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6歲幼兒數學、語言、藝術達到什麼水平是正常范圍
這個階段也沒有什麼標准范圍。
能夠正常的說話。講一些簡單的故事。
這樣就沒有問題的。
② 6歲大的孩子有什麼特點,說明寶寶的智商高呢
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家孩子長大更聰明,再不濟也要比別人家孩子聰明,其實有些孩子小時候就很聰明,只是父母沒有發現而已,若在孩子6歲前有這4個“怪癖”,說明大小就高智商,父母千萬別盲目阻止,很容易影響孩子大腦的發展。
③ 孩子6歲學習數學思維晚嗎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
准備10枚大小一樣的硬幣,5個一排,排成兩排。
一開始,兩排硬幣排列地一樣寬,研究人員問參與測試的孩子:「你覺得兩排硬幣,哪一排更多?」孩子認真地數了兩遍,發現每排硬幣都有5枚,所以她回答說:「一樣多」。
接著,研究人員當著孩子的面,把其中一排硬幣的間距拉寬,又問小女孩:「哪一排的硬幣更多?」結果小女孩卻自信地回答離她遠的那一行硬幣更多:「因為,它們更長。」
這便是著名的數量守恆實驗。
全世界3-5歲的孩子在重復這個實驗時,幾乎都是同樣的結果。
但這並不是小朋友「笨」,而是因為6歲以前的孩子認知發展正處在「前運算階段」,他們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自身的知覺,無法像成年人一樣在頭腦中將硬幣之間的距離縮短再計算數量,所以低齡兒童會自然地認為距離更長的一排硬幣數量更多。
很多家長在教孩子數學時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我們通常想的是像1+1=2這么簡單的問題,還需要教很多遍嗎?殊不知,孩子的認知水平遠沒有達到成人水平,他們也並非不用心,而是「硬體」條件發展規律就是如此。
所以爸爸媽媽們要理解,即使我們吼再多遍,孩子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即使孩子哭得再梨花帶雨,他不懂就真的是不懂。
皮亞傑將兒童發展認知分為四個階段:
0-2歲左右為感知運動階段,2-7歲左右為前運算階段,7-12歲左右為具體運算階段,12歲及以後為形式運算階段。
學齡前兒童正處在前運算階段,他們的思維會比較受眼前顯著知覺特徵的局限,意識不到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缺乏層級類概念,且該階段孩子的思維不具備可逆性。
可逆性是指能夠在頭腦中進行思維運算活動,分為反演可逆性和互反可逆性。
不具備反演可逆性思維的孩子,無法認識到已改變的形狀或方位還可以回歸原狀或原位,就像上文實驗中,研究員將硬幣距離拉大後,孩子意識不到硬幣還可以復原。
而不具備互反可逆性思維的孩子,無法進行逆運算。比如A=B,反運算為B=A;A>B,則反運算為B<A,但幼兒難以完成這種運算。所以有些家長問孩子2+3等於幾的時候,孩子知道等於5,但問孩子3+2等於幾的時候,孩子可能就不知道了。
基於上述原因,學齡前兒童並不適合過早的進行數學學習,尤其是運算學習。
數學本身較為抽象,學齡前兒童還處在前運算階段,從具象到抽象過渡的思維還沒有建立和培養起來,甚至對數字的感知、對空間的概念都沒有完全具備。即便要求孩子在五分鍾學會3+5=8,但孩子也不過是靠記憶完成的。這樣機械的學習數學,會嚴重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成為將來數學學習的絆腳石。
④ 5歲的孩子數學應該到什麼程度
在兒童5歲前的這個階段,到底要學會數到幾呢?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擁有極高的數學天賦,只是需要用科學的早教方法將其挖掘出來;上面介紹的,只是很簡單的一個例子。
⑤ 兒童思維(6-12歲)有什麼特點
邏輯思維能力其實是通過對人、事物的觀察、比較、分析,獨立做出推理判斷的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寶寶智力活動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結構的核心,因而他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
邏輯思維能力在一個人一生的任何階段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寶寶發展思維能力的早期,如果爸爸媽媽注意培養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那麼這對於寶寶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最後,因為每一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於知識的接受能力、對於外界的感知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呢,在幫助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根據年齡對症下葯。一般說來,3-6歲的孩子對於數學、圖形、規律、生活常識等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我們可以通過繪圖、猜謎、編故事等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認知、觀察、分析、比較與推理的能力。
⑥ 孩子在入學前的數學技能通常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必須會查到100以內的數字,必須會簡單的加法,不用擔心,孩子智力沒問題,都會跟上教學的
⑦ 兒子六歲、期末考試語文84分、數學76分、是上一年級還是上二年級好請大家給我個建議!
六歲的小孩應該上一年級,而且語文84分、數學76分,成績也一般,算中上水平吧,並不是拔尖的成績,上一年級很正常。
⑧ 6歲的兒童的數學知識應該是怎樣才正常呢
我認為應該先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跟她講數學在生活的作用。要培養她成為數學高手或數學家,啟蒙數學教育最好還是培養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更好的研究。如果從小抓起,將來的數學成績一定很好。
至於6歲的兒童的數學知識應該是怎樣才正常,我認為沒有標准。隨其自然的發揮。不正常才會有不正常的成績。
⑨ 幼兒園中班孩子的數學應該達到什麼程度
僅供參考:
1、讓他們認識1~10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並學會用這些數字去表示物體的數量。
2、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感知和體驗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數差關系。
3、能根據不同的標准對物體進行分類,可以按照兩種屬性(大小、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
4、認識、比較物體的寬窄,並將物體按寬、窄排序;引導幼兒仿照ABB的規律給物體排序,並能發現規律知道接下去該排什麼,中間漏掉了什麼。
5、能從各個方向說出物體的位置,並能區別第幾和數量幾的不同,如第5和5個是不同的。
6、能准確說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感知10以內的單、雙數,能分辨10以內最大的單數、雙數和最小的單數、雙數。
7、初步理解序數、相鄰數的含義,懂得簡單的數的守恆。
8、認識50以內的數字;了解50以內數的連續性。
9、認讀數字11~15,並能對數量是11~15的物體按物取數、按數取物。
10、認識平行四邊形,能在生活中辨認出平行四邊形;並能按圖形的特徵分類並進行簡單的分類統計。
11、能主動、專心地進行數學操作活動,並對自己的活動成果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