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班幼兒數概念與運算教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摘要 幼兒園階段的數學主要是培養幼兒最基本的數學素養和對數學的興趣,使其初步掌握數學與生活之間的一些數量關系,能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基本問題。逐步培養幼兒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形成一種數學的思維習慣。在幼兒園中我們應如何通過開展數學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數學素養
⑵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程內容有哪些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內容如下:
1、引導幼兒區分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半圓形等若干)。
2、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慾望。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
4、難點定為:初步感知幾種圖形的組合和轉換關系。
教法說明
1、情景創設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用圖形給小鳥造一間漂亮的小房子這一情節,並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啟發幼兒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運用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會區分異同。
3、觀察法:觀察可豐富幼兒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
4、游戲法:「富教育於游戲之中」是《規程》的原則體現之一,淡化模式,把教育內容寓在有趣的游戲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⑶ 幼兒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都有哪些
巧虎數學大闖關&九九乘法組 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巧虎數學大闖關&九九乘法組》目錄:九九乘法歌數學小高手1-倍數的秘密數學小高手2-99乘法大發現數學小高手3-生活中的乘法
⑷ 幼兒園中班數學怎麼教
幼兒園中班數學要怎麼教呢以下幾點:
1、中班的幼兒學習數學,應該掌握十以內的數字和加減法,了解基本的數學圖形,比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等,通過歌謠和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
2、幼兒園學習數學主要目的還是在於培養孩子們學習興趣,對於學習進度比較慢的幼兒要保持耐心,還可以根據幼兒的基本情況來調整學習數學的內容和進度。
一、通過區分物體的差異培養幼兒學數的基礎
在興趣中,玩中學是培養幼兒學數的一種有效方法。而在玩中學中通過區分物體的差異就能培養幼兒學數的基礎。
幼兒在學習數字時,最容易使這一概念模糊的是幼兒總是認為只有完全一樣的物體才能確定是幾,而對形態、顏色稍有差異的幾個物體,就不能確定它的數量,這說明,在建立數概念時,數的實際意義比 較抽象,不容易把握,因此引導幼兒在觀察中進行比較,確實符合數學規律。
如為幼兒設計幾組數量不同,顏色、形態各異畫面生動的動物,我先讓小朋友點數每組里有幾只小動物,然後,讓幼兒進行觀察和思考:「哪群小動物和哪群小動物一樣多?」「為什麼?」「哪兩群小動物不一樣多?」
這樣幼兒的感知過程就很明顯地反映出目的性和概括性,在這種觀察的基礎上。
很順利地完成了難度很大的不對應比較,並得出雞和狗一樣多,雞和鳥,雞和兔,鳥和狗,狗和兔,鳥 和兔不一樣多的結論。這些結論體現了幼兒真正理解了數的實際意義。
二、玩中動培養記憶力是幼兒學數學的關鍵。
記憶在幼兒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幼兒的記憶以無意的、形象的記憶為主。但在教師的啟導下,隨著幼兒活動范圍的擴展,語言能力的增強,幼兒的隨意識記憶也會逐漸發展。教幼兒學數,培養幼兒記憶力極為關鍵。
在興趣中,玩中動是培養幼兒學數的記憶力的重要手段。 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幫助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又由於幼兒學數,體驗數概念內涵離不開對材料的直接操作。
於是凡是要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都應盡可能轉化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動。 在中班中很多孩子對數學中的基數和數序混為一談,特別對數序要了解不夠深刻,為了讓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區分說出第一、第二、第三……這些數序和基數幾,我讓孩子在玩中動,使孩子記得快而牢。
⑸ 幼兒園中班數學主要學習什麼內容
1、讓孩子認識1~10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並學會用這些數字去表示物體的數量。這為以後孩子學習更多的數字奠定基礎。
2、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感知和體驗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數差關系。讓孩子對數學有一定的感覺。
3、能根據不同的標准對物體進行分類,可以按照兩種屬性(大小、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數學源於生活,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從生活中來進行學習。
4、認識、比較物體的寬窄,並將物體按寬、窄排序;引導幼兒仿照ABB的規律給物體排序,並能發現規律知道接下去該排什麼,中間漏掉了什麼。
5、能從各個方向說出物體的位置,並能區別第幾和數量幾的不同,如第5和5個是不同的。這方便了以後孩子更好的表達闡述出物體。
6、能准確說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感知10以內的單、雙數,能分辨10以內最大的單數、雙數和最小的單數、雙數。
7、初步理解序數、相鄰數的含義,懂得簡單的數的守恆。為以後上小學學習更難的數學打下基礎。
8、認識50以內的數字,了解50以內數的連續性。
9、認讀數字11~15,並能對數量是11~15的物體按物取數、按數取物。
10、認識平行四邊形,能在生活中辨認出平行四邊形,並能按圖形的特徵分類並進行簡單的分類統計。
11、能主動、專心地進行數學操作活動,並對自己的活動成果感興趣。這能讓孩子不那麼抗拒數學,對數學更加感興趣。
⑹ 幼兒數學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涉及到的明顯的數學方面的內容有:
1——10數字的認讀、書寫;1——10的分解與組成;物品的點數、一一對應、排序、找規;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的認識;時間的初步認識;貨幣的初步認識等等。
一節數學教育內容大體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活動目標:活動目標的制定要以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為依據,可分為教育目標、情感目標等;目標的制定要以幼兒情感發展目標為重;
二、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難點的確定以活動目標為依託,結合本班大多數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來確定;
三、活動准備:活動准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A、經驗(認知、情感等)准備;B、教具准備;C、幼兒操作材料准備;
四、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設計要以目標的制定為依據,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既考慮到多數幼兒的發展需求,又要顧及到幼兒的個體發展差異;環節的過渡要順暢、自然;一節成功的活動課是和孩子們一起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收獲、成長;教師的介入不要過多,也就是教師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只是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真正的主人是孩子們,要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⑺ 幼兒園中班數學分解數字什麼意思
數字分解
寫在田字格的前半格,在2下方相對應的田字格,寫上分解號,數字寫在分解號的下面。
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只針對合數。
一個合數用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例:12=2x2x3 。
18=2*3*3 。
25=5*5 。
28=2*2*7 。
49=7*7 。
91=7*13 。
125=5*5*5。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規定,孩子在幼兒園大班時,要求掌握10以內數量的分合。
很多家長認為數量的分合與加減法是一樣的,只要學會了加減法,就沒有必要學分合了。
但實際上,從學習數學加減法的過程來看,孩子在掌握了加減法後,通過學習分合,可以更好的深入理解數學加減法的概念,發現加減法中隱藏的規律。
⑻ 中班數學學什麼
主要是5以內的數。
中班孩子的思維更具體、形象。這也表現在與成人對話中,他們時常憑借自己的具體經驗去理解,比如,當父母說「1添上1是多少」時,孩子可能會將「1添上1」誤認為「1天上1」;在第一次聽說「三角形」時,孩子可能會將「角」誤解成「腳」……
可見,通過口口相傳、模仿記憶和強化練習的方式建立起的數學知識和概念終究只是死記硬背,對孩子而言,必須通過親身參與和感性體驗才能將生活與數學建立起聯系。
記憶在幼兒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幼兒的記憶以無意的、形象的記憶為主。但在教師的啟導下,隨著幼兒活動范圍的擴展,語言能力的增強,幼兒的隨意識記憶也會逐漸發展。教幼兒學數,培養幼兒記憶力極為關鍵。
在興趣中,玩中動是培養幼兒學數的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幫助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又由於幼兒學數,體驗數概念內涵離不開對材料的直接操作。
於是凡是要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都應盡可能轉化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動。在中班中很多孩子對數學中的基數和數序混為一談,特別對數序要了解不夠深刻,為了讓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區分說出第一、第二、第三……這些數序和基數幾,我讓孩子在玩中動,使孩子記得快而牢。
⑼ 幼兒園中班情景數學培養幼兒什麼
數學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點數「7」以內的物體,正確說出總數。
2、幫助幼兒認識「7」以內數字,理解數字的意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3、引導幼兒感知物體數量的差異,初步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徵和規律進行「5」以內物體的排序。
4、引導幼兒認識長方形、橢圓形,感知其明顯特徵。
5、引導幼兒區別物體間5個量的差異(長短、高矮、粗細、厚薄等)
6、引導幼兒正確辨認內外方位。
語言
1、初步養成幼兒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
2、鼓勵幼兒用普通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表情地朗誦兒歌,能連貫、完整地復述故事。
3、引導幼兒學會有序、有目的地觀察事物,能圍繞主題談話和講述。
4、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能看懂並說出每幅畫的主要意思。
5、對生活中的常見符號感興趣。
6、培養幼兒對不同形式的文學作品的興趣,並能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想像作品所描述的情景。
音樂
1、能辨別並喜愛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種美的聲音。
2、樂於參加音樂活動,能感受並初步欣賞音樂作品的美。
3、能初步感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情感和意義,能初步運用聲音、動作創造性的進行音樂表現活動。
4、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較協調地做出各種韻律動作,較熟悉地演奏幾種常見的打擊樂器。
5、初步學會與同伴進行合作表演,並能從中體驗快樂。
社會
1、了解自己的興趣,願望、體驗和感激他人對自己的愛,願意關愛弱小者,有愛心和同情心。
2、願意為他人和集體做事,初步養成愛勞動的習慣,萌發愛集體的情感。
3、了解家鄉的物產和名勝古跡,熱愛自己的家鄉。
4、能遵守一日生活的基本規則,能簡單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行為,學習同伴的優點。
5、關心社區生活,初步了解社區的人文環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謙讓和分享,具有初步的社會公德意識。
6、了解與自己生活關系密切的周圍成人的勞動,尊重勞動者,懂得愛惜勞動成果。
7、遇到困難、挫折,嘗試自己解決,初步養成勇敢、自信、合作等良好品行
數學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點數「7」以內的物體,正確說出總數。
2、幫助幼兒認識「7」以內數字,理解數字的意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3、引導幼兒感知物體數量的差異,初步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徵和規律進行「5」以內物體的排序。
4、引導幼兒認識長方形、橢圓形,感知其明顯特徵。
5、引導幼兒區別物體間5個量的差異(長短、高矮、粗細、厚薄等)
6、引導幼兒正確辨認內外方位。
美術
1、鼓勵幼兒運用色彩、線條、形狀等大膽進行美術表現。
2、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多種繪畫方法,體驗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3、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綠、橙、紫等8—10種顏色,並逐步學會辨別同種色的深淺,學慣用較豐富的顏色作畫。
4、引導幼兒樂於參加手工活動,學習正確使用多種手工工具和材料,幫助幼兒養成獨立取放、收拾整理的習慣。
5、引導幼兒學慣用捏、插接等方法,塑造簡單的綜合體。
6、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大膽折、剪,貼出簡單的物象。
健康
1、引導幼兒愉快、安靜地進餐,幫助幼兒養成不挑食、細嚼慢咽的飲食習慣。
2、引導幼兒學習獨立有序地穿、脫和整理衣物。
3、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了解五官的用處及簡單的保護方法。
4、幫助幼兒記住幼兒園的名稱、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與成人失散時知道尋求幫助。
5、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危險標志。
6、引導幼兒走、跑時,上下肢動作協調,有精神.
7、引導幼兒跳躍時,蹬地較有力,落地時節要輕.
8、引導幼兒大膽地鑽、爬障礙物,基本做到手腳協調。
9、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球的多種玩法,學會拍球。
10、引導幼兒學會用單手向前上方用力揮臂擲物。
1
1、引導幼兒平穩、輕松地在一定寬度、高度的平衡板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