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什麼是數學感

什麼是數學感

發布時間:2022-05-01 01:12:25

⑴ 學生的數感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的數感主要表現在對關於數與數量表示、數量大小比較、數量和運算結果的估計、數量關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

1、從生活體驗中培養數感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數感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去感知、發現,主動去探索,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數學就存在於周圍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釋現實中的數學現象,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2、在合作探究中獲取

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互相啟發、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學生在交流對數的感知時,拓展思維,豐富自己對數的認識,體會數學的價值,從而能促進數感的形成。這也是高級唱數階段。

3、「以人為本」, 在估算中增強數感

生活中很多時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確計算。新課標也指出估算相對於精確計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更廣泛的實際應用,更是發展學生數感的有效途徑之一。

4、綜合運用,在解決問題中提升數感

數學教學應從現實的、有趣的或與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的素材出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發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了解新知識,形成新技能,反過來解決原先的問題。在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數感得到發展。

5、從小培養

從小就可以培養簡單唱數,我從幼兒開始就開始有意識的教孩子學唱「數數」了,這些孩子可以按照順序從小到大,就從1開始,1、2、3、......往後數,有的孩子很流利,但是這個時候的小孩子對數詞的含義的理解是很模糊的。這是從小培養的差別。



⑵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感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是什麼

「數感」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概念。在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要和各種各樣的數打交道。人們常常會有意識地將一些現象與數量建立聯系,例如有一個空盒,有一堆糖,有人就會有意識地對兩者進行比較,這堆糖裝在盒子里能不能裝下,能不能裝滿,這就是數感在起作用。建立數感可以理解為會「數學地」思考,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我們沒有必要讓人人成為數學家,但應當使每個公民都在一定程度上會數學地思考,數感是人的一種基本素養。
《標准》在關於學習內容的說明中指出,數感的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解釋。
對學生培養數感,不是靠教師講解獲得的,而是要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數學活動得到感受和體驗。我們要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例如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在認識10以內數的時候,必須通過實物、圖片,使物與數一一對應,甚至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室,數一數教室門前有幾棵樹,有幾盆花,使學生對10以內的數與身邊實物的數量結合起來。在認識萬以內數的時候,不可能讓學生具體數一數實物,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得感受和體驗,如,聯系本校實際,「我校有學生1000人」,讓學生回憶一下每星期一,1000人在操場集合是什麼樣的,像10所這樣的學校學生集中在一起就是10000人。這樣一些具體的、與學生密切聯系的活動,可以使學生對數形成一個鮮明的表象,並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時,在頭腦中出現一個具體的參照物。
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不僅是理解數概念的需要,同時也會加深學生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如對於60、97、35、6、52這些數,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詞語描述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並用「>、<」來表示。1/4這個數,對於不同的整體所代表的實際大小是不一樣的,1個蘋果的1/4是1/4個蘋果,1筐蘋果的1/4可能是10個。在教學活動中組織猜數游戲,能很好地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如一個同學說:「我想了一個幾千幾百的數,你們能猜中嗎?」
學生甲逐一猜數:3500、3600、4100……顯然,無章可循,很費周折。
學生乙則提出幾個問題,比較迅速地找到答案。
「這個數比5000大嗎?」「對!」
「這個數比7000大嗎?」「不對!」
「這個數比6000小嗎?」「對!」
…… ……
可見,這種游戲活動,使學生體會數的大小的同時,還能學到一種問題解決的策略,其中包含著樸素的「區間套」逐步逼近的思想。
讓學生學會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也是數感的具體表現。觀察身邊的事物,怎樣用數來表示。數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基數)、順序(序數)、可以用來測量、命名和編碼。
如,52可以表示52個人,52路車,52號房間,52ml容量,距離某地52千米,52號足球隊員等,又如,(《標准》第22頁)某學校為每個學生編號,設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1997年入學的一年級三班的32號學生,該生是男生」。
學會傾聽,從別人對某些數量的描述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也是一種交流。如一位教師在上「大數目的認識」一課時,討論「100萬這個數究竟有多大?」事先讓學生回家查找資料,在班上交流。有的學生在《少兒網路全書》中查到:100萬次心臟跳動是一個正常人9.9天心臟跳動的次數;100萬小時相當於一個114歲的人活的小時數;有的學生拿出爸爸書架上的一本書,書的扉頁上註明有100萬字,讓同學們看一看有多厚,有多少頁,展示每頁的字數。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對100萬這個數有一些具體的感受,同時可以使學生運用不同的渠道獲取信息,用大數交流,學會表達和交流。

⑶ 父母要用什麼方法培養孩子的「數感」,才能做到數學啟蒙

說到數學啟蒙,大多說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教孩子數數,特別是在他小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會像別人炫耀自己孩子會數數。前兩天看到鄰居家的姥姥帶著小孩子在樓下玩,我上去打了個招呼之後,她就要讓孩子給我數數,還很驕傲的說,她的小外孫才兩歲,就會從1數到10了。這其實並不是數學啟蒙,比起數數,真正的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

斯坦福的教授曾經說過,在中國傳統的數學教育下,孩子在中學時期就會陷入數學「瓶頸」,從小學習的各種算數和練習,越到後面越起不到作用。其實家長可以用一些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數感」,從而幫助他打破「數學瓶頸」。首先就是要多鼓勵孩子玩數字游戲,畢竟很少有孩子會在數學課堂上燃起對數學的興趣,他們大都是通過數字游戲才愛上數學的,所以數字游戲可是很有效的一種方法。其次就是在孩子遇到數學難題時,家長不要打擊他們,應該多鼓勵他,站在孩子的思維上尋找答案,這樣才能讓他意識到錯誤。最後就是在學數學時,家長不要要求快,畢竟速度和數學能力是沒有關系的,如果家長逼迫孩子的話,很容易增大他們的壓力,嚴重還會讓他對數學產生厭惡感。



在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的時候,家長還是要學會順其自然,畢竟學習這些事是急不來的,還是需要讓孩子慢慢接收,這樣才能讓他愛上數學。

⑷ 什麼是數感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感是什麼
數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解數的意義;

(2)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

(3)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4)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5)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

(6)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培養數感為什麼重要
就像美術有"美感",音樂有"樂感",語文、英語有"語感"一樣,數學也有"數感".數感的培養有助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數學的方法觀察認識和理解周圍事物,將現實問題與數量關系建立聯系;數感的培養更有利於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見很有必要培養學生的數感.

如何培養數感
一、聯系學生生活,在生活體驗中獲取數感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發展學生數感離不開學生的生活經驗。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充滿了好奇和想像,而生活是數學的寶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素材,讓他們用數學的意義建立良好的數感。

二、在交流表達中形成數感

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學生在交流對數的感知時拓展思維,豐富自己對數的認識,體會數學的價值,從而促進數感的形成。

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鼓勵估算,在估算中發展數感。

估算是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進行精確計算,或沒有必要算出精確結果時所採用的一種計算方式,它能對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進行合理的概算或推斷。

四、在觀察、比較中發展數感

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不僅是理解數的需要,同時也會加深學生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在比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當於這樣的幾倍的認識,使數感得到發展。

五、在解決問題中強化數感

解決問題,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感,同時也使已具備的數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強化。

總之培養學生的數感是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意識設計具體目標,提供有助於培養學生數感的情境,有利於發展學生數感的評價方式,以促進學生數感的建立和屬性素養的提高,對學生將來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價值。

⑸ 什麼是數感、符號意識

1、所謂數感是一個人對數與運算的一般理解,這種理解可以幫助人們用靈活的方法做出數學判斷,並為解決復雜問題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說數感是一種數學素養,它包括將數與實際背景聯系起來,用數學的方法思考問題。它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當人遇到可能與數學有關的具體問題時,能自然地、有意識地與數學聯系起來,用數學的思想方法來進行處理和解釋,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或自動化地理解和運用數及運算的基本能力。
2、符號意識主要指人們主動地、普遍地運用符號去表述研究的對象

⑹ 什麼是數感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

鏈接: https://pan..com/s/1Kyg3AeXaCa7wNWcn7sII-A

提取碼: 7aib

⑺ 數感是什麼如何培養學生數感

鏈接: https://pan..com/s/1Kyg3AeXaCa7wNWcn7sII-A

提取碼: 7aib

⑻ 什麼是數感

動物和人類都擁有數感,早在60多年前,實驗已經顯示,鳥(Koehler,1951)、老鼠(Mechner & Guevrekian,1962)、獅子(McComb, Packer &Pusey,1994)和黑猩猩(Woodruff & Premack,1981)都擁有數
[1] 托拜厄斯.丹齊克(Tobias Danzig,1967)於1954年引入了「數感」這一術語,將之描述為:在個體沒注意到的情況下,在一小堆物體中增加或者移除一個物體後,個體能夠意識到這堆物體發生了變化的能力。
[1] 數學家基斯.德夫林(Keith Devlin,2000)提煉了數感的定義,認為數感由兩個重要的部分組成:同時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能力和及時記住連續呈現的物體數量的能力。

⑼ 什麼是數感,舉例說明

在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總會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數感,我也是個數學老師。我個人認為數感即對「數字或者「數」」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的數感,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及學好數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聯系生活實際,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學生數感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為學生學好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這個問題其實挺簡單的,我就小學生的角色用幾個例子來說一下數感問題:
1、一年級數學老師會說,誰能快速的用手指頭來表示10. 有部分學生很快就擺出兩只手出來,即十根手指頭。說明這部分學生對數字10理解得好,說明他的數感強。
2、二年級數學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一米有多長?班上的學生只有一個快速的張開兩只手,大概有這么長「用兩只手比劃出大約比課桌高一點點」。這種反應極快,說明這個學生對一米理解很透,從而說明了他的數感很強。

3、三年級數學老師問一公里有多長?有個學生很快的說出,繞標准運動場跑兩圈半。這足以說明這個學生對1公里這個數字理解很好。這就是數感。
現實的授課中,數感的培養無處不在到處有。 希望幾個簡單的例子,對你有一定的理解!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數學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