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4歲的孩子數學怎麼學
你好!不要太早教孩子學習這些知識,如果孩子接受能力不強的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每個人都只有一個童年,在他該快樂的年紀不要為學習而憂傷!
㈡ 怎樣培養4~5歲幼兒的數學能力
倒著數數
媽媽首先教孩子學說兒歌《七字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娃娃來摘果,
七個籃子手中提,
七個娃娃摘什麼?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在孩子熟悉兒歌以後,家長可對孩子講講怎麼樣倒著數數字,並且可以給孩子舉例。比如1、2、3倒著數就是3、2、1等等。
家長告訴孩子:「媽媽告訴寶寶一個數,請寶寶倒著數下去,要又快又好。」比如家長說4,要求孩子說4、3、2、1。
在訓練孩子倒數數時,家長應適時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信心。
這是為了訓練孩子倒著數數的能力。
看圖學數
家長畫幾何圖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然後在各圖中分別畫出數量不等的圖案或符號標記。
讓孩子觀察圖形。媽媽說:「你認為它們都是什麼圖形?」孩子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媽媽再說:「長方形在第幾排?正方形在第幾排?三角形在第幾排?圓形在第幾排?」孩子回答:「長方形在第一排,正方形在第二排,三角形在第三排,圓形在第四排。」
讓孩子觀察各幾何圖形中分別畫著什麼圖案或符號標記。然後媽媽問孩子:「數一數,每個圖形中的圖案有幾個?」讓孩子點數,說出「7」、「6」、「3」、「5」。媽媽說:「長方形里有7個茶杯,我們數物體,只要是五個物品的都用「5」來表示。」(媽媽指旁邊正方形里的數字「5」),依同樣的辦法,學習「7」「6」、「3」。
家長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適當增添圖形和數字。
這是為了復習鞏固孩子對幾何圖形的認識;通過對幾何圖形的觀察來學習數的概念,同時復習序數。
各種圖形
用彩色硬紙片剪成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各種動物的頭飾,頭飾數目與孩子人數相同,鈴鐺一個。
可以讓孩子叫幾個同伴一起玩。大人先讓孩子識別各種幾何圖形,記住它們的特徵。接著告訴孩子:「三角形是小雞的家,正方形是小貓的家,長方形是小兔的家,圓形是小鹿的家,橢圓形是青蛙的家,現在我把各種圖形放在場地上。」接著大人給每個孩子帶上頭飾,游戲正式開始。大人告訴孩子:「我開始搖鈴,小朋友們就趕快找自己的房子,我停止搖鈴,每個小動物都要站在自己房子的前面。」鈴聲停止後,大人檢查孩子站的是否正確,沒有找到房子的或找錯房子的孩子,要表演一個節目或學一下自己所扮演動物的叫聲,交換頭飾,游戲繼續進行。
大人讓孩子必須記住自己戴的是什麼動物的頭飾,以免找錯家。
鈴聲停止時,孩子必須停止跑動。
這是為了訓練孩子認識各種圖形,並掌握它們的具體特徵。
㈢ 如何教5歲孩子學數學
《巧虎快樂數學》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來教小朋友們學習數學的,當然還是由我們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來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個人感覺《巧虎快樂數學》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贊的,讓小朋友們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數學知識,在學習這方面,巧虎的好點子確實值得贊揚。不管是《巧虎英語學習版》還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學漢字》,這些學習的資源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的學習壓力,相反,會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或許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處吧。
㈣ 如何教4歲寶寶學數學
你是教他數東西還是就是光口頭數數呢。如果記憶力好,口頭數數能數到一百(但這只是「背數」,並不是真的理解了數的概念,不過卻也是學數學的必要基礎)。
你教孩子認數字是光要他認字,還是要他將數字和實物數聯系在一起呢?(數概念發展初期數字和實物是有所分離的,也就是說他不能理解數字的抽象概念,必須在反反復復中才能總結出實物和數字的關系)
我的推薦方法:數一切可以數的東西,比如下樓梯時,比如買蘋果回來時,但不是每時每天每刻,而在隨機的情景之中,因為可以看到具體形象並且有聲音有活動,這樣印象會深刻些,隨機而教感覺上也比較靈活一點不會那麼枯燥。
幼兒計數能力的發展:口頭唱數——按物計數——說出總數——從數序任意一點計數——按數取物——按群計數。這么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慢慢來一步步來,每一步都給以充分的時間來靈活進行。
現在我孩子三歲半,能自己口頭數到一百(能自己進位),除了按群計數沒試過,其餘的基本沒問題了,前兩天他一時興起自己數電子琴鍵,三十二個,一個也沒數錯。不過堅持到底的還是最原始的笨方法——在隨機的環境中數一切可以數的數,在數的過程中,孩子自然就實現了上述的順序過程。沒有別的了,僅此而已。
㈤ 如何教4歲幼兒學算術
其實關於如何教幼兒學數學的文章今日頭條上不少,我也會回答過好幾個有感數學思維啟蒙問題,可以多翻閱一下,我再將我的一貫觀點重新陳述一次。
2-6歲孩子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無論誰教,都要遵循孩子這個心智認知基礎規律,善用身邊「具體物件」,先讓孩子從具體的外在動作著手,逐步內化在頭腦中進行數和量的對應關系,再重新構造,最終形成一種抽象的邏輯關系,幫孩子建立數學邏輯思維。
舉例說明:比如你猛一問三四歲孩子:2+3=?孩子可能馬上反應不過來,但是你讓孩子左手數2個桔子,右手數3個桔子,再問他一共幾個桔子,孩子馬上就會知道5個桔子,或者從左到右1-5數一遍。這就是孩子親近數字、培養數感,建立數和量對應關系的數學思維啟蒙正確的打開方式。而超過孩子認知能力的所謂「贏在起步線上」的提前學習,其實只是在無數次地鍛煉孩子的記憶能力,它和思維能力已經沒有關系了。
所以,千萬不能把數學啟蒙當成單純的「認識數字」、「數字計算」,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應該從「啟發思維」入手,讓孩子自己在動作(游戲、生活)中進行思考、琢磨出來的。它可以通過游戲、互動,讓孩子從具體的事物中(具體形象思維),逐步抽出邏輯思維(6歲後就有邏輯思維能力了),建立起對應數學關系的理解,建立數學思維習慣去動手實踐結論的一種「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㈥ 如何教四歲孩子的數學
經常哄哄,經常誇,這些小事都不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