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數學日記怎麼寫
「數學日記」,就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寫進日記里。
對於數學日記,我認為可以分以下幾種情況來指導:
(一)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寫。
小學生的水平有限,教師在安排和設計計劃時,起點不要過高,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做到循序漸進。我引導他們可以根據近來學的內容寫。
如在教學「上、下、左、右、前、後」方位後,要求學生舉生活一例,用到這些方位術語,學生寫道:我坐在第八組,我的前面坐的是黃華,後面坐的是吳遠勇,左邊坐的是朱崇超,右邊坐的是吳城城。
另一位同學寫道:今天的天氣很好。我和爸爸、媽媽去和平公園騎健康快車。爸爸租了一輛。我發現這輛自行車和一般的自行車不一樣,它可以一家人騎,因為它有3個座位。爸爸坐在前面,我坐在中間,媽媽坐在後面。我開始很緊張,騎著騎著我就放鬆了。一陣風吹到臉上很涼快。啊,我真想下次再來騎。
又如在學習完「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後一課,讓學生思考,碰到一個不規則的物體,能不能藉助長方體或正方體測量出它的體積呢?很多學生動想出了很多好辦法,有的利用水,有的利用橡皮泥,有的利用長方體的容器測出了雞蛋,乒乓球,石塊等的體積,並寫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數學日記。
為了學習「約數、倍數」一單元,為了防止學生感到枯燥,我給每個學生編一個號碼,整個單元伴隨著他們,學習每個知識點時,都想想自己的號碼,學生寫成了一篇篇「我的號碼與數學」的日記。我的號碼是23號,我的約數只有1和我本身,我的倍數有46,69等,但是我們班上只有51個同學,所以我的倍數朋友在班上只有46一個,太少了。吳昊真幸福,班上所有的同學都是他的朋友,因為他是一號啊,每個人都是他的倍數朋友。學習了質數與合數後我才知道,原來我是一個質數。余老師說這一個單元很枯燥,可我覺得有趣極了!
(二)提倡學生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
可以寫預習或復習時的疑問與體會,可以寫自己課堂的得失,以及自我評價。(舉例)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常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時也有失敗的懊惱,學生把學習數學的心理體驗在日記中表達,讓老師,同學了解,讓學生的心理得到釋放。
(三)幫助整理所學的知識。
一個單元結束後,學生的理性知識較多,感性知識積累不夠,我指導學生將本單元的知識點疏理,採用與眾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有的學生繪制知識結構網路圖,有的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對比等等。(舉例)這在高年級學生學習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記錄一種學習方法,推薦給其他同學。
在學習數學活動中,學生不斷獲取新的知識,並把它納入已有的知識構建中,在過程中又許多方法要探索和選擇。通過數學日記可以把探索選擇方法的過程寫下來,並推薦給其他同學。例如(汪洋)
(五)記課外學習的收獲與體會.
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如果只限於課堂,就太窄了。為了使學生利用各種渠道獲取知識,我鼓勵他們把從網上查的,書籍上找的,從長輩那裡學到的各種知識記錄下來,通過交流讓全體同學共享,培養學生研究數學的興趣,同時學習的方式在交流中悄然無聲地變化著。
走進新課程後的今天,,「數學日記」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已逐漸被我校的廣大學生和家長認可。我欣喜地發現讓學生寫數學日記,提高了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的認識,喚起了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遠比在書本中「咬文嚼字」學得更生動,更深刻。日記中那文字里洋溢著的一股股濃濃生活氣息,給我的數學教學送來春天的新綠,道出了孩子們心靈的絮語,這正順應了古語: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總之,數學日記這一數學作業的創新形式,將數學知識融於了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處處皆數學。
『貳』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怎麼寫
數學游戲
今天的早讀課我進教室晚了一些。在進教室之前,我便在走廊里,聽到學生嘻笑的聲音。我便有點不高興,加快腳步,踏進教室一看,課代表張晨陽站在講台上,幾位同學站著,其他同學有大笑的、尖叫的、拍桌子的,什麼都有。我板著臉部:「你們在於什麼呢?」課代表張晨陽說:「我們在做數學游戲。」數學游戲,我一聽大松一口氣,也非常感興趣,「什麼游戲?這么有意思,我可以參加嗎?」我走過去坐在張晨陽的位置上,大家都笑了,齊聲回答可以。調皮鬼何易平還在邊上嚷嚷著:「朱老師要加深難度才行。」
游戲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了。原來是數青蛙的游戲。輪念兒歌,誰念錯或念不出,就罰做一道數學題。從第一個同學開始數:「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第二個接上:「兩只青蛙兩張,四隻眼睛八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逐個增加,誰數錯了,又從頭開始數。最高紀錄我們數到23隻青蛙。我自然是順利過關,有五名學生被罰到黑板上各做了一道計算題。
之後,我們還玩了一個「算二十四」的游戲,出示4個數字,看誰算得快,分成四大組,算對得10分。做得較差的兩組被課代表罰跑步。還真有意思!
我沒有參與第二個游戲,只是作為旁觀者在一邊,跟著同學開懷地笑著。我真的是很高興,因為孩子們已經會有效地組織、開展游戲活動。並且非常自覺,知道是數學早讀,就做與數學有關的游戲,還很有創新。由於游戲的形式新穎、活潑,學生樂於參與,而且這是一次完全是學生們自導、自演、自己組織的活動,學生更有興趣。在游戲中學生的參與性也比較廣,積極性更加地強。每位同學都愉快地、投入地參與了。
孩子們比我強,他們自己知道自己喜歡的、想要的形式來學習,我的確是應該向他們學習。他們的行為告訴我,教學形式可以更活躍些、更有趣些,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寓教於樂」;今天他們的行為還告訴我,他們行,他們可以。老師該放手時就放手。
但有一點是數學老師的悲哀:做數學題被學生看作是一種懲罰方式。難道做數學題不能象做游戲一樣有趣、好玩嗎?這也是我努力的一個方向,我要讓孩子們喜歡數學,把做數學題作為一種樂趣。
我答應同學,每周一的早讀課完全讓給學生自己組織數學游戲、活動。
我的困惑
今天聽了張玉平校長上的《百分數的認與識》,真是好!在我看來,比前幾天聽的特級教師的課並不遜色,朴實、細膩、生動。也很喜歡聽張校長的講座既實在又極具個性,並能引起很多思考。今天聽了張校長的一番話,我覺得困惑了。
記得最清楚的幾句話是說:「現在很少聽到一節像樣的數學課包括前幾天在常熟特級教師的示範課,都是在上活動課。」「連起碼的幾加幾都不知道,這還叫數學課嗎?」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是的特別是新課程,學生在玩玩鬧鬧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看上去開心、熱鬧,有實效嗎?再一想,又不能認同,怎麼能說活動課中學數學不好呢?學生的興趣提高,喜歡數學的同學也會變多了,他們愛合作、善交流、會思考、能探索,這不是現在學生所急缺的嗎?
其實歸結下來,還是「過程」與「結果」孰輕孰重的問題。當然,最好是魚與熊掌兼得,過程與結果兼備。但只能選其一的話,作為數學老師會偏向什麼呢?張校長說:「連8加5等於幾都不知道,還空談什麼新課程。」聽張校長的語氣,似乎偏向結果一些。張校長強調沒有結果的過程是無效的,雙基還是要切實抓。說得有道理。但與「新課程」的要求有點出入,「新課程」重過程,是讓學生體驗,經歷數學,學會一些方法和能力。到底是「重過程」還是「重結果」好呢?我感到非常困惑。
權衡再三,還是贊成「重過程」,還是欣賞這套新教材。我相信有了愛數學的情感,有了探索問題的能力,難道會不知道8加5等於幾嗎?知識是死的,情感、能力是活的,而且會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
橡皮可以無限大
今天在講《體積和體積單位》這課時,我們碰到這樣的一道題: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6( )。要求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顯而易見根據實際情況應該填立方厘米,大部分同學都沒有異議,只有王婷在那兒高高地舉起了手。我也甚感奇怪,點名問她有什麼事兒。王婷迫不急待地站起來說:「橡皮是可以無限大的,只要拖動就行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其他同學已經幫她解釋了:「計算機老師說的,拖動滑鼠橡皮可以無限擴大,也可以縮小。」好多同學都躍躍欲試,爭相發言。
生:電腦里是可以無限大的,而且題中也沒有說明一定是實際生活中的橡皮。
生:橡皮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有沒有比立方厘米更小的體積單位。
師:更小的體積單位是有的,只是不常用。
生:你們說的是電腦里的,不是真的,不能算。
生;實際生活中的橡皮也是不一定的,我想橡皮廠裡面肯定有一個很大的橡皮塊切成一塊塊小橡皮,說不定有6立方分米,甚至於6立方米。
……
『叄』 怎樣寫數學日記
理解「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就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他們自己對每天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評價及意見,包括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真實心態和想法。 數學老師教學生寫數學日記到底寫什麼?這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作為數學老師可以指點學生寫以下內容:
一、數學日記內容
1、課堂日記
寫心得體會,學生在學數學、上數學課後或做數學作業時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體會、有什麼啟發、有什麼發現等,都可以在日記中寫上通常會記錄下學生在上課時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聽講情況、合作情況、思維情況、創新情況、應用情況。例如:
我們今天學習了「三角形」,知道了什麼叫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徵,三角形的分類和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踐中的廣泛應用等。這節課,我學得最好的地方是三角形的特徵,還有一個地方我還不理解:為什麼鈍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個鈍角,不能三個角都是鈍角呢?我問了其他幾個同學,他們也不會,明天我得再請老師給我講一講。你看,有問題就是好,它能讓我想得多,把所學知識理解得透徹。
2、思維日記
要記錄學生上課、作業、解決問題時的思維過程。
例如:老師給我們講了一道題:5800萬千米=( )億千米。一個小組是這樣做的:萬千米和億千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0,就用5800萬千米除以進率10000,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是0.58億千米。我還有一種想法:先把萬千米改寫成千米,是58000000千米,再在它億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是0.58億千米。怎麼樣,我的方法好嗎?
3、合作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與同學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互相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況。例如: 今天,我又沒有認真聽講,所以上交作業做得那麼慢。不會的題,我就去問同位同學,他有點不想講,這我知道,是因為這幾天我一個勁的問他題,把他問煩的緣故,我不怨他。唉!今後一定得認真聽講。於是我就去問劉曉萍,她給我講得非常細。交上作業,老師誇我做得好,我非常高興。其實,老師應該誇那位同學,至於是哪一位同學,我想大家已經知道了。
4、生活日記
主要用來記錄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感興趣、並有親身體驗的有關數學的情景,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今天中午,媽媽讓我買1元5角錢的白糖和打2千克醬油,給了我一張10元的錢。我買了之後,售貨員找給我6元3角錢。回家的路上,我算了算:1千克醬油1元6角錢,2千克就是3元2角錢,再加上買白糖的1元5角錢,一共花了4元7角錢,10元-4元7角:5元3角,應該找給我5元3角錢,他多找給我1元錢。我又回去找售貨員,他邊把多找的錢收回去邊說:「你真誠實,是個好學生!」啊!我用數學啦,數學的作用好大呀!
5、情感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發展變化的情況。
例如:今天中午,我發現張燦抄靳泰然的,數學學習指導,我想了一會,到底報告不報告老師呢?如果報告了,是為她好;如果不報告的話,就害了她。於是我就告訴了老師,老師把她喊了出去,她進來的時候一聲也不響,好像生我的氣了。這樣的事,到底該怎麼辦呢?
6、考試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考試前的應試情況,考試中的做題情況和考試後的經驗總結情況。例如: 今天,我們考試完了,成績也下來了,我估計能考90分以上,誰知才考了87分。我都是馬虎做錯的。如:「一個整數的末尾添上兩個0,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這個判斷題是錯的,因為在0的末尾添上兩個0就不成數了,我疏忽了這一點。以後一定要仔細分析,全面考慮問題。
7、探索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有關數學的自主探究、主動發現、實踐創新的過程。例如:
我在玩計算器時發現了一種現象:21—12=9,43—34=9,65—56=9,76—67=9,87—78=9……
32l一123=198,432—234=198,543—345=198,654—456=198,765—567=198……
4321—1234=3087,5432—2345=3087,6543—3456=3087,7654—4567=3087……
54321 —12345=41976,65432—23456=41976,76543—34567=41976……通過觀察發現:幾個連續的自然數組成一個整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組成的數減去這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組成的數,如果組數的數字的個數一定,所得到的差就相等。你說數學奇妙不奇妙?通過研究,我知道了:只要你樂於探索,你就會有很多奇妙的發現,這時,你也就會發現數學是多麼的有趣。
8、故事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身邊發生的或聽到的一些數學小故事。例如:
今天我在家裡,給爸爸出了一道題:10+10等於多少?爸爸說:「20」,我說:「錯!」爸爸說:「得多少?」我說:「得18,10和10壘起來,不就是18嗎?」說完,我們都笑了。
9、老師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對老師的態度、情感、建議等內容。寫疑難問題。學生在學習數學、做數學題時碰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時,可以把這些難題寫在日記中,請求老師幫助解決。在上數學課時,對老師講解的例題,總是聽不明白, 疑惑不解、又不敢發問,也可以寫在日記中,請求老師課余給予個別輔導等等。學生對數學老師的上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可以寫在日記上;對數學老師另有看法,或者有什麼心裡話要對老師說,也可以寫在日記上。有位學生在日記中寫著:「老師:今天不知為什麼,您講的數學例題,我總是聽不進去,所以今天的數學作業有好幾題做不來。為了完成您布置的學習任務,我只好到同學那裡抄了幾個答案。實在對不起。您如果有時間能不能再給我輔導一下。」再如:
老師這節課表揚了我三次。一次是孫佩同學不會移動小數點,我站起來對他說:「只要擴大就向右移,只要縮小就向左移。這樣對應起來就好記了。」老師誇我總結得好。第二次是做既擴大又縮小的題,我有我的好方法:是先綜合,確定是最後擴大了還是縮小了,再移動小數點。老師誇我方法新穎、有特色。第三次是我一直積極回答問題。老師誇我學習勁頭足。我這節課上得可高興了。老師,我想對你說:「以後上課,您就多表揚表揚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要表揚,這樣,我敢保證我們班上每一節課都會樂開了花。
10、成長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學習中進步情況及存在問題和改正問題的過程。例如: 今天上課,我的精力總是不集中,老是想這想那,成績也在下降,好像是掉進了陷阱(精力不集中),又無力向上爬。我想,我一定要用最大的力氣,爬上這可惡的陷阱!也希望同樣掉進這陷井裡的同學,盡快爬上來。
11、閃光日記
主要記錄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經驗、心得、體會及每一個成功之處、優秀之點。例如:經過積累,我已經寫了三十多篇數學日記了。我們組的同學都誇我寫得好,我總結了一下,有一點經驗:寫今天發生的有關數學事件的過程;寫我自己學數學的想法;寫數學的用途……只要抓住前面的內容仔細寫,就可以寫一篇好日記。班級對我的月評價是:你被評為數學日記小名人,祝賀你!我們相信按照你寫日記的方法,全班同學都能寫出一篇又一篇好日記。每天學的數學要點,做到的好的題目和不懂的問題等等。我一般是讓他們寫些關於最近學習的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里對觀察。如: 爸爸媽媽的工作很辛苦,請用24時計時法記錄一下你父母一天的工作時間,再寫一篇數學日記。
『肆』 數學日記 300字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玩飛鏢
今天,我和爸爸外出買回來一隻飛鏢。回到家裡,爸爸把飛鏢掛在牆上,和我一邊玩,一邊教我記分的方法。
這個飛鏢是圓形的,沿著半徑方向分為四個圓圈。中心紅圓圈是50分,第二個綠圓圈是25分,第三個紅綠相間的圓圈是3倍的計分區,第四個紅綠相間的圓圈是2倍的計分區。最外邊由黑白相間的20個小格組成,每個小格上都對應著一個分數。黑白紅綠四種顏色加上不銹鋼隔條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
飛鏢有六支,一開始,我們並不按照比賽規則進行,而是每人分別投3支,看誰投的分數最多,從而決定輸贏。比如:一支打了20分,另一支打了7分的3倍區,第三支打了18分,怎樣算呢?就是7×3 + 20 + 18 = 59 分
玩飛鏢不僅鍛煉了我的口算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還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我喜歡玩飛鏢。
學完難題後的想法
今天,我學了一道難題,我覺得學的很好。因為我動腦筋了。爸爸說:「不會的題目,要多動腦,多思考。」比如,我看到一道題目:388÷4你知道等於多少嗎?我們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還沒學,但我想試試,我一開始是這樣算的,3不夠除以4,我可以把8添上去,用38除以4可以商9,我一想4×9=36怎麼辦?咦!有了,把38-36=2,然後把2和8和起來,用28÷4=7,我高興的說:「這道題等於97!」爸爸誇獎了我。
數學日記(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石家莊動物園遊玩。先買火車票,大人25元,小孩13元。共花了63元。
到了那裡,住旅館花了188元。第二天,我們就去了動物園。去的時候用了45元,回來用了40元。動物園門票大人是40元,我是30元。回去的火車票價和來時一樣。在火車上,我算了一下,不算飯費,其它花了509元。
這兩天,我十分愉快,因為我不僅見到了許多美景,而且還知道了各種票價!
數學日記(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門口小超市買東西。到了那裡,爸爸給了我10元錢,讓我自己去購物。
我進去後,先拿了一包乾脆面,用了5角。然後拿了一包蝦條和一包甜面醬,用了1.5元。接著又拿了兩塊白巧克力,花了5元錢。最後,又拿了一瓶冰紅茶和一包乾脆面,用了3元。10元錢全花光了。
這次不僅讓我知道了怎樣花錢,而且讓我知道了一些物品的價格。
豐兆煒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1):媽媽掙了多少錢
5月18日,媽媽帶我去銀行買基金。
我問媽媽:「什麼是基金?」
媽媽說:「基金是一種理財方式。」
「什麼叫理財方式?」我還是不明白。
「就是把自己的錢通過合理分配後再投資,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比如投資股票、基金、債券,或者存入銀行等等。」媽媽解釋道。
「所以我們要買基金嗎?」我問。
「對呀。選擇買基金是因為它收益比銀行利息高,又比股市風險小。」媽媽繼續耐心地解釋。
「那你掙了多少錢呀?」我問。
「這就需要你算一算了。我在1.03元時買了一萬股,又以1.18元的價位賣出。每股要向基金公司交0.02元的手續費,你說我掙了多少錢?」
我趕緊拿出絕筆,寫出這樣幾個算式:10000×﹙1.18-1.03-0.02﹚﹦1300(元)
媽媽看了笑著說:「寶貝,真聰明!」
哈,我也成理財小專家了。
數學日記(2):買 菜
星期天,我和姥姥去買菜。市場里有許許多多蔬菜和水果,下面是各種蔬菜的價格:雞蛋:3.5元 豆角:1.3元 黃豆:2.5元 黃瓜:0.8元 西瓜0.6元 蘋果:1.5元 。我們一共買了一斤雞蛋, 一斤豆角,一斤半黃瓜,二斤黃豆,九斤西瓜,四斤蘋果,總共花了3.5×3+1.3×1+0.8×1.5+2.5×2+0.6×9+1.5×4=24.4元
哈哈,你瞧,我都算出來了,以後買菜可得帶上我呀!
靳佩璇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1)
2007年7月29日星期六 晴
昨天,我在家寫一篇數學日記時,提到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我便問爸爸:「從家到學校一共需要幾千米?」爸爸說:「一共有七千米。」爸爸又問:「你知道一年光接送你要走多少千米嗎?需要汽油費多少嗎?咱家的車100千米需要6升汽油,1升汽油5元。」
同學們你算出來了嗎?看看我算的對不對?今年一共有365天,寒暑假一共有90天,一共有72個周末,現在還有203天,說明一年要上203天學,一天接送兩趟:4×7=28千米,那麼一年要走路程是:203×28=5684千米!需要的汽油費用是: 5684×(6÷100)×5=1705.2(元)。
數學日記(2)
2007年7月29日星期日 晴
今天,我想出了一個數學問題:我們一家三口人從邯鄲到秦皇島,是坐火車便宜還是坐汽車便宜?我現在就要開始算了!大家也拿起筆來吧!
哈哈!我已經算出來了。大家一起來驗算吧!秦皇島距邯鄲有700千米,耗油量—100千米10升油,一升油5元,過路費300元。一共用:700÷10=70(升)油 一共用:70×5=350(元) 總計:650元。現在該算坐火車了。大人:220元 硬卧鋪 小孩:60元 半票硬坐。 買兩張卧鋪,一個硬坐,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可睡一張硬卧。總計:500元。答案出來了!
數學日記(3)
2007年8月5日 晴
今天,媽媽要給我報游泳班了,並且還有陳曼嘉。回家後媽媽問我一個問題:在碧波游泳池20天150元,每天2小時。在新世紀游泳池,15天100元,每天1小時。在哪劃算?
我要開始算了!大家准備好了嗎?先參考一下我的答案吧!先算出一共學下來要幾個小時:20×2=40(小時) 15×1=15(小時)再算每小時幾元:150÷40=3元7角5分 100÷15= 6元6角7分 還是在碧波合算,你們算好了嗎?
數學日記(4)
2007年8月6日 晴
今天我喝奶時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就是每天我要喝奶(媽媽爸爸都喝,不過這次不算)一瓶酸奶和一袋牛奶,早晨的一瓶酸奶一元,晚上一袋牛奶一元。一年一共喝多少瓶酸奶和多少袋純奶呢?共需要多少元?
大家OK了嗎?看看我的吧!按平年算:一年喝365瓶酸奶365袋牛奶,一共用720元那麼閏年就是722元。我從兩歲開始喝奶至今八歲,我一共喝了多少袋奶,一共花了多少錢?閏年有兩個,平年也有六個。平年一共花錢:720×6=4320元 閏年:722×2=1444元 一共4320+1444=5764元哇!一共5764元!大家算好了嗎?
數學日記(5)
2007年7月28日星期五 晴
今天,在去秦皇島的路上我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就是邯鄲到秦皇島一共需要多長時間?
從邯鄲到秦皇島一共路程是700千米,轎車每小時行駛100千米。中間上廁所一共要30分鍾,加油一共要20分鍾,吃飯需要一個小時,大家算出來了嗎?我利用:時間=路程÷速度公式算的:700÷100=7(小時) 7小時+1小時+30分鍾+20分鍾=8小時50分鍾。所以到從邯鄲到秦皇島一共需要8小時50分鍾。你們算出來了嗎?
劉禹初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1)
---8月1日
今天晚上我是這樣安排,晚餐吃米飯300g、炒菜200g,大約要吃一個小時。吃完飯,休息20分鍾,就出去玩賽車,賽車每分跑1200米,我追都追不上。
回到家裡,打開電視,看了半小時的新聞。然後拿出《窗外的小豆豆》,看了20多頁。准備洗漱上床睡覺了,我擠出1㎝長的牙膏,灌上100g的水,上上下下,左左右要刷3分鍾。洗臉要用500g的水,洗8分鍾。一切做完了,我就要舒舒服服的睡覺了。
數學日記(2)
----8月7日
今天中午我就要從香港飛回石家莊了,在香港國際機場我看到我們要乘坐的飛機是波音737,屬於中型飛機。
進到機艙,中間的通道大概有50cm寬,兩側各有三個座位,共有25排,最前方還有8個商務座位。飛機起飛後,我從自動彈出的電視屏幕上看到,飛機很快升到了7000米的高度,時速830公里/小時。點餐的時候,我喝了300毫升的冰雪碧,吃了200克的米飯,周圍的人們都吃得津津有味。午餐過後,漂亮的空乘阿姨給我拿來了一塊長150cm,寬80cm的毯子,我迷迷糊糊的就睡著了。大約過了兩個半小時,我們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
路其海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1):琳琅滿目的菜市場
2007年 7月22日
今天,我和奶奶去菜市場買菜。菜市場的商品真多啊!有綠油油的油菜、紅紅的胡蘿卜、各式各樣的水果……「便宜了,白菜1.2元一斤了!」、「快來啊,土豆2元二斤了!」、「鹵水豆腐每斤九毛,保證足斤足兩!」市場上到處是小商販的叫賣聲。
我和奶奶來到一個肉鋪前,看到招牌上寫著:「雞腿每斤8.5元,五花肉每斤9.5元。」奶奶問我:「今天中午我們做個雞腿燉豆腐吧!」。「太好了,我最喜歡這道菜了」我愉快地答道。於是,奶奶買了2斤雞腿和3斤豆腐。我問奶奶想吃什麼菜,她說:「炒圓白菜!」我們就又買了一斤圓白菜。
回家的路上,奶奶告訴我她總共帶了100元錢,問我買了雞腿、圓白菜和豆腐後現在還剩多少錢。我在心裡默默地計算著:雞腿8.5*2=17元,豆腐0.9*3=2.7元,白菜1.2*1=1.2元,共花掉17+2.7+1.2=20.9元,還剩100-20.9=79.1元。我告訴奶奶答案後,她高興地說:「恭喜你答對了,我的孫子真聰明!」
數學日記(2)
2007年8月23日
今天下午的羽毛球課上,老師讓我們繞著操場跑三圈,還強調如果誰被別的同學超過,,就罰多跑兩圈。 我想,一圈400米,如果被別人超過,就得跑5圈,5*400米=2000米=20000分米=200000厘米,天啊!我一想到這么大的數就想暈過去。
開始跑了,第一圈我還能跟著隊伍跑,可跑到第二圈時,我感到身體越來越無力,雙腿越來越沉重,太陽好像也離我越來越近,我恨不得一屁股坐到操場上。眼看著我就要被超過了,我緊咬牙關,猛地向前沖,我不僅沒有被別人超過,還超過了前面的一個胖同學!
這節課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因為我又一次戰勝了自己!
數學日記(3)快樂的旅程
2007年7月27日
今天,我們全家和爸爸的同學三家一起乘汽車去秦皇島旅遊。路上,我問司機這輛汽車的時速能達多少千米,到秦皇島大概需幾個小時?他回答說能每小時能行使100千米,到達秦皇島約需8個小時。8*100=800千米,從邯鄲到秦皇島800千米,我想這好遠啊!媽媽說:「兒子,你算算到達目的地應該是幾點?」我心裡默默地算著:我們上午10點出發,大概行使8個小時,也就是10+8=18,呀!到秦皇島就下午6點了,時間好長啊!
路上,我和小朋友們講笑話、做詞語接龍游戲,非常的高興。我們的汽車在高速加油站加油時,爸爸的同學張叔叔問我:「路其海,柴油每升4.64元,我們每次需加油50升,需花多少錢?」我算到:4.64*50=232元,「232元!」我回答。大家說:「恭喜你答對了。」張叔叔又問:「我們來迴路上總供需加油4次,你能告訴我我們總共要花多少錢嗎?」我非常自信的回答:「這個好算得很,232*4=928元!」車上的人都誇我數學學得真好,我心裡美滋滋的。
由於路上堵車,我們比預定時間晚了4個小時,晚上10點才到達秦皇島。雖然很累,但我非常興奮,因為終於可以到海邊玩耍了。
馬琳琳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1)
昨天早上我和爸爸6:30分出發,估計以每分鍾50米的速度步行,7:00到達趙苑。今天我們還是6:30分出發,到達趙苑時6:55分,爸爸問我今天的速度是多少?
我說這是一個路程問題,應首先知道時間、速度、路程,他們的關系是: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我從昨天可以判斷出我家到趙苑有多遠。所用時間是7時-6時30分=30分鍾,速度是每分鍾50米,所以路程是30×50=1500(m)。今天與昨天走的是同樣的路程,但所用時間是6時55分—6時30分=25分,所以說今天的速度是1500÷25=60(m/分)。
數學日記(2)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們家屬院有兩棟樓房,我步測了一下大約有40米,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樹,能栽多少棵樹呢?我想這是一個植樹問題,想知道答案首先求出有多少個4米的間隔,再想兩頭因為有樓房不能種樹,是兩頭不種樹的植樹問題,所以說用間隔個數減去1就是能栽樹的棵數,列式為:40÷4—1=9(棵)。
田逸凡 數學日記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晴
購書單
爸爸從石家莊給我買了四本書,我存細看了一下付款小票,其中有兩本數學書,每本11元;兩本英語書,一本13元6角,一本15元。最後標出的總價是35元4角。
我開始計算:11元+11元+13元6角+15元=50元6角。
我說:「不對呀,爸爸!你應該付給書店50元6角呀!怎麼最後標出的總價是35元4角。」
「你忘了打七折了!」爸爸說。
「什麼是打七折呀?」我問道。
「打折的意思就是普通人買東西都會存在討價還價的心理,商家為了滿足消費者這樣的心理,達到促銷的目的,把商品價格進行降價,將商品的原有價格進行百分比的換算後賣出。你可以理解成把原來的價格分成十份,打幾折,就是付其中幾份的錢。打七折呢,就是假如一個東西十元錢,那麼只付七元錢就可以啦。」 爸爸說。
「噢,原來是這樣,那麼打五折就是付五元錢,打六折就是付六元錢啦!」我說。
「是的,現在為了考考你是不是真正明白了打折的意思,我給你出道題,一件東西原價十六元,現在打六折,賣多少錢呢?」爸爸問。
我認真地思考:原價十六元,分成十份,一份是一元六角,再乘六,等於九元六角。於是,我大聲地回答:「打六折以後賣九元六角。」
「答對啦,銘銘真棒!」爸爸高興地說。
今天我非常高興,因為我明白了價錢打折的意思,學到了新的知識。
王歌曈 數學日記
(一)
我家附近有一個燒餅店,我買燒餅時,看到加工一鍋燒餅需要7分鍾,一鍋燒餅7×5=35個,一元錢可以買4個,一個就是25分,一鍋35×25=875分,才8.75元。一張比薩餅60元,大約能買60÷9≈6鍋燒餅,合6×35=210個燒餅!
(二)
今天,媽媽去「新世紀」商場購物, 回來給我買了2條杉杉的褲子和1件巴拉巴拉的上衣。媽媽告訴我價錢,讓我計算一下。
衣服
原價(元)
現價(元)
長褲
138
25
短褲
96
25
上衣
78
39
合計
312
89
真是便宜不少!
我們分析了一下:巴拉巴拉打折的原因是秋天到了,夏天的衣服再不買就錯過時機了。杉杉的衣服雖然打折很多,廠家是為了清倉。
王家鼐 數學日記
(一) 切西瓜
今天,我和爸爸在叢台公園玩的時候碰見了趙琳哲和她爸爸。於是我爸爸讓他們去我家吃大西瓜。我爸爸切西瓜的時候,給我出了道難題:---怎麼切能四刀切出九塊來,吃完剩下十塊皮。
我怎麼比劃著切也只能切出八塊,就是切不出九塊來。後來爸爸告訴了我們答案。爸爸說:「是在西瓜上橫切兩刀,豎切兩刀,切出一個井字來」,井字中間那一塊兩邊都有皮,所以吃完就能剩下十塊皮。你聽明白了嗎?
(二)分西瓜
我們切完西瓜吃西瓜的時候,趙叔叔說:「我問大家個問題好不好?」我們都說「好」趙叔叔說:「我提的是一個數學問題,一群人分西瓜,若每人分兩條西瓜,還剩下五條
每人分四條呢,就差三條不夠,問一共有幾個人。
我知道這是盈虧問題,根據公式「分配總人數=盈虧總額÷兩次分配數之差」所以算出來一共有四個人。
算式:(5+3)÷(4 —2)= 4
王欣然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之
——精打細算坐出租
這個暑假我是在北京度過的。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媽媽、爸爸帶我去看了一個大型童話木偶戲——《安徒生之旅》。
走在路上,媽媽說:「中國兒藝劇場離咱們家太遠了,我們總不能走著去看節目啊,要是走著去,別說我,連你們靈巧的人到那也得累斷腿呀。「
爸爸說:「我們坐計程車吧。」
媽媽馬上說:「從這到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有30公里,計程車起步價10元,包含3公里。以後每公里2元,但是滿15公里就得算往返了,加價50%,也就是說,出了15公里每公里單價就會從2元變成3元,打一輛車需要大約80元,太貴了。
我立即出主意:「你不是想要省錢嗎?那麼我們換一種方法來算算。如果我們在15公里的時候下車,不就不用多交錢了呀?」
爸爸贊許地點點頭,問:「那這究竟能省多少錢呢?」
我心算了一下,說:「打一倆計程車用的錢是:30-3=27km,27-15-3=15km,15*3=45元,45+10=55元,15-3=12km,12*2=24元,55+24=79元。但是如果我們在剛到15公里處下車換打另一倆計程車,那麼打兩輛車用的錢就是:30/2=15km,15-3=12km,12*2=24元,24+10=34元,34*2=68元,79比68多11元,我們能省10多塊錢呢。」
爸爸開心地說:「好,小寶,虧你想得出來,下車獎勵一根雪糕!」
媽媽佩服地說:「小寶,看來以後得跟你學數學了!」
我謙虛地說:「沒什麼!只是多動動腦筋就行了!」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星期天啊!
數學日記之
——精打細算買衣服
今天,媽媽在洗完衣服准備離開洗手間時,一不小心,外套被水龍頭掛了一個洞。看著媽媽弄壞了衣服正在傷心,我湊上去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走,咱們去買新衣服去。」說著,就拉著媽媽往門外走。媽媽無可奈何,只好帶我去買新衣服了。
「我們去哪個大商場啊?」我好奇地問。
「先去附近的華聯商場看一看,聽說最近在搞活動。」
遠遠看到華連商場的巨幅海報,媽媽興高采烈地說:「快看,這兒的商品都可以買200減20元,走,咱們看看去。」
進了商場,媽媽拉著我直沖四樓女裝區,她在那裡轉了三圈才看好一個黑色、上面綉了花的外套,服務員告訴我們,這件衣服568元,滿了2個200元,可以減40元,只需付528元。媽媽正要購買,我把她拉到一邊,小聲地對她說:「上回我們去買書,不是路過西單商場嗎?我看見那裡的海報上寫著那兒的衣服全部打九折。可能更便宜!」
為了買到更實惠的衣服,我和媽媽又高高興興地去了西單商場。果然,一模一樣的衣服在這打九折後賣568-56.8=511.2元。
我心算了一下後,高興地說:「528-511=17元,總共可節約17元。還是直接打折省的錢多。」
回家的路上,媽媽穿著新買的衣服,不斷地誇獎我長大了,會精打細算地理財了。
王子良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一)
爸爸和我在客廳聊天,爸爸說:「你已經學過年齡問題了,我問你一下,我今年35歲了,你現在8歲,那我什麼時候是你年齡的4倍呢。」我說:「它是年齡問題其實也是差倍問題,你比我大27歲,是我的4倍其實是比我多3倍,我到9歲時也就是1年後你是我年齡的4倍。對嗎?」爸爸點點頭,高興地笑了。
數學日記(二)
早晨,我和媽媽下樓鍛煉身體,樓前後種了許多樹,媽媽說咱們算一下共多少棵樹吧。我說:「好吧」。媽媽說:「聽好了,樓前後分別種楊樹和柳樹,種楊樹每隔6米栽一棵,共栽21棵,樓後每隔5米種一棵柳樹,共種了幾棵柳樹?」我想了想,棵數是21,段樹是20,20×6=120米,種柳樹段樹120除以5再加一就是棵數,是25棵,媽媽聽了直點頭。
謝欣然 數學日記
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
今天,大媽給我寄來了6件衣服,每件都是從汕頭的專賣店買的,而且都很貴哦!印花T恤75元一件、藍色睡衣88元一件、白色裙褲78元一條、吊帶背心55元一件、中褲88元一條、斜肩背包38元一個,而且還有125元的郵費呢!
讓我們算算多少錢——啊,一共是547元!大媽對我真好,給我買了這么多漂亮的衣服,千山萬水隔不斷我們的親情!
2007年7月19日 星期日
今天我聽說西北部份地區非常缺水,甘肅省會寧縣很多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分別是:出生時、結婚時和去世時。
可算算自己呢?一年裡,春天兩天洗一次,共洗45次;夏天每天洗一次,共洗90次;秋天也兩天洗一次,共洗45次;冬天三天洗一次,共洗30次。這一年裡就洗了210次澡,就已經是那裡的人洗澡次數的70倍了。而我今年已經9歲,都洗了1890次澡了,是會寧人的630倍了。哦!生活在那裡的人真痛苦!我長大後要每月免費給他們送一次水,讓他們每個月都能痛痛快快地洗個澡!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一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書店看書。媽媽說,有好書就買下來,不太好的書看看就行了。
媽媽看了6本書,平均每本12元。我看了18本書,是媽媽看的書數量的3倍,可平均每本才6元,這樣媽媽看的每本書的價格就是我的2倍了。
媽媽共省了72元,我共省了108元,我們兩人共節省了180元。啊,真的好省錢喲!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這幾天,我們二年級的同學、家長一共28人組成了一個旅行團,到秦皇島、北戴河玩。我們在臨近海濱的賓館訂了四人間,28個人需要訂7個房間。每人每晚住宿費是40元,一個四人間每天需160元,7間一天需1120元。我們在北戴河住了3個晚上,共需要住宿費3360元。
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我們家租房子的費用以前是每月550元,這個假期,小區內的租房費又提高了,房東給我們漲成了每月700元。
以前,我們家每年的房租是6600元;現在,每年的房租是8400元,今年比以前貴了1800元,太貴了!
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我和媽媽比賽跳繩。我每分鍾跳137下,媽媽每分鍾跳185下,媽媽每分鍾比我多跳48下。我們一共跳了15分鍾,我15分鍾共跳了2055下,媽媽共跳了2775下。我們兩個15分鍾共跳了4830下,媽媽15分鍾內比我多跳 720下,真厲害!
2007年8月8日 星期三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姐姐去古石龍景區玩,爸爸開車的平均時速是60千米/小時,相當於1千米/分鍾,共開了15分鍾。由此可以算出,從我家到古石龍風景區共有15千米。假如平均時速是2千米/分鍾,7分30秒的時間就可以開到那裡了。
2007年8月16日 星期日
我在假期里看了12本書,而從7月12日到8月16日共有36天,正好平均3天看一本書。每本書平均120頁,就是平均每天看40頁書。有時我看50頁左右或30頁左右,不過大部分時間看40頁左右。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暑假,我和媽媽去北戴河旅遊,提前去的四天吃、住、購物共用1200元,和同學們會合後共花1700元,去白洋淀共用400元,又去古石龍景區共花105元,這個假期去旅遊共花了3405元。喲,可真不少!
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數學口算題卡共有125頁,分數部分有8頁,不用做,我共要做117頁,假期有55天,我平均每天做2頁便可寫完口算題卡。如果我每天寫6頁,就只需19天就可以寫完,還有36天能寫其它作業了!
趙林哲 數學日記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天氣晴朗
分西瓜
今天,有幾個同學來我家寫作業。天氣很熱,馬琳琳說:「我要消滅你家的西瓜。」我說:「可以啊,不過要算對這道數學題才可以吃。」他們說:「好啊!你快出題吧。」「一人一塊多一塊,一人兩塊少兩塊,問有幾個人?幾塊西瓜?」我的話音剛落,馬琳琳就回答說:「3個人,4塊西瓜。」「回答正確,你是怎麼算的呢?」我問。「(1+2)÷(2-1)=3 這是人數。3×1+1=4這就算出西瓜的塊數了。」馬琳琳回答,其他的同學都說對。我們幾個就把西瓜分著吃了,數學真有趣啊!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有暴雨
今天,爸爸帶我去姥姥家。在路上,我和爸爸做了個游戲。我數路邊電線桿的個數,爸爸計時。爸爸說開始,我就開始數,爸爸說時間到,我就停了。我一共數了13根電線桿,爸爸計時為2分鍾.爸爸還告訴我每兩根電線桿間的距離是20米,問我車的速度是多少?我回答說:「(13-1)×20是我們走的距離,用距離除以時間2分鍾就是我們騎車的速度。答案是120米每分。」爸爸誇我:「你算的真快,小腦瓜真聰明。」
我真高興啊!我發現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伍』 什麼是數學日記如何寫
數學日記並不是在文章中寫到數學信息,雖然算對,但是這是一個比較拘謹的,像是應付。寫數學日記的話,是要把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其實,生活處處有數學。比如:2塊烤翅+2包薯條+3盒酸梅湯+2個漢堡+1個披薩要幾百元。但是盒飯里有:3個素菜+2個葷菜+1盒米飯+一份湯還不到15元,也有營養的多。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就可以寫成數學日記,並算算如果工作餐不吃快餐等等而是回家吃或吃盒飯,這數字你有什麼感受?再比如:上網看看大樹一天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放出多少氧氣,那1000顆大樹一天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放出多少氧氣?數字對你有什麼觸動,你決心要怎樣做?
數學日記的格式和普通日記一樣,你可以想像成寫普通日記,但是要寫出你遇到的數學問題。其實寫數學日記最重要的還是寫出你遇到的數學問題。
『陸』 如何寫數學日記
日記:記下這一天所發生的開心或不開心事情。
數學日記:記下這一天所學到的數學知識。
日記,一定要求實。
所以數學日記,也要求實哦。
綜上所述,建議你的數學日記寫一下幾點:
1、記下今天所學到的知識
2、記下今天沒掌握的知識
3、確立自己今後對沒掌握知識的攻克計劃
4、並做好自己以後對數學學習的長遠計劃
首先寫今天遇到了些啥事情,胡亂編個跟數學有關的,然後說你想啊想(插廢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啊什麼的),然後說還是沒明白,在說被旁人一句不經意的話提醒,終於想到了。最後吹原來數學是這么有用的,就在我們身邊。完
數學的學習對於我們女孩子真的有些吃力。但為了心中夢想的大學和前程,努力把!
例如:今天上午,我正在為數學日記寫些什麼而煩惱。在網路的知道上閑逛,希望能碰到些啟發。突然,知道上的一片文章吸引了我:
「 八路實驗小學六(7)班 徐瑞祥
今天下午,我在《小學生雙色課課通》上看到了這樣一道題。
一個圓錐底面半徑是8分米,高的長度與底面半徑的比3:2,這個圓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
我沒多看分析,對著這道題便琢磨開了,咦?圓錐體的面積我沒學過怎麼計算啊。那這道題我有怎麼解呢?我嘆了口氣,准備繼續看完分析,刻我轉念又想,這個暑假過了我不久是六年級了嗎?若是連這道課課通上的題都不會做。我還算是什麼奧數班的啊?不就是名不副實了嗎?對,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來。
按照往常我在這種題面前一定是在腦子里建立一個模型,可是,對於這道題我卻格外謹慎,生怕有個閃失。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圓錐的透視效果。定睛一看,咦?這個圖形如果是平面圖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樣了嗎,那這個圓錐的立方面積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圓柱體的面積的2分之1了嗎?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來圓錐體的面積也同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圓錐體的高,和底面積不就可以求出了嗎?再回到這道題上,它的條件里告訴了你底的半徑,就等於告訴了底面積,它說高和底半徑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徑的長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徑×3÷2=高。這么說來,高就是12分米,底面積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圓錐體面積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終於被我解出來了。」我長吁了一口氣,通過這道題,我也發現了,其實數學中有許多東西是相通的,就像圓錐體面積和是三角形面積一樣。其實並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計算公式,只要可以融會貫通,一樣可以解題。
可以嗎?不行修改一下 !
還有:一)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到家後,媽媽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還剩下一根,我送給了隔壁的小強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數學日記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日記6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麼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於9,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數學日記7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數學日記8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隻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隻,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隻,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隻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隻,還原乙樹是14隻;甲樹就是16隻。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隻,乙樹14隻。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數學日記9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
打了好累啊,加多幾分啊!
『柒』 數學日記是什麼要怎麼寫呢
比如我今天在某某書上看到一個數學題目,覺得非常有趣,然後把題目抄了,做題
今天看到一個很難的題目,題目是。。。不會做,問了誰誰,怎麼解決的。有解題過程
今天跟媽媽去買菜,菜場肉多少錢一斤,媽媽買了多少斤,白菜多少一斤,買了多少斤。。。等等,然後媽媽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帶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
你可以參考一下。。。
『捌』 數學日記的解釋是什麼,應該怎麼寫
是記錄每天學習數學的心得體會的文字。每天學的數學要點,做到的好的題目和不懂的問題等等。寫數學日記有一個好處:可以促進師生互動。以往數學課過後很少會有時間與學生交流,而這回我讓學生寫了日記以後,從他們的文字中我發現:學生上數學活動課是多麼得開心。
對於「動手製作」這樣的事情是樂此不疲的;還發現有一部分學生的製作過程並不正確(課上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孩子)對於認真製作、認真記錄的同學,看到老師在日記後面寫上的表揚話語,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
數學怎麼學
學好數學興趣是前提和基礎,學數學提前做預習是個好習慣,在預習過程中盡量把問題解決掉,再做一些相關練習鞏固。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標注出來等老師上課講解,反思自己看書為什麼沒看懂。
做課後練習題時,圍繞公式去舉一反三,讀每一個已知條件都要給出數學思維反饋,用畫圖、試值等多種方法去求解,不要拘泥於唯一解法。數學成績好的學生都不是光聽課就能學會的,只有自己多琢磨、多反思,才能學好數學。
學好數學還要善於總結錯題,因為我們做錯的很多題目都屬於同一類型,把這些題目歸納一下,其實只要掌握幾個數學知識點就夠了,就能解決掉大部分錯題。因此做數學題目要學會融會貫通、突破難點、各個擊破。
『玖』 數學日記是什麼意思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好的追加!!!!萬急
1、可以寫在生活中用到數學的情況。
3、可以寫你看到的數學現象,想到的數學問題。
4、可以編寫與數學有關的故事。
5、可以介紹在書上看到的數學知識,包括趣味數學,數學故事、數學笑話、數學家的介紹,數學游戲的玩法等等!但要注意不要照抄,要通過自己頭腦的思考和整理,語言要簡潔。
6、可以寫出自己對一道數學題的解答思路。
7、可以寫你對學習數學的心得以及學習方法。
是學數學的日記?還是用數學記日記?
如果說是前者,你就記一下,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每天都學了點什麼,有什麼收獲,有什麼還不明白,問過教師沒有?還要為明天學習准備點什麼等等。
如果是用數學來記日記,這可有點難了。用數字代表語言不記事,這也可以,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你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復習,將當天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加以歸納總結,並做到熟知。
第二部分是預習,預習明天的內容。先將書上的內容讀一遍,看看劃劃,在記下自己對書中重點內容理解的摘要。同時,可以做做練習題,檢查預習的效果。
第三部分是自我練習,主要做一些提高題或思維性較強的題目,一般做1-2題,一題是今天學的內容,另一題是預習的內容。我提議,你盡量要一題多解,盡量思考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考試時方法不當更容易扣分(我就吃過這個個虧)。做提高題,一定要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但那些基礎題一定要多多練習。
第四部分是評價,是對數學學習的心情故事,可以寫上課的收獲、對數學的思考、想法等等,隨時把自己對數學學習的動向、態度、思考、快樂記載下來。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上數學的!其實我當初就是因為做了許多數學題,類似這樣總結經驗,發現學數學的樂趣的。
另外,我還建議你,在考試之後把錯誤的原因總結出來,仔細想想錯在那裡、為什麼錯了,以便以後考試之前提醒自己。我就是這樣的,覺得很有幫助。
以上這些有的是我自己的經驗,有的是從報紙上摘錄的,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拾』 數學日記是什麼怎麼寫
比如我今天在某某書上看到一個數學題目,覺得非常有趣,然後把題目抄了,做題
今天看到一個很難的題目,題目是。。。不會做,問了誰誰,怎麼解決的。有解題過程
一下有幾種,你可以選著寫
數學日記所包含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說只要是有關數學的知識、技能、意志、情感、活動、經驗、實踐都是數學日記所要寫的內容。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日記
主要是學生對自己課堂學習情況的記錄。通常會記錄下學生在上課時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聽講情況、合作情況、思維情況、創新情況、應用情況。例如: 今天我們學習了「三角形」,知道了什麼叫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徵,三角形的分類和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踐中的廣泛應用等。
2、思維日記
要記錄學生上課、作業、解決問題時的思維過程。例如:
老師給我們講了一道題:5800萬千米=( )億千米。一個小組是這樣做的:萬千米和億千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0,就用5800萬千米除以進率10000,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是0.58億千米。我還有一種想法:先把萬千米改寫成千米.是58000000千米,再在它億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是0.58億千米。怎麼樣,我的方法好嗎?
3、合作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與同學互相幫助、互相促進、 互相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況。例如:
今天,我又沒有認真聽講,所以上交作業做得那麼慢。不會的題,我就去問同位同學,他有點不想講,這我知道,是因為這幾天我一個勁的問他題,把他問煩的緣故,我不怨他。唉!今後一定得認真聽講。於是我就去問劉曉萍,她給我講得非常細。交上作業,老師誇我做得好,我非常高興。其實,老師應該誇那位同學,至於是哪一位同學,我想大家已經知道了。
4、生活日記 主要用來記錄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感興趣、並有親身體驗的有關數學的情景,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
3、合作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與同學互相幫助、互相促進、 互相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況。例如:
今天,我又沒有認真聽講,所以上交作業做得那麼慢。不會的題,我就去問同位同學,他有點不想講,這我知道,是因為這幾天我一個勁的問他題,把他問煩的緣故,我不怨他。唉!今後一定得認真聽講。於是我就去問劉曉萍,她給我講得非常細。交上作業,老師誇我做得好,我非常高興。其實,老師應該誇那位同學,至於是哪一位同學,我想大家已經知道了。
4、生活日記 主要用來記錄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感興趣、並有親身體驗的有關數學的情景,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今天中午,媽媽讓我買1元5角錢的白糖和打2千克醬油,給了我一張10元的錢。我買了之後,售貨員找給我6元3角錢。回家的路上,我算了算:1千克醬油1元6角錢,2千克就是3元2角錢,再加上買白糖的1元5角錢,一共花了4元7角錢,10元-4元7角:5元3角,應該找給我5元3角錢,他多找給我1元錢。我又回去找售貨員,他邊把多找的錢收回去邊說:「你真誠實,是個好學生!」啊!我用數學啦,數學的作用好大呀!
5、情感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發展變化的情況。例如: 今天中午,我發現張燦抄靳泰然的,數學學習指導,我想了一會,到底報告不報告老師呢?如果報告了,是為她好;如果不報告的話,就害了她。於是我就告訴了老師,老師把她喊了出去,她進來的時候一聲也不響,好像生我的氣了。這樣的事,到底該怎麼辦呢?
6、考試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考試前的應試情況,考試中的做題情況和考試後的經驗總結情況。例如:
今天,我們考試完了,成績也下來了,我估計能考90分以上,誰知才考了87分。我都是馬虎做錯的。如:「一個整數的末尾添上兩個0,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這個判斷題是錯的,因為在0的末尾添上兩個0就不成數了,我疏忽了這一點。以後一定要仔細分析,全面考慮問題
7、探索日記 等等
主要記錄學生有關數學的自主探究、主動發現、實踐創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