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發布時間:2022-05-03 08:34:03

A. 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一堂課怎麼上上什麼該講些什麼

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一堂課上的時候先介紹,在講課。不需要講內容。第一課不要先講規矩,要跟學生講學數學的樂趣,以一些數學故事開頭,讓學生體驗數學之美。

消除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和為難,學生自然有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如果能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就會很願意去學,這樣你的數學教學就成功了。

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於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於現實,也必須紮根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

的確,現代數學要求我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用數學的語言來闡述世界。從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重新建構的過程。

因此,做中學,玩中學,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將使兒童學得更主動。從我們的教育目標來看,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應用等綜合能力。

B. 淺談怎樣教好一年級數學

小學數學怎麼樣學?隨著小學數學教材的不斷更新,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算數題,而是將許多的生活中運算加到小學的知識中,這樣一來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學數學的成績加大了難度.那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怎樣掌握方法才能學好小學數學?

以上九點是有關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提出相關的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借鑒和參考的價值,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正確的方法提高成績.

C. 如何教小學一年級數學

一、培養學生課堂常規的習慣
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難免改變不了幼兒園的習慣,課堂上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鍾的課堂對於他們來說一時很不習慣,所以做好小學生的常規,就顯得有些困難,怎樣才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應做到:
第一,不要太早著急學習課程,要把常規放在首位,因為如果你不把常規搞好,小學生就會很不守紀律,在班上亂跑、亂叫,所以只有把紀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課,才能引導學生認真的學習知識。
第二,如果有一項常規沒做好,就要反復的提,反復的練習,嚴格把關,直到做好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讓他們安靜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鍾,看看誰坐的最端正,誇誇他們,並在每節課上都反復練習,時間一久,就會養成習慣。也可以採用多提醒,常抓不懈,比如我們班的葉周一鳴,個頭小,上課總是坐不住,小手老是不停地動,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舉手隨口回答問題,我每天不知要提醒他多少遍,現在終於有點成效了。
第三,讓他們養成上課看黑板的習慣,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識,以便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二、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已從被動的學習轉向自主的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准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學生學會求知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應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1、首先是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
讓學生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學生素材的感受與興趣。教學中要讓他們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就要善於選取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例如,教學「數一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主題圖,歡快、溫馨、富有童趣的畫面帶給學生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更是對多彩的小學生活的熱切嚮往。此時此刻,此材此圖,學生對於老師的要求「觀察圖上是什麼地方,有些什麼,數出圖中人或各類物體的數量」聽得既清楚又明了,於是他們就興趣盎然地說開了、數開了:這是兒童樂園,有1個滑梯、2個鞦韆、3隻木馬、4架飛機……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努力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利於學生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
2、讓學生專注傾聽其他人的發言。
一年級小朋友剛入學時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表意見時,不懂得如何認真傾聽。有的一心想表現自己,他高高地站起來,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看書,有的甚至吃零食、玩玩具。此時,我們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課堂的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而且會滋長某些不良習慣的蔓延。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就示意發言的同學停一下,並說:「還有幾個小朋友沒准備好呢!比比誰聽得最認真!」「比一比,他的說法跟你是不是一樣,歡迎發表不同的意見。」這樣多次及時的提醒與交流評價,學生能逐漸養成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於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於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

D. 如何教一年級學生數學

一、創造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習興趣

一年齡的兒童非常的天真可愛,一般以老師為中心,所以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也尤為重要。教師就是學生的表率,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年級教師尤其要注意,去愛每一個學生。讓他們覺得你和藹可親,都願意親近你,都喜歡你。在無形中他們也會喜歡你所上的課,對那一門課的學習產生興趣。我不僅讓他們和老師交朋友,而且還和書中的數學夥伴
交朋友,我既做教師,又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如果教師能處處為學生著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溫和的語言創造活躍民主的課堂氣氛,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學生也就會

笑笑



淘氣



智慧老人

親其師,信其道


,師生雙方達到感情的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注意運用生動形象化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習興趣。
年級的學生處於具體形象的思維階段,正在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一年級兒童正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這個過渡的開始。所以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採用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既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E. 如何教一年級的孩子讀數學題

1.一數一符號的讀的習慣。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獨立讀文字有些困難,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讀題方法的指導,對讀題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確的規定。如果有圖的話,還要觀察圖,把圖和文字結合起來讀。在教學中由我示範讀或是把題目抄寫在黑板上,在教師的帶領下一數一符號地讀題。如:教學開始剛接觸加減法時,要求學生必須用手指著每一個數,每一個符號地讀,做到動手、動口、動眼。把書面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眼、耳、口、心並用,運用多種感官參與。

2.一字一句的讀的習慣。為了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讀題習慣,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用手指讀,字字出聲,一字一句的讀」。同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想想這道題目的要求有哪些,讓我們做幾件事?是哪幾件?然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最後按照題目的要求一件一件的完成。如:小明一共有16本書,我借走了9本,小明還剩多少本?在做這道題目之前,我先讓每個學生讀題。然後讓學生找出:題目中已知條件有哪些?問題是什麼?通過理解條件和問題存在的聯系,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解答,培養了學生認真讀題的習慣。

3.抓「關鍵詞」讀的習慣。盡管有些題目文字極其簡單,但審題時卻不能有半點馬虎,為了讓學生能把認真讀題、仔細推敲的過程表現出來,強化學生認真審題的意識,我要求學生一邊讀題,一邊圈圈畫畫,把重要的字詞圈起來,提醒自己注意。如:「把下面的數字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先讓學生讀題,然後動手把關鍵的詞「從大到小」圈起來,這樣就能提醒學生注意是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培養了學生認真讀題的習慣。

F. 如何教好小學一年級數學

小學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學習,他們的學習觀念淡薄,還不知道知識和學好知識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方面,他們已經習慣了三年的幼兒園生活,玩玩樂樂、跳跳蹦蹦;另一方面,剛過了兩個月的暑假,嬌慣自由。因此,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培養學生課堂常規的習慣

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難免改變不了幼兒園的習慣,課堂上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鍾的課堂對於他們來說一時很不習慣,所以做好小學生的常規,就顯得有些困難,怎樣才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應做到:

第一,不要太早著急學習課程,要把常規放在首位,因為如果你不把常規搞好,小學生就會很不守紀律,在班上亂跑、亂叫,所以只有把紀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課,才能引導學生認真的學習知識。

第二,如果有一項常規沒做好,就要反復的提,反復的練習,嚴格把關,直到做好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讓他們安靜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鍾,看看誰坐的最端正,誇誇他們,並在每節課上都反復練習,時間一久,就會養成習慣。也可以採用多提醒,常抓不懈,比如我們班的葉周一鳴,個頭小,上課總是坐不住,小手老是不停地動,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舉手隨口回答問題,我每天不知要提醒他多少遍,現在終於有點成效了。

第三,讓他們養成上課看黑板的習慣,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識,以便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二、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已從被動的學習轉向自主的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准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學生學會求知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應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1、首先是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

讓學生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學生素材的感受與興趣。教學中要讓他們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就要善於選取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

2、讓學生專注傾聽其他人的發言。

一年級小朋友剛入學時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表意見時,不懂得如何認真傾聽。有的一心想表現自己,他高高地站起來,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看書,有的甚至吃零食、玩玩具。此時,我們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課堂的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而且會滋長某些不良習慣的蔓延。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就示意發言的同學停一下,並說:「還有幾個小朋友沒准備好呢!比比誰聽得最認真!」「比一比,他的說法跟你是不是一樣,歡迎發表不同的意見。」這樣多次及時的提醒與交流評價,學生能逐漸養成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於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於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

1、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

班級里,總有那麼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針對實際,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

2、讓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一年級學生,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尤其是數學語言更難以正確表達,他們往往能夠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確表達出來,根據這一特點,我總是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寄於一定的數學情境之中,讓學生邊操作邊表達,循序漸進地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四、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准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一年級學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定,尚未養成認真作業的習慣,而這一習慣對於學生以後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我為了指導學生寫字,做了一塊專用的小黑板,畫有四線格和田字格,教學生把字寫規范。我經常組織學生展開比賽,展出寫得漂亮的作業。特別是優秀的在旁邊加紅★。學生對老師的獎勵敏感度極高,經過這種評分制度的實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加強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師獎給他們的紅★。教師也可以要求小組同學共同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數學怎麼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