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年級數學日記50字
謝謝你的關注
今天我和同學約好了要去外面野餐我去超市買了飲料一瓶5元;一個麵包2元,買3個;一包牛肉乾3元6角;一個鄉巴佬雞腿2元。阿姨笑著對我說:一共15元,我給阿姨15元,走出超市我算了算:不對,5+2×3+3.6+2=16.6(元),阿姨多拿了1.6元,我還給阿姨1.6元。阿姨說「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數學還可以讓我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真高興。
『貳』 四年級周記怎麼寫
3位粉絲
平時,我在學習、生活中,不大注意時間的流逝,以為時間總是有的,用也用不完。 今天,我學習了《和時間賽跑》一文,才使我真正明白了:「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再回來了;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由此聯想到自己,我感到十分慚愧。平時,老師在學校布置的作業,自己能拖就拖,心想,回家有的是時間,回家再寫。回到家裡,遇到好的電視劇,想看;有時還想上電腦打打游戲。這樣,等做完作業,再練兩張大字,有時還要完成英語班、作文班、奧數班老師布置的習題和作業,每天晚上總是睡得很晚很晚。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使我感到,自己之所以這么狼狽,關鍵是沒有抓住時間。自己要是能抓緊時間,在學校少玩一點,把老師布置的作業,能在學校完成的,盡量在學校做完,這樣回到家裡,就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干別的事情。 如果我能抓緊時間,首先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我就能擠出更多的時間,學好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學好奧數、作文和英語,還能多閱讀一些課外書。這樣,我就能在同樣的時間里,比別人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樣,我就走在了時間的前面。 我堅信,一個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一定是個勝利者!
編輯於 2012-08-09
查看全部18個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日記本學生京東本冊/便簽,方便書寫!
日記本學生「京東」本冊/便簽,材質緊密,厚實耐用,耐磨美觀,方便粘貼,享受活力精彩人生!
『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怎麼寫300字
寫日常生活與數學相關的事例,比如去超市買菜時比較價格,購買物美價廉的貨物,寫出計算過程,得出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等等中心就行。
『肆』 如何寫四年級數學的日記
可以這樣寫數學日記:
1、數學日記的內容。
數學日記的內容豐富,並沒有拘束於某幾類,幾乎可以說與數學相關的都能行。例如可以寫自己在解決數學家庭作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也可以寫自己課前預習的結果,考試過後總結的經驗教訓也是可取的。
2、寫數學日記的要求。
寫日記最重要的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能虛構,更不能誇大事實;形式多樣,不能過於單一,否則就會顯得內容枯燥無聊,並且還會使老師布置的數學日記失去其原本的意義;語言盡量簡潔,不說廢話。
3、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這也是寫數學日記的一個作用,只有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才能寫出更好的數學日記,若是學生全把這個當成普通的作業來完成,那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4、給出並讓學生選定題材。
如果讓學生自己憑空寫數學日記的話,孩子的腦袋肯定會是一片混亂的,所以一開始可以給出一些既定的題材,例如寫自己在課堂上印象深刻的事,如何獨立地完成一次數學實驗的過程,或生活中去購物所遇到的數學問題等等,將題材范圍縮小,再讓學生選定來寫就簡單很多。
5、引導學生按自己思路寫出日記。
當我們把自己的要求、題材告訴學生後,先讓她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寫,這樣才能寫出孩子特有的童真童趣,盡管也許會沒有什麼邏輯,但也是別有一般滋味。當然還是要幫學生加以潤色的,記得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不要以大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伍』 四年級上冊數學周記300-400字兩篇急急急
我是一個「數學白痴」,可同時我也是一個小小數學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數學問題,今天我又遇到數學問題了。今天早上,我們全家都吃媽媽烙的餅,我要吃2張餅,爸爸要吃3張餅,媽媽要吃2張餅,妹妹只需要1張。這時媽媽開口問我怎樣才能盡快吃到餅呢?需要幾分鍾呢?我立馬想到的就是一張一張的烙,但是烙一張餅的一面大約需要花3分鍾,我得等到啥時候才能吃到我想要的餅呀?我又想啊,媽媽買的那個平底鍋那麼大,一次只烙一個餅,真是太浪費平底鍋的空間了,倒不如一次多烙幾個餅來得更快些。「媽媽,一個平底鍋最多能烙幾個餅?」媽媽回答說「最多隻能烙2個餅」。聽到媽媽這么說我就開始放心地開始計算了。一次烙兩張餅的一面需要3分鍾,烙2面就需要6分鍾了,總共需要烙8張餅,8張餅可以分為4個的2張餅,所以可以用兩張餅同時烙所需要的時間6分鍾乘以4就等於24分鍾了。全部的算式是:2×3=6(分鍾),8÷2=4(個),4×6=24(分鍾)。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在一旁的爸爸也聽到了,與媽媽一起說:「算對了,太棒了」!我也高興地笑了。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這使我深深的喜歡上了數學。它散發出迷人的魅力,讓我為之痴迷。
『陸』 四年級數學日記20字。
今天,我去超市買東西,買了飲料4元/瓶,雞腿8元/個,漢堡7元/個,麵包2.5元/個,方便麵3元/包,我問阿姨一共幾元阿姨說:「一共20元。」我就拿出了20元,等我志出超市後,我又算了算價錢,說:「不對呀。」4+8+7+o.5+3=22.5(元)阿姨少算了2.5元,我又回超市給了阿姨2.5元,阿姨就說:「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呀!」數學可以讓我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真高興
『柒』 四年級的數學周記
數學周記,無非就是記 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發生的事情(看到的、聽到的、領悟到的 ……),把這些事情詳略得當地記錄下來,特別還要把自己當時的各種想法和心理活動給寫出來。
Tip:數學的學習不一定是在學校課堂,生活中也有很多學習數學的機會。而數學周記所記錄的,正是那些平常生活中的數學學習經歷。
=================================
【 吃西瓜,學數學 】
——— 四(3)班 吳嘉欣
今天好熱呀!媽媽捧著兩個水靈靈的大西瓜進屋,弟弟一看見西瓜,精神來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口水都流出來了。我看見了,便打趣道:「小青蛙呀小青蛙,你可知道,有人想吃西瓜?」 弟弟聽了,知道我在說他,便為自己辯護道:「誰說我想吃西瓜了,我只是想看看這西瓜是不是紅瓤黑籽。」
正好,媽媽走出來,聽見我倆的對話,就問弟弟:「輝輝想吃西瓜嗎?」 「當然想了,西瓜可甜啦。」 「那你打算要吃多少呢?」 「我只要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就可以啦。」 「那你倒是來說說什麼是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就是把一個整體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 弟弟像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一臉的高興。
媽媽拿起刀,朝西瓜切了一刀,剛切完,弟弟便叫了起來:「怎麼才薄薄的一片?這並不是二分之一的西瓜呀!」 媽媽裝作驚訝的樣子,對弟弟說:「你不是說,把一個整體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嗎?」 「錯了錯了」 弟弟像被大西瓜砸中腦袋瓜一樣醒悟了過來,糾正說:「二分之一,應該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否則,我不就讓姐姐給佔了大便宜了嗎?」 「這就對了」 媽媽笑著說。
看著弟弟的傻樣,我們都笑翻了!
【點評】:此文立意奇特,視角獨到,以反襯之方式揭示了 嚴謹的學習態度 之重要性,以詼諧的故事反映了 寓教於樂、寓教於生活 的強大魅力。的確,學習不只局限於書本,我們要善於發現尋常生活中的學習素材,於無字句處讀書,這樣才能 學得活、學得巧、學得有趣、學得扎實。
=================================
——— 因回答字數限制,完整內容請大家 參看附件文檔。附件文檔內有多篇數學周記,部分篇目系摘自 「中國作文網」 ,大家可前去該網查找作文,也可去各大 作文網、中小學教育資源網 搜尋類似文章。祝學習快樂
『捌』 四年級數學周記50字
周一早上,媽媽給了我30元生活費。
我粗略算一下,
1.用於早晚上學公交車票共計10元;
2.用於購買早餐需要10元。
還剩下10元,不夠我買心愛的文具盒的,怎麼辦呢,還要給同桌送生日禮物,唉,媽媽真是好扣毛啊。
周二下午回家時,發現家門口有賣處理生字本和鉛筆的,生字本在學校一個賣5角錢,這里才賣3角錢。鉛筆學校買1元錢,這里賣5角錢。我批發了20個生字本,共計6元錢,由於鉛筆不好賣,就批發了8根。
周三到學校以後,陸續的將批發的本子和筆賣給同學,每個比學校賣的便宜1毛錢。
周四終於賣完了,賺了5.2元錢。
周五用剩下的15元錢購買了文具盒和同桌的禮物,心裡很高興,美滋滋的。
『玖』 四年級數學周記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買衣服)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裡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隻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後,才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做作業)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數學中的「詩情畫意」)
在數學興趣課上,庄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遊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里,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於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0的重要性)
0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秘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怎麼可能這么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裡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麼重要呀!
如果我以後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後果都得我承擔啊!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學習上都要一絲不苟,要不然後果非常嚴重。
『拾』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怎麼寫
範文1
買菜——數學日記
今天是大年二十八,天氣特別晴朗,媽媽帶我去包公湖早市去買菜,我高興的從被窩里跳起來,趕緊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來到了菜場,哇!菜市場真熱鬧,人山人海,叫賣聲、歡笑聲,我想可能是快過春節的緣故吧。我看見了又圓又紅的西紅柿像蘋果,看見了又細又長的豆芽,我還看見了紫色的茄子像彎彎的月亮,又像可愛的小船,還有許多綠葉的菜,生菜、青菜、白菜等 等。
聽媽媽說:「大年初一,我的大伯、二伯、姑姑全家都要來我家看奶奶,和我們一起過年。」於是我和媽媽買了許多菜,如:買了二斤西紅柿,每斤二元;冬瓜買了三斤,每斤一元;長豆角買了三斤,每斤二元;黃豆芽買了二斤,每斤一元。這時媽媽給我提出個問題,鑫鑫你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把今天買菜需要花多少錢算一算。我笑了笑告訴媽媽,一共支出十五元。其算式如下:
(2×2)+(3×1)+(3×2)+(2×1)=15(元)
範文2
奇妙的數學(四年級數學日記)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
這個學期,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媽媽一起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8.1元。可是營業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麼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便後,馬上糾正了營業員的失誤。
不僅營業員阿姨誇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並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學,以後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