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考研數學復習計劃
考研數學復習計劃 如下:
一、學習階梯劃分:
一階基礎 全面復習(3月~6月)
二階強化 熟悉題型(7月~10月)
三階模考 查缺補漏(11月~12月15日)
四階點睛 保持狀態(12月16日~考試前)
二、參考書目:
必備參考資料:
數學考試大綱
《高等數學》同濟版:講解比較細致,例題難度適中,涉及內容廣泛,是現在高校中採用比較廣泛的教材,配套的輔導教材也很多。
《線性代數》同濟版:輕薄短小,簡明易懂,適合基礎不好的學生。《線性代數》清華版:適合基礎比較的學生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步》浙大版:基本的題型課後習題都有覆蓋。
歷年真題
三、復習規劃
1、一階基礎,全面復習(3月~6月)
學習目標:根據去年考研數學大綱要求結合教材對應章節系統復習,打好基礎,特別是對大綱中要求的三基 —— 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要系統理解和掌握。完成從大學學習到考研備戰的基礎准備。
復習建議:這一階段主要的焦點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終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綱要求結合教材對應章節全面復習,另外按章節順序完成教材及相應的配套練習題,通過練習檢驗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內容掌握了。由於教材的編寫是環環相扣,易難遞進的,所以建議每天學習新內容前要復習前面的內容,按照規律來復習,經過必要的重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視基礎,長期積累;基礎階段重視縱向學習,夯實知識點。
2、二階強化 熟悉題型(7月~10月)
本階段是考研復習的重點,對成敗起決定性作用。大體可以分兩輪學習。
第一輪暑期強化:7 ~ 8月
學習目標:熟悉考研題型,加強知識點的前後聯系,分清重難點,讓復習周期盡量縮短,把握整體的知識體系,熟練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題技巧
復習建議:參加考研教育網強化班學習,根據老師輔導講義認真研讀,做到舉一反三。這一時期大課老師所教學的例題都是經過嚴格篩選、歸納,可以說會更准確、更有針對性。在學習過程中對重點、難點一定做筆記,便於下一輪復習。
第二輪秋季強化:9~10月
學習目標:通過真題講解和訓練,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和技巧,達到實際考試的要求
復習建議:根據老師課堂所講真題課後進行專項復習,對考試重點題型和自己薄弱的內容進行攻堅復習,達到全面掌握,不留空白和軟肋,讓訓練達到或稍微超過真題難度。
3、三階模考 查缺補漏(11月~12月15日)
學習目標:這一階段的目標是保住自己在前兩個階段的成果。1、通過對以往學習筆記的復習全面掌握考試要求;2、進行高強度(高於考試強度)的沖刺題訓練,進入考試狀態,達到考試要求。
復習建議:建議考生要做到:1、通過做題進行總結和梳理(做題訓練應當重點放在按考試要求的套題);2、復習教材和筆記進行必要的記憶,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進行記憶,尤其是平時不常用的、記憶模糊的公式,經常出錯的要重點記憶;3、開始進行模擬試題或者真題的實戰演練,在這個過程中,注意答卷時間的分配,重視考場心態的調整。
4、第四階點睛 保持狀態(12月15日~考試前)
學習目標:考前重點題型,應考技巧訓練,保持狀態
復習建議: 多看之前做過的真題,並將自己整理的筆記或總結的重點習題再仔細看看,更佳提高針對性,加深記憶。在此基礎上,按照考試時間去做一些強度不太大的模擬題或是真題,保持手感,以免到了考場思路斷電,手生。同時還要調整心態,積極備考,以良好的狀態到考場。
四、建議學習時間
每年碩士研究生入學數學考試的時間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故建議考生們將數學的復習時間安排在每天早上9:00~12:00(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調整,但此時效果最好)。每天至少應安排花2.5-3個小時來復習數學,其中基礎階段要用1.5-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理解掌握概念、定義等,用1個小時左右來做習題鞏固。對於數學基礎較差的同學建議每天再加1個小時的復習時間用來做習題並總結。
備註:以上所提供的學習計劃僅供參考。對於每天的學習時間,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習慣自行調整。
⑵ 怎樣做好初中數學假期復習計劃
學生寒假復習計劃 1、每天復習時間最少保持在7-8小時;
2、復習時間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既不要睡懶覺,不要開夜車。
3、制定自己的復習計劃,但主要是以保證每科的學習時間為主。例如:你數學定的是2個小時,但2小時過後任務還沒有完成,建議你趕快根據計劃更換到其他的復習科目。千萬不要出現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局面。
4、晚上學習的最後一個小時建議把安排設置為機動,目的是把白天沒有解決的問題或沒有完成的任務再補一下。
5、每天至少進行三科的復習,,擅長/喜歡和厭惡的科目交叉進行。
6、不要前趕或後補作業。記住,完成作業不是目的,根據作業查缺補漏,或翻書再復習一下薄弱環節才是根本。
7、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千萬不要死摳或置之不理,打電話請教一下老師或同學吧!
8、每天晚飯前後和父母散散步,既鍛煉了身體,呼吸了新鮮空氣,又增進了溝通。
⑶ 三年級下冊數學復習計劃怎麼寫
一、復習目標:
本冊教材是第一學段的最後一冊教材,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牢固,提高計算能力,使其數感、空間觀念、應用意識等得到發展,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冊教材和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進一步提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通過歸納、整理和練習,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數感、空間觀念、統計思想,以及應用意識等得到提高與發展。
3、使學生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綜合分析三年級學生的期末實際情況,學生的學習心態不太穩定,急於求成失誤較多,集中體現在數與代數中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學生對草稿本使用不當,匆忙計算容易出錯,個別學生還會將乘法和加法混淆,這個毛病讓學生對於求平均數中,涉及到總數上千的數計算也容易錯誤。在解決問題(應用題)中,一些學生往往對題目閱讀和理解不夠就匆匆下筆,導致失誤,在比較靈活的面積問題中,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學期兩極分化現象也逐漸體現,優秀的學生很容易學會新知識,並且運用較為自如,還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中等學生知識較為扎實,能夠自主學習,但思維不夠靈活,缺乏問題意識。後進生接受知識較慢,不善於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成績不穩定上下坡度較大。因此,復習時要抓好兩頭,既要補差,又要注重培優。
三、復習重難點、關鍵
(一)復習重點:
有關小數加減法、乘法計算、統計知識、面積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復習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及統計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加強。
(三)復習關鍵:
啟發、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學會分析、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復習內容:
(一)數與代數
1、小數、分數的初步認識,以及加減的運算。
3、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一位數與兩、三位數的除法及混合運算。
(二)空間與圖形
1、簡單圖形的的初步認識,了解其基本特徵。
2、圖形周長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3、面積意義的認識,能用自選圖形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三)統計與概率
統計與可能性,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含義,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四)實踐活動
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一定的解題策略。
五、復習注意點:
(一)教師方面:
1、針對各班的學習情況,制定好復習計劃,備好、上好每一節復習課。
2、採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注意知識的整合性、連貫性和系統性,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3、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總結與反思的態度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復習作業的設計體現層次性、綜合性、趣味性和開放性,及時批改,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做到知識天天清。
5、注重培優補差工作,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度,與家長加強溝通。
(二)學生方面:
1、要求在態度上主動學習,重視復習,敢於提問,做到不懂就問。
2、要求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發言,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
3、要求課後按時、認真地完成作業,及時進行自我反思。
(三)提優補差的措施:
1、重視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數和計數知識。
2、復習中要實現讓學生主動復習。扎扎實實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要重視學生創性精神的培養。
3、把握好教學要求,不偏高,使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精選習題,不搞題海。
4、改進對學生評估,錯了自己訂正可以獎勵,促使學生檢查、分析錯誤,不斷提高。
5、將課內課外補差相結合,採用「一幫一」的形式,發動學生幫助他們一起進步,同時取得家長的配合,鼓勵和督促其進步。
6、積極輔導差生,時刻關注這些學生,做到課上多提問,作業多輔導,練習多講解,多表揚、鼓勵,多提供表現的機會。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題,讓學習較好的學生達到滿足。
六、復習具體措施:
全面、綜合了解和分析本班學生的掌握各部分內容的基本情況。再針對實際情況有的放矢,有點有面的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1、計算部分:
A、口算:堅持經常練,每節課都安排3分鍾時間練,練習的方式盡可能的多樣,如聽算,視算,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同時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運用。
B、乘除法計算:先要復習計演算法則以及應注意的地方,重點講解兩位數與三位數之間的計算策略和方法。
2、解決問題部分:著重引導學生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並聯系、對比結構相似的題目,讓學生看到題目的條件。問題變化時,解題的步驟是怎樣隨著變化的。
3、圖形幾何部分: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幫助學生分清這幾種圖形的區別和聯系。
4、計量單位部分:多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它們的認識和運用。
5、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課堂上要加強關注程度,多進行思想交流,並和家長進行溝通,最大限度地轉化他們的學習態度,爭取藉助期末考試的壓力,讓這部分學生有所進步。
6、注意針對學生復習過程實際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復習計劃。
⑷ 數學復習計劃書怎麼寫
1、必做的作業
2、選做的加強練習
3、補差補漏
4、系統整理階段,分清要點
5、每晚睡前與每日早起的安排
6、周末的安排
7、生活起居的安排
最後期望達到的目標
⑸ 二年級數學日記期末考試的復習計劃怎麼寫
一、復習目的:
數與代數: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乘、除法的含義,體會乘、除法的內在聯系;能熟記乘法口訣,能熟練的口算表內乘除法,會用豎式計算表內乘、除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感受1時、1分、1秒的持續時間,具有初步的1時、1分、1秒的時間觀念,學會認讀鍾面上的時刻。
空間與圖形:
1、經歷觀察多邊形的過程,能正確區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等圖形。
2、在數學活動中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徵,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能用厘米和米作單位測量具體物體的長度。
3、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等詞語描述物體的位置,聯系生活實際認識東、南、西、北,會看平面圖。會用東、南、西、北等詞語描述物體之間的相應的位置關系。
4、在從前、後、左、右觀察一個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在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
統計與概率:
1、進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會用「√」的方法記錄調查的數據,掌握用方塊圖表示統計結果的方法,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2、進一步感受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可能(不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不可能(一定不會)發生。
二、 復習重、難點:
復習重點:使學生在理解乘除法含義的基礎上探索並理解乘法口訣,能熟練的口算表內乘除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復習難點: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方塊統計圖,會填補相應的圖表,並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且回答簡單的問題。
⑹ 怎麼寫復習計劃書
第一個學期已經過去了,新的學期已經到來,從現在起,我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認真學習,努力學習.所以,從現在起,我要有一份好的計劃書來輔導我學習,那就是: 學習前先預習。在認真投入學習之前,先把要學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了解學習的大致內容及結構,以便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學習內容。在重要的地方,稍微放慢學習進程。 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跟得上老師的思維與節奏. 課堂上做的筆記要在課後及時復習,不僅要復習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重要內容,還要復習那些仍感模糊的認識。堅持定期復習筆記和課本,並做一些相關的題目. 找一個安靜的、舒適的地方學習。圖書館,安靜而沒有干擾。開始學習時,應該全神貫注於功課,千萬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掉以往學習的粗心、邊看電視邊寫作業、邊寫邊問、不獨立思考等學習惡習。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並嚴格遵守。 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除了上課時間外,晚自習時間做完各科作業,記5個英語單詞,預習下一章的數學課本,復習本章內容,做適量習題,加以鞏固.背誦所有科目必背的課文. 利用課外時間多閱讀中外名著,加強寫作,開闊視野。 上課前預習,找不懂的地方,上課時學習,解決不懂的地方,上課後復習,溫故而知新。 認真上每一節課。集中注意力,思考老師講的每一個問題,沒有聽懂的地方課後向老師提問,做到當天的知識當天融會貫通。 學習態度端正,認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學習習慣,對待大小考試的成績要有正確的認識,深刻的自省,不驕不躁。 積極參加學校和班集體組織的各種活動,團結同學,樂於助人。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理想的中學。 這就是我的學習計劃書,希望我按照計劃書中的去做,期末考試可以取的優異的成績.
⑺ 四年級數學下冊的復習計劃怎麼寫60字
四年級數學下冊復習計劃
通過復習,把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演算法則,規律性知識能夠系統的掌握。進一步鞏固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爭取人人都能學到應該學到的知識。
學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但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存在問題如:馮園、李怡晨、賈欣穎、溫雲燕。
復習內容:
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加減法、圖形的分類、小數乘法、整數小數運算律
復習的具體措施:
1、訂好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精心設計好每一次練習。不打無准備之仗。
2、逐單元、有重點進行復習。採用「看、想、練、說」的方法進行復習。看,看課文中有關運算方法、算理的詞句。想,通過自我反思,自查這個單元有些什麼困難,及時提出,解決。練,通過作課本以及練習冊上的有關練習,做到鞏固知識。說,對於練習中有關的算理、數量關系等思維過程說出來,理清思路。
3、抓薄弱環節,進行集中練習。針對逐單元復習中出現的比較集中的內容,採用多練精講的策略,使學生做到鞏固復習的目的。多練精講中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加強課內的友情提示與課外的耐心輔導,發現問題及時補救,當天作業當天反饋在點點滴滴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合理的解題策略。
5、做綜合試卷,形成綜合處理能力。用做綜合試卷的方法,對學生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考驗,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了解學生的不足,採取個別有針對性的復習。
6、抓住個別落後生,採取一對一的復習。讓落後生也能跟上步伐,鞏固知識,縮小落後面。
⑻ 小學數學復習計劃
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無論是對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水平層次,還是對教師全面提高教學效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和作用。為切實抓好總復習工作,全面提高六年級教學質量,特擬訂以下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標:
1、使學生比較系統的牢固的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演算法,合理、靈活的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的進行名數的簡單改寫。
3、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徵,能夠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畫圖、測量等技能。
4、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並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5、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獨立的解答不復雜的應用題和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復習重點:
⒈整、小、分數四則運算,混合運算和簡算,解方程和解比例。
⒉復合應用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⒊幾何形體知識。
⒋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復習難點:
⒈使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常見數量關系系統化,並能融會貫通。
⒉靈活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和方法。
⒊准確的進行計算。
四、復習關鍵:
掌握基礎知識,並能靈活運用。
五、復習方法:
⒈分階段復習
⑴系統復習,24課時左右。
⑵專題復習,12課時左右。
⑶綜合檢測,查漏補缺,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⒉復習主要採用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方法進行。
六、復習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4課時左右
⒈數和數的運算(6課時)
這節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⑴、數的意義、數的讀法和寫法
⑵、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
⑶、數的整除、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⑷、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
⑸、運算定律和簡便演算法
⑹、四則混合運算
⒉代數的初步知識(3課時左右)
本節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⑴、用字母表示數
⑵、簡易方程
⑶、比和比例
⒊應用題(7課時左右)
這節重點放在應用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
分數應用題。
⑴、簡單應用題(1課時)
⑵、復合應用題(2課時)
⑶、列方程解應用題(2課時)
⑷、用比例知識解應用題(2課時)
⒋、量的計量(2課時左右)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⑴、長度、面積、體積、重量、時間單位
⑵、名數的改寫
⒌、幾何初步知識(5課時左右)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徵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⑴、平面圖形的認識
⑵、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⑶、立體圖形的認識
⑷、立體圖形的面積和體積
⒍、簡單的統計(2課時左右)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⑴、平均數
⑵、統計表
⑶、統計圖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訓練(12課時左右)
⒈四則混合運算、簡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強化訓練。
⒉幾何形體公式的實際綜合應用。
⒊各類應用題的訓練。
⒋填空題和判斷題的強化。
第三階段——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綜合練習和評講,及時查漏補缺。
七、總復習復習措施:
1、在復習分塊章節時,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理解上進行記憶。比如:基礎概念、法則、性質、公式這類。在課堂上在系統復習中糾正學生的錯誤,同時防止學生機械的背誦;對於計量單位要求學生在記憶時,理順關系。
2、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緊抓學生的能力。
⑴、在四則混合運算方面,既要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又要培養學生善於利用簡便方法計算。利用自習與課後輔導時間對學生進行多次的過關練習。
⑵、在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上,多利用實物的直觀性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利用習題內型的衍射性指導學生學習。
⑶、應用題中著重訓練學生的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尋求合理的簡便的方法,講練結合,歸納總結,抓訂正、抓落實。
3、在復習過程中注意啟發,加強導優輔差。對學習能力較差,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盡量跟上復習進度,同時開「小灶」,利用課間與課後時間,按最低的要求進行輔導。而對於能力較強,程度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多看多想多做,老師隨時給他們提供指導和幫助。要做到突出尖子生,重視學困生,努力提高中等生。
4、在復習期間,引導學生主動自覺的復習,學習系統化的歸納整理,對於學生多採用鼓勵的方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5、加強審題訓練,提高解題能力。在復習時,教師應切實加強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讀題時讀清、讀透。
6、在復習當中,對於學生的掌握情況要及時做到心中有數,認真與學生進行反饋交流。以達到預期的復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