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題怎麼做

數學題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5-01 21:18:13

『壹』 這道數學題怎麼做

這道題的解題思路關鍵是:一是整數,二是倍數。所以搭配後,總數減去剩下的(跟剩下的哪種飲料沒有任何關系)一定是搭配成若干組里每一組中兩種飲料之和的倍數(即被每一組中兩種飲料之和整除。)兩種搭配,一定都會適用於這種規律。

兩種飲料搭配,若是第一種搭配,假如搭配m組,則總數=(7+5)m+8=12m+8,這樣,總數減去8,一定是12的倍數,即被12整除。

同理,第二種搭配,假如搭配n組,則總數=(9+5)n+40=14n+40,這樣,總數減去40,一定是14的倍數,即被14整除。

明白了上述道理,這樣就可以用給出的答案數字去驗證了,哪個數字適合於這兩種情況,哪個答案就是正確的。

『貳』 這一道數學題怎麼做

根據可去間斷點的定義:給定一個函數f(x)如果x0是函數f(x)的間斷點,並且f(x)在x0處的左極限和右極限均存在的點稱為第一類間斷點。若f(x)在x0處得到左、右極限均存在且相等的間斷點,稱為可去間斷點。需要注意的是,可去間斷點需滿足f(x)在x0處無定義,或在x0處有定義但不等於函數 f(x)在x0的左右極限。
X=1時,分母為0,所以無定義。又因為X=1時,左右極限存在且相等,所以為可去間斷點。

『叄』 數學題怎麼做

口算題
12+28=40 5*20=100 12Y+45Y=57Y 18Y/12Y=1.5 18X*18Y=276XY通過心算、口算、速算、巧算來鍛煉小學生的心智和快速反應能力,在小學數學試卷中略有出現,初一數學試卷中也經常出現。
折疊填空題
已知f(x^2)的定義域是【0,2】,則f(x^2-1)的定義域是(【1,5^(1/2)】就是1到根號下5的閉區間
)。
折疊判斷題
思考之後,正確的答案在後面括弧里打'' "錯誤的答案在後面括弧里打「× 」,有時也用A,B.要注意審題。考驗學生對概念認識是不是透徹,有沒有完全掌握.
例如:
平行的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折疊概述題
在梯形ABCD中,AD∥BC,AC垂直BD,若AD=2,BC=8,BD=6,
求⑴對角線AC的 長。
⑵ 梯形的面積。
解:AC於BD交接點為O 設OC=x,OA=y,OD=z,則BO=6-y,三角形而AOD以AD為底得高h1,三角形BOC以BC為底的高h2.,因為AC垂直BD,AD=2,BC=8,BD=6。故AOD和BOC都為直接三角形,根據面積法得出兩個①等式三角形AOD(2h1=yz),②三角形BOC(8h2=(6-z)x).③三角形BDC(6x=8(h1+h2))根據勾股定理求的2個等式,④y^2+z^2=4,⑤x^2+(6-z)^2=64,由①②③解得x=4y,通過這個x,y的關系帶入④⑤可以解得z=6/5,y==8/5,x=32/5,h1=24/25,h2=96/25,故梯形的高位 24/5。則 AC=8. 梯形面積為 (2+8)*24/5*1/2=24
在-44,-43,-42,…0,1,2,3,…2005,2006 這一串連續整數中,前100個數的和是多少?
方法一 解:前100個數的和=-(1+2+----------------------+44)+(0+1+2+3+-----------------+55)
=-(1+44)*44/2+(1+55)*55/2=550
方法二 解:前100個數的和=-(1+2+..........+44)+(0+1+2+3+...........+55)
= (-44+55)*100/2=550
折疊證明題
已知p[-1,2],點p關於x軸的對稱點p1,關於直線y=-1的對稱點為p2,關於直線y=3的對稱點為p3,關於直線y=a的對稱點為p4,分別寫出p1,p2,p3,p4的坐標,從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選擇題給出任意個選項,再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里,而不是正確答案,但自己首先要算出正確答案,再把正確選項的序號填在括弧里。(一般在答題卡是塗"A","B","C"或"D")
例如:
x+y=3 2x=y x=⑴ y=⑵ A1;2 B2;1 C0;0 D無解
1=2+? a:1 b 2 c 3 d 4
折疊計算題
要看清楚是不是直接寫得數,如果是,就不能寫過程,不是直接寫得數的要寫出過程,初學者過程要求詳細,學的時間久些就可以適當簡略些。記得要寫「解」(特別是解方程),在考試時這樣的題目因為解失分很不值,也要盡量不讓它失分。算完再驗算一下。直接將得數代入即可。
折疊看圖題
沒有太多規律,可能是圖形,也可能是統計圖,但是重點還是7個字:審好題,反復檢查。應用題
在數學上,應用題分兩大類:一個是數學應用。另一個是實際應用。
數學應用就是指單獨的數量關系,構成的題目,沒有涉及到真正實量的存在及關系。實際應用也就是有關於數學與生活題目。
初中一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少年期,機械記憶力較強,分析能力仍然較差。鑒此,要提高初一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務必要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這是每一個初一數學老師值得認真探索的問題。
筆者在應用題教學中採用以下分析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應用題主要是把正確的答案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出來,並寫出解題過程,多做這樣的題目可以讓人們的思維變得更好。注意要寫答句和單位!

『肆』 怎樣才能做好數學題目

1、上課前要調整好心態,一定不能想,哎,又是數學課,上課時聽講心情就很不好,這樣當然學不好!
2、上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講,作到耳到、眼到、手到!這個很重要,一定要學會做筆記,上課時如果老師講的快,一定靜下心來聽,不要記,下課時再整理到筆記本上!保持高效率!
3、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別人談論最討厭的課時,你要告訴自己,我喜歡數學!
4、保證遇到的每一題都要弄會,弄懂,這個很重要!不會就問,不要不好意思,要學會舉一反三!也就是要靈活運用!作的題不要求多,但要精!
5、要有錯題集,把平時遇到的好題記下來,錯題記下來,並要多看,多思考,不能在同一個地方絆倒!!
總之,學時數學,不要怕難,不要怕累,不要怕問!
你能在這里問這個問題,說明你非常想把數學學好!相信你會成功的,加油吧!!!

『伍』 數學題 怎麼做 謝謝!

先算出長方形紙片的面積:43乘以37
然後是正方形的面積為4×4=16
43乘以37除以16就是最後的結果。

『陸』 怎樣正確高效做數學題

這是我幾年來學數學的經驗喔,就是靠它來保持好成績的!
1:准備5個本子,一個練習本,一個筆記本,一個草稿本、一個畫圖和一個錯題本。練習本主要是記課堂上老師講的易錯的、經典的、經常會考到題.筆記本是記老師說的重要的話,公式。草稿本就不用說了吧。畫圖本(非常值得一提)有些列方程,求數量關系,幾何的題一時半會兒找不到頭緒,就可以在本子上話畫楚數量關系,線段圖,放射圖都可以,只要你自己看得懂就可以。一遍讀不懂題就多讀幾遍,慢慢找尋思路,一步一步來,寫出已知和未知的條件在畫圖。錯題本(從小學開始就很受用的)考試易錯的題可以記錄、不會的題可以記錄(找老師解決)、經常錯講了但忘記怎麼做的題可以記錄,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有些你自己知道是粗心做錯的題就不要記了,包括一些計算的,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了。以免耽誤你復習的時間。復習時就可以拿出來看,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翻翻,養成記錯題的好習慣(這不是很難的),這樣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裏,考試前就可以多多復習這方面了.
2:考試秘訣
考試時,不會做的題放在最後,實在不會了,就別做了,檢查前面的題。
選擇題實在找不出正確答案也別亂選,通常有4個選項,如果你亂選的話,正確幾率只有25%(通常都不會蒙對),所以,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想想看,算一算,看有沒有一樣的。實在不行,就把最不可能的答案劃去(至少會有一個的吧?)這樣,正確幾率就大大提升了。
應用題尤為重要,A卷的通常很簡單但計算如果出問題就會丟大分了,所以要多多檢查才好。不會做的應用題,拿鉛筆將條件標出來,理清思路,想想做過的有關題型,找到條件,找到問題,用給出的數字條件進行聯想,套用公式?逆用公式?數學題就是從公式上慢慢編出來的.

最後想提醒你,平時多動動腦筋,在商場裏算算價錢與重量之間的關系,多做做數學題,總而言之腦筋越用越靈活的,所以別嫌辛苦,大家都一樣,多從基礎做起實在不行,花一個假期從頭來過,總之成功都是汗水換來的。不會就找老師,有什麼關系,大家都交了錢不問白不問,嘿嘿~~加油喔~~

『柒』 做數學題的方法和技巧

中小學數學,還包括思維數學,在學習方面要求方法適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會事半功倍!那有哪些方法可以依據呢?文都教育建議家長們,培養孩子從小就習慣用這些思維和方法來解題!

形象思維方法

形象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用形象思維來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思維基礎是具體形象,並從具體形象展開來的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的主要手段是實物、圖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認識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始終保留著對事物的直觀性。它的思維過程表現為表象、類比、聯想、想像。它的思維品質表現為對直觀材料進行積極想像,對表象進行加工、提煉進而提示出本質、規律,或求出對象。它的思維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當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實物演示法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系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了思維方向。再如,在一個圓形(方形)水塘周圍栽樹問題,如果能進行一個實際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級數學教材中,「三個小朋友見面握手,每兩人握一次,共要握幾次手」與「用三張不同的數字卡片擺成兩位數,共可以擺成多少個兩位數」。像這樣的有關排列、組合的知識,在小學教學中,如果實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特別是一些數學概念,如果沒有實物演示,小學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長方形的面積、長方體的認識、圓柱的體積等的學習,都依賴於實物演示作思維的基礎。

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製作一些數學教(學)具,而且這些教(學)具用過後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復使用。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圖示法

藉助直觀圖形來確定思考方向,尋找思路,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示法直觀可靠,便於分析數形關系,不受邏輯推導限制,思路靈活開闊,但圖示依賴於人們對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圖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礎上的聯想、想像出現謬誤或走入誤區,最後導致錯誤的結果。比如有的數學教師愛徒手畫數學圖形,難免造成不準確,使學生產生誤解。

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多用圖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的題目,圖畫出來了,結果也就出來的;有的題,圖畫好了,題意學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題,畫圖則可以幫助分析題意、啟迪思路,作為其他解法的輔助手段。

列表法

運用列出表格來分析思考、尋找思路、求解問題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於分析比較、提示規律,也有利於記憶。它的局限性在於求解范圍小,適用題型狹窄,大多跟尋找規律或顯示規律有關。比如,正、反比例的內容,整理數據,乘法口訣,數位順序等內容的教學大都採用「列表法」。

用列表法解決傳統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製作三個表格:第一張表格是逐一舉例法,根據雞與兔共20隻的條件,假設雞只有1隻,那麼兔就有19隻,腿共有78條……這樣逐一列舉,直至尋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張表格是列舉了幾個以後發現了只數與腿數的規律,從而減少了列舉的次數;第三張表格是從中間開始列舉,由於雞與兔共20隻,所以各取10隻,接著根據實際的數據情況確定列舉的方向。

探索法

按照一定方向,通過嘗試來摸索規律、探求解決問題思路的方法叫做探究法。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在數學里,「難處不在於有了公式去證明,而在於沒有公式之前,怎樣去找出公式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們在難以把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基本的、熟悉的、典型的問題時,常常採取的一種好方法就是探究、嘗試。

第一、探究方向要准確,興趣要高漲,切忌胡亂嘗試或形式主義的探究。例如,教學「比例尺」時,教師創設「學生出題考老師」的教學情境,師:「現在我們考試好不好?」學生一聽:很奇怪,正當學生疑惑之時,教師說:「今天改變過去的考試方法,由你們出題考老師,願意嗎?」學生聽後很感興趣。教師說:「這里有一幅地圖,你們用直尺任意量出兩地的距離,我都能很快地告訴你們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相信嗎?」於是學生紛紛上台度量、報數,教師都一個接一個地回答對應的實際距離。學生這時更感到奇怪,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您快告訴我們吧,您是怎樣算的?」教師說:「其實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幫助老師,你們知道它是誰嗎?想認識它嗎?」於是引出所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

第二、定向猜測,反復實踐,在不斷分析、調整中尋找規律。

第三,獨立探究與合作探究結合。獨立,有自由的思維時空;合作,可以知識上互補,方法上互相借鑒,不時還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觀察法

通過大量具體事例,歸納發現事物的一般規律的方法叫做觀察法。巴浦洛夫說:"應當先學會觀察,不學會觀察永遠當不了科學家.」

小學數學「觀察」的內容一般有:①數字的變化規律及位置特點;②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關系;③題目的結構特點;④圖形的特點及大小、位置關系。

如:觀察一組算式:25×4=4×25,62×11=11×62,100×6=6×100……歸納出

乘法交換率:在乘法算式里,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觀察」的要求:

第一、觀察要細致、准確。

第二、科學觀察。科學觀察滲透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它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察看研究對象。比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要做到「有序」觀察:(1)面——形狀、個數、面與面之間的關系;(2)棱——棱的形成、條數、棱與棱之間的關系(相對的棱相等;相對的棱有四條;長方體的棱可以分為三組);(3)頂點——頂點的形成、個數,認識頂點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引出長方體長、寬、高的概念。

驗證法

你的結果正確嗎?不能只等教師的評判,重要的是自己心裡要清楚,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評價,這是優秀學生必備的學習品質。

驗證法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是需要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應當通過實踐訓練及其長期體驗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驗證能力和逐步養成嚴謹細致的好習慣。

(1)用不同的方法驗證。教科書上一再提出:減法用加法檢驗,加法用減法檢驗,除法用乘法驗算,乘法用除法驗算。

(2)代入檢驗。解方程的結果正確嗎?用代入法,看等號兩邊是否相等。還可以把結果當條件進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實際。「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話要落實在教學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現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學生這樣做:31÷4≈8(套)

按照「四捨五入法」保留近似數無疑是正確的,但和實際不符合,做衣服的剩餘布料只能捨去。教學中,常識性的東西予以重視。做衣服套數的近似計算要用「去尾法」。

(4)驗證的動力在猜想和質疑。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猜」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我要學」的願望。為了避免瞎猜,一定學會驗證。驗證猜測結果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時調整猜想,直到解決問題。

抽象思維方法

運用概念、判斷、推理來反映現實的思維過程,叫抽象思維,也叫邏輯思維。

抽象思維又分為: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客觀現實有其相對穩定的一面,我們就可以採用形式思維的方式;客觀存在也有其不斷發展變化的一面,我們可以採用辯證思維的方式。形式思維是辯證思維的基礎。

形式思維能力: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

辯證思維能力:聯系、發展變化、對立統一律、質量互變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學、中學數學要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重點突出在:

(1)思維品質上,應該具備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聯系性和創造性。

(2)思維方法上,應該學會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地思考。

(3)思維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據,推理嚴密。

(4)思維訓練上,應該要求:正確地運用概念,恰當地下判斷,合乎邏輯地

推理。

對照法

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小學數學常用的方法就是對照法。根據數學題意,對照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的含義和實質,依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辨識、再現、遷移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對照法。

這個方法的思維意義就在於,訓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正確理解、牢固記憶、准確辨識。

公式法

運用定律、公式、規則、法則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體現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思維。公式法簡便、有效,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必須學會和掌握的一種方法。但一定要讓學生對公式、定律、規則、法則有一個正確而深刻的理解,並能准確運用。

比較法

通過對比數學條件及問題的異同點,研究產生異同點的原因,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叫比較法。

比較法要注意:

(1)找相同點必找相異點,找相異點必找相同點,不可或缺,也就是說,比較要完整。

(2)找聯系與區別,這是比較的實質。

(3)必須在同一種關系下(同一種標准)進行比較,這是「比較」的基本條件。

(4)要抓住主要內容進行比較,盡量少用「窮舉法」進行比較,那樣會使重點不突出。

(5)因為數學的嚴密性,決定了比較必須要精細,往往一個字,一個符號就決定了比較結論的對或錯。

排除法

排除對立的結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邏輯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在有正確與錯誤的多種結果中,一切錯誤的結果都排除了,剩餘的只能是正確的結果。這種方法也叫淘汰法、篩選法或反證法。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維方法。

解題技巧

選擇題答題攻略

1、剔除法

利用已知條件和選項所提供的信息,從四個選項中剔除掉三個錯誤的答案,從而達到正確選擇的目的。這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為定值,或者有數值范圍時,取特殊點代入驗證即可排除。

2、特殊值檢驗法

對於具有一般性的數學問題,在解題過程中,可以將問題特殊化,利用問題在某一特殊情況下不真,則它在一般情況下不真這一原理,達到去偽存真的目的。

3、極端性原則

將所要研究的問題向極端狀態進行分析,使因果關系變得更加明顯,從而達到迅速解決問題的目的。極端性多數應用在求極值、取值范圍、解析幾何上面,很多計算步驟繁瑣、計算量大的題,採用極端性去分析,就能瞬間解決問題。

4、順推破解法

利用數學定理、公式、法則、定義和題意,通過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結果的方法。

5、逆推驗證法

將選項代入題干進行驗證,從而否定錯誤選項而得出正確答案的方法。

6、正難則反法

從題的正面解決比較難時,可從選項出發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條件的結論,或從反面出發得出結論。

7、數形結合法

由題目條件,做出符合題意的圖形或圖象,藉助圖形或圖象的直觀性,經過簡單的推理或計算,從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數形結合的好處就是直觀,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結果來。

8、遞推歸納法

通過題目條件進行推理,尋找規律,從而歸納出正確答案的方法。

9、特徵分析法

對題設和選擇項的特點進行分析,發現規律,歸納得出正確判斷的方法。

10、估值選擇法

有些問題,由於題目條件限制,無法(或沒有必要)進行精準的運算和判斷,此時只能藉助估算,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推算,從面得出正確判斷的方法。

填空題答題攻略

數學填空題,絕大多數是計算型(尤其是推理計算型)和概念(性質)判斷型的試題,應答時必須按規則進行切實的計算或者合乎邏輯的推演和判斷。求解填空題的基本策略是要在「准」、「巧」、「快」上下功夫。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特殊化法、數行結合法、等價轉化法等。

1、直接法

這是解填空題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從題設條件出發、利用定義、定理、性質、公式等知識,通過變形、推理、運算等過程,直接得到結果。

2、特殊化法

當填空題的結論唯一或其值為定值時,我們只須把題中的參變數用特殊值(或特殊函數、特殊角、特殊數列、圖形特殊位置、特殊點、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代替之,即可得到結論。

3、數形結合法

藉助圖形的直觀形,通過數形結合,迅速作出判斷的方法稱為圖像法。文氏圖、三角函數線、函數的圖像及方程的曲線等,都是常用的圖形。

4、等價轉化法

通過「化復雜為簡單、化陌生為熟悉」,將問題等價地轉化成便於解決的問題,從而得出正確的結果。

『捌』 數學題不知道怎麼做

1、不同。第二空題目有誤。應該是「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同)」。

2、3/4和2/3先求分母4和3的最小公倍數。4和3的最小公倍數是12。將它們的分母都變成12,這樣

3/4=3×3/4×3=9/12

2/3=2x4/3x4=8/12。

1/12和3/4,可以看出分母12是分母4的倍數,所以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就是12。

3/4=3x3/4×3=9/12。

其它你可以自己去做一做,相信你一定行!加油!

『玖』 這道數學題怎麼做啊

分析:由於從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繩子上打結,滿六進一,所以從右到左的數分別為2、0×6、3×6×6、2×6×6×6、1×6×6×6×6,然後把它們相加即可.


解:2+0×6+3×6×6+2×6×6×6+1×6×6×6×6=1838,
故答案為:1838.

點評:本題是以古代「結繩計數」為背景,按滿六進一計數,運用了類比的方法,根據圖中的數學列式計算;本題題型新穎,一方面讓學生了解了古代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閱讀全文

與數學題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