在我們的實踐活動中往往只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只注重學生在通過一定活動(探究、討論、合作等活動)後能得到即定的結果,得到學習結果後學生的活動也隨之結束,很少涉及活動的「反思」 。如果讓孩子們在產生答案後進行一些反思:看一看是否有進一步可以改進的地方?是否能找出其他更快捷的解題步驟?是否有更好的解題方式?是否能簡化一些步驟?是否有更好的解題方式?解題的關鍵在哪裡?解題過程中是否有一些「誤導」的想法,值得人家借鑒。另外還可以進行一些拓展性的思考。這樣學生不僅僅是解決了一個問題,在解決問題的策略、思考的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總之, 這本書,感到的是我童年學數學的痛苦。但是,在對我的弟弟的現場應用實踐中,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伍』 兒童如何學數學

⑴【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學習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在開始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家長要注意鼓勵孩子,讓其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勝不驕,敗不餒,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萬不能讓問題堆積,形成惡性循環,而是要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引導孩子提高自我調控的「適教」能力】一般來說,教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後,因自身對教學過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識結構、思維特點、個性傾向、職業經歷等原因,在教學方式、方法、策略的採用上表現出一定的傾向性,形成自己獨特的、一貫的教學風格或特點。作為一名學生,讓老師去適應自己顯然不現實,我們應該根據教師的特點,立足於自身的實際,優化學習策略,調控自己的學習行為,使自己的學法逐步適應老師的教法,從而使自己學得好、學得快。
⑶【引導孩子將「以老師為中心」轉變為「以自己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模式】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引導下,靠自己主動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並經常發現和提出問題,而不能跟著老師的慣性運轉,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和方法。
⑷【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頑強的學習毅力,要有足夠的學習信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
⑸【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課前預習而「生疑」,「帶疑」聽課而「感疑」,通過老師的點撥、講解而「悟疑」、「解疑」,從而提高課堂聽課效果。預習也叫課前自學,預習的越充分,聽課效果就越好;聽課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預習下節內容,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⑹【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拿到題目要「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要在已有知識和解題經驗基礎上,譯字逐句仔細審題,細心推敲,切忌題意不清,倉促上陣,審數學題有時須對題意逐句「翻譯」,隱含條件轉化為明顯條件;有時需聯系題設與結論,前後呼應挖掘構建題設與目標的橋梁,尋找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
⑺【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演算、驗算習慣,提高運算能力】學習數學離不開運算,初中老師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時間有限,運算量大,高中老師常把計算留給學生,這就要同學們多動腦,勤動手,不僅能筆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對復雜運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簡便方法。
⑻【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一門邏輯性強、思維嚴謹的學科。而訓練並規范解題習慣是提高用文字、符號和圖形三種數學語言表達的有效途徑,而數學語言又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基礎。因此要逐步夯實基礎,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閱讀全文

與兒童如何是學數學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