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前數學看什麼類型的題最好
如果不是高考前一天,不需要看題,數學完全是越做越熟練,所以沒必要看題,如果到了高考前一天,由於你已經做過各種類型的題,所以就告訴自己什麼類型都見過就,沒必要緊張了,而我在高考前一天只看一些公式和平常記在本子上的重點例題,高考肯定有不會的題,不要害怕,不要緊張,有舍才有得,相信自己,10點左右就睡覺吧
2. 高考前數學看思維導圖好,還是整理錯題好
可以看思維導圖,這樣知識點會更加牢固一點,有些錯題即使整理了,可能因為時間問題,最後也有可能因為時間問題而沒有時間去做。
3. 高考數學主要考什麼內容
選擇題和填空題常考的考點主要有集合部分、函數部分、三角形與三角函數、平面向量與復數部分、數量章節、不等式章節、平面與立體幾何部分、統計部分、概率部分等。
解答題主要涉及到的知識有選考部分、正態分布、離散型分布、統計、圓錐曲線、橢圓、曲線與方程、直線與方程、立體幾何部分、數列求和、解三角形、導數部分等。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大致的高考數學考點分析,每年數學考試內容都會有所調整,但是考試內容都萬變不離其宗。
高考數學的復習方法
數學在高三分為三輪復習,只要跟住老師即可,每個階段把數學知識梳理好,做相應的習題訓練,爭取把每個知識點都學到位,就不會在臨考時慌神。
第一遍復習數學時,要以課本為主,每一個知識點都要認真去再學一遍,不要著急去做題,理論一定要砸實,這是最後一遍系統性復習,所以每個公式、定理、定義都要爛熟於心,並知其所以然。
數學做題時要注重查缺補漏,因為學習時有些知識點已經掌握了,沒有必要再挑會做的題目去做,所以這時要把沒學會的知識點學透了,尤其是做錯的題目要對照課本知識點認真看,下次不要再錯。
第二輪復習是專題復習,時間很短,第三輪復習做綜合題目速度會更快,所以要掌握好時間。
4. 高考前100天數學怎樣學
高考數學這個事,一方面是本身水平,一方面是臨場發揮。
我高考時數學考得很不好,整個人浮躁得很,應該有上140機會的題被我硬生生做到了120。
1.首先要做到對題目的難易分布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
選擇題的最後兩道題一般都會有一定難度而且對解題思維比較考究,有時候靈感到了做起來飛快,有時候沒靈感半個小時也解不出來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一定不要錯估題目難度,從而導致誤解題意,一定要多讀幾遍題目。我當年就是讀了一遍後就開始做題,結果做的飛快覺得特別簡單,考完才發現我根本就是想錯了(´・_・`)
填空題的最後一題個人感覺是要比選擇的簡單,但是有時候真是腦抽了就是做不出來啊怎麼辦,那沒辦法只好刷題了,熟能生巧比什麼都強。先買本紫皮五三刷吧,別買紅的,個人感覺紅的太簡單,挑著做,你圓錐曲線,導數不好就主要刷那一部分的選擇填空,正好選擇填空的壓軸一般也都會從圓錐曲線和導數里出題。
2.要把握好時間。
時間問題當然是老生常談了,但還得說。我做高考差不多難度的卷子從來沒有在兩個小時內做完過,估計真正做完的人也少有。但我到四月份以後基本每次都能做到130左右了。
首先是割捨,選擇填空的壓軸,如果兩分鍾內都不能有一點想法我會直接跳的。還有就是大題最後一題一般都是圓錐曲線和導數的壓軸。
第一問無論如何要做對,第二問一般來講只要聯立消元韋達定理就能多拿三分拿到7分,做到這一步,就應該先緩一緩,回去檢查一遍了,把前面跳的題再做,拿不準的題再多看幾遍(注意拿不準的一定要記住)
這個時候如果前面都順利的話應該還能留下半個小時到十五分鍾給你看最後的題,這個時候就看個人能力了,能做多少做多少吧。。
但我個人建議如果前面還有拿不準的,最後一道大題就應該果斷放了,畢竟前面選擇填空分值更大。
3.刷題。
這個才是最根本的,誰都不能幫你。建議不用跟紫皮五三死較勁,只是專項練習時應該用那個輔助。其實從一模以後,就應該有意識地刷套卷了。我去年這個時候基本上就是一天一套的刷,先刷最近五年的本地高考卷和模擬卷,都刷完也有十數套了,然後就再刷本省的其它地市的模擬卷,我當時大概是從二月刷到五月,大概刷了七十多套吧應該。不會的題都標下來,在學校時候去找老師問,別害怕老師,高三的時候老師們都溫柔得想讓人哭。不在學校的時候盡量找個水平可以的家教,不用讓他給你梳理知識點了,問題就足夠了。我去年周末,基本就是一天問五六個小時的題。
5. 高考前數學該怎麼復習才能提高成績
首先要抓住課堂,比如老師要講的題,盡量自已先做一遍,不會做則先想一遍,這樣在老師講的時候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另外對於基礎不太好的同學來說,看完課本,聽完講,在把老師留的作業認真完成,千萬不要看答案。即使做錯了,也比不做強,比看答案完成作業更強。做不完時只要自已規定的時間到了就可以不做。因為數學是思維的學科,想明白一道題,遠遠比草率地做十道題效果更好。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數學成績,大量地做題是十分有效的,我就試過。在做題時,要多想少算,多看少寫,即要多思考,多想。不明白的題多想幾遍。想多了,數學的思維就慢慢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