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大班數學用分解法來教是不是對的……!你的意見是 你認為怎麼教這個數學
簡單的數學計算是大班小孩子必備的能力之一,由於寶寶年齡比較小還沒有建立起數的概念,因此對數學的加減法學習比較困難,幼兒學習加減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可以操之過急,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慢慢理解的,家長應慢慢從十以內的加法開始教起。今天,為各位家長們介紹一下湊十法,拆十法,這樣寶寶的加減法學習就能輕松的搞定啦。
在學習加減法之前,先來背一下順口溜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先看看拆十法
② 怎麼教1至10各數的組成與分解
一、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6—9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和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三、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並記錄10的9種分法。 四、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五、活動准備 1、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教學光碟一張。 2、若干小矮人圖片和小房子。 3、數字卡片若干。 六、活動過程 (一)、問答形式復習以前學過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如: 師:我來問,你來答,9可以分成3和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 (二)、學習10 的組成和分解。 1、故事導入。教師:在一座茂密的森林裡,住著一位美麗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興,因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裡作客,你們看,他們來了。 提問: 〈1〉來了幾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進兩座小房子里,該怎麼住呢?引出課題《10的分解與組成》。 2、幼兒動手操作,把10張小矮人卡片擺一擺,記一記來思考10的多種分法,幫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兒分成10組,每四人一組。 〈2〉每組請一名幼兒做記錄,其餘幼兒動手操作。 〈3〉教師根據幼兒操作情況總結10的9種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現總結10以內數分解組成規律:除1以外,每個數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分解成 兩個較小的數,所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即整體大於部分;把一個數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律;交換規律。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鞏固練習 1、卡片填數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數學書第19頁習題(開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鑰匙和鎖上的數字,哪兩個數字合起來是10,就用線連起來)。 3、10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教學。 (四)游戲活動 1、「找朋友」。游戲規則:請前面手裡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兩數和起來是10。 2、火車開了。游戲規則:幼兒每人一張數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數字合起來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車,邊唱《火車開了》歌曲邊出活動室。 七、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讓幼兒通過擺一擺、記一記、說一說等生動有趣的活動,自主嘗試探索,學習並掌握了10的9種分法,幼兒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還發現和總結出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不足的是在最後的游戲環節里,忙亂中忘了讓幼兒自己去找「好朋友」;個別幼兒動手能力和參與意識較差,不願與同伴交流,還需加強訓練。
③ 幼兒園數學分解怎麼教
幼兒園數學分解教法如下。
1、利用食物分解。
2、如一籃水果有5個,一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另外四個放在一個盤子里。
3、讓孩子發現5能分成1和4。
4、同樣1和4能組成5。
5、還有5能分成2和3,3和2,4和1。
④ 大班小朋友數學怎麼教
首先,從小就得教小孩數數,這個非常重要。然後,等到孩子從1能數到10的時候,可以教他數實物。比如屋子裡的凳子,桌子上的蘋果、老師給的糖果。然後等孩子回到家,數家裡幾口人、做了幾道菜,到了超市買東西買了幾個,只要有機會就讓他數,不要顯麻煩。只有應用到實物當中,小孩才會對數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先從簡單的弄始教給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實物,比如1+1就可以拿1個蘋果加1個蘋果,1個蘋果加2個蘋果,慢慢讓孩子對數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學校里沒有實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來算。
要先教孩子數實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對數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實物讓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會依賴手指,而不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10以內的加減相關口訣:
一、10以內加法口訣
1+1=2
2+1=3,1+2= =3
3+1=4,2+2=4,1+3=4
4+1=5,3+2=5,2+3=5,1+4=5
5+1=6,4+2=6,3+3=6,2+4=6,1+5=6
6+1=7,5+2=7,4+3=7,3+4=7,2+5=7,1+6=7
7+1=8,6+2=8,5+3=8,4+4=8,3+5=8,2+6=8,1+7=8
8+1=9,7+2=9,6+3=9,5+4=9,4+5=9,3+6=9,2+7=9,1+8=9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二、10以內減法口訣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6-1=5,6-2=4,6-3=3,6-4=2,6-5=1
7-1=6,7-2=5,7-3=4,7-4=3,7-5=2,7-6=1
8-1=7,8-2=6,8-3=5,8-4=4,8-5=3,8-6=2,8-7=1
9-1=8,9-2=7,9-3=6,9-4=5,9-5=4,9-6=3,9-7=2,9-8=1
10-1=9,10- 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
⑤ 幼兒園大班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 也就是說:
1、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
3、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5)大班數學分解怎麼教擴展閱讀:
「+」是加號,加號前面和後面的數是加數,「=」是等於號,等於號後面的數是和。
100(加數) +(加號) 300(加數) =(等於號) 400(和)
加法交換律
a+b=b+a
例:8+1=1+8=9 100+2=2+100=102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例:7+4+1=7+(4+1)=(7+4)+1=12 10-5+2=(10+2)-5=7
⑥ 布置大班數學分解怎麼在群里發
布置大班數學分解直接用文字形式在群里發。
1 培養合作能力,在我個人看來,其實我覺得對孩子進行分解組合練習,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而且現在對於有些孩子而言,其實我覺得他們是非常自私的,因此如果採取這樣的方式的話,其實我覺得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好處。
2 培養探索精神,其實我覺得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很多時候還是在這方面本身就不是那麼好,所以如果我們採用這種方式的話,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同時也可以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⑦ 如何教大班孩子學數學
《巧虎快樂數學》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巧虎快樂數學》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來教小朋友們學習數學的,當然還是由我們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來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個人感覺《巧虎快樂數學》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贊的,讓小朋友們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數學知識,在學習這方面,巧虎的好點子確實值得贊揚。不管是《巧虎英語學習版》還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學漢字》,這些學習的資源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的學習壓力,相反,會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或許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處吧。
⑧ 幼兒園大班的十以內數字的分解和組成怎麼教,小孩才能懂呢
用糖果,卡片來代替數字吸引孩子,再挨個分成兩份,在下定義既可以分成幾和幾。
具體方法:
1、學習之前,要教會孩子數數,教孩子從1到10,然後從11數到20,以此類推,一直數到100。
⑨ 幼兒分解法怎麼教
幼兒學數學分解教案篇一
學習3的分解組成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實物操作。學習3的分解組成,了解互換規律。
2、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幼兒理解相鄰數的關系。
活動准備:每個幼兒1個小盒子、2個小口袋、3個蘋果圖。
活動過程:
(一)3的分解。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題。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都成熟了,果園里的叔叔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蘋果,不過果園里的叔叔說要答對題目才可以「吃」。大家現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幾個蘋果?
(讓幼兒邊數邊回答)
2、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讓我們把它放到2個口袋裡帶回家讓他們嘗一嘗好嗎?幼兒回答。
師:現在讓我們看看每個口袋裡能分幾個?(讓幼兒自己動手)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是怎樣分蘋果的。並引導幼兒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學習3的減法。
1、教師請一位小朋友讓他說說把果園叔叔給我們的3個蘋果。其中一袋給爸爸,那媽媽的那一袋應該是幾個?(讓幼兒動手操作、數一數、說一說)
2、引導幼兒根據分解式,學習3的減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
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三)學習3的加法。
1、師: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爸爸的蘋果和媽媽的蘋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寶寶們你們摸一摸現在的盒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幼兒動手操作、數一數、說一說)
2、學習3的組成,讓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組成。1+2=3,2+1=3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四)鞏固練習(老師和小朋友互動)
小朋友問問你,3可以分成幾和幾?
老師,我告訴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就是3。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規律,在輕松的游戲中,幫助幼兒通過充分的實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數及符號的意義,真正地掌握數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動中我選用了小盒子、蘋果圖和小口袋都是幼兒平常熟悉、喜歡玩的物品,既能讓幼兒在活動中鍛煉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又能把數學中數物的匹配練習融入其中,使數學活動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戲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和操作樂趣。
在活動中我是介紹者和參與者,是幼兒的游戲夥伴。當幼兒活動中出現困難時,我有點急,反復的告訴幼兒。這時幼兒就顯得沒有信心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適時的加以引導、鼓勵,傾聽幼兒的討論與表述。
老師都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當我們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特別注意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