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怎麼寫
數學游戲
今天的早讀課我進教室晚了一些。在進教室之前,我便在走廊里,聽到學生嘻笑的聲音。我便有點不高興,加快腳步,踏進教室一看,課代表張晨陽站在講台上,幾位同學站著,其他同學有大笑的、尖叫的、拍桌子的,什麼都有。我板著臉部:「你們在於什麼呢?」課代表張晨陽說:「我們在做數學游戲。」數學游戲,我一聽大松一口氣,也非常感興趣,「什麼游戲?這么有意思,我可以參加嗎?」我走過去坐在張晨陽的位置上,大家都笑了,齊聲回答可以。調皮鬼何易平還在邊上嚷嚷著:「朱老師要加深難度才行。」
游戲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了。原來是數青蛙的游戲。輪念兒歌,誰念錯或念不出,就罰做一道數學題。從第一個同學開始數:「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第二個接上:「兩只青蛙兩張,四隻眼睛八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逐個增加,誰數錯了,又從頭開始數。最高紀錄我們數到23隻青蛙。我自然是順利過關,有五名學生被罰到黑板上各做了一道計算題。
之後,我們還玩了一個「算二十四」的游戲,出示4個數字,看誰算得快,分成四大組,算對得10分。做得較差的兩組被課代表罰跑步。還真有意思!
我沒有參與第二個游戲,只是作為旁觀者在一邊,跟著同學開懷地笑著。我真的是很高興,因為孩子們已經會有效地組織、開展游戲活動。並且非常自覺,知道是數學早讀,就做與數學有關的游戲,還很有創新。由於游戲的形式新穎、活潑,學生樂於參與,而且這是一次完全是學生們自導、自演、自己組織的活動,學生更有興趣。在游戲中學生的參與性也比較廣,積極性更加地強。每位同學都愉快地、投入地參與了。
孩子們比我強,他們自己知道自己喜歡的、想要的形式來學習,我的確是應該向他們學習。他們的行為告訴我,教學形式可以更活躍些、更有趣些,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寓教於樂」;今天他們的行為還告訴我,他們行,他們可以。老師該放手時就放手。
但有一點是數學老師的悲哀:做數學題被學生看作是一種懲罰方式。難道做數學題不能象做游戲一樣有趣、好玩嗎?這也是我努力的一個方向,我要讓孩子們喜歡數學,把做數學題作為一種樂趣。
我答應同學,每周一的早讀課完全讓給學生自己組織數學游戲、活動。
我的困惑
今天聽了張玉平校長上的《百分數的認與識》,真是好!在我看來,比前幾天聽的特級教師的課並不遜色,朴實、細膩、生動。也很喜歡聽張校長的講座既實在又極具個性,並能引起很多思考。今天聽了張校長的一番話,我覺得困惑了。
記得最清楚的幾句話是說:「現在很少聽到一節像樣的數學課包括前幾天在常熟特級教師的示範課,都是在上活動課。」「連起碼的幾加幾都不知道,這還叫數學課嗎?」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是的特別是新課程,學生在玩玩鬧鬧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看上去開心、熱鬧,有實效嗎?再一想,又不能認同,怎麼能說活動課中學數學不好呢?學生的興趣提高,喜歡數學的同學也會變多了,他們愛合作、善交流、會思考、能探索,這不是現在學生所急缺的嗎?
其實歸結下來,還是「過程」與「結果」孰輕孰重的問題。當然,最好是魚與熊掌兼得,過程與結果兼備。但只能選其一的話,作為數學老師會偏向什麼呢?張校長說:「連8加5等於幾都不知道,還空談什麼新課程。」聽張校長的語氣,似乎偏向結果一些。張校長強調沒有結果的過程是無效的,雙基還是要切實抓。說得有道理。但與「新課程」的要求有點出入,「新課程」重過程,是讓學生體驗,經歷數學,學會一些方法和能力。到底是「重過程」還是「重結果」好呢?我感到非常困惑。
權衡再三,還是贊成「重過程」,還是欣賞這套新教材。我相信有了愛數學的情感,有了探索問題的能力,難道會不知道8加5等於幾嗎?知識是死的,情感、能力是活的,而且會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
橡皮可以無限大
今天在講《體積和體積單位》這課時,我們碰到這樣的一道題: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6( )。要求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顯而易見根據實際情況應該填立方厘米,大部分同學都沒有異議,只有王婷在那兒高高地舉起了手。我也甚感奇怪,點名問她有什麼事兒。王婷迫不急待地站起來說:「橡皮是可以無限大的,只要拖動就行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其他同學已經幫她解釋了:「計算機老師說的,拖動滑鼠橡皮可以無限擴大,也可以縮小。」好多同學都躍躍欲試,爭相發言。
生:電腦里是可以無限大的,而且題中也沒有說明一定是實際生活中的橡皮。
生:橡皮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有沒有比立方厘米更小的體積單位。
師:更小的體積單位是有的,只是不常用。
生:你們說的是電腦里的,不是真的,不能算。
生;實際生活中的橡皮也是不一定的,我想橡皮廠裡面肯定有一個很大的橡皮塊切成一塊塊小橡皮,說不定有6立方分米,甚至於6立方米。
……
② 如何寫四年級數學的日記
可以這樣寫數學日記:
1、數學日記的內容。
數學日記的內容豐富,並沒有拘束於某幾類,幾乎可以說與數學相關的都能行。例如可以寫自己在解決數學家庭作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也可以寫自己課前預習的結果,考試過後總結的經驗教訓也是可取的。
2、寫數學日記的要求。
寫日記最重要的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能虛構,更不能誇大事實;形式多樣,不能過於單一,否則就會顯得內容枯燥無聊,並且還會使老師布置的數學日記失去其原本的意義;語言盡量簡潔,不說廢話。
3、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這也是寫數學日記的一個作用,只有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才能寫出更好的數學日記,若是學生全把這個當成普通的作業來完成,那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4、給出並讓學生選定題材。
如果讓學生自己憑空寫數學日記的話,孩子的腦袋肯定會是一片混亂的,所以一開始可以給出一些既定的題材,例如寫自己在課堂上印象深刻的事,如何獨立地完成一次數學實驗的過程,或生活中去購物所遇到的數學問題等等,將題材范圍縮小,再讓學生選定來寫就簡單很多。
5、引導學生按自己思路寫出日記。
當我們把自己的要求、題材告訴學生後,先讓她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寫,這樣才能寫出孩子特有的童真童趣,盡管也許會沒有什麼邏輯,但也是別有一般滋味。當然還是要幫學生加以潤色的,記得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不要以大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③ 四年級數學日記50字
謝謝你的關注
今天我和同學約好了要去外面野餐我去超市買了飲料一瓶5元;一個麵包2元,買3個;一包牛肉乾3元6角;一個鄉巴佬雞腿2元。阿姨笑著對我說:一共15元,我給阿姨15元,走出超市我算了算:不對,5+2×3+3.6+2=16.6(元),阿姨多拿了1.6元,我還給阿姨1.6元。阿姨說「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數學還可以讓我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真高興。
④ 四年級數學日記七十字
1月15日 星期三 晴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它在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生活中處處都用得著數學,因為它可以解決生活很多問題。在我妹妹過生日的時候,就用到了它。星期天中午,我妹妹過十歲生日,來到酒店裡,只見有很多人。她請了六個同學、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加上我一共十個人。我們十個人獨自在一個包間里,蛋糕上來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為她擔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會生氣
這時,我提議:「我們一共十個人,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總蛋糕的十分之一,這樣就公平了。」
「行是行,但是萬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夠吃,那怎麼辦?」
「那就用另外一種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這樣大家就不會有異議了。」
就這樣我們分起了蛋糕,我們吃著蛋糕,心裡十分開心。生日聚會很快就結束了,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會讓我知道了數學是有多麼的重要,只有學好數學,才能在別人面前有展現自我的能力。
⑤ 四年級數學周記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買衣服)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裡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隻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後,才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做作業)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數學中的「詩情畫意」)
在數學興趣課上,庄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遊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里,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於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0的重要性)
0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秘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怎麼可能這么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裡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麼重要呀!
如果我以後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後果都得我承擔啊!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學習上都要一絲不苟,要不然後果非常嚴重。
⑥ 四年級的數學日記300,350,400字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一: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
「χ」這個數長得很有特別,它長得很像「X」。 有一天,「1」、「2」、「3」、「4」等幾個數字好朋友在一起比大小。 突然「χ」出現在它們面前,說:「你們不要再比啦!你們誰也不是我的對手!」「1」說:「你怎麼能和我們比呢?你連自己是幾都不知道,還敢來這里和我們比賽。哼,真是自不量力的傢伙!」 「χ」非常不服氣,就跳到「1」的面前,大聲說「我才是最大的:「χ-1=9,χ=9+1,χ=10,看,我比9還大!」 「0」在洞里聽見了,就滾了出來,拉著數字「1」,跑到「χ」的旁邊,說:「χ×1=0,χ=0÷1,χ=0,這不,比誰都小。」 「χ」聽了「0」的話,從此就不再驕傲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二:
生活中的數學題 寒假時,媽媽找來裝修公司把房間重新裝修了一下,客廳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鋪地磚,正在計算面積時,我興高采烈地要求:「媽媽,我已經會算面積了,我來幫你算。」我用捲尺測量了客廳的長是5米,寬是3.8米,它的面積應該是5*3.8=19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訴媽媽,買19平方米的地磚就夠了。媽媽笑著問我:「我要買的是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你能告訴媽媽大約需要多少塊嗎?」我一下子愣住了,平靜了一會,我想到:我先計算出媽媽需要每塊地磚的面積,再用客廳面積除以它的面積,不就能得到數量了嗎?於是,我先計算出每片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6*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約等於52.78,那媽媽客廳的地磚應該買53片就夠了。我驕傲地告訴媽媽:「媽媽,買53片就行了。」 媽媽誇獎我知道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可是買單時,我卻看到媽媽買了56片,我奇怪地問媽媽:「不是計算好了53片了嗎?你為什麼要多買三片?」媽媽告訴我,因為在施工的過程存在損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時尺寸不合適,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購買時要比實際數量多一些,她還告訴我,生活是具體的,在有效運用數學方式時,還必須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實際,才能讓數學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三:
數學的魅力 0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秘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怎麼可能這么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裡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麼重要呀! 如果我以後當了出國留學網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後果都得我承擔啊!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學習上都要一絲不苟,要不然後果非常嚴重。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四:
數學日記300字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裡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隻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後,才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奇怪的「買100送100「問題就這樣被我搞定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五:
四年級數學日記 「洗刷刷,洗刷刷!哦耶!」我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做著家務,真是愜意呀! 「睿兒!你來把這一堆雨傘收拾一下吧!」「好嘞!我馬上來!」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媽媽身邊。我一邊收拾雨傘,一邊哼著小曲兒:「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收拾雨傘的小能手!」「咦?奇怪!這把雨傘怎麼搖搖晃晃的,一點兒都不穩呀!」我感動異常納悶兒。媽媽也聞聲趕了過來,我們仔細觀察了一番,這才發現其中一根與傘柄連接的「骨子」斷裂了,「那為什麼斷裂了一根骨子雨傘就不能用了呢?一般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呀!」我感到非常疑惑。媽媽把珠子轉動了一圈兒,一下子就想出了答案,但她還是俏皮地說:「你猜一下!」 看我一臉的疑惑,媽媽忍不住笑了起來,笑嘻嘻地說到:「你看,這」骨子「和傘柄間都有個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能讓每把雨傘收縮自如;如果是四邊形,就會搖搖晃晃,不穩定、不平衡,用起來會很不方便。」「哦!原來是這樣!看來數學知識隨時隨地都存在呀!」我不禁暗暗贊嘆到。
數學知識真是隨處可見、運用廣泛呀!真是「數學生活相結合」呀!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六:
給爸爸買生日蛋糕
2月1日是爸爸的生日,我和媽媽都忘了,所以今天來補。
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蛋糕店訂蛋糕。我選了一個大蛋糕,要50元錢。媽媽又想到蛋糕要在半個小時之後才能做好,所以又買了3杯小蛋糕給爸爸、我和王姐姐。每杯2元,總共要56元。媽媽要阿姨便宜點,就只花了55元。媽媽又看到櫥窗里只剩下最後一杯了,媽媽說:「我們經常在你家訂蛋糕,乾脆把那杯也送給我們吧!」阿姨同意了。就這樣,我們就有了4杯,相當於每杯只花了1元2角5分。這些都是我自願用壓歲錢為爸爸買的。
訂好了蛋糕,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到姑姑家吃晚飯了,爺爺奶奶還在那裡等著呢!
⑦ 四年級數學日記200字大全
9月10日 星期日 晴
記得以前,我以為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但不知道它具體有多大?
我們就說數作業本吧。我們數100本作業本要用多少時間呢?1本,2本,3本......100本,大概要用110秒。而1000本作業本要用多少秒,10000本作業本要用多少秒,100000本作業本要用多少秒......100000000本作業本要用多少秒呢?只要計算一下就知道一億有多大了。
算一算,數一億本作業本大約要11000000000秒,試想一下數一億本作業本要多少分?多少時,多少天?多少年/大概是要1833333分,30556時,1273天,3年!還真是不算不知道,數一億本作業本竟要3年啊!
由此可見,一億真大啊!
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00字二: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581字)
9月16日 星期日 晴
「χ」這個數長得很有特別,它長得很像「X」。
有一天,「1」、「2」、「3」、「4」等幾個數字好朋友在一起比大小。
突然「χ」出現在它們面前,說:「你們不要再比啦!你們誰也不是我的對手!」「1」說:「你怎麼能和我們比呢?你連自己是幾都不知道,還敢來這里和我們比賽。哼,真是自不量力的傢伙!」
「χ」非常不服氣,就跳到「1」的面前,大聲說「我才是最大的:「χ-1=9,χ=9+1,χ=10,看,我比9還大!」
「0」在洞里聽見了,就滾了出來,拉著數字「1」,跑到「χ」的旁邊,說:「χ×1=0,χ=0÷1,χ=0,這不,比誰都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00字5篇】。」
「χ」聽了「0」的話,從此就不再驕傲了。
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00字三: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61字)
9月21日 星期日 晴
這個學期,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媽媽一起去買蘋果。蘋果是2.6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9元。可是營業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麼算的,算成了12.2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便後,馬上糾正了營業員的失誤。
不僅營業員阿姨誇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5元,並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00字5篇】。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學,以後損失的不只是這0.5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00字四: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78字)
9月2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統計了《自由自在游泰國》這本書的頁數和字數。我覺 得這本書的字數很不好統計,因為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有至少一張圖 片,而且有些還是整頁都是圖片呢。我大致翻了一下全本書,估計平均一頁有 500 字。我隨便數了 10 頁,然後按照 10 頁的厚度估計出 50 頁的厚度,再估計全本書約有 3 個多 50 頁的厚度,應該是 150 頁 多一些,就算是多 20 頁吧,那麼,這本書的總共頁數應該是 50× 3+20=170 頁,總共字數大約是 170×500=85000 個字。頁數和字數我 都估算出來了。我翻到最後一頁,果然,這本書是 160 頁,我算的還 是比較准確的。
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00字五: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45字)
9月29日 星期日 晴
生活離不開電,我們家每個月都要交電費。聽媽媽說每度電是 0.69 元,我們家每天大約用電 6 度,那麼 0.69×6=4.14 元,我們家一天 的 電 費 是 4.14 元 。 春 節 我 們 回 家 鄉 11 天, 節 約 的 電 費 是: 11×0.69×4.14=31.41 元。【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00字5篇】。嘩!回家鄉 11 天可以節約電費 31.42 元。 我 們 家 一 個 月 的 電 費 是 4.41×30=124.2 元 。 一 年 的 費 用 是 124.2×12=1490.4 元。 哇!我們家一年電費已經一千多元,要節約用電才行。
⑧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昨天的下午,我和姐姐、妹妹回到家。媽媽看我的病還沒有好,應帶我去人民醫院看醫生。媽媽從帶子里拿出1元錢說:"思寧,去前面買掛號。"我去到那裡就說:"醫生,我要買一張掛號。"我從手裡拿出一元錢。醫生就給了我一張掛號。我趕快跑過去我和媽媽進去了醫生的位子旁邊坐著,醫生問我你哪裡不舒服,我說:我太咳嗽了,醫生說:你去照X光吧!要不你不會好的。然後醫生就給我開了張處單,給我去交費,媽媽給了我100元給我去交費,醫生說:照X光要50元,然後我給她100元錢,她就找回我50元。後來打"掉針"用了273元。媽媽從家帶了400元錢;今天又來看醫生了,醫生又說:"咳嗽好了些嗎"。"今天早上到現在只咳嗽了二下,好了一點"我回答。醫生又說:"今天打完針就好了"。醫生開了三個處方給我去付錢。付了錢後我看到處方票里又用了75元,昨天媽媽從家裡帶的400元錢,掛號用了1元,照X光用了50元,加上今天用了75元,一共用了75+50=125(元),125+1=126(元)。再加上昨天打針273元。一共用399元。最後用媽媽帶的400-399=1(元),還剩1元錢。
人民醫院看醫生的錢用的真不少呀!
⑨ 數學日記怎麼寫四年級
今天,我同媽媽一起去買菜,街上的菜鋪可真多呀!我和媽媽看的眼花繚亂。我媽媽開始挑選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後,她終於在一個菜鋪挑到了她認為好的西紅柿,西紅柿是2元錢一斤,她買了1斤9兩,她給了賣菜的3元,賣菜的找給了我媽媽1毛錢。她又買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買了2斤2兩,她給了賣排骨的50元,賣排骨的找給了她39元。她又買了土豆,土豆是1元錢1斤,她買了3斤3兩,她給了賣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買了豆芽,豆芽是1元錢1斤,她買了5兩,給了賣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買姜,姜是2元1斤,她買了1斤半,給了賣姜的10錢,找了9元。
她買菜一共花了18.7元。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300字二: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87字)
2。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隻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隻,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隻,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隻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隻,還原乙樹是14隻;甲樹就是16隻。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隻,乙樹14隻。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300字三: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95字)
3.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買菜。
我們來到賣西紅柿的地方,爸爸問:「多少錢?」老闆說「1元2角1斤。」「我買3斤。」爸爸說道。老闆稱了3斤。爸爸問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於3.6元嗎!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說:「恭喜你,答對了!」爸爸付了錢後,來到了賣菜的地方。他問:「這白菜多少錢1斤?」女老闆說:「1元5角。」爸爸又問我:「我買2斤,現在我有5元,老闆該找回我多少錢?」我想:1.5乘以2等於3元,5元再減3元,那就等於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說:「YES!」
走出菜場,我恍然大悟:原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300字四: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99字)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媽媽跟我說:「雪飛,跟你玩個游戲吧!」我說:「好呀!」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針。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媽媽,游戲規則是什麼?」「游戲規則很簡單: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於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單數。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300字五: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420字)
4.
今天,我和爸爸去書店買書。
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台。爸爸說:「你這本書12.6元,我這本書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我想:50減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於16.6元。我說:「16.6元。」「好,這16.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說
來到雪糕店,爸爸又問我:「我買2個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6減1.5乘2,等於13.6元。我說:「還剩13.6元。」爸爸說:「不錯嘛!還可以。」我生氣地說:「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極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四年級的學生嗎?」
數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300字六: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303字)
5.
陽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買文具。到了啟路文具店後,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書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藍熊的……我一看價目表:小書套每包5.00元,大書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馬拿了5包小書套和4包大書套。走著走著,我看見一個漂亮的筆袋,標價是6.00元一個。媽媽說:「筆袋都好幾個了,還買呀!」「就最後一個嘛!」我懇求地說。「好吧,就最後一個了啊!」「嗯!」說著,我就拿起了那個我挑中的筆袋放進了籃子里。
到了收銀台,爸爸說:「你先算一下,這些要花多少錢啊?」我數了數:「5×5+6×4+6, 嗯......25+24+6=55元!」媽媽把55元遞給了售貨員,我們一家開心地回家了。
⑩ 四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學完數學書我的收獲是:學了大數的認識、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統計、數學廣角。 數位與數級: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每個數級包括4個數位。多位數的改寫:先分好數級,然後把萬位後面的4個0省略掉,換成一個「萬」字。多位數的省略:省略萬位後面的尾數,就要看千位上的數,對千位上的數進行四捨五入。數的產生: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直線和射線: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角的度量: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幾倍,積也相應地擴大或縮小幾倍。速度、時間、路程: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垂直與平行: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具有不穩定性。梯形只有有一組對邊平行。商是幾位數:兩位數除三位數時,用除數與被除數的前兩位比較,如果前兩位大就夠除,商是兩位數,如果前兩位小,就用前三位除,商是一位數。商的變化規律: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或縮小幾倍,商也擴大或縮小幾倍。合理安排:烙餅的公式總時間=單面時間×張數。一次可以烙兩張,每一面的時間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