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建模論文如何合理安排膳食

數學建模論文如何合理安排膳食

發布時間:2022-04-12 08:56:23

『壹』 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平衡膳食論文

營養平衡膳食
摘要:在這個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時代,我們能每天回家給自己做飯的人越來越少,原因方方面面,尤其是上班族、學生黨常常於快餐、外賣、食堂打交道,在有限的菜品和種類下,難免遇上諸如吃什麼才更健康之類的問題。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吃什麼,怎麼吃?這裡面有一個食物配比關系。即在人體的生理需要和膳食營養供給之間建立平衡的關系,就形成平衡膳食。

關鍵詞:膳食平衡 健康 平衡寶塔 飲食禁忌

一、 平衡膳食觀

戰國時,《黃帝內經》 「人以五穀為本」,「凡欲診病,必問飲食居處」,「葯以祛之,食以隨之」 而中醫文獻對平衡膳食更有著精闢而生動的論述:「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五畜適為益,過則害匪淺;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氣味合則服,尤當忌偏獨;飲食貴有節,切切勿使過。」

眾所周知,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必須通過每天所吃的食物不斷得到供應和補充。究竟怎麼吃才合理,實際上就是指食物的配比關系,即人體的生理需要和自身的健康膳食營養供給之間建立平衡.轉載甚用.的一種關系,這就叫做平衡膳食。更進一步說明,平衡膳食是指同時在四個方面使膳食營養供給和機體生理需要之間建立起一種平衡關系,這四個方麵包括:氨基酸平衡,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酸鹼平衡及各種營養素攝人量之間平衡。把握好這四個方面的平衡,才能有助於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二、 平衡寶塔理論

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我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

第一層(底層):谷類。包括米、面、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它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多種谷類摻著吃比單吃一種好。每人每天要吃350-500克。

第二層: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胡蘿卜素。蔬菜和水果各有特點,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一般來說紅、綠、黃色較深的蔬菜和深黃色水果含營養素比較豐富,所以應多選用深色蔬菜和水果。

第三層:魚、蝦、肉、蛋(肉類包括畜肉、禽肉及內臟)類。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

第四層:奶類和豆類食物。奶類主要包括鮮牛奶、奶粉等。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B2等。

第五層(塔尖):油脂類。包括植不物油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每天不超過25克。

在平常的膳食中,我們可以同層相互替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相互替換是非常合理而且應該提倡的,因為這樣可以使膳食更豐富。吃的品種越多,攝入的營養素也就越全面。對於攝入的量而言。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稍加調整,只要經常遵循寶塔中個層各類.轉載甚用.食物的大體比例,就在基本上做到了膳食平衡。

三、 對於都市上班族,學生黨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

早餐:給你一天好開始

早餐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大多數人都清楚,因為一天的工作和學習多集中在上午,需要消耗大量腦力和體力,所以在生活方式上應把早餐放到較為重要的位置。一般情況下,上班族要依靠早餐提供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素來完成從早晨到中午之間三四個小時的工作。如果長時間空腹開始上午的工作和學習,那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了。主食最好以蒸、煮的食物為主。副食有肉、菜、蛋以及牛奶或果汁。盡量少吃油炸的食物。

午餐:營養搭配要合理

午餐很少能回家吃,本來應該佔全天熱能40%的午餐被很多人湊合著解決了。建議人們午餐一定要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魚肉、雞肉、瘦豬肉、牛肉、羊肉以及水產品和豆製品。因為這類食物中的優質高蛋白可使血液中酪氨酸增加,使頭腦保持敏銳,對增強理解和記憶能有重要作用。午餐最好不吃方便食品,例如方便麵、西式快餐等,這些食品太簡單,營養含量低,而且不均衡,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晚餐:吃多吃少因人而宜

晚餐飲食應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要以富含維生素C和粗纖維的食物為主,這類食物既能幫助消化,防止便秘,又能供給人體需要的纖維素和微量元素,防止動脈硬化,改善血液循環,有益於人體健康;應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條、麵包、米飯和甜食等,能使血液中不能被肌肉細胞所吸收的色氨酸進入大腦,並轉變為有鎮靜作用的.轉載甚用.血清素。因色氨酸安眠的作用外,還可減輕身體痛覺和敏感度。此外,晚上需要較長時間工作、學習的人,一定要將晚餐吃飽、吃好。

四、 平衡膳食,飲食禁忌要注意

飲食禁忌是中醫里一個重要的概念,因為任何食物都有寒熱溫涼的屬性,它們之間會發生相生相剋的作用。搭配好了,可以功效倍增;搭配錯了,則會降低食物營養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引起中毒反應。

1、豆漿沖雞蛋:雞蛋中的粘液性蛋白會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使食物失去應有的營養價值。

2、茶葉煮雞蛋:茶葉中除生物鹼外,還含有酸性物質。這些化合物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部也會相應地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也不利於消化吸收。茶葉蛋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之一,可以做餐點,閑暇時又可當零食,實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然而,這卻是不恰當的食用方法,有悖於健康,也談不上營養,茶葉蛋不是健康食品。

3、土豆燒牛肉:由於這兩種食物所需的胃酸濃度不同,勢必會延長食物在胃中的滯留時間,從而造成胃部消化吸收的時間延長,加重胃腸負擔。

4、高蛋白加濃茶:有些人喜歡在進食許多肉類、海產品、貝類等高蛋白食物後,頻頻飲用濃茶,誤以為飲用濃茶就可以去除高脂肪、清心醒腦助消化。其實,恰恰恰相反,茶葉中的鞣酸與.轉載甚用.蛋白質相結合,會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論文參考,健康。。使人的消化系統、排泄通道不適,大、小腸道蠕動減慢,糞便在腸道的滯留時間延長,這是產生便秘的因素之一,也會增加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危險。

5、牛奶與橘子同食:牛奶與橘子等酸性水果同食,或者是剛剛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就會將牛奶中的蛋白質無形之中與橘子中的果酸——維生素C相結合而凝固成塊,這樣會影響消化吸收,而且也會引發腹脹、腹痛。

6、飲酒時食用胡蘿卜:β胡蘿卜素與酒精在一段時間內同時進入人體,極其容易在肝臟中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致病毒素,是誘發各種類型肝臟疾病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尊重科學、合理搭配、平衡飲食,就能減少疾病發生,吃出健康體魄。

『貳』 一道數學建模題,哪位高手指點下啊,關於合理膳食的~~~急用

哇!這也可以!

『叄』 如何合理安排膳食

①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谷類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人們應保持每天適量的谷類食物攝入,另外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粗糧、雜糧和全谷類食物。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水分多,能量低。薯類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富含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多種慢性疾病風險有重要作用。
③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
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鈣質的極好來源。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④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魚、禽、蛋和瘦肉均屬於動物性食物,是人類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⑤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
脂肪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鹽的攝入量多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因此建議大家養成清淡少鹽的膳食習慣,不要攝入過多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腌制食物。
⑥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身體活動減少,進食量卻相對增加,導致我國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正逐年增長,這是許多慢性疾病發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應保持進食量和運動量的平衡,不要每頓飯都吃到十成飽,且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
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進餐定時定量。可根據職業、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尤其注意晚餐要適量,以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為宜。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可以合理選用,但不宜食用過多。
⑧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飲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水。飲料最好選擇白開水,某些添加了一定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飲料,適合熱天戶外活動和運動後飲用,多數飲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能量過剩。
⑨如飲酒應限量
無節制的飲酒,會使食慾下降,食物攝入量減少,以致發生多種營養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還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危險。
⑩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食物放置時間過長就會引起變質,可能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另外,食物中還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種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蟲和有毒化合物等。吃新鮮衛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實現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

『肆』 每周如何合理安排膳食

科學的合理膳食對健康是很重要。因為合理膳食可以讓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血粘度不稠也不稀。那麼怎麼才叫合理膳食呢?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洪昭光教授歸納為兩句話,十個字:「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

什麼叫「一」呢?每天喝一袋牛奶。中國人的膳食習慣,容易缺鈣,缺鈣易出現骨疼、駝背和容易發生骨折,這三大症狀。其所以缺鈣是因為每人每日需要600~800毫克,而我們膳食里僅有300~500毫克鈣,而每袋牛奶約有300毫克鈣,所以每天一袋牛奶,正好滿足每日需要的鈣量。

「二」是250克至350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300克(六兩)至400克(八兩)主食。控制主食。控制主食可以調控體重,是最好的減肥方法。

「三」是三份高蛋白。一份是一兩瘦肉或者一個大雞蛋、或者二兩豆腐,或者二兩魚蝦,或者二兩雞或鴨,或者半兩黃豆。二天三份。例如早上吃一個荷包蛋,中午吃一個肉片苦瓜,晚上吃二兩豆腐或二兩魚,這一天三份至四份蛋白質不多也不少。而動物蛋白質以魚類蛋白質為最好。植物蛋白質以黃豆蛋白為最好。另外豆類還含有雌性激素,可減輕婦女更年期綜合症。

「四」是四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粗細糧搭配,一周吃三四次粗糧,棒子麵、老玉米、紅薯這些粗細糧搭配營養最合適。不甜不咸是指:「清清淡淡才是真」。三四五頓是每天吃的餐數。絕對不能不吃早餐,只吃兩頓。七八分飽就是吃飯一定要吃七八分飽。因為延年益壽最好的辦法就是低熱量膳食,其實就是吃七八分飽,就是當你離開飯桌時還有點餓,還想吃,這就是七八分飽。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預防癌症的最好辦法,就是常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紅」是每天一到兩個西紅柿,男人每天一個西紅柿前列腺癌可減少45%。熟食西紅柿更好,因為番茄紅素是脂溶性的。

「黃」是紅黃色的蔬菜含維生素a較多。因此要經常吃胡蘿卜、西瓜、紅薯、老玉米、南瓜、紅辣椒等。

「綠」是飲料里茶最好,茶葉當中綠茶最好,綠茶含有多種抗氧自由基的物質,可緩解老化,喝茶能延年益壽,減少腫瘤,防止動脈硬化。

「白」是指燕麥粉、燕麥片。吃燕麥粥不但降低膽固醇,降甘油三酯,還對治療糖尿病,減肥效果特別好。對老年人還有通大便的作用。

「黑」是黑木耳。它可以降低血粘度,可預防腦血栓,老年痴呆和冠心病。每天5克至10克,相當於一斤黑木耳吃50天。

『伍』 數學建模營養膳食 已知各種食物營養成分及日常所需營養成分含量 求配餐方案

數學建模就是這樣的,所有的參數都要自己設出來。
平時做數學題時,有求什麼或是證明什麼,都是非常明確的,不管你會不會做你都知道你要干什麼。
至於數學建模,營養配餐的標准(就是什麼樣的配餐才是營養配餐)要你自己給出來,再由你自己設出的參數計算,怎樣搭配才符合這樣的標准。總之,一切要靠自己。
就拿這個題來說,你可以設出每種食物分別是什麼(要有具體符號表示),各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等)在每個食物中占的百分比,再就是把這些食物中的某幾混合起來,看一下混和之後各種營養物質的百分比是不是符合你所定的那個標准(維生素不少於多少、脂肪含量不超過多少等)。
以上只是一個參考,至於配餐營養的標准不是唯一的,無論你自己怎麼規定,只要可以自圓其說就行了;還有也可以設每種東西營養物質的具體含量(不用百分比)。
要說的就這么多,數學建模結果好於不好的標准就在於看誰建的模型最簡單而且最實用,讓別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很能說明問題。好好想想思路吧。

『陸』 怎樣合理安排膳食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心吃些什麼樣的食物和怎樣吃才是科學營養才對健康有益。科學的營養是充足而平衡的膳食,確保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素,並且營養素之間比例合適,對健康有利。遵循合理膳食營養原則是科學營養的基礎。

合理調配

注意主食多樣化,粗糧與細糧搭配好。副食注意葷與素相互搭配,盡量避免同一類食品的重復搭配。營養學家推薦下列五組食品:

(1)糧食類;

(2)肉蛋類;

(3)奶製品類;

(4)豆類及豆製品;

(5)蔬菜水果類;

(6)鹽油等調味品和飲料。

合理膳食原則

由於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和身體條件不同,因而對合理膳食原則也有不同。但是合理膳食的目的在於保持健康,減少疾病,延長壽命。遵循如下幾點對身體非常有好處。

品種多樣化

由於不同食物含有的營養素種類、質量和數量都不相同,因此每日膳食構成中六個基本食品盡量要有,這是因為,沒有一種食品是十全十美的,糧食類食品的缺點是蛋白質的質量差,不含維生素A、P、C和B2等等;蔬菜水果則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極少,碳水化合物也不多,維生素、礦物質的種類也不全面;營養價值相對較高的奶類食品也缺乏鐵、食品纖維、維生素C及其他無機鹽等,因此沒有一種食品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也不能單獨維持人體健康和維持生命。但是這些不同種類的食品混合食用,就可使各種食品的不足之處得到互補,並可減少糧食類食品的不利因素(如糧食中的植酸阻礙礦物質吸收,食品纖維等可相應減少)。

食品攝入量要適當

食品攝入數量少了不行,而過多也是有害的。如能量和脂肪過多會增加許多疾病的發病機會,體重增加。要根據自己多年來實際體會來確定攝入量。

糖、脂肪、鹽和食品纖維的攝入要控制:

糖、脂肪攝入過重易發胖,增加一些疾病發病機會;鹽攝入過量易患高血壓。我國膳食以植物性膳食為主,食品纖維在許多情況下是攝入過多,所以不能盲目提倡增加攝入量。

烹調方法要適當

防止營養素的破壞。

堅持好的膳食制度

實行一日三餐是好的飲食制度,注意將每餐營養調配好。

飲酒要適量

飲酒過多會危害身體。

食物要求無毒無害無污染,衛生清潔

堅持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可增加營養吸收,有助於機體代謝。

『柒』 如何合理安排膳食(給足球隊)

首先是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蛋類,含有較高鐵質的紅肉,新鮮的蔬菜水果是必需的,也可以加一些豆製品。要注意膳食的對身體的酸鹼度,也就是蔬菜量不能不足。

『捌』 如何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達到平衡膳食的要求

平衡膳食 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從何而來呢?只有通過食物,因為食物是組成膳食的基本物質。膳食中各種食物搭配是否合理關繫到我們是否能攝取到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搭配得不好就會造成某種營養素的缺乏,從而影響健康,所以每天攝入的膳食必須是「平衡膳食」,這樣才能得到合理的營養。簡而言之,平衡膳食就是一種營養素配比適宜和必需營養素含量充足的膳食。欲達到此目的,平衡膳食必需具備以下條件: 首先,平衡膳食必須由各類食物組成。 為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不能依靠單一的食物。一種數量足夠又比例恰當的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構成。我國古代倡導的「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膳食結構,仍不愧為是一全面完整的膳食結構概念。 其次,平衡膳食必須含有人體所需要的、數量足夠的各種營養素。換句話說,通過吃平衡膳食的一日三餐,可獲得身體需要的、數量恰如其分的各種營養素和能量。 最後,平衡膳食中所含各營養素的比例要適當。這里包括三大平衡問題。 (1)膳食中三大產能營養素的平衡,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所供能量佔一日總能量的比例要恰當。按照我國人民的膳食結構,以碳水化合物佔55%~65%、蛋白質佔12%~15%和脂肪佔20%~25%為宜。對成年人來講,脂肪每日供能比例最高不要超過30%。 (2)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要適宜。早餐佔全日總能量的25%~30%,午餐佔35%~40%,晚餐佔30%~35%。 (3)各營養素之間的比例要恰當。 ①平衡膳食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不僅要含有8種必需氨基酸,而且8種必需氨基酸之間的比值要合理。在進行平衡膳食配餐時,吃糧谷類食物時,要同時攝入一定量的大豆類食物(含賴氨酸豐富)和動物性食物(含蛋氨酸豐富),以使其蛋白質氨基酸的組成更接近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以提高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②鈣、磷比例和各微量元素之間的比例要平衡。成人鈣、磷比例以1:1.5~2為宜,嬰幼兒最好為1:l。微量元素銅、鐵、鋅的比例要恰當,否則會影響它們的吸收和利用。 ③各種維生素之間的比例也要恰當。各種維生素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如硫胺素和核黃素能幫助維生素C的合成;硫胺素缺乏時將影響核黃素的利用;體內核黃素缺乏也會引起體內硫胺素含量的下降。這些都說明保持各種維生素之間的適當比例甚為重要。 除以上談到的各種平衡之外,營養素之間還存在著很多的復雜關系,只要我們能保證合理的攝食,基本可達到平衡膳食的要求。 我國為了指導廣大群眾合理的攝取膳食,特由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這個指南是根據營養學原則,結合國情制定的,引導群眾採用平衡膳食,以攝取合理營養促進健康,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同時為了幫助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使指南更加形象化,又制定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以寶塔的形式,根據各類食物攝入量的多少,提出具體的每日應吃的食物種類和相應的數量,這些數量是根據成年人標准制定的,對不同生理狀況的人群尚有具體說明。 (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1.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人類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要,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們廣泛食用多種食物。 多種食物應包括以下五大類: 第一類為谷類及薯類:谷類包括米、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 第二類為動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魚、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 第三類為豆類及其製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類,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 第四類為蔬菜水果類:包括鮮豆、根莖、葉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 第五類為純能量食物:包括動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類,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改善,人們傾向於食用更多的動物性食物在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中,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已超過了谷類的消費量。這種「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過高,而膳食纖維過低,對一些慢性病的預防不利。提出谷類為主是為了提醒人們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發達國家膳食的弊端。 另外要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一些粗糧、雜糧等。稻米、小麥不要碾磨太精,否則穀粒?層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和膳食纖維大部分流失到糠麩之中。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與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蔬菜的種類繁多,包括植物的葉、莖、花苔、茄果、鮮豆、食用蕈藻等,不同品種所含營養成分不盡相同,甚至懸殊很大。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們是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葉酸、礦物質(鈣、磷、鉀、鎂、鐵)、膳食纖維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來源。我國近年來開發的野果如獼猴桃、刺梨、沙棘、黑加侖等也是維生素C、胡蘿卜素的豐富來源。 有些水果維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鮮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蘋果酸、果膠等物質又比蔬菜豐富。紅黃色水果如鮮棗、柑橘、柿子和杏等是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豐富來源。 薯類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國居民近10年來吃薯類較少,應當鼓勵多吃薯類。 含豐富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減少兒童發生乾眼病的危險及預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 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我國居民膳食提供的鈣質普遍偏低,平均只達到推薦供給量的一半左右。我國嬰幼兒佝僂病的患者也較多,這和膳食鈣不足可能有一定的聯系。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給兒童、青少年補鈣可以提高其骨密度,從而延緩其發生骨質疏鬆的年齡;給老年人補鈣也可能減緩其骨質丟失的速度。因此,應大力發展奶類的生產和消費。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為提高蛋白質攝入量及防止城市中過多消費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應大力提倡豆類,特別是大豆及其製品的生產和消費。 4.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動物性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且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於補充植物性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肉類中鐵的利用較好,魚類特別是海產魚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動物肝臟含維生素A極為豐富,還富含維生素B12、葉酸等。但有些臟器如腦、腎等所含膽固醇相當高,對預防心血管系統疾病不利。我國相當一部分城市和絕大多數農村居民平均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應適當增加攝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食用動物性食物過多,吃谷類和蔬菜不足,這對健康不利。 肥肉和葷油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肥胖,並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少吃。目前豬肉仍是我國人民的主要肉食,豬肉脂肪含量高,應發展瘦肉型豬。雞、魚、兔、牛肉等動物性食物含蛋白質較高,脂肪較低,產生的能量遠低於豬肉。應大力提倡吃這些食物,適當減少豬肉的消費比例。 5.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進食量與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體能量,體力活動消耗能量。如果進食量過大而活動量不足,多餘的能量就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積存即增加體重,久之發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勞動或運動量過大,可由於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勞動能力下降。所以人們需要保持食量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腦力勞動者和活動量較少的人應加強鍛煉,開展適宜的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而消瘦的兒童則應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攝入,以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和適宜體重。體重過高或過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現,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老年人的慢性病或兒童的傳染病等。經常運動會增強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提高工作效率、調節食慾、強壯骨骼、預防骨質疏鬆。 6.吃清淡少鹽的膳食 吃清淡膳食有利於健康,即不要太油膩,不要太咸,不要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油脂的攝入量越來越高,這樣不利於健康。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過多,平均值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的兩倍以上。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鈉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呈正相關,因而食鹽不宜過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食鹽用量不超過6克為宜。膳食鈉的來源除食鹽外還包括醬油、鹹菜、味精等高鈉食品,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應從幼年就養成吃少鹽膳食的習慣。 7.如飲酒應限量 在節假日、喜慶和交際的場合人們往往飲酒。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他營養素。無節制地飲酒,會使食慾下降,食物攝入減少,以致發生多種營養素缺乏,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危險,並可導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對個人健康極其有害。應嚴禁酗酒,若飲酒可少量飲用低度酒,青少年不應飲酒。 8.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在選購食物時應當選擇外觀好,沒有泥污、雜質,沒有變色、變味並符合衛生標準的食物,嚴把病從口入關。進餐要注意衛生條件,包括進餐環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衛生狀況。集體用餐要提倡分?制,減少疾病傳染的機會。 (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及其應用 1.首先確定每日的食物量 每人每日各類食物的攝入量應根據個人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勞動強度、季節等情況適當安排。年輕人、勞動強度大的人需要能量高,應適當多吃些主食;年老、活動少的人需要能量少,可少吃些主食。表2-1列出了三個能量水平各類食物的參考攝入量。 表2-1 平衡膳食寶塔建議不同能量膳食的各類食物參考攝入量(克/日) 食物 低能量 (約1800千卡) 中等能量 (約2400千卡) 高能量 (約2800千卡) 谷類300 400 500 蔬菜400 450 500 水果100 150 200 肉、禽 50 75 100 蛋類25 40 50 魚蝦50 50 50 豆類及豆製品 50 50 50 奶類及奶製品 100 100 100 油脂25 25 25 從事輕微體力勞動的成年男子如辦公室職員等,可參照中等能量(2400千卡)膳食來安排自己的進食量;從事中等強度體力勞動者如鉗工、卡車司機和一般農田勞動者可參照高能量(2800千卡)膳食進行安排;不參加勞動的老年人可參照低能量(800千卡)膳食來安排。女性一般比男性的食量小,因為女性體重較低及身體構成與男性不同。女性需要的能量往往比從事同等勞動的男性低200千卡或更多些。一般說來,人們的進食量可自動調節,當一個人的食慾得到滿足時,他對能量的需要也就會得到滿足。 平衡膳食寶塔建議的各類食物攝入量是一個平均值和比例。每日膳食中應當包含寶塔中的各類食物,各類食物的比例也應基本與膳食寶塔一致。日常生活無需每天都樣樣照著「寶塔」推薦量吃。例如燒魚比較麻煩就不一定每天都吃50克魚,可以改成每周吃2~3次魚、每次150~200克較為切實可行。實際上平日喜吃魚的多吃些魚、願吃雞的多吃些雞都無妨礙,重要的是一定要經常遵循寶塔各層各類食物的大體比例。 2.營養與口味並重 人們吃多種多樣的食物不僅是為了獲得均衡的營養,也是為了使飲食更加豐富以滿足人們的口味享受。假如人們每天都吃同樣的50克肉、40克豆,難免久食生厭,那麼合理營養也就無從談起了。寶塔包含的每一類食物中都有許多品種,雖然每種食物都與另一種不完全相同,但同一類中各種食物所含營養成分往往大體上近似,在膳食中可以互相替換。 應用平衡膳食寶塔應當把營養與美味結合起來,按照同類互換、多種多樣的原則調配一日三餐。同類互換就是以糧換糧、以豆換豆、以肉換肉。例如大米可與麵粉雜糧互換,饅頭可以和相應量的面條、烙餅、麵包等互換;大豆可與相當量的豆製品或雜豆類互換;瘦豬肉可與等量的雞、鴨、牛、羊、兔肉互換;魚可與蝦、蟹等水產品互換;牛奶可與羊奶、酸奶、奶粉或乳酪等互換。 多種多樣就是選用品種、形態、顏色、口感多樣的食物,變換烹調方法。例如每日吃50克豆類及豆製品,掌握了同類互換多種多樣的原則,就可以變換出數十種吃法。可以全量互換,全換成相當量的豆漿或熏干,今天喝豆漿、明天吃熏干:也可以分量互換,如1/3換豆漿,1/3換腐竹、1/3換豆腐,早餐喝豆漿、中餐吃涼拌腐竹、晚餐再喝酸辣豆腐湯。 3.要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我國多數地區居民習慣於一天吃三餐。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及間隔時間應與作息時間和勞動狀況相匹配,一般早、晚餐各佔30%,午餐佔40%為宜,特殊情況可適當調整。通常上午的工作學習都比較緊張,營養不足會影響學習工作效率,所以早餐應當是正正經經的一頓飯。早餐除主食外,至少應包括奶、豆、蛋、肉中的一種,並搭配適量蔬菜或水果。 4.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飲食習慣及物產不盡相同,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才能有效地應用平衡膳食寶塔。例如牧區奶類資源豐富,可適當提高奶類攝取量;漁區可適當提高魚及其他水產品攝取量;農村山區則利用山羊奶以及花生、瓜子、核桃、榛子等資源。在某些情況下,由於地域、經濟或物產所限,無法採用同類互換時,也可以暫用豆類替代乳類、肉類;或用蛋類替代魚、肉;不得已時也可用花生、瓜子、榛子、核桃等堅果替代肉、魚、奶等動物性食物。 5.要養成習慣,長期堅持 膳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結果。應用平衡膳食寶塔需要自幼養成習慣,並堅持不懈,才能充分體現其對健康的重大促進作用。 (三)同類食物互換表 表2-2 谷類食物互換表(相當於100克米、面的谷類食物)1 食物名稱 重量(克) 食物名稱 重量(克) 大米、糯米、小米 100 燒餅 140 富強粉、標准粉 100 烙餅 150 玉米面、玉米糝 100 饅頭、花捲 160 掛面100 窩頭 140 面條(切面) 120 鮮玉米2(市品) 750~800 麵包120~140 餅干 100 1.薯類包括紅薯、馬鈴薯等可替代部分糧食,約50克相當於100克谷類。 2.一個中等大小的鮮老玉米約重200克。 表2-3 豆類食物互換表(相當於40克大豆的豆類食物) 食物名稱 重量(克) 食物名稱 重量(克) 鮮牛奶 100 酸奶 100 速溶全脂奶粉 13~15 乳酪 12 速溶脫脂奶粉 13~15 奶片 25 蒸發淡奶 50 乳飲料 300 煉乳(罐頭、甜) 40 — — 表2-4 乳類食物互換表(相當於100克鮮牛奶的乳類食物) 食物名稱 重量(克) 食物名稱 重量(克) 大豆(黃豆) 40 豆腐乾、熏干、豆腐泡 80 腐竹35 素肝尖、素雞、素火腿 80 豆粉40 素什錦 100 青豆、黑豆 40 北豆腐 120~160 膨化豆粕(大豆蛋白) 40 南豆腐 200~240 蠶豆(炸、烤) 50 內酯豆腐(盒裝) 280 五香豆豉、千張、豆腐絲(油) 60 豆奶、酸豆奶 600~640 豌豆、綠豆、芸豆 65 豆漿 640~800 豇豆、紅小豆 70 — — 表2-5 肉類互換表(相當於100克牛肉的肉類食物) 食物名稱 重量(克) 食物名稱 重量(克) 食物名稱 重量(克) 瘦豬肉 100 瘦牛肉 100 鴨肉 100 豬肉鬆 50 醬牛肉 65 醬鴨 100 叉燒肉 80 牛肉乾 45 鹽水鴨 110 香腸85 瘦羊肉 100 小泥腸 180 大臘腸 160 醬羊肉 80 豬排骨 160~170 蛋青腸 160 兔肉 100 白條雞 150 大肉腸 170 雞肉 100 — — 小紅腸 170 雞翅 160 — — 以上各表錄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標准本),中國營養學會。 參考文獻: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364-5-1.shtml

『玖』 怎樣安排合理飲食

這些我收藏的,希望對你有幫助,記住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
營養素

食物裡面含有許多物質,醫學上把這些東西叫做營養素。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以及水和膳食纖維。

蛋白質

人的生長發育、細胞更新、身體損傷的修復離不開蛋白質。因為它是構成細胞的主要物質;蛋白質還可以轉變成糖和脂肪,作為備用能量;在人體執行抵抗疾病、向器官組織運輸血液中的氧等生理功能時,蛋白質也扮演重要角色。�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主要有動物性食品(肉、禽、魚、蛋、奶)和豆類食品。

脂 肪

脂肪是組成人體細胞的重要成份,有提供和儲存能量,幫助人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保護臟器和保溫作用。�
脂肪酸是結構最簡單的脂肪,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種。一般來說,動物脂肪含飽和脂肪酸多,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多。�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動物油、植物油、肉類、油料作物的種子等。�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指的是糖類,是人體內最主要的供給能量物質,人的大腦的能量完全來源於葡萄糖。�
糖類分簡單和復合糖。簡單糖有蔗糖、葡萄糖、麥芽糖等。復合糖包括澱粉、糖原、糊精、膳食纖維。復合糖主要來源根谷類、薯類、豆類等食物中。

維生素

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每天需要量很少,但必須經常由食物供給。它們包括:維生素A、D、K、維生素B6、B12、維生素PP、維生素C、葉酸等。�
人體缺少哪種維生素,就會得這種維生素缺乏症:�
維生素A缺乏:可患夜盲症、淚腺分泌受阻;呼吸道易受感染;皮膚乾燥、粗糙等。�
維生素D缺乏:兒童易患佝僂病,成人可引起骨質軟化或骨質疏鬆。�
維生素B1缺乏:可引起便秘、抑鬱症、食慾不振、腳氣病、腿肚子抽筋等。�
維生素B2缺乏:表現為害怕強光、視力疲勞、眼睛發炎;嘴角開裂、舌炎等。�
維生素B6缺乏:可患貧血、食慾不振、神經炎、抽搐等。�
維生素B12缺乏:神經系統損害。�
尼克酸缺乏:易急躁、失眠、頭痛。�
葉酸缺乏:可患貧血。�
泛酸缺乏:可使消化障礙、體弱。�
但如果身體中某種維生素含量過高,又會發生維生素中毒。�
維生素A的主要食物來源有動物肝臟、奶及奶製品、雞蛋、綠色和黃色蔬菜。�
維生素D的主要食物來源有魚肝油,照射陽光有利於皮膚中的物質轉化為維生素D。�
維生素B1主要來源於動物心臟、肝、腎、腦、瘦肉、蛋類、各類的種皮等。�

無機鹽

無機鹽是人體內除有機化合物外的統稱,含量較多的有鈣、鎂、鉀、鈉、磷、氯、硫7種元素。�
鈣的主要食物來源有奶及奶製品、蝦皮、海帶、骨粉等。�
鉀的主要食物來源有玉米、小米、豆類、芹菜等。�

微量元素

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6種,即鐵、銅、鋅、鈷、錳、鉻、硒、碘、鎳、氟、鉬、釩、錫、硅、鍶、硼。每種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盡管人體對它們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們對維持人體中的一些決定性的新陳代謝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乏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就會出現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膳食纖維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一些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所分解的物質,它們不能被機體吸收,但都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這就是膳食纖維。纖維素在大腸內能吸收水分而增加體積,膨脹後增加腸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滯留,這對防治便秘及腸癌大有裨益。纖維素食物中含有的果膠可以吸收膽汁酸並將其排出體外,使得體內膽固醇減少,從而能預防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此外,堅持多吃纖維素的食物還能降低血糖,減少胰島素用量,對防治糖尿病有一定作用。�
膳食纖維主要來源於糧谷、豆類種皮和糠,水果和蔬菜。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也就是合理營養或平衡膳食。合理營養是根據各類營養的功用,合理地掌握膳食中各種食物的質和量及比例搭配合理,並符合衛生要求,使人體的營養生理需要與人體膳食攝入的各種營養物質之間建立平衡關系。符合合理營養要求的膳食即是平衡膳食。�

講究營養科學

人們通過長期實踐認識到,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類營養素,單靠一種食物,不管數量多大,都不可能維護人體健康。因此,要保證合理營養,食物的品種應盡可能多樣化,使熱量和各種營養素數量充足,比例恰當,過度和不足都將造成不良後果。所以,飲食必須有節,講究營養科學。

食物金字塔

食物金字塔由四層組成,底層是由谷類食物(如米飯、麵包、饅頭、面條等)組成,我們每天應該吃得最多。第二層是蔬菜和水果,每天要吃得多一些。第三層由肉、蛋、奶、家禽、魚、豆腐構成,每天應吃得適量。第四層是油和糖,我們每天應吃的量最少。�
我們應該按照食物金字塔的比例來選擇食物,要保證品種多樣化和均衡膳食。這樣才能滿足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需要及保證成年人的健康。

膳食指南

(1)飲食多樣化,吃些粗雜糧;(2)飲食規律,不暴飲暴食,多吃些豆類和堅果類食物;(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4)限制含脂肪高的食物攝入;(5)每周最好能吃2~3次魚或雞肉;(6)每日最多食用一個雞蛋;(7)控制食鹽和含鹽(鈉)食物攝入;(8)適當增加奶製品攝入;(9)適度飲酒,控制體重。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每人都要安排一日三餐,每餐的熱能分配以早餐佔全日總熱能的30%,午餐佔40%,晚餐佔30%較合適。�

不良飲食習慣

1、零食:不少兒童終日瓜子、糖果等食品吃不離口,沒有正常的飲食規律,消化系統沒有建立定時進食的條件反射,使胃腸得不到休息,故可引起食慾減退,影響進食,久之,造成各種營養素缺乏。�
2、偏食:不愛吃葷菜的人,優良蛋白質的來源會大大受到限制,偏吃葷菜的人,又會導致熱量過剩和各種維生素及無機鹽的缺乏。�
3、暴食:大吃大喝,不但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還可誘發各種疾病,如急性胃擴張,胃下垂等。油膩食物迫使膽汁和胰液的大量分泌,有發生膽道疾病和胰腺炎的可能。這些疾病會嚴重影響人體對營養素的攝取。�
4、快食:「狼吞虎咽」不僅加重了胃的負擔,容易發生胃炎和胃潰瘍,而且由於食物咀嚼不細,必然導致食物消化吸收不全,從而造成各種營養素的損失。�
5、燙食:太燙的食物,容易燙傷舌頭、口腔粘膜、食道等,對牙齒也可造成損害,食道燙傷留下的瘢痕和炎症,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6、鹹食:愛吃鹹食的人,每天食鹽量大大超過正常人需要的水平,由於體內鈉的瀦留,體液增多,血液循環量增加而使心腎負擔過重,故可引起高血壓等症。

不宜長期吃素食

在人們平時常吃的食物中,優質蛋白質絕大部分是由動物性食品提供。如果長期吃素食,易缺乏優質蛋白質,嚴重者會患蛋白質缺乏症,如下肢和上身水腫,甚至會出現心悸、全身乏力、形體消瘦、發育不良等。另外,動物性食品還含豐富的卵磷脂及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優質鈣和鐵等,如果長期素食,必然會影響這些脂類、維生素、鈣、鐵的攝入,這些都是人體生長發育、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因此,不宜長期吃素食。

動物油與植物油

(1)動物油和植物油含有不同的成份。動物油主要含有飽和脂肪酸,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一般認為飽和脂肪酸易導致動脈硬化。�
(2)動物油和植物油是脂溶性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動物油主要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這兩種維生素和人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植物油里主要含維生素E和維生素K,這兩種維生素和血液、生殖系統的功能密切相關。(3)動物油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它在人體內有重要的功能,但中老年人攝入過多,容易得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植物油非但不含膽固醇,而且還能阻止人體吸收膽固醇。�
(4)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動物油高,必需脂肪酸是人體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同時它對防止動脈硬化還有一定作用。�

精米白面的缺陷

人們常吃的米、面,其營養成分絕大部分存在於它們的皮層和谷胚內,精米白面在加工的過程中,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磷、鐵和粗纖維幾乎全部損失掉。如長期只吃精米、白面的主食,不吃一點粗糧,會造成營養缺乏。�

每天吃多少鹽

一般認為,成年人每天約需要食鹽2~3克,最多不要超過7克。食鹽過多,會增加心腎功能負擔,科學研究還證實,食鹽過量與高血壓有密切關系。�
�如何看待營養滋補品的營養價值�
從食物金字塔的結構上可以看出,在這上面沒有營養滋補品的位置,因為它不是人體所必需的,對提高孩子的智力並沒有多大作用。所以不要盲目地去購買營養滋補品。�

蔬菜和水果的營養價值

(1)含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鎂、銅等;�
(2)含大量的維生素C和其它維生素;�
(3)含豐富的纖維素;�
(4)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糖類及蛋白質、少量脂肪類等。�

飲食防癌

(1)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能阻止、延緩或使癌前病變消退,對上皮組織細胞的正常分化有較大控製作用。維生素A的食物來源為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及魚肝油。含胡蘿卜素多的食物為深綠色和黃紅色的蔬菜和水果。
(2)維生素C具有抗癌作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是新鮮蔬菜與水果。�
(3)膳食纖維,有助於致癌物的排出,可減少結腸癌的發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是粗糧、豆類、蔬菜、水果。
(4)低脂肪飲食可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
(5)少食煎炸、煙熏、腌制、炭火烤等烹制方法製作的食品,炸食品的油不要反復使用。�
(6)不吃霉變和烤焦的食物。

『拾』 怎樣合理安排飲食

可以嘗試這樣的膳食: 1、每人每天一瓶奶 每天早餐後或者臨睡前1小時補充一瓶牛奶,養成喝牛奶的習慣。牛奶富含鈣,有文獻報告,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結腸癌、老年痴呆症等的發生與進展均與缺鈣有關。至於乳糖酶缺乏不能喝牛奶的人,可改喝酸奶。 2、每人每天一隻蛋 一隻約1兩重的雞蛋,蛋黃中所含膽固醇約280毫克,正好適合一個人一天生理需要。蛋黃中的卵磷脂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膽固醇沉著。蛋類提供的必需氨基酸,其構成比例非常適合人體需要。 3、天天吃豆與豆製品 豆類和豆製品既能有助於解決營養不良,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又可以預防營養過剩,不像吃肉那樣會增加膽固醇。其中,大豆是現有農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質量最好的作物。 4、創造條件吃海魚 海魚魚油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其中多烯脂酸與血液中膽固醇結合後,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有效地消除血管內脂肪沉積,是血管「清道夫」。 5、多吃禽肉,少吃豬肉 畜肉、禽肉中的蛋白質是動物蛋白,為人體必需營養物質。可是,豬肉美中不足,含飽和脂肪酸多。所以,營養學家贊成多吃點雞肉、鴨肉,並不是豬肉不可以吃,只是少吃一點豬肉,有益健康。 6、每天最好吃500克蔬菜(含水果50-100克) 蔬菜水果中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外,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既可防止便秘,又可減少糞便中有害物質對腸壁的損害預防腸癌,還對防止肥胖、改善脂質代謝有益。 7、菌菇類食品要納入膳食結構 香菇、蘑菇、黑木耳等菌菇類食品,含蛋白質較一般蔬菜為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適,還有多種微量元素等人體必需物質,長期食用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8、鹽,一把雙刃劍 很多研究表明,缺鹽不行;但高鹽飲食對人體健康更壞。高鹽是導致胃潰瘍、胃癌的元兇之一。高鈉對升高血壓尤為明顯。另外,高鈉飲食還會造成鈣的丟失。改變「咸則鮮」的不良飲食習慣,努力做到三口之家每月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00克左右。

閱讀全文

與數學建模論文如何合理安排膳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