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學建模比賽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競賽內容包括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這兩個方面。
數學建模的題目有較大的靈活性供參賽者發揮其創造能力。參賽者應根據題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設、建立和求解、計算方法的設計和計算機實現、結果的分析和檢驗、模型的改進等方面的論文。
競賽規則:
1、全國統一競賽題目,採取通訊競賽方式,以相對集中的形式進行。
2、競賽每年舉辦一次,一般在某個周末前後的三天內舉行。
3、大學生以隊為單位參賽,每隊3人(須屬於同一所學校),專業不限。競賽分本科、專科兩組進行,本科生參加本科組競賽,專科生參加專科組競賽(也可參加本科組競賽),研究生不得參加。
每隊可設一名指導教師(或教師組),從事賽前輔導和參賽的組織工作,但在競賽期間必須迴避參賽隊員,不得進行指導或參與討論,否則按違反紀律處理。
4、競賽期間參賽隊員可以使用各種圖書資料、計算機和軟體,在國際互聯網上瀏覽,但不得與隊外任何人(包括在網上)討論。
5、競賽開始後,賽題將公布在指定的網址供參賽隊下載,參賽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卷,並准時交卷。
6、參賽院校應責成有關職能部門負責競賽的組織和紀律監督工作,保證該校競賽的規范性和公正性。
(1)數學建模大賽是什麼擴展閱讀:
評獎辦法:
1、各賽區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評閱委員會,評選本賽區的一等、二等、三等獎,獲獎比例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一,其餘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獲得成功參賽獎。
2、各賽區組委會按全國組委會規定的數量將本賽區的優秀答卷送全國組委會。全國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全國評閱委員會,按統一標准從各賽區送交的優秀答卷中評選出全國一等、二等獎。
3、全國與各賽區的一、二、三等獎均頒發獲獎證書。
4、對違反競賽規則的參賽隊,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成績無效。對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報,直至取消該校下一年度參賽資格。對違反評獎工作規定的賽區,全國組委會不承認其評獎結果。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
Ⅱ 什麼是數學建模大賽
簡單地說:數模競賽就是對實際問題的一種數學表述。
具體一點說:數學模型是關於部分現實世界為某種目的的一個抽象的簡化的數學結構。更確切地說:數學模型就是對於一個特定的對象為了一個特定目標,根據特有的內在規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簡化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得到的一個數學結構。
數學結構可以是數學公式,演算法、表格、圖示等。數學建模就是建立數學模型,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數學建模的過程(見數學建模過程流程圖)。數學建模是一種數學的思考方法,是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通過抽象、簡化建立能近似刻畫並"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數學手段。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課外科技活動之一。
該競賽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個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時)舉行,競賽面向全國大專院校的學生,不分專業(但競賽分本科、專科兩組,本科組競賽所有大學生均可參加,專科組競賽只有專科生(包括高職、高專生)可以參加)。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於1992年,每年一屆,目前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
2018年,來自全國33個省/市/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及美國和新加坡的1449所院校/校區、42128個隊(本科38573隊、專科3555隊)、超過12萬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
競賽宗旨
創新意識 團隊精神 重在參與 公平競爭。
指導原則
指導原則:擴大受益面,保證公平性,推動教學改革,提高競賽質量,擴大國際交流,促進科學研究。
相關意義
1、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2、訓練快速獲取信息和資料的能力
3、鍛煉快速了解和掌握新知識的技能
4、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5、增強寫作技能和排版技術
6、榮獲國家級獎勵有利於保送研究生
7、榮獲國際級獎勵有利於申請出國留學
8、更重要的是訓練人的邏輯思維和開放性思考方式
Ⅲ 做數學建模競賽有什麼用
參加數學建模比賽一方面會促進自身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另一方面也會開闊自己的眼界,這對於後續的學習會有比較積極的促進作用。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於1992年,每年一屆,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
相關意義
1、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2、訓練快速獲取信息和資料的能力。
3、鍛煉快速了解和掌握新知識的技能。
4、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5、增強寫作技能和排版技術。
6、榮獲國家級獎勵有利於保送研究生。
7、榮獲國際級獎勵有利於申請出國留學。
8、更重要的是訓練人的邏輯思維和開放性思考方式。
Ⅳ 數學建模大賽到底是干什麼的一定要會編程嗎
我曾參加過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目的是培養大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會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培養小組團結合作精神。必須是三人一組,不過最好可以是不同專業的三個人,這樣知識面廣,好解決問題,分工合作。最好會編程,但是不會的話,也可以求助會的人,比如求助你的老師或者會編程的同學。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也希望你能參加,這個大賽很能鍛煉人。
Ⅳ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簡介
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簡介
〔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368 文章錄入:admin 〕
1、數模競賽的起源與歷史
數模競賽是由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在1985年發起的一項大學生競賽活動,目的在於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和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開拓知識面,培養創精神及合作意識,推動大學數學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我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國工業與數學學會主辦、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的、每年一屆的通訊競賽。其宗旨是:創新意 識、團隊精神、重在參與、公平競爭。1992載在中國創辦,自從創辦以來,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協會的得力支持和關心,呈現出迅速的發展發展勢頭,就2003年來說,報名階段須然受到「非典」影響,但是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及香港的637所院校就有5406隊參賽,在職業技術學院增加更快,參賽高校由2002年的1067所上升到了2003年的1410所。可以說:數學建模已經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課外科技活動。
2、什麼是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Mathematical Modelling)是一種數學的思考方法,是「對現實的現象通過心智活動構造出能抓住其重要且有用的特徵的表示,常常是形象化的或符號的表示。」從科學,工程,經濟,管理等角度看數學建模就是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通過抽象,簡化建立能近似刻畫並「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數學工具。顧名思義,modelling一詞在英文中有「塑造藝術」的意思,從而可以理解從不同的側面,角度去考察問題就會有不盡的數學模型,從而數學建模 的創造又帶有一定的藝術的特點。而數學建模最重要的特點是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多次修改模型漸趨完善的過程。
3、競賽的內容
競賽題目一般來源於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等方面經過適當簡化加工的實際問題,不要求參賽者預先掌握深入的專門知識,只需要學過普通高校的數學課程。題目有較大的靈活性供參賽者發揮其創造能力。參賽者應根據題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假設、建立和求解、計算方法的設計和計算機實現、結果的分析和檢驗、模型的改進等方面的論文(即答卷)。競賽評獎以假設的合理性、建模的創造性、結果的正確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為主要標准。
4、競賽的步驟
建模是一種十分復雜的創造性勞動,現實世界中的事物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不可能用一些條條框 框規定出各種模型如何具體建立,這里只是大致歸納一下建模的一般步驟和原則:
1)模型准備:首先要了解問題的實際背景,明確題目的要求,收集各種必要的信息.
2)模型假設:為了利用數學方法,通常要對問題做必要的、合理的假設,使問題的主要特徵凸現出來,忽略問題的次要方面。
3)模型構成:根據所做的假設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系,構造各種量之間的關系把問題化
4)模型求解:利用已知的數學方法來求解上一步所得到的數學問題,此時往往還要作出進一步的簡化或假設。為數學問題,注意要盡量採用簡單的數學工具。
5)模型分析:對所得到的解答進行分析,特別要注意當數據變化時所得結果是否穩定。
6)模型檢驗:分析所得結果的實際意義,與實際情況進行比較,看是否符合實際,如果不夠理想,應該修改、補充假設,或重新建模,不斷完善。
7)模型應用:所建立的模型必須在實際應用中才能產生效益,在應用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5、模型的分類
按模型的應用領域分類
生物數學模型
醫學數學模型
地質數學模型
數量經濟學模型
數學社會學模型
按是否考慮隨機因素分類
確定性模型
隨機性模型
按是否考慮模型的變化分類
靜態模型
動態模型
按應用離散方法或連續方法
離散模型
連續模型
按建立模型的數學方法分類
幾何模型
微分方程模型
圖論模型
規劃論模型
馬氏鏈模型
按人們對事物發展過程的了解程度分類
白箱模型:
指那些內部規律比較清楚的模型。如力學、熱學、電學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問題。
灰箱模型:
指那些內部規律尚不十分清楚,在建立和改善模型方面都還不同程度地有許多工作要做的問題。 如氣象學、生態學經濟學等領域的模型。
黑箱模型:
指一些其內部規律還很少為人們所知的現象。如生命科學、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問題。但由於因素眾多、關系復雜,也可簡化為灰箱模型來研究。
6、數學建模應用
今天,在國民經濟和社會活動的以下諸多方面,數學建模都有著非常具體的應用。
分析與設計 例如描述葯物濃度在人體內的變化規律以分析葯物的療效;建立跨音速空氣流和激波的數學模型,用數值模擬設計新的飛機翼型。
預報與決策 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指標的預報、氣象預報、人口預報、經濟增長預報等等,都要有預報模型。使經濟效益最大的價格策略、使費用最少的設備維修方案,是決策模型的例子。
控制與優化 電力、化工生產過程的最優控制、零件設計中的參數優化,要以數學模型為前提。建立大系統控制與優化的數學模型,是迫切需要和十分棘手的課題。
規劃與管理 生產計劃、資源配置、運輸網路規劃、水庫優化調度,以及排隊策略、物資管理等,都可以用運籌學模型解決。
Ⅵ 數維杯數學建模大賽是什麼級別
全國級別的獎項,因為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所以其獎項算全國級別的。
應用數學去解決各類實際問題時,建立數學模型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同時也是十分困難的一步。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是把錯綜復雜的實際問題簡化、抽象為合理的數學結構的過程。要通過調查、收集數據資料,觀察和研究實際對象的固有特徵和內在規律。
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然後利用數學的理論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深厚扎實的數學基礎、敏銳的洞察力和想像力、對實際問題的濃厚興趣和廣博的知識面。
數學建模是聯系數學與實際問題的橋梁,是數學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的媒介,是數學科學技術轉化的主要途徑。數學建模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數學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視,它已成為現代科技工作者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
Ⅶ 數學建模競賽是什麼
http://www.mcm.e.cn/
競賽簡介: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課外科技活動之一。本競賽每年9月第三個星期五至下一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時)舉行,競賽面向全國大專院校的學生,不分專業(但競賽分甲、乙兩組,甲組競賽任何學生均可參加,乙組競賽只有大專生(包括高職、高專生)或本科非理工科學生可以參加)。同學可以向本校教務部門咨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與全國競賽組委會或各省(市、自治區)賽區組委會聯系。
2006 年全國有31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879所院校、9909個隊(其中甲組7618隊、乙組2291隊)、近3萬名來自各個專業的大學生參加競賽,是歷年來參賽人數最多的!
再詳細的自己去上面的網站去看吧!!
Ⅷ 數學建模是什麼
當需要從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個實際問題時,人們就要在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對象信息、作出簡化假設、分析內在規律等工作的基礎上,用數學的符號和語言,把它表述為數學式子,也就是數學模型,然後用通過計算得到的模型結果來解釋實際問題,並接受實際的檢驗。這個建立數學模型的全過程就稱為數學建模。
不過大家都習慣將數學建模大賽簡稱為數學建模。中文名稱: 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通稱: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英文名稱:China Undergra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英文簡稱:CUMCM 主辦機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CSIAM)
競賽宗旨:創新意識 團隊精神 重在參與 公平競爭
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課外科技活動之一。該競賽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個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時)舉行,競賽面向全國大專院校的學生,不分專業(但競賽分本科、專科兩組,本科組競賽所有大學生均可參加,專科組競賽只有專科生(包括高職、高專生)可以參加)。同學可以向本校教務部門咨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與全國競賽組委會或各省(市、自治區)賽區組委會聯系。
Ⅸ 什麼叫數學建模大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於1992年,每年一屆,目前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2016年,來自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區)及新加坡的1367所院校、31199個隊(其中本科組28046隊、專科組3153隊)、近93000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
簡單地說:數模競賽就是對實際問題的一種數學表述。具體一點說:數學模型是關於部分現實世界為某種目的的一個抽象的簡化的數學結構。更確切地說:數學模型就是對於一個特定的對象為了一個特定目標,根據特有的內在規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簡化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得到的一個數學結構。數學結構可以是數學公式,演算法、表格、圖示等。數學建模就是建立數學模型,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數學建模的過程(見數學建模過程流程圖)。數學建模是一種數學的思考方法,是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通過抽象、簡化建立能近似刻畫並"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數學手段。
Ⅹ 數學建模到底是什麼,競賽有必要參加嗎
全國數學建模大賽是3天的時間,國際為4天。說是浪費時間,其實不然,只要你有一些底子,老師輔助,團隊協作,一般90%的人都能拿到省獎。國家獎,就要看你的論文水平了,建模的創新性稍次,如果想得到高獎,比如國家一等,則又需要看你的創新。(建議你參加,我當初一個隊,兩人是歇著,我自己那會兒把matlab都忘幹了,三天時間一個人搞的亂騰騰的,結果還在省里有個三等獎···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