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漢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和基礎醫學專業哪個好就業
武漢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基礎醫學專業,就業都不太好。數學專業除了去科研院所和學校,基本上沒有什麼出路,基礎醫學專業也是如此。基礎醫學專業畢業以後不能當醫生
㈡ 武漢大學數學系好嗎有多好,畢業後都是從事什麼工作,工資高嗎
留校當老師的待遇不錯,分到其它單位研究所的也有,事業單位編制也好,到企業搞生產管理的待遇就一般了。
㈢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有哪些特色學科
學院現設有基礎數學系、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概率與統計科學系、計算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數學研究所(1980年教育部批准設立)、公共數學課教學研究中心等單位,2013年獲准設立「武漢大學數學協同創新中心」。學院1991年首批獲准建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武漢大學數學基地並在200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基地,2009年本科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被批准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獲准設立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武漢大學「弘毅學堂」數學班。
本科生現按數學大類招生,一年後分別進入數學基地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含金融數學方向)、統計學專業學習。學院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9年被批准為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1年被批准為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87年獲准設立數學博士後流動站。
㈣ 武漢大學數學專業怎麼樣啊 研究生就業情況好嗎
武大數學專業在武大所有的專業中算一般,因為是基礎學科,在綜合性大學里都是一般,不如經管等專業熱門。在全國的數學專業中算不錯的,在基礎研究中,武大的基礎數學排名前十名,特別是偏微分方面很厲害,大部門老師和同學都是這個方向的。其他專業如概率,計算,應用等,雖不及基礎在全國排名高,但就業卻比基礎容易,因為跟實際聯系緊密嘛。
㈤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師資力量怎麼樣
學院現有教師120餘人,其中教授30餘人,博士生導師近40人。學院有國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人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中國數學會「鍾家慶數學獎」獲得者2人,武漢大學「珞珈傑出學者」1人,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5人。學院現有本科生8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近400人。
建國以來,學院在函數論、偏微分方程、代數、概率統計、計算數學等領域所取得的顯著成果已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近年來,學院一批中青年教師在偏微分方程、多復變幾何理論、泛函分析、微分幾何與幾何分析、微分方程的控制論、隨機微分方程、大偏差理論、隨機過程、數論與密碼、動力系統、優化決策論、小波分析及其應用、偏微分方程的數值分析、多尺度建模與計算、不確定性理論、金融數學、生物統計、計算系統生物學等研究方向又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果。
近20年來,學院已獲得國際阿提雅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近40項,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近20項。
2007年,學院「基礎數學」學科被評為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008年,學院「數學」學科被評為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基礎數學」學科被評為二級學科湖北省高校優勢學科。
面對新世紀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將奮發圖強,勇於開拓,為建設一流的數學學科、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而努力奮斗。
㈥ 武漢大學數學系考研
武漢大學考研各科資料與視頻
鏈接:https://pan..com/s/1cL_iqyS8QJfktESfkWQzvQ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㈦ 全國數學系最好的大學排名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數學物理學部師資力量非常強大,有眾多院士作為後盾。學校擁有數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數學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以及數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北京大學的數學還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復旦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山東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清華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科學院大學
㈧ 我今年考入了武漢大學的數學類,請問武漢大學這個專業怎樣
武大的專業都還行,關鍵是看你從哪個角度來具體評價了。比如就業?考研?學術?資源?總體而言吧,數學系的就業還行,一般都是搞統計和研究區了。考研嘛,讀個管理或者經濟學之類的(包括金融等),都特別NX,學術嘛,這數學的研究都是深層次的,反正資源也不錯。畢竟屬於當初老武漢大學的招牌專業了,歷史的底子在那裡呢。僅僅是個人觀點,從武大學子的角度來看的,你可以多多打聽下。以後就好好學習吧!
㈨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有什麼歷史演變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是武漢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單位之一。1893年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創辦時就有「算學門」,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組建後於1914年設立「數學物理部」並於1917年改名為「數學理化部」,1922年學校改四部為八系時成立「數學系」,1998年3月數學系升格為「數學科學學院」,1999年4月校內合院改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四校合並為新武漢大學後於2001年1月再改名為「數學與統計學院」。
一百多年來,陳建功、蕭君絳、湯_真、李華宗、吳大任等知名數學家曾在此工作,曾昭安、李國平、熊全淹、張遠達、余家榮、路見可、齊民友等著名數學家長期在學院工作,為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良好的育人環境中,學院培養了大批國內外知名數學家和數學人才,其中包括丁夏畦、王梓坤、陳希孺、沈緒榜、張明高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㈩ 武漢有什麼數學系好的大學么
武漢大學及華中科技大學的都很不錯。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是武漢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單位之一。1893年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創辦時就有「算術門」,1913年組建武昌高等師范學校,1914年成立數學物理部。一1922年由四部改為八系時定名為數學系。建國以來,學院在函數論、偏微分方程、代數、概率統計、計算數學等領域所取得的顯著成果已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
華中科技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始建於1953年,經歷了由數學教研室、數學繫到數學與統計學院的發展歷程。在老一輩數學家林少宮、徐利治、陳慶益、黃志遠等的帶領下,數學與統計學院逐步開始走上了學科建設與發展的艱辛旅途:1981年獲得應用數學碩士點,1990年獲得計算數學碩士點,1993年獲得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碩士點,1998年獲得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博士點。[1] 首個博士點的取得,使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學科建設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繼而,1999年獲得基礎數學碩士點,2001年獲得數學博士後流動站,2005年獲得數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其涵蓋了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應用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和運籌學與控制論五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在學科授權點建設的同時,數學與統計學院也先後建立了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三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在校學生627人,其中本科生410人、碩士生190人、博士生27人。至此,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學科建設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