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讓高考數學上130
平時的積累固然重要,但是掌握各種題型的方法也很重要的哦,一些重點題型是有很多簡便的技巧的,平時要學會積累簡便技巧。我推薦你定製《中學生數理化》這書相當不錯的,有很多重難點的技巧方法的哦,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考研數學三怎麼上130,140
基礎只是一部分。還要充分的做真題。
基礎的話,高數部分推薦張宇18講,線代李永樂的線代講義,概率論部分可以看浙大的教材。
真題的話,張宇最近出了一套很全的真題,要反復做,爭取把每一刀真題都做熟做透位置,因為每年考試又百分之七十的提都是歷年真題考過的類型。
記住一定要做,不要只看不做,光看懂不動筆,數學肯定砸
⑶ 高中理科數學如何提到130
哈,我有經驗。剛升高三的時候我數學60多分,現在130多。每天晚修都寫數學,其實只要能獨立完成第一輪復習的資料你就肯定能上130。多做題,明白每道題的解題思想,從而懂得做這一類題
⑷ 高考數學怎麼才能上130
能得130+的人,基礎知識都是那種信手拈來的。所以首先,開學後的一輪復習,要跟著老師詳細梳理基礎知識,就像精華學校的老師那樣,基礎知識講解的很詳細,就算你高一高二一點沒聽啥啥都不會、或者根本沒上過高一高二的那種,都應該能聽懂,然後帶著你做很多簡單題和少數中檔題,目的在於熟練基礎知識,同時適當的提升能力。二輪開始,老師就開始發套卷,每周平均4套卷,外加每天一套專題訓練。這樣下來,成績基本能穩定130。
⑸ 高考數學要怎樣把握才能在130以上具體要注意些什麼有些什麼答題方法
1.先易後難是所有科目應該遵循的原則,而數學卷上顯得更為重要。一般來說,選擇題的後兩題,填空題的後一題,解答題的後兩題是難題。當然,對於不同的學生來說,有的簡單題目也可能是自己的難題,所以題目的難易只能由自己確定。一般來說,小題思考1分鍾還沒有建立解答方案,則應採取「暫時性放棄」,把自己可做的題目做完再回頭解答;
2.選擇題有其獨特的解答方法,首先重點把握選擇支也是已知條件,利用選擇支之間的關系可能使你的答案更准確。切記不要「小題大做」。注意解答題按步驟給分,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與問題的聯系寫出可能用到的公式、方法、或是判斷。雖然不能完全解答,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寫到答卷上。多寫不會扣分,寫了就可能得分。
三、答題思想方法
1.函數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題目,先直接思考後建立三者的聯系。首先考慮定義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現超越式,優先選擇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3.面對含有參數的初等函數來說,在研究的時候應該抓住參數沒有影響到的不變的性質。如所過的定點,二次函數的對稱軸或是……;
4.選擇與填空中出現不等式的題目,優選特殊值法;
5.求參數的取值范圍,應該建立關於參數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數的定義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對式子變形的過程中,優先選擇分離參數的方法;
6.恆成立問題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轉化為最值問題,注意二次函數的應用,靈活使用閉區間上的最值,分類討論的思想,分類討論應該不重復不遺漏;
7.圓錐曲線的題目優先選擇它們的定義完成,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問題,若與弦的中點有關,選擇設而不求點差法,與弦的中點無關,選擇韋達定理公式法;使用韋達定理必須先考慮是否為二次及根的判別式;
8.求曲線方程的題目,如果知道曲線的形狀,則可選擇待定系數法,如果不知道曲線的形狀,則所用的步驟為建系、設點、列式、化簡(注意去掉不符合條件的特殊點);
9.求橢圓或是雙曲線的離心率,建立關於a、b、c之間的關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數求周期、單調區間或是最值,優先考慮化為一次同角弦函數,然後使用輔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題目,重視內角和定理的使用;與向量聯系的題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圍;
11.數列的題目與和有關,優選和通公式,優選作差的方法;注意歸納、猜想之後證明;猜想的方向是兩種特殊數列;解答的時候注意使用通項公式及前n項和公式,體會方程的思想;
12.立體幾何第一問如果是為建系服務的,一定用傳統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從第一問開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與線線角、線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練掌握它們之間的三角函數值的轉化;錐體體積的計算注意系數1/3,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注意系數1/2 ;與球有關的題目也不得不防,注意連接「心心距」創造直角三角形解題;
13.導數的題目常規的一般不難,但要注意解題的層次與步驟,如果要用構造函數證明不等式,可從已知或是前問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時應該放棄;重視幾何意義的應用,注意點是否在曲線上;
14.概率的題目如果出解答題,應該先設事件,然後寫出使用公式的理由,當然要注意步驟的多少決定解答的詳略;如果有分布列,則概率和為1是檢驗正確與否的重要途徑;
15.三選二的三題中,極坐標與參數方程注意轉化的方法,不等式題目注意柯西與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平面幾何重視與圓有關的知積,必要時可以測量;
16.遇到復雜的式子可以用換元法,使用換元法必須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圍,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換元來完成;
17.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項分布,二項式定理中的通項公式的使用與賦值的方法,排列組合中的枚舉法,全稱與特稱命題的否定寫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點能否取到需單獨驗證,用點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時候考慮斜率是否存在等;
18.絕對值問題優先選擇去絕對值,去絕對值優先選擇使用定義;
19.與平移有關的,注意口訣「左加右減,上加下減」只用於函數,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20.關於中心對稱問題,只需使用中點坐標公式就可以,關於軸對稱問題,注意兩個等式的運用:一是垂直,一是中點在對稱軸上。
四.每分必爭
1.答題時間共120分,而你要答分數為150分的考卷,算一算就知道,每分鍾應該解答1分多的題目,所以每1分鍾的時間都是重要的。試卷發到手中首先完成必要的檢查(是否有印刷不清楚的地方)與填塗。之後剩下的時間就馬上看試卷中可能使用到的公式,做到心中有數。用心算簡單的題目,必要時動一動筆也不是不行(你是寫名字或是寫一個字母沒有人去區分)。
2.在分數上也是每分必爭。你得到89分與得到90分,雖然只差1分,但是有本質的不同,一個是不合格一個是合格。高考中,你得556分與得557分,雖然只差1分,但是它決定你是否可以上重本線,關繫到你的一生。所以,在答卷的時候要精益求精。對選擇題的每一個選擇支進行評估,看與你選的相似的那個是不是更准確?填空題的范圍書寫是不是集合形式,是不是少或多了一個端點?是不是有一個解應該捨去而沒舍?解答題的步驟是不是按照公式、代數、結果的格式完成的,應用題是不是設、列、畫(線性歸化)、解、答?根據已知條件你還能聯想到什麼?把它寫在考卷上,也許它就是你需要的關鍵的1分,為什麼不去做呢?
3.答題的時間緊張是所有同學的感覺,想讓它變成寬松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學會放棄,准確的判斷把該放棄的放棄,就為你多得1分提供了前提。
4.冷靜一下,表面是耽誤了時間,其實是為自己贏得了機會,可能創造出奇跡。在頭腦混亂的時候,不防停下來,喝口水,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呼出,就在呼出的同時,你就會得到靈感。
5.題目分析受挫,很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已知條件被你忽略,所以重新讀題,仔細讀題才能有所發現,不能停留在某一固定的思維層面不變。聯想你做過的類似的題目的解題方法,把不熟悉的轉化為你熟悉的也許就是成功。
6.高考只是人生的重要考試之一,其實人生是由每一分鍾組成的。把握好人生的每一分鍾才能真正把握人生。高考就是廣州三模罷了,其實真正的高考是在你生活的每1分鍾里。
⑹ 高考數學怎麼上130
高考數學要上130分的話,其實就是基礎題基本上拿到分,然後後續的基本上的題目你都要會,你最好要把那些難題不要攻克掉,實在不會的話請教同學和老師
⑺ 數學怎麼學能考到130
首先是心態問題,要端正心態,特別是女生,我想很多人都聽說過男生偏於理性思考,而女生偏於感性,所以女生學好數學很難。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時代在發展,人們也在進步,這個觀點卻像一個魔咒一樣束縛了女生數學的發展,所以女生要學好數學,一定要打破這個魔咒,堅信自己能學好數學。
當你拿到一張數學卷子的時候,首先是選擇題和填空題,雖然里邊也有難題,但這些題屬於基礎題,所以這些題一定要在30分鍾之內做完,如果有些題沒做完,那一定是難題,這個時候你要是跟它死磕,那肯定完了,人們對大腦的調用率其實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跳過那幾道難題,先做後邊的,把後邊的做的七七八八再返回來做這些題,這時你就會發現這些題其實也不難了,因為你的大腦已經充分調用了。
對於中檔題大概是從第17題開始可能是數列吧,對於數列基本就是求通項了,有些人認為數列挺簡單的,在考前看看就行了,這你就錯了,其實數列很有特點,說它簡單有時確實很簡單,說它難,也難,關鍵就可能在一個點上,你想不到這個點,那你肯定做不出來,想到了,那就很輕松。所以要做好這道題,你就一定要見多識廣,要多做題更重要的是總結,掌握各種求通項的方法,例如公式法,累加累乘法,還有比較少見得特徵根法,不動點法,兩邊同時取對數法,當你看到題的時候,先按你的第一直覺採用一種方法,當你發現不對的時候,再掃一下其他的方法,選擇一種合適的,用不了多長時間,總比用一個錯誤的方法死磕強。這個方法對所有題都是通用的,像圓錐曲線,函數,導數等,所以大家平時做題要注意積累方法,某一類總結某一類方法。
對於高一高二的同學,關鍵在於打基礎,打好基礎不要好高騖遠,像那些什麼數學競賽什麼的,就不要參加了,沒什麼用,又不給你高考加分,所以高一高二打基礎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等到高三連冪函數是什麼都不知道。
對於算錯數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特別是有些題,你前邊算錯一個數,那後邊就都錯了,所以對於計算量大的題,一定算準確,不要怕浪費時間,要算出一個數檢查一遍,永遠不要想著做完整道題再檢查,那樣如果前邊哪出錯了,後邊就全算錯了,就得重新再寫,使卷面混亂或者放不下這道題了。
6
對於打草稿,高考的草稿紙一般兩張,不夠再要,這種草稿紙一般很薄,如果你用黑色簽字筆寫的話,它會透到另一面,導致另一面不能用所以大家在用草稿紙時可以用鉛筆。草稿要寫的整齊,不能這算一筆那算一筆,結果自己剛算過了卻找不到在哪算的,還得重新算,所以如何打草稿也是有必要學習一下的。不論多好的方法,好好學習最重要,所以,大家努力吧!
想要高考數學考好,主要就是以上幾點。
⑻ 高考數學如何才能考到 130+
我個人10月復讀,從入學22分到現在125-135左右,我個人認為提分兩個階段:0到100-110,這種分數段只要選填總共錯四到五個左右,三加一拿下,導數解幾第一問拿下,加上正確率不要太低就能做到,這一階段提分完成在一輪復習里就能夠完成(一輪總復習資料加專題加套卷套做,套做指專門拿套卷中一類題來做),然後再往上就是解幾第二問,選填11 12 15 16,拿到剩餘部分的一半多就能有130。
⑼ 數學達到130以上需要怎麼做
高中數學,靠背就能達到130.有點天方夜譚,除非題目都是x+1=0,求x
想要達到130,公式不僅是會背,而且會推導,還要知道公式(或定義、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關系,直接會用,反過來會用,變形後還會用,甚至還要根據題意創造性的構造數學模型。
所以,不要總想著背數學,而是要理解。理解基本概念,變形基本概念,推廣基本概念。這樣,就會在考題的題目中,發現基本概念的線索,沿著這條線索,捕捉熟悉的知識,猜想解題思路,嘗試解決方法,最後驗證結果,看看是否符合題意。若符合,盡管結論怪異,也要堅信答案正確;若不符合,就算再好,也要毫不猶豫地放棄。
因為,只有符合題意的,才是需要的。
至於你所說的「刷題」,只要你有時間,問題是。你真的有時間在題海游泳嗎?
所以,要對問題分類,一個類型最多3道題,就夠了。高中數學能有多少類型?仔細算算,能有20類嗎?顯然沒有。這樣來看,只要百十道題目足矣。
你或許會問那麼多的題目都哪裡來的?哪裡來的。都是有基本概念變化來的,這次穿白衣,下次穿紅衣。。。如此而已。
所以,收回背的心思,沉下心來,把基本概念弄懂弄透,做到舉一反三,再多的題,也不怕!
友情提示:考試時間有限,盡管你會,但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嘿嘿。。。
建議,在分類掌握的基礎上,要考慮時間問題,一個大題12分鍾左右,所以,平常就應有意識地要求自己,一題不要超過12分鍾,,,,
祝你好運,再見!
⑽ 高考數學怎樣能上130
全國學習研究會考試研究中心
一、近年高考數學命題的中心是數學思想方法,考試命題有四個基本點
1。在基礎中考能力,這主要體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
2。在綜合中考能力,主要體現在後三道大題。
3。在應用中考能力,在選擇填空中,會出現一、二道大眾數學的題目,在大題中有一道應用題。
4。在新型題中考能力。
這「四考能力」,圍繞的中心就是考查數學思想方法。
二、題型特點
1。選擇題
(1)概念性強:數學中的每個術語、符號,乃至習慣用語,往往都有明確具體的含義,這個特點反映到選擇題中,表現出來的就是試題的概念性強。試題的陳述和信息的傳遞,都是以數學的學科規定與習慣為依據,絕不標新立異。
(2)量化突出:數量關系的研究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數學考試中一項主要的內容。在高考的數學選擇題中,定量型的試題所佔的比重很大。而且,許多從形式上看為計算定量型選擇題,其實不是簡單或機械的計算問題,其中往往蘊涵了對概念、原理、性質和法則的考查,把這種考查與定量計算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量化突出的試題特點。
(3)充滿思辨性:這個特點源於數學的高度抽象性、系統性和邏輯性。作為數學選擇題,尤其是用於選擇性考試的高考數學試題,只憑簡單計算或直觀感知便能正確作答的試題不多,幾乎可以說並不存在。絕大多數的選擇題,為了正確作答,或多或少總是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和邏輯推斷能力,思辨性的要求充滿題目的字里行間。
(4)形數兼備:數學的研究對象不僅是數,還有圖形,而且對數和圖形的討論與研究,不是孤立開來分割進行,而是有分有合,將它辨證統一起來。這個特色在高中數學中已經得到充分的顯露。因此,在高考的數學選擇題中,便反映出形數兼備這一特點,其表現是:幾何選擇題中常常隱藏著代數問題,而代數選擇題中往往又寓有幾何圖形的問題。因此,數形結合與形數分離的解題方法是高考數學選擇題的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思想方法與解題方法。
(5)解法多樣化:與其他學科比較,「一題多解」的現象在數學中表現突出。尤其是數學選擇題,由於它有備選項,給試題的解答提供了豐富的有用信息,有相當大的提示性,為解題活動展現了廣闊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徑和方法。常常潛藏著極其巧妙的解法,有利於對考生思維深度的考查。
2。填空題
填空題和選擇題同屬客觀性試題,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其形態短小精悍,考查目標集中,答案簡短、明確、具體,不必填寫解答過程,評分客觀、公正、准確等等。不過填空題和選擇題也有質的區別。首先,表現為填空題沒有備選項。因此,解答時既有不受誘誤的干擾之好處,又有缺乏提示的幫助之不足,對考生獨立思考和求解,在能力要求上會高一些,長期以來,填空題的答對率一直低於選擇題的答對率,也許這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其次,填空題的結構,往往是在一個正確的命題或斷言中,抽去其中的一些內容(既可以是條件,也可以是結論),留下空位,讓考生獨立填上,考查方法比較靈活。在對題目的閱讀理解上,較之選擇題,有時會顯得較為費勁。當然並非常常如此,這將取決於命題者對試題的設計意圖。
填空題的考點少,目標集中,否則,試題的區分度差,其考試信度和效度都難以得到保證。
這是因為:填空題要是考點多,解答過程長,影響結論的因素多,那麼對於答錯的考生便難以知道其出錯的真正原因。有的可能是一竅不通,入手就錯了,有的可能只是到了最後一步才出錯,但他們在答卷上表現出來的情況一樣,得相同的成績,盡管它們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
3。解答題
解答題與填空題比較,同屬提供型的試題,但也有本質的區別。首先,解答題應答時,考生不僅要提供出最後的結論,還得寫出或說出解答過程的主要步驟,提供合理、合法的說明。填空題則無此要求,只要填寫結果,省略過程,而且所填結果應力求簡練、概括和准確。其次,試題內涵,解答題比起填空題要豐富得多。解答題的考點相對較多,綜合性強,難度較高。解答題成績的評定不僅看最後的結論,還要看其推演和論證過程,分情況評定分數,用以反映其差別,因而解答題命題的自由度,較之填空題大得多。
三、高考試卷的深層結構
根據題型特點,高考試卷的結構就十分明確了,我們將其分成三段:
四、如何突破120分
由於,基礎中考能力,所以要注重解題的快法和巧法,能在30分鍾左右,完成全部的選擇填空題,這是奪取高分的關鍵。第二段是解答題的前三題,分值不到40分。這樣前兩個階段的總分在110分左右。第三段是最後「三難」題,分值不到40分。「三難」題並不全難,難點的分值只有12分到18分,平均每道題只有4分到6分。首先,應在「三難」題中奪得12分到20分,剩下最難的步驟分在努力爭取。這是根據試卷的深層結構做出的最佳解題策略。
所以,只做選擇,填空和前三道大題是不夠全面的。因為,後「三難」題中的容易部分比前面的基礎部分還要容易,所以我們應該志在必得。在復習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情況,如果基礎較好那首先爭取選擇,填空前三道大題得滿分。然後,再提高解答「三難」題的能力,爭取「三難」題得分20分到30分。這樣,你的總分就可以超過130分,向145分沖刺。
五、從現在做起
在平時當中一定要求自己選擇填空一分鍾一道題。用數學思想方法高速解答選擇填空題。
注意不要傻算傻解,要學會巧算和巧解。選擇填空和前3道解答題都是數學基礎分。後3題不是只做第一問的問題,而應該猜想評分標准,按步驟由前向後爭取高分。應該用豬八戒拱地的精神對付難題。由前邊向後邊拱,往往能先拱到4分,再往前拱能拱到8分一直到10分,最後剩下2分、4分得不到就算了。因為後邊屬於難點的分值,需要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