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材會學圓嗎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材會學圓。在第三單元認識圖形會學。
(1)二年級上冊數學學什麼擴展閱讀:
二年級上冊教學內容:1長度單位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教學設計A觀察與測量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教學設計B分米和毫米《長度單位—練習一》教學設計毫米的認識1毫米的認識2長度單位——認識線段毫米、分米的認識《認識米、用米量》教學設計厘米認識千米的認識《認識厘米、用厘米測量》教學設計厘米認識《分米毫米的認識》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第二單元—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復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1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2我長高了《第二單元—連加、連減》教學設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3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4《第二單元—練習課》教學設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5《第二單元—用數學》教學設計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1《第二單元—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教學設計兩位數加兩位數2《第二單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應用題)》設計兩位數加一位數1兩位數加一位數2兩位數加一位數3《第二單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教學設計3角的初步認識《角的初步認識(一)》教學設計認識圖形-認識角銳角和鈍角1《角的初步認識—剪角和數角(活動課)》設計直線與角《角》課件角和直角銳角和鈍角2《角的初步認識——角的分類》設計角的認識1角的認識2角的初步認識直角的初步認識《第二單元—直角的初步認識》設計角的初步認識1角的初步認識2角的初步認識3角的初步認識4角的初步認識5角的初步認識6角的初步認識8角的初步認識9角的初步認識104表內乘法(一)《第四單元-整理與復習》設計乘法的初步認識1乘法的初步認識2《第四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設計乘法認識乘法3乘法的初步認識《第四單元-2、3、4的乘法口訣》設計認識乘法1認識乘法23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練習《第四單元-2、3、4的乘法口決練習課》設計游戲表內乘法《第四單元-5的乘法口訣》設計乘法練習訓練乘法1乘法2《第四單元-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設計《第四單元-5的乘法口決練習課》設計乘法的口訣練習1乘法口訣練習2《第四單元-乘法應用題》設計《第四單元-6的乘法口訣》設計6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用flash做乘法口訣練習《第四單元-6的乘法練習課》設計5觀察物體《第五單元-觀察物體》設計認識物體1觀察物體認識物體2《第五單元-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設計軸對稱圖形1軸對稱圖形2軸對稱圖形3軸對稱圖形4《第五單元-認識鏡面對稱》設計《第五單元-觀察物體活動課》設計觀察物體6表內乘法(二)《第六單元-9的乘法口訣》設計9的乘法口決19的乘法口訣2看一看擺一擺《第六單元-整理復習》設計《第六單元-看一看擺一擺》設計7統計《第七單元-統計》設計統計1統計2統計3統計4統計5統計68數學廣角《第八單元-數學廣角》設計之一數學廣角《第八單元-數學廣角》設計之二9總復習《第九單元-總復習》設計小學數學(蘇教版)二年級上第一單元《認識除乘法》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三單元《認識圖形》第四單元《認識除法》第五單元《口訣求商(一)》第六單元《厘米和米》第七單元《位置和方向》第八單元《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第九單元《時、分、秒》第十單元《觀察物體》第十一單元《統計和可能性》第十二單元《期末復習》。
2.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的內容有哪些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
上冊目錄
1.長度單位
統一長度單位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
認識米 用米量
認識線段
畫線段
長度單位的合理選用
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加法
100以內的數的加法(不進位)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
兩位數加兩位數(練習課)
(2)減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
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
用數學——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
用數學——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和
連加、連減
加減混合
綜合練習
簡單的兩步加減法應用題
整理和復習
3.角的初步認識
角的初步認識
直角的初步認識
銳角和鈍角
活動課——用三角尺拼角
4.表內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認識
乘法的初步認識(一)
乘法的初步認識(二)
(2)2~6的乘法口訣
5的乘法口訣
5的乘法口訣(練習課)
2、3、4的乘法口訣
乘加、乘減
6的乘法口訣
6的乘法口訣(練習課)
解決問題——懲罰和假發應用題的區別
整理和復習
5.觀察物體(一)
觀察物體
觀察立體圖形
觀察物體(練習課)
6.表內乘法(二)
7的乘法口訣
7的乘法口訣(練習課)
綜合練習(運用2~7的乘法口訣)
8的乘法口訣
8的乘法口訣(練習課)(一)
8的乘法口訣(練習課)(二)
用乘法解決問題
9的乘法口訣
9的乘法口訣(練習課)(一)
9的乘法口訣(練習課)(二)
乘法豎式
用數學(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乘法口訣表
整理和復習
量一量比一比
7.認識時間
認識時間(一)
認識時間(二)——用數學
認識時間(練習課)
8.數學廣角——搭配(一)
排列
組合
9.總復習
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的復習
表內乘法的復習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復習
觀察物體的復習
認識視角的復習
3. 二年級數學需要背哪些
二年級上冊數學復習資料
1.厘米cm、米 m
我們已經學習了(厘米)和(米)兩個常用的單位。
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3. 尺子是測量(長度)的工具。
4.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5. 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6.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
7.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
8.三角形由(3)條線段組成,正方形由(4)條線段組成。
9.兩點之間可以畫(1)條線段,線段有長短。
10.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尺 )來量。
11.量一個物體長度,一般把尺的( 0 )刻度對 准物體左端。
1、(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 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2、(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 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3、筆算兩位數的加減法時,從(個)位減起。
4、加數+加數=和, 被減數-減數=差
1、一個角有(1)個頂點,有(兩)條邊;兩條 邊是(直直的),都從頂點出發。
2、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角的兩邊張開得越大,這個角就越(大);如果張開得越小,這個角就越(小)。
3、畫角要記住:先畫頂點再畫邊;畫角時,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
4、量直角的方法:頂點對頂點,一條邊對一條邊, 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沒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為標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
6、當鍾面上是(3)時整和(9)時整時,時針和 分針都成(直)角。
7、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各有(4)個角,而且 都是(直)角。
8、三角形有(3)個角;三角尺有(3)個角,有 (1)個直角,有(2)個銳角。
9、三角尺都有(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
10、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
11、每塊三角板中,都有(3)個角,有(1)個直角,其餘兩個角都比直角(小)。
12、數學書封面、黑板上有(4)個角,它們都是 (直)角。
13、一個長方形有(4個)角,有(4)個角是直 角。
14、拿一張紙,先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可 以得到直角。
1、乘數×乘數=積
2、因數×因數=積
3、幾個幾相加就是幾乘幾
4、幾個幾連加就是幾乘幾
5、幾個幾就是幾乘幾 6、幾和幾相加就是幾加幾
1、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四種幾何體。
2、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長方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長方體),也可能是(圓柱體)。
3、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圓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圓柱體),也可能是(球)。
4、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正方體),也可能是(長方體)。
1、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2、先看(時針),再看(分針)。
3、1時=(60)分 60分=(1)時
4、(30)分也可以說成(半)小時,(15)分可以說成(一刻)。
5、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
6、鍾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5)個小格。鍾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
7、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60)分,是(1)小時。
8、鍾面上三根針都重合時是(12)時,鍾面上時針和分針成直線時是(6)時。
9、「過了幾分鍾」以及「之後」,用加法;「之前」用減法。
10、分針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時;時針走一圈是(12)時。
1、 每兩個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3)次手。
2、 每兩個人握1次手,4人一共握(6)次手。
3、 每兩個人握1次手,5人一共握(10)次手。
4. 小學二年級數學
小學數學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小學是一個小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數學不大好,後面的學習很吃力。所以在小學階段,小同學們定要勞逸結合,把每學期該學的知識點掌握透徹,才能為以後長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面就將二年級數學常考知識好好給小同學們講一講!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所學知識涵蓋面非常廣,不單單只是幾個數學公式和概念就能囊括的。所以,小同學們定要在小學初,就要掌握基礎知識點,才能在將來的學習中,更進一步。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學習得多,遺忘也就越快。家長們在這個時間段別慌,孩子遺忘了一些過去學習的知識是非常正常的,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筆記整理,才能一步一步落實基礎。
接下來將整理好的,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常考知識全在這,入學必備知識清單,請查收!分享出來,小同學快看一看吧!
認識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寫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寫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寫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間的換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以上就是,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常考知識全在這,入學必備知識清單,請查收!
5.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來上新了,2021年秋季人教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關於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為指導,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通過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為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特製訂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二(1)班共有學生42人。大部分孩子的學習態度端正,具備了一定的數學能力,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能積極思考、提出並解決一些問題。但由於各種原因,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在分析問題能力、靈活性解決問題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針對以上情況,本學期我將採用分層激勵機制,讓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目標要求。這學期的重點是,抓好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及數學思維的培養。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及時監督學生作業的完成質量及情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比較明顯的進步。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材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量與計量」「綜合與實踐」四個方面的內容上進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觀察物體(一),表內乘法(二),數學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等。
(二)主要內容分析
1.數與代數方面
本冊教材在「數與代數」方面安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是在孩子們學過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上,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算理。表內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其中,「表內乘法(一)」是2—6的乘法口訣,「表內乘法(二)」是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7、8、9的乘法口訣。這部分內容的關鍵是,要聯系生活實際,加強直觀操作,讓學生正確建立乘法的含義,採用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記乘法口訣。
2.空間與圖形方面
本冊教材在「圖形與幾何」方面安排了「角的初步認識」和「觀察物體(一)」兩部分內容。其中,「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認識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等動手操作活動中,加強對角和直角的認識。「觀察物體(一)」包括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軸對稱、鏡面對稱,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指導學生觀察物體、建立空間觀念。
3.統計與概率方面
本冊教材在「統計與概率」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搭配(一)」,包括排列組合和簡單邏輯推理。排列組合是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蘊含了排列組合、簡單推理等數學思想方法。通過這部分內容,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量與計量方面
本冊教材在「量與計量」方面安排了「長度單位」和「認識時間」。這部分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生活中的量化發展「定量」思維,讓孩子們更能夠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長度單位」是在學過「比長短」,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來學會一些長度計量知識,了解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進率,並初步認識線段、學習量、畫線段的方法。「認識時間」是在一年級上冊學習了「認識鍾表」的基礎上,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分,初步體驗時、分的實際意義,知道1時=60分,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
5.綜合與實踐方面
在「綜合與實踐」方面,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安排了「量一量,比一比」。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實際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認識身邊事物的長度,長度觀念,提升對量的實際意義的理解。在比較修正測量結果的過程中,體會測量的本質,培養估測的能力,從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
更多詳細內容word列印版,請見網路文庫:2021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含教學進度表)
碼字不易,如有幫助請採納。
6.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需要哪些數學教具
需要的數學教育如下圖所示:
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於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小學生學習建議
閱讀課本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開始。對那些能讀懂的例題,就先讀課本自學,再作練習題,老師通過檢查練習發現問題再講。
教科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把教師上課講的內容聽懂就可以學好了。其實真正理解,單憑教師的講授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利用有關的課外書籍,加深擴展和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
自學缺漏知識,以便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跟上和適應新教材的學習。為了配合新教材的學習而系統自學有關的某種讀物。不受老師的教學進度的限制提前系統自學新教材。
7. 二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是什麼
二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
一、長度單位:
1、統一長度單位。
用人的身體一部分作為測最長度的單位有什麼缺點因為人與人之間身體高矮不同,作、腳、兩臂有長有短,測量出來的物體長度很不準確!後來人們就規定了一定的長度作為長度單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統一的長度單位。
2、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在測盆較短的物體時通常用厘米作單位,估計一厘米的長度:食指寬、田字格寬、圖釘的長等等。
3、認識米用米量。
米可以用m表示。
4、認識線段。
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加法:
100以內的數的加法(不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兩位數加兩位數(練習課)。
2、減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三、復式統計表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版)》的要求,統計知識的教學整體後移,將原來安排在二年級下冊的復式統計表移至本冊教學,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統計的方法和意義。尤其是藉助復式統計表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與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體會數據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及其應用價值。
四、兩位數乘兩位數
本單元包括口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及運用連乘、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五、面積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四部分: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用描述的方式,藉助具體事例說明「面積」的概念,並讓學生依此說出其他一些物體表面的面積。
8.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
二年級上冊實驗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一) 數與運算
第二單元 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
第四單元 表內乘法(一)
第六單元 表內乘法(二)
(二) 空間與圖形
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
第三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
第五單元 觀察物體
(三)統計與概率
第七單元 統計
(四)數學思想方法
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
(五)數學實踐活動
1.我長高了
2.看一看,擺一擺
9.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主要有哪些知識點
主要是以計算和單位換算為主,知識點也是偏向於基礎一些。
二年級數學初始階段只要是以100以內的加減法為主,這也是二年級段學生最開始接觸的,無論任何一個階段數學的計算都是一個需要踏實掌握的基礎。
還有就是一些物體的觀察,這也是這個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數學畢竟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也是需要學生對各種的圖形進行觀察和學習,都是非常的重要的。這樣也是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思考。
最後就是一直學習的應用題了,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這也是伴隨數學學習長期的一個過程。
數學的學習更多的是要發現其中的樂趣,這也是比較關鍵的,簡單的學習知識是比較枯燥的,更多的是發現其中的樂趣,這樣我們的數學才會學習的更好,數學是一門比較實用的工具學科,而且數學的學習也是伴隨我們的學習越來越重要,家長也是要學會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學習,學有所成。
10.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的重點、難點是哪些內容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