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士兵考軍校哪個數學考軍ǖ及嘧詈
軍考數學重點考核考生對基本知識的了解、對基本定理的理解、對基本方法的應用,要求考生善於從本質上抓住數學知識之間深刻的內在聯系,突出考核考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數學滿分為150分。
Ⅱ 小學數學有哪些領軍人物
小學數學領軍人物比較多,
如:
蘇州市敬文實驗小學校長張苾菁
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慶
全國數學文化領軍人物、南開大學數學科學院教授顧沛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代欽
Ⅲ 數學家軍事件
數學在軍事上的應用很多的 比如 密碼 文件加密 很多 比如 二戰的時候 北大西洋商盟軍的商船總是被德國潛艇獵殲 ,損失嚴重 為了減少損失 盟軍請了數學家對整個航行資料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了其中存在的一些規律 。 成功的降低了損失
Ⅳ 數學題解放軍
解:設水的高度為h,水面半徑為r
12/30=r/h
r=2h/5
20t=π(2h/5)^2*h/3=π4h^3/75
h=3次根號(375t/π)
V(t)=h'=3次根號(125/9πt^2)
現在求出水深10m時的時刻, h=10,r=4,水的體積=160π/3
所以t=8π/3
所以V(8π/3)=5/4π
懂?
Ⅳ 考研數學那個研窩酷課軍是什麼意思
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分為三個學歷層次:分別為專科,本科,研究生,而研究生學歷為最高學歷。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三級學位中,博士學位是最高的一級。
1、研究生
可以根據學位可以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1)、碩士研究生,即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簡稱碩士生,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考上了碩士,讀碩士等,正是指碩士研究生。本科之後的深造課程,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該學科科研教學的能力。
碩士是一個介於學士及博士之間的研究生學位(Post-Graate),擁有碩士學位者通常象徵具有基礎的獨立的思考能力
Ⅵ 軍隊數學怎麼讀
軍隊數學這樣讀
如下:(普通話拼音讀法)
軍(jūn)隊(ì)數(shù)學(xué)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
把聲母、介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並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
Ⅶ 數學第三大題怎麼軍
Ⅷ 軍事和數學的關系
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軍事科學也不例外。
綜 述 從人類早期的戰爭開始,數學就無所不在,不論是發射弩箭還是挖掘地道,數學就像冥冥之中的命運之神一樣在起作用。雖然戰爭是個令人討厭的話題,但戰爭卻是人類不可避免的。
提起數學與軍事,人們可能更多地想到數學可以用來幫助設計新式武器,比如阿基米德的傳聞故事:阿基米德所住的 Syracuse 王國遭到羅馬人的攻擊,國王 Heron 請其好友阿基米德幫忙設計了各式各樣的弩炮、軍用器械,利用拋物鏡面聚太陽光線,焚毀敵人船艦等。當然,這樣的軍事應用並沒有用到較高層次的數學。其實,古時數學用於軍事只到這種層次。《五曹算經》中的兵曹,其所含的計算,僅止於乘除;再進一步,也不過是測量與航海。一直到二十世紀,科學發展促使武器進步,數學才真的可能與戰事有密切的關系,例如數學的研究工作可能與空氣動力學、流體動力學、彈道學、雷達及聲納、原子彈、密碼與情報、空照地圖、氣象學、計算器等等有關,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武器或戰術。
事例一 一支高智商的反法西斯隊伍 二戰迫使美國政府將數學與科學技術、軍事目標空前緊密地結合起來,開辟了美國數學發展的新時代。1941至1945年,政府提供的研究與發展經費佔全國同類經費總額的比重驟增至86%。美國的「科學研究和發展局」(OSRD)於1940年成立了「國家防衛科學委員會(NDRC),為軍方提供科學服務。1942年,NDRC又成立了應用數學組(AMP),它的任務是幫助解決戰爭中日益增多的數學問題。AMP和全美11所著名大學訂有合同,全美最有才華的數學家都投入了遏製法西斯武力的神聖工作。AMP的大量研究涉及「改進設計以提高設備的理論精確度」以及「現有設備的最佳運用」,特別是空戰方面的成果,到戰爭結束時共完成了200項重大研究。
在紐約州立大學,柯朗和弗里德里希領導的小組研究空氣動力學、水下爆破和噴氣火箭理論。超音速飛機帶來的激波和聲爆問題,利用「柯朗——弗里德里希——勒維的有限差分法」求出了這些課題的雙曲型偏微分方程的解。布朗大學以普拉格為首的應用數學小組集中研究經典動力學和畸變介質力學,以提高軍備的使用壽命。哈佛大學的G·伯克霍夫為海軍研究水下彈道問題。哥倫比亞大學重點研究空對空射擊學。例如,空中發射炮彈彈道學;偏射理論;追蹤曲線理論;追蹤過程中自己速度的觀測和刻畫;中心火力系統的基本理論;空中發射裝備測試程序的分析;雷達。
普林斯頓大學和新墨西哥大學為空軍確定「應用B-29飛機的最佳戰術」。馮·諾伊曼和烏拉姆研究原子彈和計算機。維納和柯爾莫戈洛夫研究火炮自動瞄準儀。由丹澤西為首的運籌學家發明了解線性規劃的單純形演算法,使美軍在戰略部署中直接受益。
事例二 破譯密碼的解剖刀——數學 英國數學家圖靈出生於一個富有家庭,1935年在劍橋大學獲博士學位後去了美國的普林斯頓,他為設計理想的通用計算機提供了理論基礎。1939年圖靈回到英國,立即受聘於外交部通訊處。當時德國法西斯用於絕密通訊的電報機叫「Enigma」(謎),圖靈把拍電報的過程看成在一張紙帶上穿孔,運用圖靈的可計算理論,英國設計了一架破譯機「Ultra」(超越)專門對付「Enigma」,破譯了大批德軍密碼。
1941年5月21日,英國情報機關終於截獲並破譯了希特勒給海軍上將雷德爾的一份密電。從而使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厲害的一艘巨型戰列艦,希特勒的「德國海軍的驕傲」——「俾斯麥」號在首次出航中即葬身魚腹。
1943年4月,日本海軍最高司令部發出的絕密電波越過太平洋,到達駐南太平洋和日本佔領的中國海港的各日本艦隊,各艦隊司令接到命令: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將於4月18日上午9時45分,由6架零式戰斗機保護,乘兩架轟炸機飛抵卡西里灣,山本的全部屬員與他同行。
這份電報當即被美國海軍的由數學家組成的專家破譯小組破譯,通過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之手,馬上被送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案頭。於是,美國閃電式戰斗機群在卡西里灣上空將山本的座機截住,座機在離山本的目的地卡西里只有幾英里的荊棘叢中爆炸。
中途島海戰也是由於美國破譯了日本密碼,使日本4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被炸沉,330架飛機被擊落;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務人員陣亡。而美國只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
從此,日本喪失了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制空權和制海權。
事例三 巴頓的戰艦與浪高 軍事邊緣參數是軍事信息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論、統計學和模擬試驗為基礎,通過對地形、氣候、波浪、水文等自然情況和作戰雙方兵力兵器的測試計算,在一般人都認為無法克服、甚至容易處於劣勢的險惡環境中,發現實際上可以通過計算運籌,利用各種自然條件的基本戰術參數的最高極限或最低極限,如通過計算山地的坡度、河水的深度、雨雪風暴等來駕馭戰爭險象,提供戰爭勝利的一種科學依據。
1942年10月,巴頓將軍率領4萬多美軍,乘100艘戰艦,直奔距離美國4000公里的摩洛哥,計劃在11月8日凌晨登陸。11月4日,海面上突然颳起西北大風,驚濤駭浪使艦艇傾斜達42°。直到11月6日天氣仍無好轉。華盛頓總部擔心艦隊會因大風而全軍覆沒,電令巴頓的艦隊改在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其他港口登陸。巴頓回電:不管天氣如何,我將按原計劃行動。
11月7日午夜,海面突然風平浪靜,巴頓軍團按計劃登陸成功。事後人們說這是僥幸取勝,這位「血膽將軍」拿將士的生命作賭注。
其實,巴頓將軍在出發前就和氣象學家詳細研究了摩洛哥海域風浪變化的規律和相關參數,知道11月4日至7日該海域雖然有大風,但根據該海域往常最大浪高波長和艦艇的比例關系,恰恰達不到翻船的程度,不會對整個艦隊造成危險。相反,11月8日卻是一個有利於登陸的好天氣。巴頓正是利用科學預測和可靠邊緣參數,抓住「可怕的機會」,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
事例四 海灣戰爭--數學戰 1990年伊拉克點燃了科威特的數百口油井,濃煙遮天蔽日,美國及其盟軍在「沙漠風暴」以前,曾嚴肅地考慮點燃所有油井的後果。據美國《超級計算評論》雜志披露,五角大樓要求太平洋—賽拉研究公司研究此問題。該公司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有熱損失能量方程作為計算模型,在進行一系列模擬計算後得出結論:大火的煙霧可能招致一場重大的污染事件,它將波及到波斯灣、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但不會失去控制,不會造成全球性的氣候變化,不會對地球的生態和經濟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樣才促成美國下定決心。同時在這次戰爭中,美國將大批人員和物質調運到位,只用了短短一個月時間。這是由於他們運用了運籌學和優化技術。所以人們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化學戰(火葯),第二次是物理戰(原子彈),海灣戰爭是數學戰。
事例五 不可思議的美伊戰爭 美伊戰爭給人們帶來太多的震撼!從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發,到4月11日美軍攻佔巴格達。進攻者以區區十萬餘人的軍隊,在二十幾天的時間里,幾乎沒經過像樣的戰斗就完全征服了一個世界中等軍事強國。不少人覺得美伊戰爭不像一場戰爭,而更像一場游戲。
而事實上並不奇怪,美軍打的是一場由數學支撐的信息化戰爭。湯姆遜說:信息不僅僅是一件武器,它還是一種能夠改變戰爭文化和定勢的新技術。它能改變一切。它所帶來的變化比我們看到的任何一種變化都來得強烈,比坦克、潛艇甚至原子彈都要厲害。在今天的戰場上,誰擁有絕對的信息掌控權,誰就能獲得勝利。美軍在美伊戰爭中通過數據鏈把天空地海、本土統帥部、前方司令部和戰場上每一個士兵連為一體,反應靈敏,隨心所欲。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戰果,贏得勝利。
過去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現代戰爭打的是科學技術。任何重大的科技發明和創造,都首先和必須使用於戰爭,歷史不止一次證明這一點。反過來說,一個國家或民族如果科技落後,感受最真切、最痛苦的也莫過於它的軍隊了。美國在美伊戰爭中使用的武器運用了人類最高級的科學發明和知識,包括牛頓力學、物體動力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有機與無機化學、計算機網路等等(請注意:這里多數是以數學為後盾的!)。這的確是嶄新的劃時代意義的軍事革命,即由大規模集結陸地軍事力量的地面戰爭,轉變為依靠高科技電子制導的空中控制力量,主要依靠空中作戰遂行戰略目的的戰爭。如果說它還有地面戰的話,那也是新型意義下的超地面戰爭,同時精確制導技術已把戰爭帶入了「精確戰士」時代。有這樣一組數據:美軍從發現目標到實施精確打擊的時間,即完成:發現——定位——瞄準——攻擊——評估戰果,這樣一個「打擊鏈條」所需的時間,海灣戰爭時是一百分鍾,科索沃戰爭時為四十分鍾,阿富汗戰爭時為二十分鍾,而此次美伊戰爭只有十分鍾,基本實現「發現即摧毀」。就對方而言,即「被發現即死亡」。
比較而言,伊軍則是一支機械化和半機械化的軍隊。盡管伊軍在兵力、地面兵器數量方面佔有優勢、空軍飛機數量也相當可觀;又根據前蘇聯的大范圍前沿作戰理論,伊軍集結了大批裝甲部隊和炮兵部隊,指揮結構高度集中;伊軍還吸取了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教訓,並學習了南聯盟和車臣戰爭的經驗,採取固守城市、寓軍於民、全民皆兵的戰略戰術,但這樣一支令人生畏的軍隊的防線卻在短短的幾天里就被數量很少的美軍擊破。俄羅斯軍事觀察家驚呼:「軍事範例已經改變。其它國家最好注意,美國人已經重新書寫了教科書。」
Ⅸ 數學專業大學生當兵是什麼方向
一般吧,可以當個炮兵或是狙擊手,反正我喜歡炮兵,不過了,你喜歡啥就不曉得了哦
Ⅹ 士兵考軍校數學都考些什麼
全軍士官學員招生統一考試的文化科目,中專為初中政治(含時事政治)、語文(含作文)、數學、物理4門,各科滿分均為100分;大專為高
中政治、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6門。各科目分值:語文、數學滿分各為120分。英語、化學滿分各為80分。政治、物理滿分各為100分。中專各科目考試時間為6月7日至8日;大專各科目考試時間為6月7日至9日。參加全軍文化科目統考的考生與招生名額的比例為二比一。
初中畢業文化程度的考生,考試復習資料為2002年10月新版《軍隊院校招生統考復習叢書》士兵本,具體范圍:政治,《政治復習指要-政治理論分冊》(士兵本)第一、三、五、六部分,以上內容約佔2003年統考內容的80%,《政治復習指要———時事政策分冊》內容約佔20%;語文,《語文復習指要》(士兵本),除其中第六章第二節「高中階段作家作品」、第三節「古代文化常識」和第十六章「文言文」可不復習外,其餘均要復習;數學,《數學復習指要》(士兵本),「初中」部分;物理,《物理復習指要》(士兵本),「初中物理」部分;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考生,考試復習資料為2002年10月新版《軍隊院校招生統考復習叢書》士兵本,具體范圍:政治,《政治復習指要———政治理論分冊》(士兵本)第二至第五部分,以上內容約佔2003年統考內容的80%;《政治復習指要———時事政策分冊》內容約佔20%。語文,《語文復習指要》(士兵本);數學,《數學復習指要》(士兵本)「高中」部分;物理,《物理復習指要》(士兵本)「高中物理」部分;化學,《化學復習指要》(士兵本);英語,《英語復習指要》(士兵本)。
全軍士官學員招生辦公室統一組織錄取工作,審定全軍大專和歸口培訓中專士官學員的錄取分數線;大單位士官學員招生辦公室確定錄取對象;招生院校審核錄取。符合加分條件的考生,按照有關規定採取總分加分的辦法予以照顧。達到大專錄取分數線以上未能錄取,且符合報考中專條件的考生,可優先錄取為同一專業的中專士官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