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手抄報可以畫什麼圖案

數學手抄報可以畫什麼圖案

發布時間:2022-04-24 12:23:55

⑴ 怎麼畫數學手抄報 簡單漂亮

簡單的漂亮的,我覺得就是把手抄報的周圍用一些花邊畫一些花邊就可以了,然後裡面就用不同顏色的筆寫上一些數學方面的題目,就非常的整齊,而且具有數學的美感。

⑵ 數學手抄報該怎麼畫

根據數學手抄報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圖畫和圖形
多畫一些圖形,然後分出來小格格再寫上手抄報就可以了

⑶ 關於數學手抄報的內容有哪些

第一寫關於數學的名言
羅素說:「數學是符號加邏輯」
畢達哥拉斯說:「數支配著宇宙」
哈爾莫斯說:「數學是一種別具匠心的藝術」
米斯拉說:「數學是人類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
培根(英國哲學家)說:「數學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
布爾巴基學派(法國數學研究團體)認為:「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理論」
黑格爾說:「數學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號」
魏爾德(美國數學學會主席)說:「數學是一種會不斷進化的文化」
柏拉圖說:「數學是一切知識中的最高形式」
考特說:「數學是人類智慧皇冠上最燦爛的明珠」
第二寫關於數學的意義
數學,作為人類思維的表達形式,反映了人們積極進取的意志、縝密周詳的邏輯推理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邏輯和直觀、分析和推理、共性和個性。雖然不同的傳統學派可以強調不同的側面,然而正是這些互相對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綜合起來的努力,才構成了數學科學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價值。
第三寫關於數學的小故事
數學名人小故事-康托爾
由於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稱為「悖論」),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採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在1874—1876年期間,不到30歲的年輕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向神秘的無窮宣戰。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能夠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樣看起來,1厘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以及整個地球內部的點都「一樣多」,後來幾年,康托爾對這類「無窮集合」問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通過嚴格證明得出了許多驚人的結論。康托爾的創造性工作與傳統的數學觀念發生了尖銳沖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攻擊甚至謾罵。有人說,康托爾的集合論是一種「疾病」,康托爾的概念是「霧中之霧」,甚至說康托爾是「瘋子」。來自數學權威們的巨大精神壓力終於摧垮了康托爾,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進精神病醫院。
真金不怕火煉,康托爾的思想終於大放光彩。1897年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認,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稱贊康托爾的工作「可能是這個時代所能誇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這時康托爾仍然神志恍惚,不能從人們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悅。1918年1月6日,康托爾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⑷ 數學手抄報太空了畫點什麼東西

⑸ 數學手抄報可以畫什麼圖案

數學的話,數字應該是最重要的,可以把一些數字擬人化,有手有腳還有眼睛什麼的,然後在這些數字旁邊加一些對話框,里邊摘錄一些著名數學家的名言。

⑹ 我是那種很鮮艷的數學小報如果她還有空處的話,那麼我應該畫些什麼

可以畫一些花花草草。
也可以畫一些數學工具。
也可以寫一些美工的數字。

⑺ 小學二年級數學手抄報可以畫哪些裝飾

學生手抄報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也關乎很多,今天就來說說如何做好一份小學生數學手抄報。

內容上

只要和數學有關的,都可以拿來做手抄報。可以找一些數字歌和一些關於奧數相關的資料,再進行加工一下就有你所要的東西了!

比如,你可以寫寫數學家的故事、數學文化、數學小笑話、數學趣題妙解,還可以是數學的故事,學習數學中發生的故事等等,內容很豐富。

版面上

1、版面設計

版面設計是出好手抄報的重要環節。

要設計好版面,須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本期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選用有一定意義的報頭(即報名)。一般報頭應設計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讀所編輯或撰寫的文章並計算其字數,根據文章內容及篇幅的長短進行編輯(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顯要位置(即頭版);

(3)要注意長短文章穿插和橫排豎排相結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動活潑;

(4)排版還須注意:字的排列以橫為主以豎為輔,行距要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要有空隙,篇與邊之間要有空隙,且與紙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邊。另外,報面始終要保持干凈、整潔。

2、報頭

報頭起著開門見山的作用,必須緊密配合主題內容,形象生動地反映手抄報的主要思想。報名要取得有積極、健康、富有意義的名字。

報頭一般由主題圖形,報頭文字和幾何形體色塊或花邊而定,或嚴肅或活潑、或方形或圓形、或素雅或重彩。

報頭設計應注意:

(1)構圖要穩定,畫面結構要緊湊,報頭在設計與表現手法上力求簡煉,要反映手抄報的主題,起「一目瞭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體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幾種設計方案:一是排版設計為兩個版面的,應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設計為整版的,則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設計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題頭

題頭(即題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與文章題圖結合在一起。設計題頭要注意以題目文字為主,字略大。裝飾圖形須根據文章內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標題字要書寫得小於報題的文字,要大於正文的文字。總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圖與尾花

插圖是根據內容及版面裝飾的需要進行設計,好的插圖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插圖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顯得空且亂。尾花大都是出於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設計的,多以花草或幾何形圖案為主。插圖和尾花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並非多多益善,應得「畫龍點睛」之效。

5、花邊

花邊是手抄報中不可少的。有的報頭、題頭設計可用花邊;重要文章用花邊作外框;文章之間也可用花邊分隔;有的整個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邊隔開。在花邊的運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線或波狀線等。

二、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

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線描畫法和色塊畫法兩種。

1、線描畫法

要求形象簡煉、概括,用線准確,主次分明。作畫時要注意一定的步驟:

(1)一般扼要畫出主線----確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畫出與圖相關的比例、結構及透視;

(3)刻畫細部,結合形體結構、構圖、色調畫出線條的節奏變化;

(4)最後進行整理,使畫面完整統一。

2、色塊畫法

除要求造型准確外,還須善於處理色塊的搭配和變化關系,而這些關系的處理要從對象的需要出發,使版面色彩豐富。作畫時,可先畫鉛筆稿(力求造型准確),再均勻平塗大色塊;後刻畫細部;最後進行修整,使之更加統一完美。

線描畫法與色塊畫法,通常是同時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單色。不管是線描還是色塊畫法,最好不要只用鉛筆去畫。版面上的圖形或文字不能剪貼。

⑻ 數學手抄報畫什麼好

1,建議你去美術用品店買2張4K的素描紙,一張備用。一元錢大概!
2,網上收集些手抄報版式!先用鉛筆起稿劃版,可以借鑒幾個形成自己的版式,排版很重要。
3,然後在收集內容,填進去。
4,收集些報花裝飾下!
ok

⑼ 數學手抄報

抄課本上的重點內容! 可以在手抄報上畫上一些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柱、球、菱形等數學圖,然後用彩筆裝繪,最後在這些圖案中寫一些數學理論啊、數學趣味故事啊、數學題啊,總之你自己找點資料寫上吧,希望您能辦的非常漂亮!一、圖形的變換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 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3. 初步學會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
4. 讓學生在上述活動中,欣賞圖形變換所創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在此基礎上,本單元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學習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和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後的圖形,發展空間觀念。結合本單元的學習, 還安排了數學游戲「設計鑲嵌圖案」。 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 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探索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

在二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日常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有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並能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和它的另一半,這里是進一步認識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並學習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本單元教材先設計了畫對稱軸,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和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的活動,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的認識,從而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探索新知識。

2. 注重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圖形的旋轉。

本單元聯系具體情境,讓學生觀察鍾表的表針和風車旋轉的過程,分別認識這些實物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圖形的旋轉的特徵和性質,再讓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3. 通過大量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圖形的對稱和旋轉變換,增強空間觀念。

本單元不僅設計了看一看、畫一畫、剪一剪等操作活動,而且注意設計需要學生進行想像、猜測和推理進行探究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例如,讓學生判斷幾個圖案分別是由哪種方法剪出來的。這就要求學生要根據圖案的特徵,不斷在頭腦中對這個圖案進行「折疊」,並將最後的結果與下面的剪法對應起來。而且還讓學生思考「還有什麼剪法」,從而使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

教學建議

1. 注意讓學生真正地、充分地進行活動和探究。

由於本單元知識是在學生已有的關於對稱和旋轉的知識基礎上,並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進行安排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觀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過程,獨立探究出來。因此,教師要切實組織好學生的課堂活動,為學生創造進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不要讓教師的演示或少數學生的活動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學生的親自動手、親自體驗和獨立思考。這樣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展。

2. 本單元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

(三)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2~11頁)

1. 主題圖。

教科書第2頁,呈現了現實生活中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設計出的許多美麗的事物和圖案,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目的是從現實生活的事物引入,讓學生在欣賞圖形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好事物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對稱、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說一說這些圖形有什麼特徵。學生可能會根據圖形的變換把這些圖形分成幾類,教師可從此處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

到本單元內容學習結束後,還可以再讓學生觀察這幅主題圖,用所學的圖形變換的知識對這些圖形的設計進行分析,體會所學知識的作用和價值。

2. 例1上面的內容及例1。

教材通過例1上面的內容,讓學生畫對稱軸的活動,幫助學生復習已有的關於軸對稱圖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學例1。在「例1」中,首先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的活動,使學生由觀察「松樹」這個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觀察兩個「小草」圖形成軸對稱,從而引出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並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概括出軸對稱的特徵。接下來,再引導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松樹)及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小草)的對應點與對稱軸之間有什麼關系,使學生探索、發現圖形成軸對稱的性質,並為例2教學「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做准備。
教學時,可以分三步進行。

(1)復習舊知。

讓學生獨立畫出例1上面圖形的對稱軸,幫助學生回憶軸對稱圖形的知識,以便在此基礎上教學例1。

(2)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

先讓學生觀察圖中的「松樹」和「小草」圖案有什麼特徵。根據已有的知識,學生很容易判斷出「松樹」圖案是軸對稱圖形,圖中的虛線是它的對稱軸(教師也可以先不出示這條虛線,讓學生畫出它的對稱軸。)進一步學生會發現,如果沿虛線折疊,兩個「小草」圖案,也將完全重合。這時教師可以適時的引出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並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概括出軸對稱的特徵。

(3)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可以引導學生分別觀察「小樹」這個軸對稱圖形和成軸對稱的兩個「小草」圖案的各對應點(A 與A′、B 與B′、C與C′)與對稱軸之間有什麼關系,使學生探索、發現圖形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

這一部分內容教學需要特殊注意的是,我們不要求學生說出准確的數學語言,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他發現的特徵和性質就可以了。

例如,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數學概念是「如果平面到其自身的一一變換的每對對應點A、A′,都垂直於同一直線l,且被直線l 平分,則這種變換叫做關於直線l的軸對稱。直線l 叫做對稱軸,對應點A 和A′叫做關於軸l的對稱點,在直線反射下的對應圖形叫做關於軸l 的對稱圖形。」(馬忠林,《幾何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在初中數學中,概括成「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對稱軸,折疊後重合的點是對應點,叫做對稱點。」(《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在小學階段,我們不要求學生說得這么准確,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折疊」「重合」這些基本特徵概括出來就可以。

再如,圖形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在初中數學中概括成「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我們不要求學生概括出這樣的結論,只要學生能像書上的學生那樣直觀描述就可以了,使學生知道「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 例2及「做一做」。

(1)例2。

教材通過讓學生畫小房子的另一半的活動,藉助學生已經掌握的關於軸對稱的知識,使學生在能夠畫出軸對稱圖形另一半(屋頂、房體及大門)的基礎上,進一步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窗戶)的軸對稱圖形。教材中的小精靈提問「怎樣畫得又好又快?」就是提示學生在動手之前,先思考好畫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時,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只要找到左邊圖形的幾個關鍵點的對稱點,再連線就可以了;可以利用已經掌握的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方面的知識來找到關鍵點的對稱點。

(2)做一做。

教材讓學生判斷把一張紙連續對折三次,畫上一個圖形,剪出的是什麼圖案。學生根據書上的折法,在頭腦中將彩紙展開,對這個圖形先做一次軸對稱變換,再對得到的圖形做一次軸對稱變換,得出最後的結果。在這個活動中,要讓學生進行空間想像,進一步體會軸對稱變換的特點。如果學生想像對折四次後剪出的圖案有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按書上的方法實際折一折、剪一剪,幫助學生進行想像。

4. 例3及相應的「做一做」。

(1)教材先通過讓學生觀察鍾表的表針和風車旋轉的過程,分別認識這些實物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90°,明確旋轉的含義。再通過小精靈提問「風車旋轉後,每個三角形有什麼變化?」引導學生從圖形到線段再到點的角度,來觀察、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並為例4教學「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做准備。

教學時,可以分兩步進行。

①明確旋轉的含義。
由於學生已經對生活中的旋轉現象有所認識,可以先讓學生觀察鍾表的指針,獨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針從『12』到『1』是怎樣旋轉的」。然後再通過交流,使學生弄清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的含義,明確要想表述清楚指針的旋轉,一定要說清「指針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這幾點。

②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
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在風的吹動下,風車是如何旋轉的。學生利用剛剛掌握的旋轉的含義,可以說清楚風車發生了怎樣的變換。
再讓學生思考小精靈提出的問題「風車旋轉後,每個三角形有什麼變化」,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學生會發現風車上的每個三角形都繞O點逆時針旋轉了90°;旋轉後的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都沒有發生變化,只是位置變了。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學生可能會發現每個三角形的邊都繞O點逆時針旋轉了90°;每個頂點都繞O點逆時針旋轉了90°;對應點到O點的距離都相等;對應點與O點所連線段的夾角都是90°等。必要時,可藉助學具操作幫助學生理解。
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與例1類似,不要求學生用准確的數學語言進行總結和概括。例如,旋轉的概念是「如果平面到其自身的一一變換,使任意一對對應點A 、A′與平面上一個定點O距離相等,∠AOA′等於指定的有向角α,而O和自身對應,則這樣的變換叫做關於點O的旋轉。定點O叫做旋轉中心,定角α叫做旋轉角,相同的指定方向叫做旋轉方向。」(馬忠林,《幾何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在初中數學中概括成「把一個圖形繞著某一點O轉動一個角度的圖形變換叫做旋轉。點O叫做旋轉中心,轉動的角叫做旋轉角,如果圖形上的點P經過旋轉變為點P′ ,那麼這兩個點叫做這個旋轉的對應點。」(《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小學階段,我們不要求學生這樣說,只要學生能概括出「繞一個點旋轉」「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多少度」這幾點就可以了。像「旋轉中心」「旋轉角」這些名詞也不必要求學生掌握。

(2)第6頁「做一做」第1題。

教材呈現了幾個圖案,讓學生判斷分別是由哪一個圖形旋轉而成的。在判斷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說清「是哪個圖形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並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進一步理解圖形旋轉的性質,體會旋轉變換的特點。

5. 例4及相應的「做一做」。

(1)例4。
教材通過讓學生畫一畫的活動,藉助學生已經掌握的圖形旋轉的知識,使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只要找到三角形AOB的幾個頂點的對應點,再連線就可以了;在確定對應點的位置的時候,可以利用已經掌握的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方面的知識。如「對應點與O點所連線段的夾角都是90°;對應點到O點的距離都相等」等,再藉助方格紙、三角板等,來確定頂點的對應點的位置。無論學生用哪種方法,只要能按要求畫出旋轉後的圖形,都是可以的。必要時,可藉助學具操作幫助學生理解。

(2)第6頁「做一做」第2題。
教材給出一個基本圖形和旋轉中心O,讓學生利用旋轉設計一朵小花。這時,學生已經掌握了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旋轉90°的方法,雖然題中沒有給出旋轉的角度和方向,學生完全可以根據所設計圖案的需要自行確定。
教學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設計,再進行交流。在設計圖案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一步理解旋轉的特點和性質,體會旋轉所創造的美。

6. 欣賞設計。

教材先讓學生觀察從主題中抽取出來的兩幅美麗圖案,感受圖形變換創造的美,體會平移、旋轉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接著讓學生應用對稱、平移或旋轉的方法設計圖案並進行交流,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美和數學方法的價值。
這是一個實踐與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的活動,教學時可以分兩步完成。

(1)指導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圖案的同時,分析對稱、平移或旋轉在其中的應用,從而加深對圖形變換的基本特徵和方法的理解,為接下來的自主設計做准備。
(2)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對稱和旋轉的方法。此時,教師應鼓勵獨立完成設計圖案的任務,再在全班展示交流。學生可能分別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變換設計圖案;也可能綜合運用不同方法設計圖案。教師不必作統一要求,同時注意對學生的設計要多給予肯定和贊賞。

7. 有關練習一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讓學生利用軸對稱設計美麗的圖案。這時,學生已經掌握了畫一個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作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可以放手讓學生設計,再進行交流。在設計圖案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一步理解圖形成軸對稱的性質,體會軸對稱變換的特點。

第2題,教科書呈現了幾個剪好的圖案,讓學生判斷分別是由哪種方法剪出來的,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學生要根據圖案的特徵,不斷在頭腦中對這個圖案進行「折疊」「重合」,再將最後的結果與下面的剪法對應起來,而且還讓學生思考「還有什麼剪法」。這個活動比「判斷兩個圖形是不是成軸對稱」所要求的想像、猜測和推理等思維活動更多,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能夠得以鍛煉,空間觀念會得到發展。
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調整題目的設計,反過來,讓學生根據剪法,選擇剪出的結果。學生根據每一種剪法,在頭腦中將彩紙展開,對「半棵小芽」這個圖案連續做軸對稱變換,得出結果,再與上面剪出的圖案對照。如果學生還有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按書上的方法實際折一折、剪一剪,再幫助學生進行想像。

第3題,是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有關對稱、平移和旋轉變換的知識進行判斷。注意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體會圖形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第4題,可仿照第6頁「做一做」第2題進行教學。

第5題,可仿照第4頁的「做一做」和第2題進行教學。

第6題,讓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另一類圖形「旋轉對稱圖形」的特點。這些圖形繞它們的中心旋轉一定的角度,還與原來圖形重合。這里不必讓學生了解「旋轉對稱圖形」這個概念,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圖形的這一特徵就可以了。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畫出每個圖形的兩條對稱軸,確定中心O,再讓學生想像這個圖形在旋轉過程中會出現什麼現象,發現這些「旋轉對稱圖形」的特點。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通過操作幫助學生直觀的看到這些現象。可以事先為學生准備一張底卡(印有這些圖形的硬紙卡)和這些圖形卡片,讓學生畫或折出兩條對稱軸後確定這些圖形的中心O,再用大頭針穿過圖形卡片和底卡上相應圖形的中心O,再進行旋轉。

8. 數學游戲:設計鑲嵌圖案。

四年級學生初步了解了圖形的密鋪(鑲嵌)現象,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通過數學游戲拓展鑲嵌圖形的范圍,讓學生用圖形變換設計鑲嵌圖案,進一步感受圖形變換帶來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本活動可放手讓學生獨立設計,再進行交流。分析交流豐富多彩的鑲嵌圖案時,不管運用了什麼變換,其本質都是把可鑲嵌的基本幾何圖形進行分割後再經過圖形變換拼組而成的鑲嵌圖形。
教師小結時對科學性問題要糾正,同時以表揚為主。

我是摘抄的,你自己撿點,組織組織語言,把老師糊弄過去就得了

⑽ 數學手抄報怎麼做系簡單又漂亮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自己填充內容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ppt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與ppt不同的是手抄報是純手工的,只有一頁紙,所以要合理安排內容。手抄報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黑板報。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也可繪畫圖案進行劃分。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最好是在左上位置。
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裝飾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繪圖等藝術手段,彌補文字的單調,給人以生動形象、優美和諧的美感和啟迪。內容包括報頭、題花、插圖、花邊、尾花和色彩運用等。
1.報頭
它是手抄報的標志,由圖案或畫面和刊名組成。文字上由報頭名稱、日期等組成。
2.題花
是對文章標題或開關的裝飾,常見的有底紋,帶有提示性的圖畫或圖案。
3.插圖
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畫一個能說明一個情節的畫面,這種形式與文章內容緊密聯系;還可以採用與文章內容毫無聯系的圖案,如花鳥、山水等,這是純粹為了美化而作的。
4.花邊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則就會喧賓奪主。花邊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開文章,便於閱讀。
5.尾花
是裝飾在文章後面的圖畫或圖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後,還剩有空白,可以畫一朵花,既可充實版面,又可以增加美感。
6.色彩方面
一般宜簡練、明快、淡雅,不宜過分渲染、雜亂。一般而言,正文色調宜樸素、穩重;標題及花邊、插圖等,則可用較鮮艷的色彩。這樣才能濃淡適宜,增強效果。

文章
①字體要工整、美觀,不寫錯別字。②如果是兩人以上一起抄寫,要注意字體要統一。③正文開始時要空兩格再書寫。④最好用黑墨。

①標題要醒目。②用美術字體書 。③標題要吸引人
標題裝飾
①可以直接在標題上裝飾。②也可以在文字的旁邊加以裝飾。
報頭
①報頭繪制要醒目,而不刺眼。②報頭一定要大、醒目。
尾花
尾花繪制要小巧精緻,起點綴作用,不能搶眼。
底紋裝飾
①可以在排版時做好,也可以寫好字後作裝飾;②可用淡色刷底,也可用淡色勾畫景物。③顏色鮮艷比較好。

閱讀全文

與數學手抄報可以畫什麼圖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