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布置數學家庭作業

如何布置數學家庭作業

發布時間:2022-04-04 12:19:33

⑴ 數學家庭作業怎樣布置更有實效

其實那家庭作業最好還是,不要太難,並且那題目也不要太多,主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對書本的概念有一個,最基礎的了解和應用。

⑵ 如何有效的布置家庭作業

最有效的家庭作業形式——分層作業

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哈里斯·古柏長期致力於家庭作業的有效性的研究。他發現,在14歲至16歲的中學生中,做家庭作業的學生比不做家庭作業的學生成績優秀。在小學階段,家庭作業對學業成就的影響不明顯。

哈里斯·古柏認為,不同年級的家庭作業應有不同目的。低年級學生主要通過家庭作業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格。高年級學生則要通過家庭作業促進知識的習得和技能的強化。

現在,研究小組關於如何布置家庭作業的很多建議已被教育行政部門採納,其中包括:

1.家庭作業一定要有必做部分。對於必做的家庭作業完成有困難的學生應提供補償教育機會。

2.家庭作業一定要有選做部分,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3.所有家庭作業都必須規范批改,以作為診斷學生學習問題和實施個別化教育的依據。

4.家庭作業中涉及的內容都應在正式上課之前或之後出現,對課堂教學內容構成有益的補充,可以是對講過的課程的鞏固,也可以是對未講知識的預習。

下面這道數學習題作業,這是體現了上述幾條原則。這是學習了「時、分、秒」後,設計的一種三星級的作業:

A、淘氣每分鍾折2個飛機,5分鍾折多少個飛機?

B、小淘氣從家到學校要用20分鍾,8:00上課,他最晚在什麼時候從家出發?

C、淘氣從一樓走到三樓要用18秒,照這樣的速度,走到四樓一共要用多少秒?

這項精心設計的分層作業,避免了傳統教學中「一刀切」的現象,照顧到不同層次孩子的認知需要。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能力強弱以及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自主選擇合適的一題或者兩題作為作業。

基本原則是:做你喜歡做的作業;做你認為自己真正需要的作業;做你能夠勝任的作業。給孩子選擇作業的「彈性權」,使每一層次孩子都得到訓練、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得到不同的發展,從而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那麼,可能很多老師有這樣的疑惑:要照顧每個學生的個性、給每個孩子布置合適的作業,實施個別化教育,這樣的想法當然很好,但是,老師的時間從哪裡來,平常老師講課、批改作業會佔用很大部分的時間,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情況布置作業,簡直是不可能了。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育的建議》中也曾提到這個問題,他給出的建議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潺潺溪流,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其實,教師通過讀書,加深自己的知識積淀,不僅節省備課的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也會更加得心應手。比如,您在給學生布置上述的分層作業的時候,您就可以從不同的層次、高度來設計題目。這樣的話,作業不是說給某一個學生量身定做,而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

當然,還可以通過批改作業,診斷學生的作業水平、掌握水平、學生學習問題,將出現同類問題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為其提供合適的輔導性作業。

這樣,一方面不同層次的學生做不同層次的作業,都可以做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感和積極性,另一方面避免部分學生「吃不飽」或者「吃不了」的情況發生。

最有意義作業內容——貼近生活的家庭作業

最好的家庭作業形式就是貼近生活的家庭作業,可以給更多的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

道理很簡單:當鼓勵孩子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時,他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就特別深;當孩子們意識到所學的知識會馬上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時,那麼,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就越發有意義。

比如,數學老師可以給孩子布置這樣的數學作業:學完「長方形周長和面積」了,自己動手量一量自己房間、床等長方形物體的長和寬、然後算出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學完「分類」後,自己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間;學完「統計」後,調查並記錄家庭成員最喜歡吃的水果、統計家中日常用品及同學們最喜歡的玩具等。

如果我是英語老師的話,我可以這么讓孩子們把學過的單詞分類,比如水果類、蔬菜類、衣服類等,並區別名詞和動詞,然後將不同類別的單詞製作很不同的卡片,放在口袋中,隨時查看。這樣的作業,可以讓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熟悉單詞,甚至可以記牢,同時呢,這不是簡單的默寫單詞,所以孩子們都很喜歡做。

家庭作業不再是簡單的抄寫和計算練習,它包括了發生在學校之外的有助於身心成長的經驗。作業的形式千姿百態,可以是讀書、聽廣播、看電影,或聽鄰居長者講故事,或是假日旅遊,甚至去田野鄉下作調查和測量等。

作業的目的不是讓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計算和撓頭,也不是乾乾凈凈的作業本,而是要孩子掌握知識,懂得怎樣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貼近生活的家庭作業在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毅力、責任心、自信心、成就感、和時間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表現出積極的作用。比如,小調查、小統計、辦黑板報之類的作業都離不開同伴間的合作,為完成這一類作業,同伴之間需要分工合作,一起出謀劃策,彼此信任,互相幫助。這樣,可以讓孩子在互動中促進了交流,在交流中學會了合作。

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家庭作業中發現和發展學生一些無法從學校獲得的才能,比如,音樂、美術、戲劇、機械等等。

老師還可以專門設計家庭作業以幫助學生學會管理時間、制定學習計劃、培養學習能力和發展研究能力。

實踐證明,這種貼近生活的家庭作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學生可以及時地發現社會對自己所學知識的需要,因而,他們對學習產生了一種更為積極的態度,這無疑能夠促進學生有效、長期發展。

⑶ 小學一年級數學家庭作業怎麼布置

小學一年級數學家庭作業布置的比較難,有的孩子懵懂階段聽不懂,不會按歌詞寫,所以我們老師要多多的教,第一給她洗好頭或者是拍照發群里,家長看明白了,再讓孩子照著做就可以。

⑷ 如何布置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

一、課外作業設計要體現出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作業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單一的計算,可以把數學的計算作業設計成多種形式。如學習了兩位數加減,為了鞏固知識點,把計算變成有趣的猜數游戲,如:25+16=41,不一定非要寫,可以這樣猜一猜:我比25大16,我是誰?這樣的猜數不但提高了學生們的興趣,而且連思維能力稍差的同學,計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了猜數,我們還進行了猜年齡、猜吃的、玩的、用的東西,這里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有很多數學知識。這種猜數內容的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猜,也可以在同伴間進行。
二、課外作業設計要體現出探究性作業--開拓創新的空間 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探究,獲取信息,創新知識,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教師布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實情況卻恰恰相反,這樣的作業制約了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這也是許多老師困惑「我都讓他們多次練習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錯題?」的深層原因。為此,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這樣完成的作業印象深,效果好。 例如,在教學了「軸對稱圖形」這節內容之後,我讓他們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據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自己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第二天,有的學生帶來了剪紙作品;有的學生設計了樓房圖案;有的學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業五花八門,形狀千姿百態,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設計出來的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看著學生這些「傑出」的作品,我知道,他們對於本節課的內容已全部掌握。 再如,在學習「折扣」這節內容前,我預留作業,讓他們進超市,看看那些東西打折,折扣是多少,打完折後是多少,比原價便宜多少錢。學生很欣然的接受了這項作業,他們自發組成小組,去超市完成作業。到預定的時間,每個人都有好多收獲,全班同學不但弄清了折扣的意義,並且會進行相關原價和現價的計算。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也是多種多樣,有的自主思考,有的同伴討論,有的詢問調查……我想,這樣的作業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數學知識,更多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不正是需要這樣的效果嗎?
三、課外作業布置要體現出層次性。由於受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在課外作業設計時,不能「一刀切」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層次性的作業,為每一個學生創設練習提高發展的環境,使每個學生成為實踐的成功者。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些具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和結果的練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 在教學中,我一般把作業分成「三星」,「一星」題為每位同學必做題;「二星」題是提高題,班上後10%左右的學生不作要求;「三星」題為選做題,供有興趣的,學有餘力的同學討論。總之一個目的,就是讓每個同學都能從數學中得到成功的體驗,讓能力突出的同學有「炫耀」的機會。 以上是自己任教16年以來的一些粗淺認識,很不全面,但我認為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思想有創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業的「機器」。所以在設計作業時,能少一分形式,多一點實質,設計出真正適宜學生的有效作業,使其最大發揮作用,促數學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是我們的追求。

⑸ 怎樣合理布置數學家庭作業

不要太多,作業在精不在多,盡量布置一些有助於學習和平時容易考到的題型

⑹ 如何布置數學家庭作業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好多時候感覺教學質量不是你布置好的家庭作業就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了,首先你關心的是學生到底喜不喜歡你的課(雖然學知識不能挑三揀四但是事實就是那樣),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對你人的肯定,好了,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你了,好多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上軌道了!然後呢,數學什麼的除了喜歡這門課,學生個人的家庭環境也有關系,學生很想好好做作業,但就是缺乏指導,各種難題不會做啊,如果加上習慣不好就在那死腦筋狂抓腦袋對學習積極性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老師這情況是多重多樣的,你沒法控制,就算你布置了你認為有多優質的家庭作業,主要還是看學生的態度和他的家庭學習環境

⑺ 小學二年級數學如何布置家庭作業

您好。小學二年級的數學寒假作業 一本寒假生活之類的書 以及做課本課後習題,而且都是老師上課講過的 預習下冊前兩個單元

⑻ 如何布置有效數學作業

一、寓學於玩,富有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庭作業要富有趣味性,這是由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如學習分數的四則計算後,可留下《塗顏色》的課外作業,要求通過計算,把圖中計算正確的式子在空白處圖上顏色,圖後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為了找到圖中是什麼。當學生全部算好塗好後,發現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出現了,學生臉上定會露出喜悅的笑容,而不是計算後的辛苦。布置帶有童趣味的游戲性作業,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二、變換形式、切忌老一套,適應孩子的年齡特徵
老一套的書面作業,學生做起來枯燥無味。教師要賦予家庭作業新內容,新形式,這樣學生做起來才會樂此不疲。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之後,可以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
1、做一做:用蘿卜或泥巴做一個長方體。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長方體。
3、說一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徵。
4、塗一塗:在它的外表塗上不同顏色。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說、塗形成了面、棱、頂點以及表面的深刻認識。
三、設計探索性的作業,抓住大多數孩子的好奇心理,讓學生成為問題的調查者
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
1、觀察作業。觀察是思維的窗戶,它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發現事物的規律和本質。如:學習「軸對稱圖形」時,可布置這樣的作業:請你在家觀察一些蝴蝶、天安門等平面圖形的形狀,有什麼發現?對具有這種特徵的圖形你有什麼感覺?
2、調查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數學調查,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強學生的數感。如:數學活動課「節約用水」教學後,可讓學生調查家裡或學校每月的用水情況,根據調查的結果,寫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議書。
3、實驗作業。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發展能力。如:學習「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後,可要求學生根據自家中消毒液的說明書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葯水給廚房用品消毒。
4、小課題探究作業。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探究,不僅能深入理解數學,體驗樂趣,而且能自主建構知識。如:學習「比例尺「後,要求學生對自己家裡的客廳製作一個平面圖,並思考:你認為這客廳的設計和擺設合理嗎?你有什麼改進的措施?為什麼?請你寫一篇探究報告。
教師應從優化作業布置入手,真正使家庭作業發揮它應有的效能,使家庭作業成為學生業餘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把學生從繁重的作業堆中解放出來。

閱讀全文

與如何布置數學家庭作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