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學家做什麼
數學真是很有用的,我就是數學系的,剛上大學時候我們同學也都說數學沒有用,但是經過了四年的學習,慢慢大家對數學應該也或多或少有了感情.數學的作用有很多啊,這是門很有用的基礎學科,首先就象一樓說的,學好了數學以後賣菜都可以算的快些,不用算錯帳,哈哈.其次,數學是你現在學習的一科,是你成績組成的一部分,學好這個,不說幫你總成績提分,至少也不會拖你的後退,這都是很直接而且現實的作用.還有一些隱性的作用,好好學習數學,可以鍛煉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象有些數學題,其實很需要腦子會轉彎才能做上,如果經常能夠這樣靈活的運用頭腦,以後在別的問題上也會自然的學會轉彎,會用多角度思考,這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是很有用的,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瞎說,但我是這么覺得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我們中國的兵法了,兵法不止戰斗可以用,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比如說做生意,處理人際關系,甚至是夫妻關系都能用得上,而兵法中也有很多時候用到了數學的知識.總之啊,數學的用處可多了,不是只有我說的這么多,還有什麼就要大家在生活總慢慢體會啦.
㈡ 數學家有什麼用呢,他都是干什麼呢具體點
數學大體可以分為代數,幾何這兩大類.但還有一小類,統計。專門以此為研究對象的成功人士就是我們所說的數學家.
如:
外國科學家:歐幾里得,畢達哥拉斯,笛卡兒等等
中國數學家
蘇步青 熊慶來 陳省身 許寶騄 林家翹 吳文俊 陳景潤 丘成桐 楊輝 姜立夫 陳建功 江澤涵 華羅庚
[數學家大會]
國際數學家大會ICM是由國際數學聯盟(IMU)主辦的, 每四年舉行一次,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召開對全世界的數學家來說,都是頭等重要的大事。
[丘成桐博士(Shing—tung Yau) ]
丘成桐博士為國際著名數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2年由於他在幾何方面的傑出工作,獲得了菲爾茨獎(被稱之為數學的諾貝爾獎)。1994年,獲得了瑞典皇家學員頒發的國際上著名的克雷福德獎。1997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
丘成桐博士在科研方面做出了傑出的成就,贏得了許多榮譽。更為可貴的是,他十分關注中國基礎研究的發展,並將其同自己的科研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多年來,一直運用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和活動能力,協同各方面力量,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了大量的工作。
㈢ 數學家是什麼
專門以數學為研究對象的學者就是我們所說的數學家.
所謂的數學研究工作,不僅是了解及整理已知的結果,還包含著創造新的數學成果與理論。會強調這點是因為許多人誤解數學是一個已經被研究完的領域。事實上,數學上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和待解決的問題,也一直有大量新的數學成果發表。這些數學成果有些是新的數學知識,有些是是新的應用方式。 所以心算家、珠算家不是數學家,數學家也不見得能夠快速的做出各種計算。
㈣ 中國古代數學家簡介
一、劉徽(古代著名數學家)
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二、朱世傑(元代數學家、教育家)
朱世傑(1249年-1314年),字漢卿,號松庭,漢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數學家、教育家,畢生從事數學教育。有「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之譽。朱世傑在當時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出「四元術」,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項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
此外他還創造出「垛積法」,即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與「招差術」,即高次內插法。主要著作是《算學啟蒙》與《四元玉鑒》。
三、楊輝(南宋著名數學家)
楊輝(生卒年不詳),字謙光,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傑出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
生平履歷不詳。曾擔任過南宋地方行政官員,為政清廉,足跡遍及蘇杭一帶。他在總結民間乘除捷演算法、「垛積術」、縱橫圖以及數學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排出豐富的縱橫圖和討論其構成規律的數學家。
還曾論證過弧矢公式,時人稱為「輝術」。與秦九韶、李冶、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
著有數學著作5種21卷,即《詳解九章演算法》12卷(1261),《日用演算法》2卷(1262),《乘除通變本末》3卷(1274),《田畝比類乘除捷法》2卷(1275)和《續古摘奇演算法》2卷(1275)(其中《詳解》和《日用演算法》已非完書)。
後三種合稱為《楊輝演算法》。朝鮮、日本等國均有譯本出版,流傳世界。
四、李銳 (清代數學家)
李銳,中國清代數學家。字尚之,號四香。江蘇元和(今蘇州)人。清乾隆三 十三年十二月八日(1769 年 1 月 15 日)生;嘉慶二十二年六月三十日(1817 年 8 月 12 日)卒。數學、天文學。
曾受業於錢大昕門下,後入阮元幕府,整理數學典籍。實際主持《疇人傳》的編寫工作。著有《弧矢算術細草》、《勾股算術細草》、《方程新術草》,闡發中國古代數學的精粹。還曾對多部歷法進行注釋和數理上的考證,著成《日法朔余強弱考》。
五、趙爽 (古代數學家)
趙爽,又名嬰,字君卿,中國數學家。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人。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生平不詳,約182---250年。
據載,他研究過張衡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和劉洪的《乾象歷》,也提到過「算術」。他的主要貢獻是約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髀》,該書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學著作,唐初改名為《周髀算經》該書寫了序言,並作了詳細注釋。
該書簡明扼要地總結出中國古代勾股算術的深奧原理。其中一段530餘字的「勾股圓方圖」注文是數學史上極有價值的文獻。他詳細解釋了《周髀算經》中勾股定理,將勾股定理表述為:「勾股各自乘,並之,為弦實。開方除之,即弦。」。
又給出了新的證明:「按弦圖,又可以勾股相乘為朱實二,倍之為朱實四,以勾股之差自相乘為中黃實,加差實,亦成弦實。」。「又」「亦」二字表示趙爽認為勾股定理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證明。
㈤ 數學家簡介
劉徽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賈憲
賈憲,中國古代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曾撰寫的《黃帝九章演算法細草》(九卷)和《演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數導)均已失傳.
他的主要貢獻是創造了"賈憲三角"和增乘開方法,增乘開方法即求高次冪的正根法.目前中學數學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與此相仿,增乘開方法比傳統的方法整齊簡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開高次方時,尤其顯出它的優越性,這個方法的提出要比歐洲數學家霍納的結論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
秦九韶(約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後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貶至梅州,(今廣東梅縣),不久死於任所.他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訪習於太史,又嘗從隱君子受數學」,1247年寫成著名的《數書九章》.《數書九章》全書凡18卷,81題,分為九大類.其最重要的數學成就----「大衍總數術」(一次同餘組解法)與「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數值解法),使這部宋代算經在中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號敬齋,金代真定欒城人,曾任鈞州(今河南禹縣)知事,1232年鈞州被蒙古軍所破,遂隱居治學,被元世祖忽必烈聘為翰林學士,僅一年,便辭官回鄉.1248年撰成《測圓海鏡》,其主要目的是說明用天元術列方程的方法.「天元術」與現代代數中的列方程法相類似,「立天元一為某某」,相當於「設x為某某「,可以說是符號代數的嘗試.李冶還有另一步數學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講解天元術的.
朱世傑
朱世傑(1300前後),字漢卿,號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數學名家周遊湖海二十餘年」,「踵門而學者雲集」(莫若、祖頤:《四元玉鑒》後序).朱世傑數學代表作有《算學啟蒙》(1299)和《四元玉鑒》(1303).《算術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日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鑒》則是中國宋元數學高峰的又一個標志,其中最傑出的數學創造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術」(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
祖沖之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現今河北省淶源縣,他是南北朝時代的一位傑出科學家.他不僅是一位數學家,同時還通曉天文歷法、機械製造、音樂等領域,並且是一位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他算出的圓周率為3.14159260)的求根公式 在《日高圖注》中利用幾何圖形面積關系,給出了"重差術"的證明.(漢代天文學家測量太陽高、遠的方法稱為重差術).
華羅庚
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華羅庚1924年初中畢業之後,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他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專家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應蘇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
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後刻苦自學.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
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當-布饒爾-華定理.其專著《堆壘素數論》系統地總結、發展與改進了哈代與李特爾伍德圓法、維諾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計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發表40餘年來其主要結果仍居世界領先地位,先後被譯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為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其專著《多個復變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陣技巧,結合群表示論,具體給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從而給出了柯西與泊松核的表達式.這項工作在調和分析、復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著廣泛深入的影響,曾獲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的研製,曾出版《統籌方法平話》、《優選學》等多部著作並在中國推廣應用.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在發展數學教育和科學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發表研究論文200多篇,並有專著和科普性著作數十種.
陳景潤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3 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
數學系.195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並在華羅庚教授指導下從事數論方面的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貴陽民族學院、河南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等校教授,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數學季刊》主編等職.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這一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引用.這項工作,使之與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獲得197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後對上述定理又作了改進,並於1979年初完成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將最小素數從原有的80推進到 16 ,受到國際數學界好評.對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科學實驗、尖端技術、人類生活密切關系等問題也作了研究.發表研究論文70餘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 數學》等著作.
㈥ 什麼叫數學家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數學家是對世界數學的發展作出創造性工作的人士,將其所學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
專注於解決純數學領域以外的問題的數學家稱為應用數學家,他們運用他們的特殊知識與專業的方法解決許多在科學領域的顯著問題。因為專注於廣泛領域的問題、理論系統、定點結構。應用數學家經常研究與制定數學模型。
㈦ 數學家們平時都幹嘛
數學家也有很多種。事實上數學是很消耗精力的,我所在的p大,有教授就坦言,一般情況下一天內能有一個上午搞研究就不錯了,剩下的時間都是看書和休息,當然還有上課,這也是很消耗精力的。那麼問題來了,搞研究是做什麼的呢?就我淺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尋找問題,也就是研究的課題,這個過程可能是看書,或者自己研究一個感興趣的問題,來尋找到一個精確的,有意義的,可研究的問題,剩下的時間就是攻克它,攻克的功夫,實際上中國人從來都不弱。問題怎麼來,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也一直是中國人的短板,我也不敢妄言,也許日後能有更深的理解。問題是有好壞的,一個有意義的,美的問題,實在來之不易。當然,你也可以研究現成的問題或者猜想,比如著名的黎曼猜想等等。數學家的生活其實就是這么普通,沒什麼特別的。有時候普通的生活就是他們的靈感。我不是抬高自己,有一天我打網球撿球的時候,我就忽然構想出一個概率問題。這就是說,數學的靈感也可以是很生活化的。可能有些偏題了,只是說了些學到現在的想法,也很不完全。
㈧ 數學家是干什麼的
研究數學公式的 研究出來就叫某某公式
㈨ 數學家是干什麼的
數學家可以解決一般人解決不了的工程問題,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思想和方法,方便後人使用。
㈩ 數學家有什麼用數學家有什麼用
在一次英語課的討論上,我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角落,本來躲在陽光中發呆,但當我按耐不住,就我一個簡單的立論(在四個人中,把唯一的一次生存機會留給一個很有數學才華的年輕人)發言時,老師連續三遍逼問我這個問題,我心裡憤憤,暗罵道:我草,你這個愚蠢的女人,要不是沒有數學家,說不定你還在山洞裡啃樹皮呢(當然還有我,以及全人類)。
我不是數學家,也不學數學,數學本來學得很不好,但數學家,以及學數學的人,無疑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們的理性和純粹(應該說他們中的部分人)是絕大多數人無法理解的,雖然他們也無需被理解。雖然我們並不奢望每個人去理解純粹數學研究的意義,但一個大學英語老師對數學對現代社會的巨大推動作用也似乎毫無認識的時候,我實在是難以按捺不住心中那種悲觀和氣憤,當然我沒有罵她是個愚蠢的山頂洞人,我只好淡淡的辯解:數學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啊。
在我看來,數學作為現代文明的基石,作為科學技術的基本的工具,仍然不過是數學其價值的極小的一部分,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會懷疑,更不用說,數學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作為一個純粹的理性結構是很難被人認識其價值和存在意義的。要知道,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現實,除非有短期可觀的實際效果,絕大多數人是不會去相信一個數學家是值得救活的。(救活你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啊?救活一個物理學家興許還能用太陽能
做計算器,能用原子彈毀滅地球,能用激光打飛機,也許還能製造時空穿梭機回到過去呢!)
好歹我想起了西蒙斯,他告訴我們,救活一個數學家吧,救活一個數學家吧,這是世俗者的世界,money talks.
按照一般的傳奇故事的講法,Simons,James
Simons,作為Chern-Simons理論(實際上更多的被人當作一個物理理論,理論物理學家提到的更多)被人所知的西蒙斯(Chern,作為華人數學家被人所知的陳省身),是一個天才般的數學家,23歲博士畢業,到哈佛,麻省理工開始他的研究,做出了不少傑出的數學發現,後來他退出學術界,成立了名為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對沖基金公司,利用極其復雜的數學模型在全世界范圍內大舉投機,僅2007年,就獲利約28億美金,即便是在次貸危機的沖擊之下,他的公司仍然獲利不菲。
上個月,西蒙斯,索羅斯等五個金融大鱷接受美國國會聆訊,研究討論基金公司對於次貸危機應該負有的責任。
西大俠長得有點歪瓜裂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