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數學三年級「除法」的教案
課題 :植樹
教 學 目 標
1、探索並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演算法的過程,並能正確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 學重 難 點
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 學准 備
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悟」學習的條件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道算式朋友,你們看喜歡嗎?(出示:6÷3,12÷4,18÷6,35÷7)
師:口算時,你有什麼感覺?
生:非常好算,很容易算出來。
師: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利用乘法口訣。
師:現在,我們再來認識幾位算式朋友。(出示:30÷3,600÷2,560÷7,360÷9)
師:口算時,你又有什麼感覺?
生:很好算,一下子也能算出來。
師:你又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 0」不參加計算,利用乘法口訣算出後,只要在後面補「0」就行了。
師:好,不錯。現在老師也想認識你們帶來的新朋友,你們帶來了嗎?
生整理自己的口算卡,口述,師板書:
100÷5,3000÷6,200÷4,4000÷8,……
師:你們能算出結果嗎?
生演算。
師問:你又有什麼新感覺?
生:只要認真,也能很快算出來,但不像上面的題那麼容易。
師:你是怎麼算的?
生:利用乘法口訣,在心裡先想出整十數,再看看幾個「0」不參加計算。算出結果後再在後面補上不參加計算的「0」。
說得好的同學受到了掌聲鼓勵。
(二)「自悟」學習的目標
師:剛才老師認識了你們為我帶來的新朋友,老師特別高興,誰還給老師帶來了不曾認識的朋友?
在教師鼓勵下,生又口述,師板書:
84÷4,96÷3,66÷2,55÷5,……
師:你們真不簡單,這樣的朋友也讓你們請來了。老師非常開心,我們大家共同來認識它們好嗎?
學生非常歡喜,對於新內容的出現表示歡迎,從他們的神情上看出,他們已經迫不急待,躍躍欲試。
師:有哪些小機靈已認識它們了?
師:那些認識它們的小機靈一定特想給大家介紹它們,不過我也要給那些不認識它們的同學一次機會,要不然,他們會不高興的。現在,我們大家先確立自己要介紹的朋友,然後獨立思考,看你能想出什麼辦法向大家介紹它們,比比誰的方法多、方法好,讓同學們都樂於接受。好嗎?
(三)「自悟」學習的內容
1.師:同學們都想好了嗎?現在你們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介紹你們喜歡的朋友好嗎?
2.讓生自由分組,要介紹同一位朋友的同學編為一組,組長帶領組織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表現自己,組長做記錄。
3.師走到學生中間,參與討論交流,指導學生探索的過程,重點點撥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讓他們也從中找到樂趣。師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
4.討論交流。
生1:我們組認識的朋友是84÷4,經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想出了四種方法。
生2:利用乘法想除法,因為21×4=84,所以84÷4=21。
生3:把84分成80和4,80÷4=20,4÷4=1,20+1=21。
生4:直介面算,用十位上的數字除以4得2,寫在十位上,用個位數除以4得1,寫在個位上,得21,即84÷4=21。
生5:用豎式。(生邊說師邊板書: )
(學生匯報的同時,師進行板書)
A組同學匯報完後,班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A組介紹的新朋友你們認識了嗎?對A組同學,你們有什麼話想說的?
生6:那種豎式方法是你們自己想出來的嗎?對於豎式的寫法,我們組有不同的看法,我們組認識的朋友是96÷3,我們也用到了豎式。(生邊說師邊板書:)
師:這種豎式是你們組同學自己想出來的嗎?
生6:不,老師,是我爸爸早就教我的,現在我把它介紹給了全組同學。
師:如果認識84÷4也用這種豎式,同學們會算嗎?試試看。
同學們很快列出了豎式計算。生7在台上邊板演,邊說計算過程。
師:同學們,這兩種豎式的演算法,你覺得哪種好?
讓生舉手錶決,結果喜歡前種的比喜歡後種的要多得多。
師:好,我們接著來交流。
讓其他小組的同學介紹自己的想法,也都是採用的這四種方法。
師問:這幾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為什麼?
讓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小結:同學們,這幾種方法都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四)「自悟」學習的價值
1.放多媒體課件「植樹」。
(1)讓生根據課件創設情境。
生:陽春三月,鳥語花香,一年一次的植樹節到了,老師帶領同學們在山坡下植樹,他們又說又笑,干勁可大啦。
(2)在畫面中加入條件「有36人,每組3人」。你能提出問題嗎?
讓生獨立思考,提出解決的問題「可以分成多少組?」。
(3)你想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嗎?
(4)讓生獨立思考後,列式解答;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
(5)全班交流,指名說是怎樣算的,允許學生多種方法並存。
2.選做題(任選一題,獨立完成)。
練一練的2,3題。
(五)「自悟」學習的收獲
1.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內容:介紹新朋友。(師板書)
2.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生1:我學會了口算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我最喜歡直介面算。
生2:我覺得××表現得很出色,我要向他學習。
生3:我認為數學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我要把數學學好。
板 書 設 計
植樹
36人,,每組3人,可以分多少組?
36÷3=12(組)
12×3=36 30÷3=10
36÷3=12 6÷3=2
10+2=12
㈡ 三年級下冊除法豎式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計算的每一步意思是什麼
三年級下冊除法豎式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計算的每一步意思是什麼
解題思路:將被除數(從高位起)的每一位數進行除以除數運算,每次計算得到的商保留,余數+下一位數進行運算,依此順序將被除數所以位數運算完畢,得到的商按順序組合,余數為最後一次運算結果
例如:452÷2
步驟一:4÷2=2
步驟二:5÷2=2餘1
步驟三:12÷2=6
計算結果為:226
驗算:226×2=452
存疑請追問,滿意請採納
㈢ 三年級乘除法豎式計算是怎麼樣的
乘除法豎式計算如下:
除法豎式計算方式:將被除數從高位起的每一位數進行除數運算,每次計算得到的商保留,余數加下一位數進行運算,依此順序將被除數所以位數運算完畢,得到的商按順序組合,余數為最後一次運算結果。
乘法豎式計算方式:首先,用第一個因數分別去乘第二個因數各個數位上的數,從個位乘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然後,把所得的積相加。
學習數學的方法
1、學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解題能力。要想會做數學題目,就要有大量的練習積累,知道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步驟與方法,題目做多了就有手感了,再拿出類似的題目才會有解題思路。
2、其次是學會預習。解題思路不是直接就有的,也並非通過做幾道簡單的題目就能輕易獲得,而是在預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出來的。因此,預習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預習一方面能夠讓大家提前對數學知識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能夠培養數學獨立學習能力。
3、學數學必須多做題。理解了數學基本定義和知識點以後,就需要通過做對應習題去鞏固知識,多做多練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數學也是看花容易綉花難的,只有真正動手去做題、經歷了實操過程能學會。
4、做完題要學會總結。對於做過的題型及做錯的題目要善於進行分類總結,再遇到類似的題目要會分析,知道哪裡容易出現問題,然後盡量去避免。同時在做題和總結過程中,要學會舉一反三,抓住考點去復習。
5、學數學要會看書和查缺補漏。數學基礎考點都來源於課本,大家之所以覺得書沒什麼可看,是因為對教材掌握程度不夠。書上的每個定義都要理解後倒背如流,深究每個詞語的含義,做懂每個例題,會推導數學公式及變形公式。
㈣ 三年級上冊數學除法豎式計算怎麼教
除法豎式計算例子解析123÷12
解題思路:將被除數從高位起的每一位數進行除數運算,每次計算得到的商保留,余數加下一位數進行運算,依此順序將被除數所以位數運算完畢,得到的商按順序組合,余數為最後一次運算結果
解題過程:
步驟一:12÷12=1 余數為:0
步驟二:3÷12=0 余數為:3
根據以上計算步驟組合結果為10、余數為3
驗算:10×12+3=123
(4)三年級數學除法怎麼講擴展閱讀~驗算結果:四則運算規則(按順序計算,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有括弧先算括弧,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脫式運算(遞等式計算)需在該原則前提下進行
解題過程:
10×12+3
=120+3
=123
存疑請追問,滿意請採納
㈤ 怎麼樣才能夠把小學數學三年級的除法教好呢
小學三年級的除法是以整除為主,或有餘數的問題。可以通過分盤子的游戲來進行引導教學,比如,把9個桃子分四盤,那麼先擺好四個盤子,然後每個盤子裡面先放一個,還有五個沒放,再每個盤子放一個,還剩一個,比盤子數要少,那麼這一個就是余數,而盤子裡面的桃子數就是商。
再有就是乘法口訣表,背除數的倍數,直到前一個小於或等於被除數,後一個大於被除數,那麼就能得出商數是前一個倍數,而被除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就是商了。
至於後面立豎式的演算法,就是乘法與減法的結合,以及退位進位之類的了。
㈥ 三年級除法豎式計算方法是什麼
三年級除法豎式計算方法如下:
如42除以7。
從4開始除〔從高位到低位〕。除法用豎式計算時,從最高位開始除起,如:42就從最高位十位4開始除起;若除不了,如:4不能除以7,那麼就用最高位和下一位合成一個數來除,直到能除以除數為止;如:42除7中4不能除7,就把4和2合成一個數42來除7,商為6。
易錯點:
在列豎式計算這個除法的時候,把商的首位數字的位置寫錯了,孩子看到被除數的個位數字是0,就把老師上課講除法的末尾是0的時候,可以先把0忽略這個原理,究其原因還是對豎式計算除法不熟悉,理解不透徹。
解題過程中,沒有把0拿下下,認為2就是余數了,其實2對應的是十位數,表示的是2個十,通俗的說就是20,所以需要把0拿下來,變為20,接著算除法。
㈦ 三年級的除法如何教
三年級的除法的方法講解,例:假如有八個蘋果,家裡有四口人,沒人吃到的蘋果數量一樣,那麼每個人會分到幾個。
除法就是「平均分配」,就是每一「份」都一樣多,比如講20÷4可以給孩子畫圖,畫20塊糖,然後分成四份,每一份都圈起來,看看一份里邊有幾塊,然後結合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就可以讓孩子明白除法的含義。
運算性質
1、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除數不變,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
2、除數擴大(縮小)n倍,被除數不變,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3、除法的性質:被除數連續除以兩個除數,等於除以這兩個除數之積。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
例如:300÷25÷4=300÷(25×4)=300÷100=3。
㈧ 求小學三年級數學中筆算除法的優質教學方法
小學三年級數學筆算除法,十位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如果前兩位數比除數小,再除前三位數;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求出一位商,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㈨ 小學三年級數學兩位數的除法怎麼教
小學三年級的除法是以整除為主,或有餘數的問題.可以通過分盤子的游戲來進行引導教學,比如,把9個桃子分四盤,那麼先擺好四個盤子,然後每個盤子裡面先放一個,還有五個沒放,再每個盤子放一個,還剩一個,比盤子數要少,那麼這一個就是余數,而盤子裡面的桃子數就是商.再有就是乘法口訣表,背除數的倍數,直到前一個小於或等於被除數,後一個大於被除數,那麼就能得出商數是前一個倍數,而被除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就是商了.至於後面立豎式的演算法,就是乘法與減法的結合,以及退位進位之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