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是什麼
什麼是數學?有人說:「數學,不就是數的學問嗎?」
這樣的說法可不對。因為數學不光研究「數」,也研究「形」,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也都是數學研究的對象。
歷史上,關於什麼是數學的說法更是五花八門。有人說,數學就是關聯;也有人說,數學就是邏輯,「邏輯是數學的青年時代,數學是邏輯的壯年時代。」
那麼,究竟什麼是數學呢?
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站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高度,通過深刻分析數學的起源和本質,精闢地作出了一系列科學的論斷。恩格斯指出:「數學是數量的科學」,「純數學的對象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根據恩格斯的觀點,較確切的說法就是:數學——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數學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叫純粹數學,一類叫應用 數學。
純粹數學也叫基礎數學,專門研究數學本身的內部規律。中小學課本里介紹的代數、幾何、微積分、概率論知識,都屬於純粹數學。純粹數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暫時撇開具體內容,以純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例如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至於它是梯形稻田的面積,還是梯形機械零件的面積,都無關緊要,大家關心的只是蘊含在這種幾何圖形中的數量關系。
應用數學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有人說,它是我們的全部知識中,凡是能用數學語言來表示的那一部分。應用數學著限於說明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是純粹數學與科學技術之間的橋梁。大家常說現在是信息社會,專門研究信息的「資訊理論」,就是應用數學中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 數學有3個最顯著的特徵。
高度的抽象性是數學的顯著特徵之一。數學理論都算有非常抽象的形式,這種抽象是經過一系列的階段形成的,所以大大超過了自然科學中的一般抽象,而且不僅概念是抽象的,連數學方法本身也是抽象的。例如,物理學家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論,而數學家則不能用實驗的方法來證明定理,非得用邏輯推理和計算不可。現在,連數學中過去被認為是比較「直觀」的幾何學,也在朝著抽象的方向發展。根據公理化思想,幾何圖形不再是必須知道的內容,它是圓的也好,方的也好,都無關緊要,甚至用桌子、椅子和啤酒杯去代替點、線、面也未嘗不可,只要它們滿足結合關系、順序關系、合同關系,具備有相容性、獨立性和完備性,就能夠構成一門幾何學。
體系的嚴謹性是數學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數學思維的正確性表現在邏輯的嚴謹性上。早在2000多年前,數學家就從幾個最基本的結論出發,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將豐富的幾何學知識整理成一門嚴密系統的理論,它像一根精美的邏輯鏈條,每一個環節都銜接得絲絲入扣。所以,數學一直被譽為是「精確科學的典範」。
廣泛的應用性也是數學的一個顯著特徵。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20世紀里,隨著應用數學分支的大量涌現,數學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的科學部門。不僅物理學、化學等學科仍在廣泛地享用數學的成果,連過去很少使用數學的生物學、語言學、歷史學等等,也與數學結合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生物數學、數理經濟學、數學心理學、數理語言學、數學歷史學等邊緣學科。
各門科學的「數學化」,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大趨勢。
B. 應用數學是數學的分支嗎
應用數學是一個專業,不是一個學科。你學這個專業會學到數學的很多分支。
應用數學(Applied Mathematics)是應用目的明確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的總稱,研究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到其它范疇(尤其是科學)的數學分枝,可以說是純數學的相反。包括微分方程、向量分析、矩陣、傅里葉變換、復變分析、數值方法、概率論、數理統計、運籌學、控制理論、組合數學、資訊理論等許多數學分支,也包括從各種應用領域中提出的數學問題的研究。計算數學有時也可視為應用數學的一部分。
應用數學包含兩個詞:」應用」和」數學」。大體而言,應用數學就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與應用有關的數學,這是傳統數學的一支,我們可稱之為」可應用的數學」。另外一部分是數學的應用,就是以數學為工具,探討解決科學、工程學和社會學方面的問題,這是超越傳統數學的范圍。應用數學在21世紀,主要是應用於兩個領域,一個是計算機,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需要一大批懂數學的軟體工程師做相應的資料庫的開發,另一個是經濟學,經濟學有很多都需要用非常專業的數學進行分析,應用數學有很多相關課程本身設計就是以經濟學實例為基礎的。
數學是人類活動中的一個項目,即使全是由人腦產生的最純粹的數學,也與自然界的規律相關聯,遲早會對自然規律的掌握或其他方面有用處的。我們將已可應用,或者即將就可應用的數學稱之為可應用的數學。以現今的發展而言,大概像微分方程、概率統計、計算數學、計算機數學,和運籌學等都算在可應用的數學范圍內。另一類則」數學的應用」。物理學家、航空工程師、地質學家、生物學家、經濟學家等,他們為了解決各學科及工程上的問題,需要用數學用為工具。因此,他們有時要把已經發展得很完善的數學搬過來用,有時候卻不得不自己創造性地發展新的數學方法,來處理他們所遇到的獨特問題。這就是數學的應用。他們往往要求不太高的嚴謹,常需要配合觀察實驗結果及經驗所賦予的直覺來發展數學方法。所以除了相當水平的數學修養外,應用數學家們對應用主題的學科還必須有相當深度了解。
傳統的數學分為」純數學」與」可應用的數學」,二者的差別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即使最純粹的數學在將來也會有應用的可能。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只關注問題的數學內容,也只用數學標准來衡量研究的成果。「數學的應用」則以科學或工程內容為主導,數學只是工具,所以研究成就的衡量標准也大大不同。
20世紀以前沒有」應用數學」這一名詞。大數學家如高斯、歐拉、柯西等都是既搞純數學,又搞應用數學。比如,函數的發展基本上是為了解決物理學所引發的拉普拉斯方程。純粹的邏輯思維與自然現象的解釋探討是並行發展的。一直到二次大戰前,高等數學的應用絕大部分與物理學有關。
在二次大戰前後,由於航空工業的發展以及飛機在戰爭中的重要性,高等數學開始大量用在力學及其它工程方面,促成了應用力學與應用數學的發展。在40、50年代,應用數學的主要研討內容是力學,大多數應用數學家的背景也不是數學,所以」應用」的性質是很強的。60年代以後情況就有些改變。一方面高等數學的應用范圍愈來愈廣,不但物理學、工程、化學、天文、地理、生物、醫學在用高等數學,甚至經濟學、語言學也開始用相當多的高等數學,應用數學因此得到發展。
應用數學得以發展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數學的發展越來越極端抽象化,漸漸地只有數學家自己以及狹門同行才能理解他們在搞什麼。在這種情形下,需要用數學的理論科學家與工程師們就只好自力更生,不依賴純數學家,而自己搞起數學來了。他們所搞的數學與純數學最大的區別就是與實際的結合:自然的實際,社會的實際。自然現象與社會發展提出的數學問題要設法解決;數學問題解決以後,其探討結果要再回到自然界與社會中去,應用數學就這樣產生了。
C. 什麼是應用數學
學習數學系的基礎課程,外加計算機課程做為輔導
主要偏重於實際應用
D. 數學與應用數學的內容是什麼
數學是總稱,屬一級學科,而應用數學是數學下的一個分類,屬二級學科,同屬數學二級學科的有
基礎數學
、
概率統計
等等
。應用數學是數學的一個具體科目。基礎數學,
計算數學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運籌學與控制論
這些都和數學相關或是數學的一些具體科目。
一般地說,必修課有《概率論》《
復變函數
》《
實變函數
》《
泛函分析
》《
近世代數
》《
數理方程
》《
拓撲學
》《
數學實驗
》《
數學史
》.基本上是這些,不同學校\專業(應用類)在個別科目上會有所調整,另外,外語\計算機課程也是必修的
應用數學是聯系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及信息、管理、經濟、金融、社會和人文科學的重要橋梁。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和藉助功能日益強大的計算機,應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眾多領域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對某些新學科的產生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應用數學也是數學新問題的重要來源。應用數學的研究范圍十分廣闊,包括應用數學的基礎理論,具有廣泛應用可能的
數學方法
,以及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等。
E. 數學與應用數學是什麼
數學與應用數學是一個學科專業,該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數學。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近世代數、復變函數論、常微分方程、微分幾何、實變函數論、數值方法與計算技術、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教學論、數學模型、普通物理、數學實驗、離散數學、數學史、程序語言、泛函分析、點集拓撲學、企業管理、經濟學概論等課程、數值方法與計算機技術、數學實驗、教育學與心理學基礎、數學教學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育實習、見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范圍:在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市場研究機構等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市場分析、風險管理、經營決策等工作。
相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就業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和上升的平台,是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系最為緊密的專業之一。
該專業屬於基礎型專業,就業面較寬,不過考研仍然是該專業畢業生的首選。
數學與應用數學被評為2012年十大就業「紅色警告」學科,就業定位不準確,缺乏專業的學科技能是這門學科的最大弱點。
由於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聯系緊密,以它為依託的相近專業可供選擇的比較多,因而報考該專業較之其他專業迴旋餘地大,重新擇業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於將來更好的就業。
合格的軟體人才,需要有「扎實的數學功底」,「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代表職業:程序員薪酬情況:多數人會從事的程序員工作薪酬水平差距很大。初級程序員的月入一般在兩千元左右,做到主管一級,月入可達到五六千元。
總之,具備數學和數據結構方面的扎實基礎,是成為編程高手的必備條件。
商務人員:專業有優勢,職業前景好就業分析:金融數學家已經是華爾街最搶手的人才之一。最簡單的例子是,保險公司中地位和收入最高的,可能就是總精算師。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和紐約大學等著名學府,都已經設立了金融數學相關的學位或專業證書教育。盡管如此,在美國很吃香的保險精算師,很多都是數學專業出身。
教師:需求大,待遇穩定就業分析:據國家教育部預測,今後5年內,我國高中教師缺口達到116萬人,其中對數學、語文等基礎學科的教師需求量最大。廣東省許多市縣甚至出現數學「教師荒」。全國37個大中城市人才市場的統計分析表明,數學教師十分搶手。拓寬師資渠道,面向社會招聘教師,已成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這無疑為報考綜合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google公司副總裁李開復提醒大學生們:「絕大多數理工科專業的知識體系都建立在數學的基石之上。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培養和訓練人的思維能力。」
研究生:站在數學的肩膀上選擇前途
選擇數學專業,最好能有進一步深造的計劃。先打好了本科階段的數學基礎,再從其他方向尋求發展,會更容易突破。毫無疑問,研究生專業的選擇方向當然最好是金融、計算機等專業。
F. 應用數學主要講什麼內容和高等數學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應用數學(Applied
Mathematics)是應用目的明確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的總稱,研究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到其它范疇(尤其是科學)的數學分枝,可以說是純數學的相反。包括微分方程、向量分析、矩陣、傅里葉變換、復變分析、數值方法、概率論、數理統計、運籌學、控制理論、組合數學、資訊理論等許多數學分支,也包括從各種應用領域中提出的數學問題的研究。計算數學有時也可視為應用數學的一部分。
通常認為,高等數學是將簡單的微積分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以及深入的代數學,幾何學,以及他們之間交叉所形成的一門基礎學科,主要包括微積分學,其他方面各類課本略有差異。
G. 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區別是什麼
1、數學更注重理論學習,應用數學偏向於應用
數學按照它的課程設置,更加偏重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它的主要課程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微分幾何、高等幾何、偏微分方程、概率與數理統計、實變函數、抽象代數等,這些課程以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為基礎,難度逐年增長,到大三時難度達到頂峰。
之所以難是因為專業性過強,對同學們的基礎要求非常高,就算是本科數學學生也不一定能夠學得好.
與此同時,應用數學則更偏向於數學在其他方面的應用,除了最基礎的課程與專業數學差不多外,相關課程有數學建模、數學實驗、數值方法、計算機基礎等,另外就算是應用數學,到了大三也會再選擇方向,例如統計類、信息類等。
2、就業方向不一樣
對於專業數學,相對來講是比較窄的,例如當老師是絕大多數同學的選擇。在其他人眼中,數學是相當好的一個專業,可以去銀行上班、去保險公式、科技公司等,其實能夠轉型成功的其實是很少的,而本科畢業直接轉為看上去不相乾的工作只有少數,而通過考研換專業的,更是少數。所以數學就業方面當老師其實是最佳的。
而對於應用數學專業,那選擇的面相對就寬很多,例如選擇計算機方向的可以當程序員,如果選擇金融方面的則可以往金融方向發展,如果是統計方向則可以考統計局做公務員等,相對來講選擇比較多。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要求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受到數學模型、計算機和數學軟體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初步具備科學研究、教學、解決實際問題及開發軟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H. 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有什麼區別
基礎數學就是純數學研究,應用數學,就是生產生活中的數學,計算數學就是研究計算方法(側重計算機方向)。
數學與應用數學偏重於運用理論數學分析問題,要學經濟學和計算機方面的。代表性科目,比如運籌學,數學建模,數學實驗等等的,都是用數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但是它的運用並不像計算機,經濟學那樣明白,其實就是要你研究理論,來指導計算機、經濟學這方面的運用,而不是運用本身,所以,應用數學應該算是研究應用型的數學,而不是數學的應用。
計算數學,更偏重於計算機方面.其實就是數學,程序的研究.不是讓你計算什麼,而是讓你研究一種理論、一種程序,使得不是很懂數學、計算機的人,也能完成他需要的計算。
I. 應用數學是干什麼的
應用數學是應用目的明確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的總稱,研究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到其它范疇(尤其是科學)的數學分枝,可以說是純數學的相反。包括微分方程、向量分析、矩陣、傅里葉變換、復變分析、數值方法、概率論、數理統計、運籌學、控制理論、組合數學、資訊理論等許多數學分支,也包括從各種應用領域中提出的數學問題的研究。計算數學有時也可視為應用數學的一部分。 圖論應用在網路分析,數論應用在密碼學,博弈論、概率論、統計學應用在經濟學,都可見數學在不同范疇的應用。 《應用數學業務培養目標: 》 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受到數學模型、計算機和數學軟體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初步具備科學研究、教學、解決實際問題及開發軟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初步掌握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 2.具有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建立數學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應3. 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包括常用語言、工具及一些數學軟體),具有編寫簡單應用程序的能力;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數學科學的某些新發展和應用前景; 6. 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教學能力。 主幹學科:數學。 主要課程:分析學、代數學、幾何學、概率論、物理學、數學模型、數學實驗、計算機基礎、數值方法、數學史等,以及根據應用方向選擇的基本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若干實際數學問題,具備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數學教學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嚴格的數學思維訓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運用手段,並通過教育理論課程和教學實踐環節,形成良好的教師素養,培養從事數學教學的基本能力和數學教育研究、數學科學研究、數學實際應用等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初步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數學建模、數學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等基本能力; 2. 有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能夠進行簡單的程序編寫,掌握數學軟體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夠對教學軟體進行簡單的二次開發; 3. 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素養和從事數學教學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規,掌握並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以及數學教學理論; 4. 了解近代數學的發展概貌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了解數學科學的若干最新發展,數學教學領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學方法,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學習文理滲透的課程,獲得廣泛的人文和科學修養; 5.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班級管理能力; 6. 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並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幹學科:數學。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幾何學、代數學、物理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微分方程、函數論、離散數學、數學史、數值方法與計算機技術、數學模型、數學實驗、教育學與心理學基礎、數學教學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育實習、見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J. 數學與應用數學是干什麼的
數學與應用數學是一個學科專業,該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
非師范類數學與應用數學主要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科技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堅實數學理論基礎知識、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數學思想和計算機技術去解決信息工程、定量經濟、金融管理等領域中數學問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教育、政府管理部門、計算機應用等企事業單位、各大公司從事信息工程、定量經濟、金融管理、資源調查等方面的數學模型建立與分析、軟體的設計與開發,以及在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
(10)應用數學是什麼擴展閱讀:
非師范類數學與應用數學課程主要如下:
基礎公共課程:大學英語、政治(馬克思主義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專業基礎課程:高等數學(數學分析、解析幾何)、高等代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復變函數論、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抽象代數(近世代數)、常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數學模型、數學實驗、數學計算方法、拓撲學、數學史、物理學、計算機基礎知識、C語言/Java語言等,以及根據應用方向選擇的基本課程。
數學非師范類的專業課程:計算機基本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資料庫原理與應用、C語言、C++語言、Java語言、離散數學、最優化方法及程序設計、運籌學。
主要實踐性環節:包括實習、見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