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教材關於積的定義
兩個因數所得結果,叫做積.也可闡述為其中一個因數表示另一個因數的數量,這么多的這個因數之和為這個乘式的積.一個乘式中的各個數字為這個乘式的因數.
或者是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叫做積。
B. 數學中《和》《積》什麼意思
和 就是兩個數相加所得的結果 積 就是兩個數相乘所得的結果 8和7的積 是56 8和7的和 是15
C. 數學中之積是什麼意思
乘積在初等算術中的基本定義為,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數或量。有時簡稱為積。乘積的概念取決於「乘法」概念的定義。當人們將乘法的對象集合提升為更一般的集合,諸如群、環、域等時,乘積的概念也將有所變化。
乘法是指將相同的數加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x」是乘號。從哲學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變導致的質變結果。整數(包括負數),有理數(分數)和實數的乘法由這個基本定義的系統泛化來定義。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整數的乘法運算滿足: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乘法交換律是一種計算定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叫做乘法交換律,用公式表示為:a×b=b×a。三個數相乘時,可任意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用公式表示為:a×b×c=b×a×c=a×c×b。
乘法結合律是乘法運算的一種,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另外一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另外一個數相乘,積不變。叫做乘法結合律。用公式表示為:(a×b)×c=a×(b×c)。
D. 什麼是因數,和積數
積數(積數)是累計的數目或數量或指算術上二數相乘的得數。能夠分解成若干個素數因子之積的奇數,稱之為積數,即數學上的奇合數。最小的積數是9。
因數,或稱為約數,數學名詞。定義:整數a除以整數b(b≠0) 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餘數,我們就說b是a的因數。0不是0的因數。
(4)小學數學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如果數a能被數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約數和倍數都表示一個整數與另一個整數的關系,不能單獨存在。如只能說16是某數的倍數,2是某數的約數,而不能孤立地說16是倍數,2是約數。
"倍"與"倍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倍"是指兩個數相除的商,它可以是整數、小數或者分數。"倍數"只是在數的整除的范圍內,相對於"約數"而言的一個數字的概念,表示的是能被某一個自然數整除的數。
幾個整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例如:12、16的公約數有1、2、4,其中最大的一個是4,4是12與16的最大公約數,一般記為(12,16)=4。12、15、18的最大公約數是3,記為(12,15,18)=3。
E. 數學中的積是什麼意思
就是幾個數相乘得出的結果
F. 數學 積是什麼意思
積是兩個數相乘得到的結果。如:3x4=12算式中12就是積。
積數(積數)是累計的數目或數量或指算術上二數相乘的得數。
和是指兩個及兩個以上同屬性的事物相加所獲得的新事物,也可以狹義地理解為兩個數相加所得的結果。
和是同屬性的事物相加所得的新事物,如2米+3米=5米;30千克+50千克=80千克。但是不同屬性、不同單位的事物視情況不能相加或者簡單以數字相加,如5米/秒+10秒;5分鍾+1小時。
和的產生:加數+加數=和。
表示求和的文字:共、全、總等。
(6)小學數學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差,數學術語,特指兩個數的減法的結果。
數學運算的一種,特指兩個數的減法的結果。
如:3-2=1,讀作:3與2的差為1
在一個除法算式里,被除數、余數、除數和商的關系為:(被除數-余數)÷除數=商,記作:被除數÷除數=商··· ···余數,進而推導得出: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當數a除以數b(非0)能除得盡時,這時的商叫完全商。如:9÷3=3,3就是完全商。
如果數a除以數b(非零)除不盡,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如:10÷3=3......1,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G. 數學中積是什麼意思
積就是一個名字,一個數乘以另一個數的結果就叫做積,類似於我們把一個人叫做小明一樣
H. 數學上的積是什麼意思
兩個數或者兩個以上的數相乘的結果叫積,乘法運算也叫積運算
I. 小學數學題目中積是什麼意思
一般指"乘法"運算的結果,就代數對象而言有:
兩個整數相乘
向量空間中兩個向量的內積
矩陣集合中矩陣的乘積
矩陣的阿達馬乘積
矩陣的克羅內克乘積
張量的外積
張量的張量積
兩個函數的逐點乘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