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數學 一年級的分與合 分別代表什麼啊就是5可以分成1和4 2 和3 3和2 4和1
一、關於合成(或者說是組成):
「1和4組成5」,擺一擺小棒就明白了,左邊1根小棒,右邊4根小棒,把它們合在一起成為一堆就成了5根小棒了,這就是1+4=5或者4+1=5;所以「合」就是「加」。
同樣,「2和3組成5」,左邊是2根小棒,右邊3根小棒,把它們合在一起成為一堆就成了5根小棒了,這就是2+3=5或者3+2=5。
二、分成
「5可以分成1和4」可以用小棒擺一擺:從5根小棒裡面拿出1根放一邊,還剩下4垠,就是把5根小棒分成了兩堆,一堆是1根,另一堆是4根,所以5-1=4,或者5-4=1。
同樣,「5可以分成2和3」是從5根小棒裡面拿出2根放一邊,還剩下3垠,就是把5根小棒分成了兩堆,一堆是2根,另一堆是3根,所以5-2=3,或者5-3=2。所以「分」的動作就是「減」的過程。
應用
熟練地把10以內的數進行分成、合成,在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中才能順利地計算。
例如:8+5=?想:因為8和2組成10,我們就把5分成2和3兩個部分,先用8加上分出來的這個2得10,10再加上剩下來的3得13,所以8+5=13。可見在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中離不開數的分成與合成。退位減法也是離不開數的分成與合成的。
『貳』 小學數學30和50的和 和是什麼意思
30和50的和,第一個「和」意思是「與」,第二個「和」才是「相加」就是數學加法「+」的意思,
列出算式就是:
30+50=80
『叄』 在小學數學中'和'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兩個數相加起來的結果。
是的。和就是兩數相加的結果。
『肆』 小學數學上什麼是差,和,積,商
差是被減數減去減數的結果。和是兩個加數相加的結果。積是兩個數相乘的結果。商是被除數除以除數的結果。
『伍』 說出兩個數的和與差是什麼意思小學一年級
和:把兩個數合並成一個數的運算。
舉例:1+9=10,10是1與9的和。
差: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是加法的 逆運算。
用途:
①求剩餘;
②比較;
③加法逆運算。
舉例:問題:已知x+3=5,求x=? 答:∵5-3= 2,∴x=2。
(5)小學數學和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四則運算是指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四種運算。四則運算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習其它各有關知識的基礎。
乘法:求兩個數乘積的運算。
1.一個數乘整數,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2.一個數乘小數,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是多少。
3.一個數乘分數,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舉例:
①求幾個幾是多少;
②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③求物體面積、體積;
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
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舉例:
①把一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幾份或一份是多少;
②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
③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十分之幾、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陸』 小學數學中的數學問題里的「合」是啥意思並舉例說明
小學數學里先說得數,在寫算式,最常見的有分解質因數的式子和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求正方形的邊長等問題 。比如,分解質因數,12=2×2×3 再如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是25平方米,求正方形的邊長。由於小學還沒有學開方,所以常用 25平方米=5米 ×5米 的算式表示求出的5米是正方形的邊長。此外,在現行的新課本中,還有為了考查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出現的類似算式。比如二年級是數學中有8=﹙ ﹚÷﹙ ﹚ 32= ﹙ ﹚× ﹙ ﹚等題目。
『柒』 小學數學中的 『 和』 和 『積』 有什麼區別
和就是加起來,積就是乘積,相乘
『捌』 小學一年級數學 里的 分與合 是什麼意思嘞 還有我們日常生活里 去超市裡購物 合計 或總計
合計----把購物的各自消費的錢數相加
總計----與合計意義基本相同
金額----每次消費的錢數或各次消費錢數。
找零----退回付款多餘部分。比如金額是98元,付了100元,找零就是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