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年級不低於300字的數學小論文
關於數學的小論文:
數學,是一門有趣而又很有學問的學科。生活中存在著無窮的數學故事,與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一個游戲的寶塔。
記得,劉老師曾經說: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開始不是太明白,後來聽劉老師講過才知道其中的意思:就是說,四年中只有一個閏年,等到一百年的那年就不是閏年了,等到400年整的時候又是閏年。因為只有在用年除以四商是整數,沒有餘數的時候才是閏年。聽了劉老師的講解,我終於知道該怎麼去推算平年閏年了。
還記得劉老師講過的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明明等8人,明明和8人的問題,其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等就表示8個人包括了明明自己。和呢,表示8個人加明明自己就是9個人了。我開始怎麼都沒有弄明白,後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去想其中的意思,才終於明白過來。
在生活中,我們只要肯鑽研,肯發現,我們就會明白很多的道理的。
Ⅱ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論文怎麼寫
數學家庭中的一對孿生兄弟
――淺談軸對稱圖形的應用
數學的世界真可謂是浩瀚無比。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無不蘊藏著豐富的知識。我記得曾經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數學比科學大得多,因為它是科學的語言。可想而知,數學的偉大與魅力了吧!
然而,在數學的大家庭中。有一對兄弟深深的吸引了我,他們的形狀,他們的關系,他們的普遍性,讓人覺得他們一直在我們的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他們就是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是一個一定要沿著某直線折疊後,直線兩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的圖形,之所以說到他們的關系是因為他們兩個總是被一條直線所連著,好似一對分不開的兄弟,關系十分的密切。把他們拉在一起的這條直線就是他們的對稱軸。當然這條對稱軸就像一個公正的法官。左右兩邊的長度、面積、大小等,都一點兒也不差,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所朝的方向。
在數學的課本上,我們看見過他們的身影,我們也接觸和了解過他們。但是他們給我印象更多的,卻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組成的圖形或者可以說是事物。
一、生活當中的軸對稱圖形
1、自然界中的軸對稱圖形
當我漫步在街頭時,我時常看見飛來飛去的蝴蝶。當一隻蝴蝶停留在花朵上,張合著翅膀時,我發現如果將蝴蝶兩只觸角的中點與尾部相連接,連接好的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是其對稱軸。而右邊的翅膀就像是左邊的翅膀沿著對稱軸翻過去的圖形。跟蝴蝶一樣是軸對稱圖形的動物還有很多。比如蜻蜓、飛蛾等。如果到了秋天,遠看稻田,金黃的一片,不禁使人感覺到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就在這個令人喜悅的季節里,我行走在田邊的小路上,隨手撿起了一片金黃的樹葉,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其實樹葉也有對稱軸。如果我們將樹葉中間的那根經,當成是其左右兩邊的對稱軸,那將樹葉右邊部分沿著這條對稱軸對折過去,正好與左邊的一半樹葉重合。
2、商標中的軸對稱圖形
有一次,我跟我的家人去中國銀行取錢,我無意間發現中國銀行的標志也是一個軸對稱圖形。這個圖形的對稱軸有兩條。第一條是圖標中兩豎相連接所形成的,而另一條就是方框上下兩條橫線連接的線段的中點,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是其第二條對稱軸。和中國銀行一樣的還有中國聯通、中國農業銀行以及賓士汽車等軸對稱圖形。但是如果大家覺得前面幾個例子,平時都沒有注意到的話,那麼下面說到的這個例子大家肯定熟悉的不得了。這個例子就是商標,我先來舉一個吧。平時我最大的興趣就是吃零食。所以我對「旺旺」這個商標熟悉的不得了。我發現在旺旺這個商標當中,將其頭發上的一個中點到兩腳腳後跟之間的線段的中點,想連接的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是其對稱軸。也正是這條對稱軸將旺旺這個圖標分成了相等的兩份。像旺旺這樣具有對稱軸的商標還有很多。比如:五糧液的商標、麥當勞的商標、CONVERSE(匡威)的商標等等。而且這些圖形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這也不告訴了我們,只要我們認真、仔細的觀察生活,數學的無處不在嗎。
二、建築當中的軸對稱圖形
說了生活中較為普通也較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後,也應該說說在建築方面關於軸對稱的宏偉建築了。像我們中國的天安門城樓。如果用線段連接天安門城樓的左右兩邊,這條線段的中點所在的直線就是對稱軸了,這條對稱軸不就把天安門城樓分成了相同的兩份了嗎?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是法國標志性建築之一。它的對稱軸就是把鐵塔底部的兩邊相連接。連接後的線段的中點與塔尖的點相連接的線段所在那一條直線了。還有一些建築也利用了軸對稱的方法,他們在建築的前方建了一個很大的水池,使建築倒映在水中,從而形成了軸對稱的效果,也增大了空間,使原本的建築更美觀,更加壯觀。像泰姬陵,它不就是建築與軸對稱圖形相結合的最好例子嗎。在地球的另一邊,有一座建築物深深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歷史,這座建築物就是白宮。這是一座位於美國華盛頓的著名行政大樓。白宮著名的背後,軸對稱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白宮它的對稱軸就是頂部的點與底部左右兩邊線段的中點,相連接的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對了,還有我們每個人家裡都會有門,一些建築師為了使門顯得更加大氣,更加莊重。就把門進行設計,使門的左右兩邊相同,古代衙門的大門和一些官府府邸的大門也設計成了軸對稱的形式。使大門顯得更加有氣勢,愈發顯的威嚴。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只要懂得軸對稱圖形,善於利用軸對稱圖形,就能使軸對稱圖形溶入到方方面面。
三、文學當中的軸對稱圖形
1、文字中的軸對稱圖形
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的悠久文化。這么多年的文化所沉澱下來的瑰寶可謂是數不勝數。剪紙是我們民族十分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就是在這藝術品當中也不乏有軸對稱的應用。讓我來舉個例子吧。我還記得以前我奶奶教我剪繁體的「喜」字時,首先是將紅紙對折一下,之後用剪刀在紙上揮舞了一會。打開剛剛對折的紙時,出現了一個「喜」字,當時我看了之後,心裡那個高興啊,驚奇啊,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現在長大了,我也知道了其實在剪「喜」字的過程當中,也運用了軸對稱。還有許多剪紙作品,也正是因為有了軸對稱的存在,使其更加精緻、美觀。當然我們現在所寫的簡體字中,也有軸對稱。如「豐」「目」「尖」等。文字的對稱軸較為好找,橫一橫,豎一豎,基本上就能夠找到。其實有時候,對稱軸也具有復制的功能,它能夠把一個字,分成與其相同的兩個字,像「二」如果把它的對稱軸當作是第一橫的中點和第二橫的中點,所連接成的線段所在的直線的話。那麼左右兩邊的圖案,不是可以近似的看成兩個二嗎?此時軸對稱就具有復制的功能,但是在我的眼裡它還具有另一個功能。就拿這個「一」來說吧。與前面相同,也是畫豎下來的對稱軸。畫好之後,要把這條對稱軸當成這個字原有的,那麼你就會發現。「一」與這條對稱軸就組成了一個「十」字。這就是在我眼裡軸對稱圖形的第二個功能。能夠使一個字變成另外一個字。
2、文學中的軸對稱圖形
剛剛說的都是文字當中軸對稱的應用。那由字所組成的句子呢?其實仔細推敲一下,也有。我記得我以前與同學們都在玩一個游戲,就是一個人說出一句話,另一個人馬上就得把這個句子反著讀出來。在整個游戲過程當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當我們把這個句子反著讀一便時,就會發現它與正著讀的語序一模一樣。再仔細看一看,這又是一個關於軸對稱的應用。這么來說吧,如果我們把「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中的水字不看,那麼兩個「來」字的中點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可以把這句話分成相等的兩等份,這不就證明了句子當中也有軸對稱的應用嗎?這一系列的例子,也讓我們看出了軸對稱在文學方面所做出的成就,它能使一些作品更加完美,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也能使文字變化起來,使句子順口起來。給文字與句子帶來更多的趣味,也給文學添上了十分美麗的一筆。
四、奧運當中的軸對稱圖形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即將來臨。在這個令全中國人都興奮起來,令全世界人都以不同形式參與進來的盛會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軸對稱圖形——奧運五環旗。
我們可以把奧運五環旗(如圖一),黃、綠兩環相接觸的地方點A與黑環上的點B相連接,此時對稱軸就是線段A、B所在的那一條直線。
在奧運會上有奧運五環旗當然也會有奧運吉祥物,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是奧運福娃。仔細看看我們的奧運福娃不禁讓人喜歡的不得了。尤其是福娃晶晶更是惹人喜愛。他的憨厚,他的朴實,無不給人親近的感覺。圖二就是福娃晶晶在舉重的畫面。如果大家看一下圖二這張圖片,就會發現如果把這張圖片中的點A與下端的點B相連接。那麼這條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是福娃晶晶的對稱軸。想不到吧,原來奧運福娃也是軸對稱圖形。
還有在奧運會上,當各國的國旗徐徐上升時,又引發了我對軸對稱圖形的聯想。像英國的國旗,它的對稱軸就是國旗上下兩邊線段的中點,所連成的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像這樣的國旗還有很多。如加拿大國旗、義大利國旗等等。
軸對稱圖形的千變萬化,使我眼花繚亂,頭暈目眩。在它每一次變化中,都可以發現許多的驚喜。軸對稱變化它也無處不在,它存在於各個角落,這也給我們研究它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在研究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我懂得了只有我們用心觀察,才能發現數學。只有我們認識數學,在生活中善於利用數學,我們才能將數學溶入到方方面面。而且只有我們將數學溶入到方方面面,我們才能更加好的去研究數學。
其實數學的世界真的好大好大。此時我真想將自己變成大山佇立在數學當中。變成流水穿梭與數學之中,化為白雲漂浮在數學之中,成為鳥兒翱翔與數學之中。
真誠的希望大家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數學!感受數學
Ⅲ 有1篇4年級學生的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今天一早,我想看電腦,可電腦偏偏被老爸給佔了,我不服氣,說:「為什麼我不能看?」老爸嘿嘿一笑,說:「那我們玩個游戲,搶報30,你輸我看電腦,贏了你看,好嗎?」我心想:老爸又在打什麼鬼主意?管他呢!玩就玩,who怕who!我答應了。這個游的規則是很簡單的:每個人每次最多報3個自然數,最少報1個自然數,報數的時候不能重復也不能跳過,誰先報到30誰就贏了。
這個簡單,我和老爸玩了一局,結果我輸了。我不服氣,又來了幾次,我有輸有贏。難道還有什麼規律?我留心到,只要我每次先搶到數字26的時候,我是必勝無疑的。因為如果我先搶到了數字26,到數字30還有4個數字,按照游戲的規則,每次報的數字最多是3個,最少是1個,那麼,當爸爸報1個數字「27」的時候,我報「28、29、30」三個數字,我就先搶到30了;當爸爸報2個數字「27、28」的時候,我報「29、30」兩個數字,我也能先搶到30了;當爸爸報3個數字「27、28、29」的時候,我報「30」一個數字就贏定了。看來,先報到數字26絕對是勝利的保證。那麼,除了搶到數字26之外呢?在之前的回合中我還要確定搶到哪些數字才能確保自己勝利呢?按照先搶到數字26後的方法,我進行了推算:如果要贏,這些數字在每一回合中我要牢牢記住,它們是22、18、14、10、6、2.那麼,這是不是這個游戲中的規律呢?
找到規律我信心十足的和老爸再玩了一次,老爸先說1,2,我看爸爸吧2搶了,心裡不免有些著急。我說3,4,爸爸說5,6,又被爸爸搶到6了!我說7,8,9,爸爸報10,11,12我連忙報13,14,心中暗暗高興,我終於搶到10啦!!接著,爸爸報3個數字,我就報1個數字;爸爸報2個數字,我就報2個數字;爸爸報1個數字,我就報3個數字。我勝利嘍!爸爸也不服氣,又玩了幾局,可我掌握了規律,怎樣都是我贏。老爸問:「怎麼那麼巧啊?」我笑嘻嘻地說:「這可不是偶然,巧合哦,我可是找到規律了呢!」爸爸也笑了:「其實我也是知道的,你果然很聰明啊。」接著,老爸把規律說了一遍。這個狡猾的爸爸!知道不告訴我,讓我費腦筋!
原來游戲里也有那麼多數學規律啊!我們只要要多動腦,就能發現他們
Ⅳ 小學四年級數學論文怎麼寫的詳細講解
小學四年級數學論文怎麼寫,歡迎大家學習閱讀。
第一部分:扉頁
論文題目(黑體二號,居中);其他填寫內容在橫線上居中(指導教師不需填寫職稱),使用宋體三號字。
第二部分:中、英(外)文內容摘要
中、英(外)文內容摘要在第二頁書寫,如在一頁之內不能書寫完畢,連續書寫在次頁。
「內容摘要」四個字居中書寫(宋體三號加粗),前後兩個字之間空一個中文字元。
書寫「內容摘要」四字之後,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中文內容摘要(宋體小四號)。
書寫中文內容摘要之後,在下一行書寫中文關鍵詞。書寫「關鍵詞」三字時,左縮兩格添加冒號;「關鍵詞」三個字使用宋體小四號加粗;關鍵詞具體內容使用宋體小四號字;在前後兩個中文關鍵詞之間,空兩個中文字元。
書寫中文關鍵詞之後,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英(外)文內容摘要(ABSTRACT)和關鍵詞(KEYWORDS)。書寫英(外)文內容摘要和關鍵詞的格式等要求,與中文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對應,但是,字體為TimeNewRoman,小四號,關鍵詞的內容全部用小寫。
第三部分:目錄
在書寫第二部分即「中、英(外)文內容摘要」完畢的下一頁,開始書寫目錄。
「目錄」兩字之間空兩個中文字元,居中書寫,使用宋體三號字加粗。
書寫「目錄」二字之後,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目錄的具體內容(即標題)及對應正文的起始頁碼。
目錄的具體內容(即標題)要求標注到二級標題,即:(一)、(二)、(三)…。書寫目錄的具體內容時,一級標題使用宋體四號字加粗;二級標題使用宋體四號字。行距為「固定行間距22pt」。
第四部分:正文及參考文獻
在書寫第三部分即「目錄」完畢的下一頁,開始書寫正文及參考文獻。
一、書寫格式
1.論文的結構
論文題目
論文的引言部分(書寫論文題目之後,空一行<宋體小四號>,不需寫「引言」字樣)
一、(正文)
二、(正文)
三、(正文)
…………
論文的結語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寫「結語」字樣)
參考文獻
2.字體字型大小
大標題(論文題目),宋體小三號加粗;一級標題,宋體四號加粗;二級標題,宋體小四號加粗;三級標題,宋體小四號;正文及參考文獻,宋體小四號;注釋內容,宋體五號。
3.標點符號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標點符號用法》(GB/T15834—1995)。
4.科學技術名詞術語採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范詞或國家標准、部標准中規定的名稱,尚未統一規定或叫法有爭議的名詞術語,可採用慣用的名稱。
5.量和單位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單位可用漢字與符號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
6.文中的數字,除部分結構層次序數、片語、慣用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為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應使用阿拉伯數字。論文中數字表示方法應前後一致。
二、標題
1.標題的層次要清楚,大標題(論文題目)和第一級標題應居中書寫,第二、三級標題左縮兩格書寫且單獨占行,第四級標題後連續書寫內容,不再另起一行;大標題(論文題目
)與其下面的內容間空一行(宋體小四號),第一級標題與其上下面的內容之間均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其他級別標題與其上下面的內容之間均不空行。
2.正文中第一、二、三級標題末尾不書寫任何標點符號
3.標題的層次
一、……
(一)……
1.……
(1)……
①……
三、篇眉和頁碼
1.篇眉從正文開始,採用宋體五號字居中書寫(內容為論文的題目)。
2.頁碼。封面不加頁碼;中英文摘要合在一起排頁碼,從「1」開始;目錄單獨排頁碼,從「1」開始;正文需要單獨編排頁碼,從「1」開始。頁碼在頁面底端(頁腳)居中書寫,頁碼與正文之間只空一行字的距離。頁碼使用宋體五號字。
四、圖、表和公式
1.圖、表與正文之間要(上、下各)有一行(宋體小四號)的距離。圖序及圖名居中置於圖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於表的上方,字體均為宋體五號。圖序和表序分別在全文中進行統一編號。如表1、表2,圖1、圖2等。圖、表中的內容採用宋體五號字。
2.下文需要引用的公式,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居中書寫,並在同一行右端用圓括弧即「()」中間加阿拉伯數字來統一編號,公式與下面的內容間空一行;不需在下文引用的公式,不用另起一行單獨書寫。
五、注釋
1.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必要補充說明,注釋一律採用腳注,不用章節附註;當論文正文某處需要予以注釋時,採用圓圈內加阿拉伯數字並書寫在相應文字的右上角,以示需要予以注釋,如:…列維納斯甚至相信第一哲學只能是倫理學①…。
2.注釋內容書寫在標明有對應注釋的正文的同一頁下端(正文與頁碼之間);在有注釋的每一頁,須在當頁的正文與注釋內容之間加劃一條橫線(自左往右),其長度約為頁面寬度1/4。注釋要每頁重新編號。注釋為宋體五號字。
3.注釋格式
引用著作時,注文的樣式為:作者.專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如:李松慶.第三方物流的實證分析[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20-30,40.
引用雜志文章時,注文的樣式為:作者.題(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號):起止頁碼。
例如:祁之傑.我國物流資源優化配置問題探討[J].管理現代化,2004(1):20-25.
六、參考文獻
1.在正文書寫完畢後,空兩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參考文獻」四個字(居中);「參考文獻」使用宋體四號加粗,前後兩個字之間不空格。「參考文獻」書寫完畢後空一行
(宋體小四號)再書寫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書寫,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如〔1〕,〔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均以「.」結束。
2.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閱讀、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主要參考過的文獻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論文參考的先後順序排列。參考文獻一律書寫在論文正文結束後,不得放在各章(節)之後;參考文獻與正文連續編排頁碼。參考文獻不少於6篇。
3.參考文獻格式
(1)專著:〔序號]作者.專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獻:〔序號]作者.題(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號).
(3)論文集:〔序號]作者.題(篇)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篇)名[D].授學位地:授學位單位,授學位年.
(5)專利文獻:〔序號]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6)報紙文章:〔序號]作者.題(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
(7)電子文檔:〔序號]作者.題(篇)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網址,發表日期.
關於參考文獻的未盡事項可參見國家標准《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
4.常用參考文獻範例
Ⅳ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小論文可以選擇一個研究對象,然後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展開對這個課題的討論及研究,一般要寫出課題名稱、研究步驟以及最後的結論。
如果滿意請及時採納哦!
Ⅵ 四年級上冊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今天,數學競賽成績揭曉了,平時總屈居二三名的我競考了98分。我得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地想:「哈哈,這下第一名非我莫屬了!對了,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讓她也高興高興!」
於是,我懷著喜悅的心情,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了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起先誇獎了我幾句,誰知突然語調一轉,對我說:「你可別高興得太早。據我所知,還有人比你考得更好!」聽了媽媽的話,我不禁有點失落:畢竟第一的位置沒了。但是我又忍不住反問了一句:「啊?是誰啊?他考了幾分?」媽媽笑嘻嘻地說:「誰,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他的年齡、成績、名次相乘等於2574,自己慢慢去想吧!」
我聽了不以為然,不就是區區一道題目,難不倒我這個數學高材生!我邊想邊回到房間,思考起來:
把2574分解質因數:2574=3×3×11×13×2。這2肯定是名次,那麼就是第二名。如果是9歲,那麼分數就是143了,不對。那就只能是年齡為13,分數為99啦!哈!算出來了,答案就是名次2,年齡13,分數99!
我算出答案後,急忙告訴媽媽。媽媽高興地摟著我說:「我的天天就是棒!」這下,我被搞得雲里來霧里去的。弄了半天才明白,原來媽媽是騙我的,我確確實實考了第一名。剛才是媽媽想檢驗我的數學本領,給我出的難題呀。
為了表彰我,媽媽決定做頓慶功宴。我可是好久沒有打牙祭了。聽了媽媽的話,我彷彿已經看見了香噴噴的烤鴨和香氣四溢的紅燒肉了。我高興得在媽媽的臉上左親右親,連連歡呼:「感謝數學,媽媽萬歲!」
Ⅶ 四年級的日常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一類乘法題的巧算
順昌縣實驗小學四年(5)班賴佳雨
你能很快的說出88×64的積是多少嗎?讓我把這類題的巧算告訴大家吧!
88 64=56 32
8×(6+1)(首加1,頭乘頭)
8×4(尾乘尾)
你明白了嗎?當兩個兩位數相乘時,如果一個因數的十位數與個位數字相同,另一個因數的十位數與個位數字之和是10時,我們可以採取頭乘頭,尾乘尾的方法。不過有一種特殊的情況要注意,
如77×91=70 07
7×(9+1)
7×1(在「7」前補「0」)
就是說,如果兩個因數的個位數之積是一位數時,應在前邊補「0」。
你學會了嗎?試著說出下面各題的積:
66×46= 73×88 = 19×44=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數學小論文
今天,在我們數學俱樂部里,老師給我們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題目,其實也是一道有些復雜的找規律題目,題目是這樣的「有一列數:1,2,3,2,1,2,3,4,3,2,3,4,5,4,3,4,5,……。這列數字中前240個數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題目,心裡猛然想到,這題目必須得按照規律來做!!!
想法一:開始我便先試著先3個一組來求和,6,5,10,9,12,15,14……。這樣一看,這些數字各有特徵,關鍵就是找不出合適的規律。於是,我又找4個一組來求和,8,10,12,16,20……。仔細一看,好像也沒什麼規律,我只好再試著找5個一組來求和,9,14,19,24……,這樣一來就非常明顯的看出它們是等數列,我非常高興,再把240÷5=48(組),5個一組,(1、2、3、2、1),(2、3、4、3、2),(3、4、5、4、3),(4、5、6、5、4)……那麼就可以求出末項的和,9+47×5=244,把首項加末項的和乘項數除以2,(9+244)×48÷2=6072。這樣就完成了!
想法二:我又發現每組開頭第一個數字恰好分別是1,2,3,4……48,那麼另一種方法就產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這樣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個理得清楚而且又實用的方法!
想法三:我又發現有N組時,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組數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這個規律也是要通過不斷來細心觀察與研究得來的,這個規律雖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還要比其他兩種方法更容易些。
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種解法,其實方法還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來找其中的規律,解其中的奧秘!
Ⅷ 四年級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四年級數學論文怎麼寫?
四年級 數學
寫小論文的關鍵,首先就是選題,同學們都是初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受年齡、知識、生活閱歷的局限,因此,大家的選題要從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寫的內容入手。
下面我結合我校同學部分獲獎論文的選題,進行一點簡單的選題分析。
論文按內容分類,大概有以下幾種:
①勤於實踐,學以致用,對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再利用模型對問題進行分析、預測;
如:探究大橋的熱脹冷縮度
②對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擾人心煩的小事,提出了巧妙的數學方法來解決它;
如:
一台飲水機創造的意想不到的實惠
③對數學問題本身進行研究,探索規律,得出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如:
分式「家族」中的親緣探究
如:
紙飛機里的數學
④對自己數學學習的某個章節、或某個內容的體會與反思
如:
「沒有條件」的推理
如:
小議「黃金分割」
如:
奇妙的正五角星
(2) 怎樣寫
① 課題要小而集中,要有針對性;
② 見解要真實、獨特,有感而發,富有新意;
③ 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要表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