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學里的\"比\"是什麼意思
比表示兩個同類數量之間的關系。兩個
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比有兩種:差比和倍比。
比較兩數相差多少的,叫差比。例如某場籃球比賽,比分116:92
某場足球賽,比分4:2---------------
比較兩個數量倍數關系的,叫倍比。例如某合金銅鋅重量比是
3:7
中小學數學一般用倍比比較多。
㈡ 數學中的比是什麼
比是由一個前項和一個後項組成的除法算式,只不過把「÷」(除號)改成了「:」(比號)而已,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運算,而比則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和分數的分數線類似。
舉一個例子,比如6÷4用比的形式寫作6:4。「:」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而本例中6是這個比的前項,4是這個比的後項。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如6/4,讀作六比四。
㈢ 小學數學什麼叫比
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cm,寬是3cm.我們可以比較長和寬這兩個量,
求長是寬的幾倍,列式為:6÷3=2。我們也可以直接說,長和
寬的比是6比3,表示為:6∶3。
所以教材中給比是這樣下定義的,兩個數相除也叫兩個數的比。
也可以說,當兩個數量是相除關系時,我們可以用比的形式把它
表達出來。比的前項相當於除式中被除數,後項相當於除式中除數。
比和除式都是當兩個數量是相除關系時的表達形式。
(以上僅為我個人的理解,僅供參考。)
㈣ 數學中的比是什麼意思
一、
比的定義
對等關系就是一種比的概念。對等關系是指兩數量a、b之間,由於某種原因,而產生一種配對關系,就稱此兩數量是a與b有對等關系。在數學上有人用序數對(a,b)來記錄,也有人用「比」的符號「a:b」來記錄此兩數量a與b的對等關系。例如:張三的鐵線是10公尺長重10公斤,李四的鐵線是20公尺長重18公斤,而王五的鐵線是15公尺長重16公斤,…。上述皆產生一各對等的關系,採用「比」的符號「:」,來紀錄這些對等關系,如記成「10:10」、「20:18」及「15:16」。
二、
比的表示法
記錄a與b之間數量對等關系的方法
(1)
用序數表示:(a,b)
(2)
用「比」的符號表示:「a:b」
(3)
用「比值」表示:
三、
比的分類
(1)組合關系:例如:一種親子游戲中3個小孩,需要2個大人來協助。
若兩數量a及b為同類量(被測量的性質相同),且a與b都是同一全體量中的部分時,可稱為一種組合的對等關系。
(2)母子關系:例如:一打襯衫有12件,其中有4件是藍色的。
若此兩數量為同類量,且一數量是全體量,另一數量是全體量的部分量時,可稱為一種母子的對等關系。
(3)交換關系:例如:小華拿了135本雜志到圖書館換了9本小說。
若a、b分別描述兩個(堆)物件,於某種因素(性質),使這兩個(堆)物件具有相同的價值,可以交換,而形成a與b的對等關系,則可稱為一種交換的對等關系。
(4)密度關系:例如:30立方公分的水重30公克。
若a、b不為同類量,且此兩數量是描述同一物件的不同性質,a、b的比值是做為密度的描述時,a與b的關系,可稱為一種密度的對等關系。
㈤ 數學中的比是什麼意思,簡單意懂
比是由一個前項和一個後項組成的除法算式,只不過把「÷」(除號)改成了「:」(比號)而已,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運算,而比則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和分數的分數線類似。
比跟除法、分數比較,比的前項相當於被除數、分子,比的後項相當於除數、分母,比值相當於商、分數值,比號相當於除號、分數線。比值相當於商和分數值。因為除數和分母不能為「0」,所以比的後項不能為「0」。如果用字母表示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為a:b=a÷b=a/b(b≠0)。
㈥ 請問數學中比是什麼意思2:3:4的意思是2÷3÷4嗎
假設9升飲料中有兩升可樂,三升雪碧,四升芬達。可樂占所有飲料中的兩份,雪碧三份,芬達佔四份。可樂:雪碧:芬達為2:3:4。
㈦ 數學比是什麼意思
對比。
拼音shùshǔshuò
注音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部首攵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3畫
五筆OVTY倉頡FVOK鄭碼UFZM四角98440
結構左右電碼2422區位4293統一碼6570
筆順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數(數)shù(ㄕㄨˋ)
1、表示、劃分或計算出來的量:數目。數量。數詞。數論(數學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數的性質以及和它有關的規律)。數控。
2、幾,幾個:數人。數日。
㈧ 數學比是什麼意思
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叫比。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在兩個數的比中,比好前面的叫做比的前項,比好後面的叫做比的後項。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6:1,六是前項,一事後項,比值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