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曹什麼數學

曹什麼數學

發布時間:2022-04-27 07:04:55

A. 誰能百里挑一數學系姓曹的是誰

曹沖

B. 三國里的數學知識有哪些

一。劉備1.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一句簡單的話,呂布over了.。。。。。。。。。。。。。2.擲之於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又是一句簡單的話,趙雲這輩子算了上了賊船還寧死不下了!!。。。。。。。。。。。。。。。。。。。。。。。。3.玄德曰:「臨陣眼生,誤人性命。吾所騎白馬,性極馴熟,軍師可騎,萬無一失。劣馬吾自乘之。」遂與龐統更換所騎之馬。後見龐統軍來,張任軍士遙指軍中大將:「騎白馬者必是劉備。」就是換了匹馬,結果連命都換沒了!!。。。。。。。。。。。。。。。。。。。。。4.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個實在是太光輝了,超級簡單的一句話,得了,諸葛亮算是徹底老實了!!他那寶貝兒子也能坐穩蜀國了!二關羽。關羽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三。張飛。。初隨劉備起兵對抗黃巾,在安喜縣時鞭打貪官督郵。參與討伐董卓的戰役,在虎牢關前與劉備、關羽合戰呂布。後隨劉備屯徐州,由於酒醉而導致徐州被呂布攻陷,劉備因此不得不寄居於呂布帳下。此後張飛盜取呂布馬匹,呂布因此攻擊劉備,劉備投奔曹操。官渡之戰前,曹操突襲徐州,劉備與關羽、張飛失散。張飛占據古城,招兵買馬,不久後與劉關二人重聚。曹操平定荊州後率眾追趕劉備,張飛於當陽長坂橋獨身面對曹軍,大喝三聲,將曹軍嚇退。劉備入蜀後由於龐統之死而向荊州求援,張飛與諸葛亮、趙雲分兵向益州進發,途徑巴郡時用計擒住太守嚴顏,嚴顏誓死不降,張飛欽佩嚴顏的氣節,親釋其縛,嚴顏感其恩義,終於投降。漢中之戰時,張飛率軍對抗魏將張郃,屢戰屢勝,張郃不得不退居天盪山。劉備稱帝後准備為關羽報仇,張飛下令軍士三日內備齊白旗白甲,部將范疆、張達請求寬限,反被張飛鞭打,二人懷恨,夜間入帳刺殺了張飛,轉而投吳。張飛終年55歲。正史記載張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曹操的謀士程昱等人稱關羽、張飛為「萬人敵」。張飛對於士大夫非常尊敬,但對於下屬卻不加體恤。正史中的張飛擅長書畫,據說他「善畫美人」。四。諸葛亮光和四年1811公元181年農歷四月十四日,諸葛亮誕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中平六年1899諸葛亮生母章氏去世初平三年19212諸葛亮父親諸葛珪去世興平元年19414諸葛亮與弟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諸葛玄收養,其兄諸葛瑾同繼母赴江東興平二年19515諸葛亮叔父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隨叔父赴豫章(現南昌)建安二年19717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和弟妹投奔荊州劉表,定居在隆中草廬,開始了躬耕於卧龍崗生活。建安四年19919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水鏡先生司馬徽建安十二年20727劉備前往隆中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隆中對」,隨即出山輔助劉備建安十二年20727諸葛亮首戰告捷建安十三年20828諸葛亮出使東吳,說服吳王孫權抗曹建安十四年20929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建安十六年1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建安十九年21434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分兵與劉備會師。劉備攻佔成都,諸葛亮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建安二十年21535諸葛亮整頓巴蜀內政建安二十三年21838諸葛亮留守巴蜀,供應在漢中作戰的劉備蜀章武元年22141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諸葛亮任漢國丞相,領益州牧蜀建興元年22343劉備兵敗白帝城,永安託孤於諸葛亮;劉備死,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劉禪叫諸葛亮為宰父抑或相父)蜀建興二年22444諸葛亮調整巴蜀內政蜀建興三年22545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南蠻蜀建興五年22747諸葛亮上《出師表》,屯兵漢中,即日北伐蜀建興六年22848北伐失街亭,諸葛亮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蜀建興七年22949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蜀建興八年23050諸葛亮再次北伐蜀建興九年23151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敗魏軍,在木門道伏殺魏名將張郃蜀建興十一年23353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蜀建興十二年23454諸葛亮再次北伐,因積勞成疾,當年八月病故於五丈原五。曹操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出生自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長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改姓曹。亦因這種關系,曹操自幼便有機會接觸官宦子弟。日後的勁敵袁紹亦是曹操年少時朋友。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須。自幼放任盪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生於公元155年,卒與公元220的曹操。觀其一生,從舉孝廉踏上仕途開始,挾天子以令諸候,收黃巾,討董卓,敗袁術,破陶謙,平張邈,殺呂布,滅袁紹,定烏桓,降劉琮,走赤壁,克馬超,戰孫權,收張魯,封魏王,棄漢中。千秋功過,任人評說。曹操自幼機警,有膽識。東漢靈帝熹平三年(174),以孝廉推舉為郎,任洛陽北部尉,入仕途即與祖輩所從屬的宦官集團針鋒相對。中平元年(184),出任騎都尉,參與鎮壓黃巾起義。繼任濟南相。四年,辭官還鄉。次年,受詔為典軍校尉,復得軍權,奔赴洛陽。時東漢王朝在黃巾起義沖擊下搖搖欲墜。漢靈帝死後,大將軍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誅殺殺宦官時,反被伏擊。而此時有西涼之狼稱號的董卓帶領大軍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劉協,是為獻帝。大部份大臣紛紛逃出洛陽。曹操亦逃至陳留,集結義兵,聲討董卓。初平元年,各路大將推舉家世顯赫的袁紹為盟主,西討董卓。但因各將領心懷鬼胎,遂使義軍失敗。曹操在這戰役中,初次見到日後的死敵——劉備。初平三年,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獻帝乘亂與一眾大臣逃出長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議,迎接獻帝至許昌。從此曹操便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後,曹操以獻帝名義東征西討。先後平定關東、關中一帶。而劉備亦曾成為其部下。接下來,曹操便要面對他的老朋友-袁紹。當時袁紹盤據幽、冀、並、青四州,軍力雄厚,勇將如雲。雖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終與紹有一定距離。建安五年,袁紹大軍南下,與曹兵會戰於官渡。最後曹操用降將許攸之計親率五千騎兵偷襲袁軍糧倉。袁兵見軍糧被燒而大亂,曹軍乘勢出擊。袁紹敗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在官渡會戰勝利後,曹操用數年時間穩定北方,和追擊袁氏余黨(紹兵敗後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親率大軍南征劉表。同年,劉表死,次子劉琮繼立。面對曹操如狼似虎的大軍,劉琮決定出降。曹操輕易地接管荊州。可能因為荊州得來容易,曹操決定成勢東伐孫權。但權並非劉琮之流可比。孫氏自孫策時已盤據江東,至今已人心歸順。加上長江天險,孫氏政權已有一個穩定基礎。當孫權收到曹操東來的消息後,曾召開多次軍事會議。會中主戰和主降派了激烈的爭辯。最後在周瑜和魯肅的分析下,孫權決定出戰。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孫權大軍在赤壁迎戰曹軍。周瑜用計火燒曹操軍艦,曹軍大敗。從此曹操無力大舉南征。如果說官渡會戰決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麼赤壁兵敗便是曹操只可稱雄北方的一戰。此後,曹操雖曾多次在東吳邊境挑起戰火,但雙方均互有勝敗。同時劉備西定益州,自封漢中王。三國鼎立之勢已成。連蓋世雄主曹操亦再無力改變這個事實。建安二十一年,曹操進位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正當軍威大振之時,曹操病卒洛陽,享年六十六歲。翌年,操子曹丕篡漢,建國號魏,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史稱魏武帝。

C. 「曹」是什麼意思

cáo
<名>
古代指訴訟的原告和被告。即兩曹 [plaintiff and defendant]
兩曹,今俗所謂原告被告也。——《說文》段玉裁注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或部門 [divison;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ancient times]
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資治通鑒》
又如:曹干(官署中的幹事人員);曹掾(泛指一般官員);曹務(古代官署中分類所管理的事務);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機關)
管某事的官職 [official]。如:曹主(機關負責人);曹郎(部曹。部屬各司的官吏);曹官(屬官)
雙方;班;組 [group;team]
分曹並進。——《楚辭·招魂》。注:「偶也。」
率其曹偶。——《史記·黥布傳》。索隱:「輩也。」
乃造其曹。——《詩·大雅·公劉》。傳:「群也。」
輩,等於現代漢語中的「們」 [people of the same]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二)》
又如:爾曹(你們這些人);兒曹(孩子們)
古國名 [Cao state]
西周的諸侯國
古西域國名



cáo
ㄘㄠˊ
等,輩:爾~(你們)。吾~。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於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於郡守的總務長)。
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姓。
鄭碼:EKK,U:66F9,GBK:B2DC
筆畫數:11,部首:曰,筆順編號:12512212511

D. 著名的數學家有哪些人(至少兩個)我國古代數學著作有哪些

古代數學家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祖沖之( 公元429年生)、祖暅(祖沖之之子)、李冶(卒於公元784年)、張丘建(北魏人)、秦九韶(1208年生)、郭守敬(1231年生)、朱世傑(1 楊輝三角
249年生)、賈憲(北宋人)、楊輝(南宋時期)、趙爽(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人)、王恂(1235年生)、徐光啟(1562年生)、梅文鼎(1633年生)、薛鳳柞、阮元(1764年生)、李善蘭(1811年生)。


(一) 《算經十書》

《算經十書》中國漢唐以來陸續出現的十部數學著作的匯編冊。唐代在國立大學設置了算學,以十部數學著作作教科書使用。這十部算經是:〈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陽算經〉、〈張邱建算經〉、〈海島算經〉、〈五經算術〉、〈綴術〉、〈輯古算經〉。其中祖沖之父子所著的〈綴術〉已失傳,將其餘九本算經分別介紹如下。

一、《周髀算經》

現傳本〈周髀算經〉大約成書於公元前一世紀,是一本數學與天文學著作。歷代有為它做注的,如趙爽、李淳風等書中大部分記載與天文學計算有關。我國自古談論天體者分為三家,即蓋天、宣夜、渾天。蓋天起源甚早,《周髀算經》可稱的上是蓋天理論。蓋天者,顧名思義謂蒼天如笠蓋,陸地如棋局。日月星辰在天蓋上面運行,人居其內地生活。這部數學著作是天文學家用三角測量法,度量天體距離並解釋四極、四季的書籍。其內容包括學習數學的方法,勾股定理的測量、並以分數計算高、深、遠、近等。

二、《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專著,它上承先秦數學發展的添流,在漢代又經過許多學者的增刪,最後於公元一世紀下半葉定本。後世的數學家,大多是從〈九章算術〉開始學習和研究數學的。許多學者還做了注釋工作,如劉微〈263〉、李淳風〈656〉等,他們的注釋與原著一同流傳至今,唐宋兩代都由國家明令該書為官學數學教科書。

《九章算術》成書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它有如下特點:

1、全書表述為應用問題的形式,共有246個向問題,大多有實際應用意義,可稱為是一個中國古代應用數學體系。

2、以演算法為主要內容是它的第二個特點,全書以向、答、術構成,「術」是主要內容,是一種實際可應用的演算法。

3、以算籌為計算工具,「術」可稱為是布列算籌的方法。

《九章算術》把246個問題及202個「術」分為九章,內容有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等。

《九章算術》是一部世界性著名著作,突出的成就有:分數運算、比例問題、雙設法、面積及體積計算、一次方程解法,負數的引入及運演算法則、開平方、開立方及一般二次方程的解法等。

三、《孫子算經》

約成書於四、五世紀,作者生平及編寫年代不詳,共三卷,卷上較詳細地記述了算籌記數法和用算籌進行乘、除、開方以及分數等運演算法則,後兩卷包括64個問題,屬於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問題。全書給出67個「術」,這是主要的內容。

卷下第26題是著名的「物不知其數」,與天文歷法的編算有關,數學上需術解一次同餘式。解此題的演算法,到宋代發展成「大衍術一術」。卷下第31題,是後世「雞兔同籠」題的始祖,後來傳到日本,變成「鶴龜算」。

四、《五曹算經》

北周時甄鸞著。曹是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亦即各級政府的業務管理部門。《五曹算經》就是為五類曹官准備的實用數學手冊,以問題集形式編寫,共有67個問題。其中有:

田曹:田畝面積計算;

兵曹:軍隊配置,給養運輸等計算;

集曹:貿易交換計算;

倉曹:糧食稅收,糧窖體積計算等;

金曹:絲系織物交易計算。

五、《夏侯陽算經》

原書已失傳無考,北京元豐九年(1084年)所刻《夏侯陽算經》是唐中葉的一部算書。全書共三卷,有83個數學問題,引用當時流傳的乘除捷演算法,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問題,也保存了相當多的數學史料。

六、《張邱建算經》

作者與寫作年代均不可考,現認為是五世紀中葉的一部算書。全書三卷,有92個問題,其向題不少持用,〈九章算術〉中的內容,除此之外,書中還包含等差數列,二次方程和不定方程,不定方程的「百雞問題」是後世不定方程典型例子。

七、《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期數學家劉微所著,是一本關於〈重差術〉的書,〈重差術〉即測量海島、城池、山區和井深的方法。劉微原本把這部分內容附在〈九章算術〉〈勾股〉章之後,唐初始被抽出成獨立著作,並以第一章測量海島的方法來命名,故為〈海島算要〉。書中的測量學,正是古代地圖學的數學基礎。

八、《五經算術》

據劉微所言,「周公制禮而有九數」,數學著作來自儒家經曲已有行例。

〈五經算術〉就北周甄鸞著,共兩卷,廣泛收集了〈貞經〉、〈詩經〉、〈書經〉、〈禮經〉、〈春秋〉等古代儒家曲籍,特別是有關天文,歷法的問題,也是以問題集的形式列出,逐一給出解答,這既是一本學習儒家經書的參考讀物,又是一本獨立使用的數學教材。

九、《輯古算經》

大約在七世紀初,由隨唐數學家王考通所著,計有二十個問題,大部分是關於三次代數方程術解的,第一題是關於天文,演算法則是屬於算術的;餘十九道都是關於體積與長度的計算,這類幾何向題多來自土建工程問題,演算法則是代數方程的』術』解。

(見王孝通:中國古代數學家)其中祖沖之父子所著的〈綴術〉已失傳

十、《綴術》

〈綴術〉由祖沖之父子所著〈綴術〉,現已失傳。

(二)古代其它著名數學著作

一、《數書九章》

中國南宋數學家秦九韶1247年寫成,原名叫〈數術大略〉,明代後期改名為〈數書九章〉,曾分別收入〈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數書九章〉共列算題81道,分為九類、每類九題,九類分別是:大衍類、天時類、田域類、測量類、賦役類、錢谷各類、營建類、軍族類、市物類。該書有如下特點:

1、按問題分類:題文談數學,也涉及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

2、完整保存算籌記數法及運算式,自然數、分數、小數、負數都有專條論述。

3、總結出「大衍術一術」,使一次同餘式組解法程序化,比西方高斯創立的同類方法早500多年。

4、有完整方程術解演算步驟,可對任意次方程的有理根或無理根術解,比英國霍納同類方法早500多年。

5、書中所列三斜術積公式與希臘海倫公式殊途同歸。

〈數書九章〉是對〈九章算術〉的繼承與發展,書中還包括了我國宋之時期主要的數學成就。

二、《測圓海鏡》

中國金、元時期李冶著,成書於1248年,全書其分12卷,170問,是我國討論容圓和天元術的代表作。

談書所討論的問題有:

1、勾股形解法:已知勾股形術內切圓,旁切圓的直徑等一類問題。

2、系統總結了天元術,相當於現代的方程論,並使文詞代數開始演變成符號代數。

3、術高次方程的正根、多項式的運演算法則等,李冶反對使數學神秘化的傾向,他認為數學來自客觀世界,在書序中稱他的書是洞淵九容 之說推演而成,

後世學者對《測圓海鏡》評價是「中土數學之寶書」。

三、《四元玉鑒》

中國元代數學家朱世傑著,成書於1303年,全書共三卷,24門,288問。主要論述高次方程組的消元解法、高階等差級數術和以及高次內插法等內容,該書是我國從天元術發展到四元術的重要著作。

朱世傑給出高階等差級數術和總是的三角垛公式:

和招差術中招差公式,這比西方要早400多年。

五、《幾何原本》

古希臘數學歐幾里得(Euclid,公元前300年前後)所著,當時有十三卷。是用公理化方法建立數學演繹體系的典範,是當時希臘的數學成果,方法、思想的結晶。自它問世之日起,在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盛行不衰。它經歷多次翻譯和修訂,自1482年第一個印刷本出版後,至今已有1000多種不同的版本。中國最早的中文譯本是1607年(明朝萬曆年間)由利瑪竇(Matteo.Ricci)和徐光啟合譯的,譯出十五卷本的前六卷。250年後,1857年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和李善蘭合譯出後九卷。《幾何原本》是世界數學史上化時代的經典著作,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對我國數學科學和數學教育有重大的影響。

六、珠算與《演算法統宗》

明代在西方數學輸入之前,最大的成就可以說是珠算的發明,最重要的數學書要算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1592)。在電子計算機普及之前,算盤以其構造簡單,價格低廉,計算迅速,數百年來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至今仍盛行不衰,「珠算」的名稱,在《數術記遺》中已經出現,這可能是後世珠算的萌芽,可惜該書描述過簡,未知其詳。

我國歷來注重計算器械,從算籌發展到算盤是很自然的事明朝陶宗儀《輟耕錄》(1366)有「算盤珠」的比喻:「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明朝吳敬(杭州府仁和縣人)1450年撰《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有「不用算盤,至無差誤」;「免用算盤並運算元,乘除加減不為難」等話,這是提到算盤的最早數學著作。

確實可考的記述算盤的書,以柯尚遷《數學通軌》(1578)為最早,其中載有十三桁的算盤,和現在的形式完全一樣,並有計算歌訣,到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詳述算盤的制度和用法,珠算到此已完全成熟。

程大位字汝思,號賓渠,新安人,生於1533年,在1592年編成《直指演算法統宗》(簡稱《演算法統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漸江(即浙江)吳繼綬作序,這是流傳很廣的一部書,卷二列有算盤的式樣,和各種運算口訣,是後世珠算口訣的樣本,

《演算法統宗》內容豐富,但除了算盤和歌訣之外,沒有新的創造,基本上是整理前人作品的書。並且還漏掉了高次方程和多元高次方程等重要部分。

相傳明末日本毛利重能到中國學數學,把《演算法統宗》帶回去。他所著的《割算書》

(1622)和他的門徒吉田光由(1598—1672)所著《塵劫記》(1627)都記述珠算方法,不過算盤或者在《演算法統宗》之前就已流入了日本。

日本算盤叫「十露盤」,算珠由圓形改成菱形(縱截面),樑上兩珠變成一珠,現在我國東北所使用的算盤就是這一種,比關內算盤小得多,狹而長(常見的有7×38cm)桁數多至27。

希臘時代也有「算盤」不過和現在的算盤是兩回事。在一個盤上刻劃許多直行或橫行,用石子或木釘放在行上記數,這是最原始的記數方法,同時,畫幾何圖或記數的沙板也叫算盤,後來轉成拉丁文abacus或abax及英文abacus。

羅馬改良了這種算盤。在盤上刻槽,槽內放置珠子,也可以拿走,再進一步將珠子嵌在金屬制的槽裡面,可以上下移動,不可以拿走,羅馬人不懂位值制記數法,算盤的槽上要刻字母表示單位,另一方面,他們又用12進分數,在算盤上另添小槽表示分數,通分加減,十分麻煩。

西方人沒有九九乘法口訣,我國文字一字一音,編成口訣,順口流利,外文一字數音,不便口訣化。

羅馬算盤是銅制的,價昂貴不利於普及,而且很笨重,不象中國算盤的竹製的,輕便而價廉,羅馬算盤的這些缺點,使得它逐漸被淘汰,最後成為博物館的陳列品,歐洲人又回到擺石子的「算板」(counting board )的老路上去。

古俄羅斯人也有一種算盤,若干弧形的木條,橫著鑲在木框內,每條穿著十個珠子,珠子一當一,二當二,不象中國上珠一當五,下珠一當一,因此計算速度大受限制。

E. 東南大學數學系有姓曹的教授嗎

曹振華教授,以前教概率什麼的,那本概率課的教材就是他編的,不過現在已經退休啦

F. 我最喜歡數學老師她姓曹因為我很喜歡學數學所以很喜歡數學課你喜歡什麼課用英語

I like my math teacher best, her last name is cao.I like studying math so I like math classes. What class do you like?

G. (2/2)曹]組成一個古代名人打個數字是什麼呢數呢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與父曹操,兄曹丕並稱三曹。打個數字是3。

H. 中國古代有關數學著名的書籍有哪些

《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

1、周髀算經

《周髀算經》原名《周髀》,是算經的十書之一。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約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歷法。唐初規定它為國子監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經》。 《周髀算經》在數學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紹了勾股定理。

《周髀算經》的採用最簡便可行的方法確定天文歷法,揭示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囊括四季更替,氣候變化,包涵南北有極,晝夜相推的道理。給後來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後歷代數學家無不以《周髀算經》為參考,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

2、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成於公元一世紀左右。該書內容十分豐富,全書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3、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中國學者編撰的最早一部測量數學著作,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由劉徽於三國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所撰,本為《九章算術注》之第十卷,題為《重差》。

4、五曹算經

《五曹算經》是算經十書的一種,古代中國數學著作。一般認為由北周甄鸞所作,李淳風等為之作注。甄鸞通歷法,曾編《天和歷》,於566年頒行。「五曹」是指五類官員。

其中"田曹"所收的問題是各種田畝面積的計算,「兵曹」是關於軍隊配置、給養運輸等的軍事數學問題,「集曹」是貿易交換問題,「倉曹」是糧食稅收和倉窖體積問題,「金曹」是絲織物交易等問題。全書共收67個問題,其數學內容沒有超出《九章算術》的內容。其南宋刻本,收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

5、孫子算經

《孫子算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數學著作。成書大約在四、五世紀,也就是大約一千五百年前,作者生平和編寫年不詳。傳本的《孫子算經》共三卷。卷上敘述算籌記數的縱橫相間制度和籌算乘除法,卷中舉例說明籌算分數演算法和籌算開平方法。

I. 誰能解釋一下,曹,字是什麼含義

曹 cáo 古又作"曺"。本義為"救濟糧"、"糧草"、"飼料";轉義為"吃糧之人"、"庶人";再轉義為"庶務"。

J. 我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數學著作

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著作有《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陽算經》、《孫丘建算經》、《海島算經》、《五經算術》、《綴術》、《緝古算機》等10部算書,被稱為「算經十書」。

1、《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2、《周髀算經》

《周髀算經》原名《周髀》,是算經的十書之一。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約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歷法。唐初規定它為國子監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經》。

《周髀算經》在數學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紹了勾股定理。(據說原書沒有對勾股定理進行證明,其證明是三國時東吳人趙爽在《周髀注》一書的《勾股圓方圖注》中給出的)及其在測量上的應用以及怎樣引用到天文計算。)

3、《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中國學者編撰的最早一部測量數學著作,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由劉徽於三國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所撰,本為《九章算術注》之第十卷,題為《重差》。

唐初開始單行,體例亦是以應用問題集的形式。研究的對象全是有關高與距離的測量,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利用垂直關系所連接起來的測竿與橫棒。有人說是實用三角法的啟蒙,不過其內容並未涉及三角學中的正餘弦概念。所有問題都是利用兩次或多次測望所得的數據,來推算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的高、深、廣、遠。

4、《張丘建算經》

《張丘建算經》,中國古代數學著作。(約公元5世紀)現傳本有92問,比較突出的成就有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的計算,各種等差數列問題的解決、某些不定方程問題求解等。

自張邱建以後,中國數學家對百雞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百雞問題也幾乎成了不定方程的代名詞,從宋代到清代圍繞百雞問題的數學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5、《緝古算經》

《緝古算經》 ,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之一,王孝通撰。他是唐代初期數學家。根據《舊唐書》、《新唐書》以及《唐會要》的記載,王孝通出身於平民,唐高祖武德年間(公元623年前後)擔任算學博士,奉命與吏部郎中祖孝孫校勘傅仁鈞制訂的《戊寅歷》,提出異議30餘條,被提升為太史丞。

王孝通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數學的研究方面。稱得上是這一時期最偉大的數學家。他的最大貢獻是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寫作了《緝古算術》。

(10)曹什麼數學擴展閱讀:

中 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用來計算的算籌,至公元前一世紀,更是出現了《周髀算經》這一部數學著作,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勾股定理在此書中就已提出,在此 之後的《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四元玉鑒》等數學著作進一步將中國古代數學發展帶向新的高峰,但在進入明清之後,隨著封建中央集權達 到頂峰,對思想的管控也愈發緊,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緩慢,而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發展更是受到沖擊,在明代之後逐漸出現斷層,但直至《新 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的被發現,才讓世人了解明代數學發展的水平。

《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全書共四十二卷,二百零三條,三百一十七訣,一千二百六 十問,訂為十二冊。該書對瓔珞圖、連環圖等數字排列縱橫圖進行了大量的復雜研究,其中的一些研究方法如正等測圖法更是超越了同時期的研究,而在一些問題的 運算方法上,較前代數學家不同的是,王文素強調以演算法為中心,即首先將問題整理分類,但在對問題進行計算時卻以運算方法為分類根本。該書最大的特色就是書 中的例題全部來源的現實生活之中,加、減、乘、除直至復雜的開方全部是由王文素採用珠算計算,因而《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也被稱為中國的第一部朱算書。

閱讀全文

與曹什麼數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