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學 初中 如何讓學生理解加號,減號和正負號的區別
轉變加減號很簡單,有括弧的去括弧,如果括弧前面是「+」號,則括弧里的符號不變,若括弧前面是「-」號,則括弧里的加減號均變符號。首先你是學生,千萬不能為了省懶來要答案,這對你學習沒有好處;
再回到題目,你這些題即使是初一,也不該不會做,都是些小學學的分配律,只有一個變號的問題可能有點模糊,變號,其實只要細心點也沒問題的++得+,-
-得+
B. 幼兒中班數學加號減號等於號等怎麼教技巧
加號就是十
減號就是一
等於號就是二,但是二是上短下長,等於號上下長短是一樣的。
在於慢慢的引導吧。
C. 怎麼樣教小孩數學加減填空題
第一步:會數數
要求: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 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 12開始倒數。
注意要點: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 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手、口、眼一致,開始是自問自答,如數完問「一共有幾個?」「3個」,一定要再讓他看一遍,即你要給復習一遍,實際上是在告訴他為什麼是「3個」,這就叫「3個」,繼而可以先問他有幾個,然後要看他的反應,點數穩定以後,目標又提高了,即點數的「內化」,就是你幾個東西,孩子能用目測的方法告訴你是「幾個」,內化也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可靠方法。
第二步:知順序
例如:
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 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知大小
例如:
7與8哪個 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會念題
誤區:
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 -」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
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 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知排位
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
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指,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 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D. 寫一篇中班填寫加減號的教案
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加減號》
活動目標:認識加減號並理解加減號的意義
活動內容:《認識加減號》
活動准備:課件、水果教具、作業紙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引入主題:
今天,小兔子過生日,兔媽媽給小兔買了三個胡蘿卜,小兔子要邀請他的好朋友,媽媽又給小兔買了兩個,請你看看蘿卜多了還是少了?(多了)
2.出示加減號,認識加減號。
表示數量變多了增加了,我們用一個符號,(出示加號)來表示,看看加號什麼樣子?幼兒討論(一橫一豎)請你伸出手指學個加號,邊用手指學加號邊說兒歌,(一橫一豎是加號,數量增加就是好)
現在有幾個蘿卜,(五個)小兔子好喜歡吃蘿卜呀,小兔子吃了了兩個蘿卜,現在蘿卜是多了還是少了(少了)表示數量減少我們用減號來表示,出示減號,請你看看減號是什麼樣子的,幼兒討論。並用食指學減號的樣子,邊學邊說兒歌(減號減號像小刀,碰到減號就減少)
3.出示課件理解加減號的意義
現在小兔子給大家出了幾道題,看哪位小朋友回答的又對又快出示第一張課件(花園里有三隻蝴蝶,不一會又飛來兩只,請問,用加號還是減號來表示)(加號)出示第二張課件(草地上有兩只兔子,不一會又跑來兩只兔子,請問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出示第三張課件(車庫里停著五輛小汽車,開走兩輛,請問,用加號還是減號來表示)
4.發放作業紙,鞏固理解加減號的意義。
你們真聰明,小兔子還給小朋友出了幾道題考考大家,看誰做的
對?發放作業紙,教師指導並檢查。
5.結束活動
E. 小學一年級填加減號的題,怎麼給孩子講解
小學一年級填加減號的題目,給孩子講解的方法:
一、讓孩子弄清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加法: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
減法:從一個數量中減去另一個數量的運算叫做減法。
二、比較三個數的大小
三、填寫加減號的方法指導:
1、如果等號右邊(也可以是左邊)那個獨立的數比左邊的兩個數大,就填加號。
2、如果等號右邊(也可以是左邊)那個獨立的數比左邊的兩個數小,就填減號。
3、如果左邊(也可以是右邊)的兩個數中,有一個數是0,可以填加號,也可以填減號。
4、如果是三個數的加減法,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得出一個數,再運用上面的三種方法,和後面的數相加或相減。如果算不出來了,就把前面兩個數相減,再計算。
F. 6()2()2=10怎樣教孩子填加減號
答案是:6+2+2=10
像這一類題目很簡單,這題中的10比6大,比2大,那麼很容易的,就可以推斷出這一題的加減乘號是,6+2+2。
遇到這種題目,先將等於號後面的數與等於號前面的數依次比較。如果等於號前面有一個數比等於號後面的數大。那麼大的這個數後面肯定填減號。如果等於號前面的數小於等於號後面的一個數,那麼小的那個數後面一定填加號。
G. 三個數填加減號的題的技巧
首先看大小,再看加減。
1( )3=4,4比3大,填加號。
3( )2=5,5比3大,填加號。
5( )2=3,3比5小,填減號。
乘法:
①求幾個幾是多少。
②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③求物體面積、體積。
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
除法:
①把一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
②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
③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H.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在括弧里填加號或減號
有括弧的算式中,括弧前面是加號,去掉括弧(括弧內的數不變號
);加號後面添括弧,括弧裡面(的數不變號
);括弧前面是減號,去掉括弧(括弧內的數變號
);減號後面添括弧,括弧裡面(
的數變號
)。
I. 10以內加減法填空題怎麼教小孩填
【活動准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 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 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 7 + 3 = 10 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 同理:3+7=10 4+2= 2+4=6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 10 -3 = 7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 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10分鍾後,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麼,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麼,又是多少。做記錄,並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弧「( )」;書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設計意圖】 面對大班幼兒,對數學的數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識經驗和理解范圍,為了讓幼兒對加減法式子中的每一個數字的理解,為了讓幼兒能夠順利地進入小學,為了幼兒將來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幼兒探索數學奧秘。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J. 小學一年級填加減號的題,怎麼給孩子講解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如用手指進行加減計算,用一些簡單的玩具進行示例等等。
讓孩子弄清加法和減法的意義:加法: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減法:從一個數量中減去另一個數量的運算叫做減法。
比較三個數的大小
填寫加減號的方法指導:如果等號右邊(也可以是左邊)那個獨立的數比左邊的兩個數大,就填加號。如果等號右邊(也可以是左邊)那個獨立的數比左邊的兩個數小,就填減號。如果左邊(也可以是右邊)的兩個數中,有一個數是0,可以填加號,也可以填減號。如果是三個數的加減法,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得出一個數,再運用上面的三種方法,和後面的數相加或相減。如果算不出來了,就把前面兩個數相減,再計算。
多跟孩子聊聊,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加減可以通過給孩子玩具來教他,給孩子一個玩具就是加,拿走一個玩具就是減。孩子理解加減的能力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加滲透。
在做題時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對哪些題不懂,具體到某一類題,然後多對這一類題進行講解。在講題的過程中,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理解不了就批評孩子,或者罵孩子笨,這是最不可取的。
平時要多對孩子鼓勵,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還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孩子不一定不會,只是上課不認真聽講,導致課程跟不上,失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