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1到10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1到10

發布時間:2022-05-11 06:16:15

1. 大班小朋友數學怎麼教10以內

方法如下: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2. 怎麼才能讓三歲小孩快速認識1-10這幾個數字

自從被專家證實,孩子在幼兒時期受到的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命運,導致幼兒時期的孩子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各類機構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而家長也費盡心思,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近日,在一個學齡前的媽媽群里,和別的家長聊天,有的家長反饋:她的孩子數數能從1數到100,但卻連簡單的計算都不會,比如給孩子出了一道題,羊圈原本有2隻羊,又關進去2隻羊,農夫又牽走了1隻,現在還有幾只?結果孩子一頭霧水,解釋了很多遍,孩子就是聽不懂。

其它人也紛紛發表觀點,甚至有人提出,教了孩子數數以後,孩子反而顯得很笨,在計算的時候,經常是數啊數,還經常漏掉數字。

事實上這些家長在教孩子數數的時候,多數是利用孩子的機械記憶,甚至會把數數變成順口溜,孩子只是記住了數字的順序,並沒有形成數學思維,學習力也沒有獲得提升,而且還非常容易讓孩子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那我們該怎麼教孩子數數,才能讓孩子學會數字,愛上數學呢?這里分享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教孩子數數

一、生活中的數字

傳統教育里,家長都是一句一句的教孩子數數,甚至會用一些順口溜幫助孩子記憶,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從1數到100,這事實上並不能說明什麼,更不能表明孩子聰明。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學齡前的兒童的思維能力達不到復雜運算的程度,不斷的重復的確能讓孩子記住,卻不能理解本質,所以才會出現會數不會算的現象,甚至也會出現變的更「笨」的感覺。

教孩子數數,我們要注重利用生活,利用孩子經常經歷的一些場景,比如孩子喜歡吃草莓,我們用草莓擺成一排,讓孩子去數;比如孩子的積木玩具,我們也可以摞成一摞,讓孩子去數....這樣教孩子數數,孩子會感覺有趣,同樣也能理解數字的含義。

二、數與量的對應

很多家長在用實物教孩子數數的時候,為了便於孩子理解,經常用「個」這個單位,比如1個餅干沒錯,1個狗也勉強聽聽,但所有的物品,都用「個」,卻會阻礙孩子對數字的理解,比如1雙筷子,1把香蕉,1盤葡萄,孩子該怎麼理解?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圖省事,而是多方面帶孩子理解不同的量詞,讓孩子把數與量對應起來,理解數與量的關系,才有利於孩子形成數學思維。

三、循序漸進

教孩子數數,不能貪多,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認知規律來進行,比如2歲的孩子,基本上是理解不了100以上的數字的,我們跨越階段去教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這里整理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的數字認知水平,供大家參考。

1-2歲:教孩子5以內的數字,但不要對孩子強調數字,因為孩子不理解,我們可以讓孩子體驗量的變化,比如餅干,一個一個的給孩子,吃飯一口一口的喂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數量的變化,能不能說出數字並不重要。

2-3歲:這個階段,也不建議讓孩子唱數,而是建議用孩子經常玩的玩具去引導孩子認識數字,同樣建議限定5以內的數字,比如孩子的積木、車、玩偶等,讓孩子數一數,有幾個,或者建立一個停車場,或者摞一下積木等,方式要多變,讓孩子多角度理解數與量。

3-4歲:建議讓孩子理解1-10的數字,並建立系統化的數與量的對應,能說出數字,也能說出對應的量,拿出對應數量的物品,比如要2個餅干,孩子能說出來,也能拿對。

再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教一些簡單計算了,計算的教育,也要用實物演示,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理解加減法的概念,比如一堆糖,增加一塊是加,把2堆合並也是加。但需要注意的是,減法放在後面再教,因為孩子的心理上,不願意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剝奪。

3. 怎麼教幼兒數字

1、用往前數或往後數的方法,記大數數小數。

幼兒園孩子老師都教的有數數,先是從1數到20,慢慢數到50,最後數到100,數數實際上就為加減法打下了基礎。

數的大小,孩子一般能分清楚,但是說到某個數前面的數或後面的數時,有的孩子就不知道了。

所以需要教孩子分清每個數前面的數和後面的數,比如5前面是4後面是6,這樣孩子就知道「往後數」和「往前數」怎樣數了。

比如8+7=?記住8,往後數7個數,9、10、11、12、13、15,就知道得數是15了。

8-3=?記住8,往前數3個數,7、6、5,就知道得數是5了。

2、熟練背誦10以內數的分成和組合,巧妙運用「湊十法」和「破十法」。

利用孩子記憶力好的特點,熟練背誦10以內數的分成和組合,就能夠熟練計算出10以內數的加減。

熟背了10的分成和組合,為「湊十法」和「破十法」打下了基礎。

比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那麼看到3+5就立刻想到了8。

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6和4、7和3、8和2、9和1。

「湊十法」(加法)是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破十法」(減法)是把大數分出10和幾,接著用10減去後面的數,最後加上分剩下的數。

比如,9+7=?把7分成1和6,9和1就湊成了10,加上剩下的6就是16。

17-8=?先把17分成7和10,接著用10減8等於2,最後再用2加上7等於9。(如下圖)

總之,學前班孩子先教他們容易理解和記憶的方法學加減,是為一年級打基礎的,如果太復雜就打消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建議用上面兩種方法即可,第一種方法相對簡單,第二種方法孩子只要背熟了10的分成和組合,學起來也不難。

4. 幼兒園大班的十以內數字的分解和組成怎麼教,小孩才能懂呢

用糖果,卡片來代替數字吸引孩子,再挨個分成兩份,在下定義既可以分成幾和幾。

具體方法:

1、學習之前,要教會孩子數數,教孩子從1到10,然後從11數到20,以此類推,一直數到100。

5. 10以內的分解法怎麼教孩子學

1、在學習10以內的數的分解之前,首先要教孩子學會數數,剛開始,教孩子從1數到10,然後再從11數到20,以此類推,一直數到100。在孩子能夠非常流利地從1數到100 後,然後再接著教會孩子從100到1倒數。

2、在教孩子學習倒數數字的時候,最好先從10倒數到1,然後再從20倒數到11,接下來再教孩子從30倒數到21,以此類推,直到孩子能夠從100倒數到1為止。在孩子學習倒數數字的時候,最好能讓孩子倒背如流。

3、接下來,就可以教孩子學習10以內的數字的分解了。由於孩子年紀比較小,喜歡做游戲或玩,可以讓孩子寓學於樂,在游戲中慢慢讓孩子掌握數字的分解。

4、家中可以准備一些積木,用積木搭建房子,在搭建房子的時候,比如一共需要6塊積木,房頂需要4塊積木,房身需要2塊積木,在重復幾次同樣的游戲之後,在孩子的頭腦中就會慢慢建立6可以分解成2和4的表象了。一旦這種表象建立,孩子就不容易忘記了。

5、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慢慢學會數字的分解,比如,家中來客人後,可以讓孩子幫忙擺筷子,如果一桌可以做8個人,先給孩子6雙筷子,當孩子一邊擺筷子,一邊數數的時候,會發現還差2雙筷子,這時,家長可以故意問孩子,還差筷子嗎,孩子會回答,還差2雙。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讓孩子慢慢學會數字的分解。

6、在教孩子學10以內的數字的分解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獎勵孩子的方式進行,家中可以用紅紙剪好10給小紅花,當孩子受到表揚的時候,就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在每次獲得小紅花的時候,孩子會數小紅花的數量,在數紅花的過程中,會幫助孩子建立表象,這種表象一旦建立後,就不容易忘記了。

7、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經過以上訓練之後,當孩子在真正接觸到數字的加減法的時候,要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6. 幼兒園中班數學怎麼教

幼兒園中班數學要怎麼教呢以下幾點:

1、中班的幼兒學習數學,應該掌握十以內的數字和加減法,了解基本的數學圖形,比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等,通過歌謠和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

2、幼兒園學習數學主要目的還是在於培養孩子們學習興趣,對於學習進度比較慢的幼兒要保持耐心,還可以根據幼兒的基本情況來調整學習數學的內容和進度。

一、通過區分物體的差異培養幼兒學數的基礎

在興趣中,玩中學是培養幼兒學數的一種有效方法。而在玩中學中通過區分物體的差異就能培養幼兒學數的基礎。

幼兒在學習數字時,最容易使這一概念模糊的是幼兒總是認為只有完全一樣的物體才能確定是幾,而對形態、顏色稍有差異的幾個物體,就不能確定它的數量,這說明,在建立數概念時,數的實際意義比 較抽象,不容易把握,因此引導幼兒在觀察中進行比較,確實符合數學規律。

如為幼兒設計幾組數量不同,顏色、形態各異畫面生動的動物,我先讓小朋友點數每組里有幾只小動物,然後,讓幼兒進行觀察和思考:「哪群小動物和哪群小動物一樣多?」「為什麼?」「哪兩群小動物不一樣多?」

這樣幼兒的感知過程就很明顯地反映出目的性和概括性,在這種觀察的基礎上。

很順利地完成了難度很大的不對應比較,並得出雞和狗一樣多,雞和鳥,雞和兔,鳥和狗,狗和兔,鳥 和兔不一樣多的結論。這些結論體現了幼兒真正理解了數的實際意義。

二、玩中動培養記憶力是幼兒學數學的關鍵。

記憶在幼兒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幼兒的記憶以無意的、形象的記憶為主。但在教師的啟導下,隨著幼兒活動范圍的擴展,語言能力的增強,幼兒的隨意識記憶也會逐漸發展。教幼兒學數,培養幼兒記憶力極為關鍵。

在興趣中,玩中動是培養幼兒學數的記憶力的重要手段。 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幫助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又由於幼兒學數,體驗數概念內涵離不開對材料的直接操作。

於是凡是要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都應盡可能轉化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動。 在中班中很多孩子對數學中的基數和數序混為一談,特別對數序要了解不夠深刻,為了讓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區分說出第一、第二、第三……這些數序和基數幾,我讓孩子在玩中動,使孩子記得快而牢。

7. 怎麼教孩子寫數字1到10

數字寫在田字格中最標准也最美觀,書寫的時候注意筆法,每個數字的筆順,詳細步驟如下:

1、「1」的寫法:

從上線中間起,作弧線向左碰線,作弧線碰下線,向上作弧形碰右線,作弧形向上與起點相交。

8. 幼兒園1一10數字順口溜兒歌有哪些

認識1到10的數字順口溜如下:

1像鉛筆,會寫字。2像鴨子,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稱鉤,來買菜。6像哨子,吹聲音。7像鐮刀,來割草。8像麻花,擰一道9像蝌蚪,尾巴搖。10像鉛筆加雞蛋。

一般概念

自然數是一切等價有限集合共同特徵的標記。

註:整數包括自然數,所以自然數一定是整數,且一定是非負整數。

但相減和相除的結果未必都是自然數,所以減法和除法運算在自然數集中並不總是成立的。用以計量事物的件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 。 即用數碼0,1,2,3,4,……所表示的數 。表示物體個數的數叫自然數,自然數一個接一個,組成一個無窮集體。

9. 幼兒園數字1到10怎樣教法

「1"象粉筆,是在日子格中從右上角附近起,斜線到左下角附近.不是簡單的連接起來。

「2」象小鴨,起筆碰左線,再向上向右碰線,略成半圓,斜線到左下角,碰線一橫

「3象耳朵,起筆不碰線,(幼兒園數學教育)向上碰線,再向下碰線,略成半圓向中間彎,在虛線以上轉向右下方碰線,向下碰底線,最後,彎向上碰線。

「4」象小旗,從上線的中間起筆,向左斜線到下格,碰左線再折右碰線。(幼兒園數學教育)第二筆從右上角附近下去,到下面的當中碰線。

「5」象鉤子,從上線不到一半的地方起筆,向左下到中格角,再向上超過中線畫一個大半圓碰右線,下線到左線為止。(幼兒園數學教育)最後,在上面畫一橫線。

「6」象哨子。從上線偏右一點起向下方畫一個孤形,(幼兒園數學教育)碰左線、底線,向上碰右線畫成一個小圓,小圓上面超過中線。

「7」象鋤頭。從左上角到右上角畫一橫線,(幼兒園數學教育)再折線向下,到底線中間偏左的地方碰線。

「8」象娃娃。從右上碰線到左線成半圓,拐向右下面成圓碰右線,下線、左線,在向上,在中線以上和原線相交,(幼兒園數學教育)最後,線到右上角附近稍離起筆處為止。不封口。

「9」向勺子。在上格畫一個四面碰線的附近向下角附近向左下面一真線到底線中間。

「10」象粉筆和雞蛋。「10」占兩格,左邊一格寫「1」。右邊一格畫一格碰上,下,左,右四邊的橢圓。

(9)幼兒園數學怎麼教1到10擴展閱讀:

5以內數字的正確寫法

1:從日字格的右上角附近起筆,畫斜線到左下角附近。

2:起筆碰左線,然後向上向右碰線,略成半圓,斜線到左下角,碰下線一橫。

3:起筆不碰線,向上碰線,向右不碰線,略成半圓,再向中間,在虛線以上停止,轉向右下方碰線,向下碰線,彎彎地到左碰線為止。上下都是大半個圓弧,但下面比上面大。

4:從上線當中起,向左斜線到下格,碰左線後再橫過去,向右碰線。第二筆從右上一半不到的地方向下,斜下去到下面的當中碰線。

5:從上線一半不到的地方,向左到中格角,再向上超過中線畫一個大半圓碰右線、下線到左線為止,上面一橫平,在右上線下面一點,向右碰線。

10. 幼兒數字1到10怎麼容易的認識

數數最好和實物聯系起來,比如上樓梯,一級、二級,分餅乾等,一塊兩塊,這樣孩子不就知道了,我記得自己教女兒2+2等於幾的時候,她老是回答不出來,可是給她2塊餅干,再拿來2塊,她就知道一共有4塊了。所以,知識是學來用的,千萬別教枯燥了!

有不少孩子厭學,沒有從學習中找到樂趣,甚至優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基本途徑,而追求快樂又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為求知而被剝奪了快樂,在苦學的狀態下學習,缺乏認知的需要,那麼,他們便會產生厭學情緒。

首先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別人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於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擅長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平盟劉老師告訴我,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 其次鼓勵孩子自我激勵。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 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孩子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
總之,要讓孩子從苦學、厭學變為喜學、樂學,需要家長循循善誘,耐心指點。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數學怎麼教1到1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