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提高數學分析能力

如何提高數學分析能力

發布時間:2022-04-02 09:03:11

㈠ 如何提高學生數學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何提高學生數學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小學生知識面小,思維單一,方法簡單,故處理問題的能力薄弱。尤其是應用題,學生失分多。充分暴露出我們小學生在數學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佳。

㈡ 該如何提高數學分析

多做題,做完題對完答案後不要急著做下一題,先把這一題的思路再理一遍,想想碰到這題應該怎樣想,用什麼方法可以解決,直到下次一碰到這一類型的題就要條件反射的想出解法。這樣做題比你做再多的題都要有用。久而久之,你解題的思路會越來越廣,而且解題時間會比別人快很多。並且你對數學的觸覺,數學前瞻性等方面會逐漸加強。這個方法一開始花在想的時間會很多,但到後面的成效是很大的。

㈢ 如何鍛煉數學分析能力

分析!

㈣ 如何提高數學分析、理解能力

首先一定要明白只會做題是沒用的,學好數學的關鍵還是理解原理,理解所以然,不要死記公式啊題型啊什麼的。當你看到一個題目是腦海中首先要有有關這道題的知識點,要能迅速有的大概的思路,你可以盯著題看,先想想思路,不急著動手去寫,然後當你有了大體的思路的時候就得動手在草稿紙上塗塗畫畫,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去試試,不要怕走冤枉路,往往冤枉路會讓你突然在某一方面對數學有了深刻的理解,當然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還是要多思考,多觸類旁通,眼光不能停留在一道題上,多思考是關鍵。

㈤ 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練習題,並且輔導他,給他解析清楚,可以舉例子說明,詳細的解析加上積累的習題,有助於提升數學的思維能力和辯析邏輯。蟹蟹,望採納~

㈥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

1.重視藉助直觀進行分析。依賴「感知」,離不開直觀的參與和支持,這是小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小學各學段數學教材都提供了豐富生動、具體形象的直觀內容。從第一學段開始,教師就應引導學生藉助直觀進行分析,感悟並揭示數學問題的特點、條件、規律、性質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常用的藉助直觀進行分析的方法有:①藉助圖形進行分析。對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小學生而言,藉助圖形直觀地反映分析過程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教師要分階段、有步驟地提高學生藉助圖形進行分析的能力,可先教學生看懂圖,再引導學生藉助圖形分析簡單的問題,進而分析較復雜或綜合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藉助圖形分析的價值。②直觀地呈現條件或要素。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數學問題的具體特點,抓住各組成要素的關系,有選擇、有規則地摘錄、排列條件或要素,為解決數學問題提供直觀的分析材料。
2.加強分類指導。不同類型的分析,決定了分析的不同特點和不同要求。在引導學生展開分析的過程中,要注意呈現和突出數學本質,有針對性地加強分類指導:元素分析要細,要讓學生認真閱讀、仔細觀察、充分感知分析對象的特點;關系分析要深,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深入辨析數量間的關系;組織分析要透,要在元素和關系分析的基礎上,使學生對數學信息的結構和組織特點有更進一步的感悟、體驗和認同。有必要指出的是,元素、關系和組織三種類型的分析,不是互相獨立、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一個有機整體。在指導學生展開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它們之間的關系。
3.教給學生分析策略。策略是高層次的信息處理方法,為分析問題提供指導,使分析過程更經濟合理。因此,為了使分析順利地向前推進、不斷深入,讓學生從中獲得較多的、有意義的實際體驗,更客觀地認識和調節自己的分析過程,讓學生掌握一些合理有效的分析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4.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綜合和分析緊密聯系、相依而存。提升綜合能力,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比較能力。例如通過比較(a+b)c=ac+bc兩邊的異同,能解釋為什麼c在等式左邊只有1個而在等式右邊卻有2個,能深化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觀察和比較是展開有意義分析的重要手段,沒有觀察或觀察水平低,就很難發現數學材料的構成元素及關系特點;不會或不善於比較,就會影響關系特點的把握和組織的察覺。
5.引導學生總結分析經驗。經驗思考是小學生展開合理分析的一個特點。教師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背景,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支持數學分析。在分析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累相關經驗,如在分析某個問題時,產生了什麼錯誤,原因在哪裡,最後是怎樣分析成功的。分析後,要引導學生對分析過程進行概括、反思、提升。

㈦ 我想提高數學分析能力,給指導一下吧

數學對很多人來說是枯燥的、深奧的、抽象的,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不等於說就是難學的。有位數學名人說過:「掌握數學,就是善於解題,但不完全在於解題的多少,還在於解題前的分析、探索和解題後的深思窮究。」也就是說,解數學題不是要把自己當成解題的機器、解題的奴隸,而應該努力成為解題的主人,是要從解題中吸取解題的方法、思想,鍛煉自己的思維,這就是所謂的「數學題要考查考生的能力」。那麼解題前後該如何「分析探索」與「深思窮究」呢?

方法/步驟
1
1.知識掌握過程中的三種不良習慣
忽略理解,死記硬背:認為只要記住公式、定理就萬事大吉,而忽略了知識導出過程的理解,既造成提取應用知識的困難,更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對知識推導過程中孕含的思想方法的吸取。如三角公式「常記常忘,屢記不會」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進而也談不上用三角變換解題的自覺性了。
注重結論,輕視過程:數學命題的特點是條件和結論之間緊密相聯的因果關系,不注意條件的掌握,常會導致錯誤的結果,甚至是正確的結果、錯誤的過程。如學習中看不出何時需討論、如何討論。原因之一在於數學知識的前提條件模糊(如指對數函數的單調性,不等式的性質,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最值定理等知識)

2
忽略及時復習和強化理解:「溫故而知新」這一淺顯的道理誰都懂,但在學習過程中持之以恆地應用者不多。由於在老師的精心誘導教誨下,每節課的內容好像都「懂」,因此也就捨不得花八至十分鍾的「寶貴」時間回顧當天的舊知。殊不知課上的「懂」是師生共同參與努力的結果,要想自己「會」,必須有一個「內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必須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切記從「懂」到「會」必須有一個自身「領悟」的過程,這是誰也無法取締的過程。

3
2.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四種不良心態
缺乏對已學習過的典型題目及典型方法的積累:部分同學做了大量的習題,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迫於壓力為完成任務而被動做題,缺乏必要的總結和積累。在積累的基礎上增強「題性」、「題感」,逐步形成「模塊」,不斷吸取其中的智育營養,方可感悟出隱藏於模式中的數學思想方法。這就是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的過程,只有靠「積累—消化—吸收」才能「升華」。

4
忽視解題過程的規范化,只追求答案:數學解題的過程是一個化歸與轉化的過程,當然離不開規范嚴謹的推理與判斷。解題中跳躍太大、亂寫字母、徒手作圖,如此態度對待稍難的問題,是難以產生正確答案的。我們說解題過程的規范不只是規范書寫,更主要是規范「思考方法」,同學們應該學會不斷調控自己的思維過程,力爭使解題盡善盡美。

5
不注重算理,忽視對運算途徑的選擇與實施:數學運算是按規則進行的,通用的規則和通行的方法當然要牢固掌握。但靜止的相對性和運動的絕對性又決定了數學解題中的通法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在運用通性、通法、通則解決問題時,不能忽視算理,更應注重對合理簡捷運算途徑的猜想、推斷與選擇,那種不假思索、順水推舟的做題方法必須改進。用「看」題或「想」題代替「做」題的學習方法,是引起運算能力差、導致運算繁冗的根本原因。

6

3.復習鞏固中的三種錯誤認識
認為多做題可以代替復習理解:學好數學,做大量的配套練習是必要的。但只練不想、不思、不總結,未必有好結果。只會埋頭做題,不會抬頭思考的同學,雖然做了大量的題目,以往所學的知識也難以保持隨機提取的狀態,只有靠滾動式的總結,才能使知識永遠「保態」,並且實現階段性知識層次的飛躍。我們平時復習中的練習,階段性的測試與月考,正是為了引導同學們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復習理解,使知識連點成線構成網路。因此,善思考、勤總結是復習過程中必須的,也是知識和方法不斷積累的有效途徑。

7

總之,課前預習做好心理准備;課上腦、耳、手、口協調作戰,提高45分鍾的吸取效益;課後復習總結,充分思考與內化。相信通過同學們積極主動的學習,一定會成為數學的主人。

㈧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分析能力,解題能力

怎樣學好高中數學?首先要摘要答題技巧

現在數學這個科目也是必須學習的內容,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孩子們都不喜歡這個科目,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會做這些題,導致這個科目拉他們的總分,該怎樣學好高中數學?對於數學題,他們都分為哪些類型?

高中數學試卷

怎樣學好高中數學這也是需要我們自己群摸索一些學習的技巧,找到自己適合的方法,這還是很關鍵的.

㈨ 怎麼提高數學分析和理解能力

多做做數學練習題,多看看能增強自己邏輯思維能力的書

㈩ 怎麼提高學生數學的分析能力

1.教師應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努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針對當前階段的小學生而言,要想全面提升其數學分析能力和綜合應用水平,教師先要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對數學教材進行透徹的探索、總結與延伸,力爭讓學生在面對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時能夠全面展開自主分析與自主探究,尋找到正確的解題途徑。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構建一個較為穩固的數學知識體系,並能夠對各類教材內容進行一定的分析與總結,並且結合教師的講解,提高數學知識掌握能力和水平[3]。
2.教師應正確引導小學生進行問題分析與探究。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在面對一些較為復雜、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問題時會茫然無措,因此,教師應當正確引導小學生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這就需要教師在導入問題的過程中進行一番思考。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倍數與因數」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這樣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本節課我們來學習倍數與因數,有誰能告訴我,100以內8的全部倍數?」相信這一問題一定會引發小學生的興趣,許多數學知識較豐富的學生能夠很快給出正確的答案,而許多不了解本課知識內容的學生則非常想知道如何獲得答案。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開始正式授課,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倍數」的基本原理,經過自主分析與教師講解,做一些基礎的數學習題。
3.教師應當強化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毫無疑問,優秀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小學生全面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基礎與先決條件。與中學生相比,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並不大,教師應當全面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的抽象思維水平與邏輯思維水平能夠得到快速的提升。這樣在面對一些數學問題時,擁有較強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必然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面對一些需要逆向思維來解決的數學問題時,許多學生總是按照自己的思維定式去解題,缺乏對問題的思考與分析,導致解題方向出現錯誤。鑒於此,教師必須讓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針對同一類的習題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與探究,力爭找到多種解題途徑與解題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抓住問題的關鍵,讓他們的數學分析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4.教師應加強數學實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從概念上來講,所謂的分析過程通常就是將已經知曉的思考材料分成不同的組成部分,並且對每一個部分所具備的屬性、特點、相互關系進行充分認知的一個過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數學分析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9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5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1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0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4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6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5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5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0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6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1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9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7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3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