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中的估算是怎麼估算的
只要是1-5的就舍0,6-9就進1。219四捨五入就是200。247四捨五入就是250。
四捨五入是一種精確度的計數保留法,與其他方法本質相同。但特殊之處在於,採用四捨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與實際值差值不超過最後一位數量級的二分之一。
假如0~9等概率出現的話,對大量的被保留數據,這種保留法的誤差總和是最小的。這也是我們使用這種方法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在應用科學計算機進行施工運算時,常遇到一種情形:在答案的整數左邊,有時連著好幾個小數點數字 。如:小邊255 除大邊1005=tan0.2537313。
類似這種情形,如果作為參考用的tan值,經常帶著這些小數點進行大小邊計算,將顯得繁瑣。因此,為適當地去除類似小數點,又不影響實際尺寸的准確性,我在這里介紹數學 中的四捨五入計演算法。
通常,木工所接觸的製作圖,都採用公制,且以毫米(mm)為單位,製作的面積從幾十毫米到十多二十米不等,只要配合實際尺寸,對小數點作適當的刪除,又能使誤差不超過一 毫米,就應該施行四捨五入法.應該在哪一位置施行四捨五入呢?
以毫米為單位來說,假如它在第三位,我們就在第四位作四捨五入,先看第四位:如果是4或者比四小,就把它捨去;如果它是5或者比五大,也把它捨去,但要向它的左邊單位上進1,這種方法就叫四捨五入法。
再舉上面的例子,用tan值乘大邊,以便求出小邊值。假設tan值不變,大邊值改為3000,這時,以毫米為單位來算,它就在第四位,我們就取tan值小數點後的四位數作為運算值就夠了。
第五位是3,因為小於4,所以將它捨去,即:0.2537乘 3000=761.1,答案的小數點這時小於1mm應把它刪去,只取761mm。
但是在四捨五入中,捨去的幾率有九分之四,而進一的幾率有九分之五,兩者不等。故有「四捨六入」的說法,在這之中,若是5需舍入,若前一位數是奇數,則進一,若是偶數,則去尾。
❷ 小學三年一期數學估算應怎樣運算
三年級上冊的估算主要涉及計算估算及質量的估算.
當計算時,是很簡單的,把乘數或補除數看成和它相近的整十或整百數就可以了.
如69乘3約等於210;303除以5約等於 60等.主要是培養你頭腦快速反應的能力,同時讓你知道其結果大概在什麼范圍,其結果並不要求太准確的數字,注意,只要在一定的范圍就可以了
❸ 估算是什麼怎樣估算
一、什麼是估算、怎麼進行估算?
什麼是估算?所謂的估算就是大致推算。估算有三種情況:一是推算最大值,二是推算最小值,三是推算大約多少。怎麼估算呢?估算都要先對參加計算的數值取其近似值,把一個比較復雜的計算變成可以口算的簡單計算,得到一個近似值,如:估算32×58,最大值:都按比原來大的整十數算,最大是40×60=2400;最小值:都按比原來小的整十數算,最小是30×50=1500;約等於多少:用「四捨五入法」取接近的數算,大約在30×60=1800左右。
二、估算比精確計算容易算嗎?
有人認為:估算都是把復雜的計算變成可以口算的簡單計算,所以估算比筆算容易得多。估算真的比精確計算容易嗎?我們不妨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
⑴思維過程:所有的筆算都有其復雜的算理,學生學習筆算時都是先進行復雜的思維分析、邏輯推理,然後對計算過程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得出計算的法則,計算過程中的復雜的思維活動就是計算的算理,是計算的依據,而計演算法則是簡約了復雜的思維活動的按一定程序演算的程式化的操作方法,所以在筆算過程中不再思考每步計算的道理,這樣大大降低了思維難度、減輕了思維強度,只要進行一定量的訓練就能達到正確、迅速計算的水平,所以在筆算過程中沒有復雜的思維活動。而估算就不同了,所有的思維過程都不可簡約,必須一步一步地思考和推理,如:估算32×58,先思考:32接近幾十、記憶30,再思考:58接近幾十、再記憶60,接著提取第一個記憶信息30,再思考:3×6=18、30和60末尾一共有2個0、所以在18後面添2個0得1800,由於30比32小、60比58大,所以1800不是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得數應當在1800左右。從思維強度看估算要經歷多次思考、多次記憶、提取信息、計算、比較、判斷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所以估算要比筆算的思維難度大。
⑵工作記憶:工作記憶屬短時記憶,是一短暫時刻的知覺。心理學研究表明:成人的工作記憶只能記住大約5~9個獨立的信息單位,兒童的工作記憶的信息量更少。由於用豎式計算是每算一步就寫一個數字,頭腦里只要記住「進幾」、「是否退1」和「幾十幾加幾」,工作記憶的信息一般只有一、兩個,所以在計算過程中工作記憶的信息量很少。但是估算就不一樣了:先要思考每個數的近似數是多少、記憶近似數,取提記憶里的相關信息,再計算,因此頭腦里記憶的信息量要比豎式計算多得多,甚至會超出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所以估算要比筆算難度大。
❹ 小學數學中的估算是怎麼做的
小學估算一般遵循四捨五入原則。
舉例說明如下:
150+317,估算的過程是把150看成200,另外的317看成300,計算可得:150+317的估算結果為500。
再例如:700+651,700可以估算為1000,651可以估算為700,計算可得:700+651=1700。
(4)數學估算怎麼算擴展閱讀:
四捨五入法與其他方法本質相同。但特殊之處在於,採用四捨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與實際值差值不超過最後一位數量級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現的話,對大量的被保留數據,這種保留法的誤差總和是最小的。這也是我們使用這種方法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教師要重視估算,並把估算意識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為了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重視估算教學,將估算意識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考慮教學目標,如果把目標定位在做一些機械的訓練,可能就會給學生形成一種錯誤的定勢。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近似意識,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來實施。
數學雖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學生每天會接觸到數學,但由於受以往數學精確性、嚴謹性的影響,教師一直很重視學生筆算的正確率和熟練度,學生主動估算的意識極為薄弱。新課程根據這一現狀,在各個學段增設了不同層次的估算內容。
❺ 小學二年級數學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1、四捨五入
四捨五入里的四舍是:1、2、3、4,五入是:5、6、7、8、9。
採用四捨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與實際值差值不超過最後一位數量級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現的話,對大量的被保留數據,這種保留法的誤差總和是最小的。因此,四捨五入是一種精確度的計數保留法。
2、進一法
進一法是去掉多餘部分的數字後,在保留部分的最後一個數字上加1後得到的近似值。
例如:每條麻袋能裝糧食75公斤,現在有1380公斤糧食,需要麻袋多少條?用1380除以75,商為18,余數為4,只用18條麻袋不可能裝完,因此必須採用進一法,用19條麻袋才能裝完。
3、去尾法
去尾法是把捨去的部分去掉後,所保留的數不變。如,把π=3.14159……用去尾法截取到千分位時的值為3.141。
例如:每件兒童衣服要用布1. 2米,現有布17.6米,可以做這樣的衣服多少件?用17.6除以1.2,商為14,余數為0.66。剩下的布只能做0.66件,不夠做成一件衣服的,只能採用去尾法,可以做成這樣的衣服14件。
(5)數學估算怎麼算擴展閱讀
關於估算的注意點
1、整十整百的估算更好
要遵循一個原則,盡量近似到整十整百。如果題目是求解近似數,可以近似到整十,如果是應用題,盡量近似到整百,整千,這樣對後面的解題過程有幫助。
解答過程中經常容易這樣寫:416≈(520),1927≈(1950)。
這樣的結果沒有錯,其實可以寫成這樣:416≈(400),1927≈(2000)。
2、注意符號「≈」
如果在題目中出現「≈」,就一定要估算,不能精確計算。
例如,380×5≈與380×5=這兩個式子是不一樣的,第一個式子要先估算,380≈400,再計算乘法。結果分別是:380×5≈2000,380×5=1900。
❻ 小學三年級數學加減法估算題應該怎麼估
估算分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推算最大值;
二是推算最小值;
小學三年級加減法估算方法大於5就估大,小於5就估小。也可以理解為四捨五入:0,1,2,3,4,均不進位;5,6,7,8,9,進位。
例如:小明媽媽去商場買醋與醬油,醋的價格是17元,醬油的價格是12元,估算一下,小明媽媽需要帶多少錢?這個就應該這樣估算,17≈20,12≈10,20+10=30(元)。
答:小明媽媽需要帶30元錢。
數學
1、四捨五入:0、1、2、3、4,均不進位,5、6、7、8、9,進位。
2、進一法是去掉多餘部分的數字後,在保留部分的最後一個數字上加1。這樣得到的近似值為過剩近似值(即比准確值大)。例如,一條麻袋能裝小麥200斤,現有880斤小麥,需要幾條麻袋才能裝完?用880除以200,商為4,余數為80,即使用4條麻袋不可能裝完,因此必須採用進一法用5條麻袋才能裝完。
❼ 小學三年級數學課,什麼是估算,我不明白,有人能舉例告訴我一下嗎感謝
估算一般有四種估法:
1.四捨五入
2. 進一法
3.去尾法
4.數量單位估計法
例如:
l、低位估演算法:即只計算算式中的最低位就能預知或用此法檢驗原式的值是否准確,此法常用於驗算。如:467-198的簡便演算法,學生對多減要加上還是要再減,往往易錯,只要口算17-8=9從結果的個位可預知原式的正確率。
2、高位估算:即只計算算式中幾個已知數的最高位,然後根據最高位的運算結果估計整個算式的值的正確率。如:4278÷73,因4278≈4200,73≈70,從4200÷70=60中,可判斷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確。
3、數位估算方法:根據數位原則及積商的定位規律,即積的位數等於兩個因數之和或比這個和少1;商的位數等於被除數的位數,減去除數的位數所得的差,或比這個差少1等法則進行估算,如:267×82= ,因高位數四捨五入後3×8=24,24≥10所以原式的位數是五位數;246×32=,因高位數四捨五入是2×3=6,6<10,所以原式的值的位數是四位數,又如:7298÷36= 幾位數,因被除數四位減除數兩位等於2,且前兩位夠除,所以原式的商是三位數。
4、近似估演算法:對於一些較復雜的乘法或除法;在筆算中常以估算作為基礎,先把各個已知數四捨五入變為近似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就可以估算出結果的粗略的值。如估算7832×63,由於7832≈8000,63≈60,8千乘以6十的積是48萬,所以7832×雨的3大約等於48萬,又如估算56427÷732,被除數、除數近似於560個百和7個百,560百÷7百=80,所以計算結果大約是80。
5、觀察估演算法:觀察有關已知數,通過估算,可以快捷地判斷誰大,誰小或計算的准確度。如:比較大小,80+20×80+200(80+20)×(80+20)及4/7和5/11選擇題32.7×1.5=( )A.4.905 B.49.05 C.49.07 D.490.5;判斷6/7+4/5比____小,比___大。
6、直覺估演算法:學習計量單位以後,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例,憑借學生的直觀感知進行估算,如:1米有多長,l00米呢?100O米呢?又如:目測,步測估算並長度、面積等。
7、口算估演算法:在計算中,除了必須熟記加法表和乘法口訣外,記住一些特殊的數的計算結果,對於估算也十分有益,例如:25×4=100,125×8=1000,15×4=60,18×5=90,12×12=144等,利用這些基本口算也可進行估算,如1248×813.由於題中的兩個已知數分別接近於1250和800,所以利用125×8=1000,估算出1248×813的大約結果。
8、綜合估演算法:將觀察對象看作一個整體,綜合用各方面知識進行估算,如:不用計算,估計下面哪道題的積最大,並說明理由。
82×88 83×87 84×86 85×85
❽ 小學數學乘除估算咋算
乘除法估算中,主要是去尾和進位的應用
例如:89×43
那就估算為90×40
計算出的是一個近似數。估算就是為了快速得到一個相近的結果。
87×49就估算80×50
有的距整十有點多的,就考慮其他的:45×37那麼就可以40×40或者50×30等
估算肯定是有誤差的,盡量的讓誤差小,計算快就可以了。
❾ 三年級數學估算的技巧
估算的方法就是大約多少 例如:5.1+9.3約等於多少?(估算)14.4,可以約等於14201+302約等於多少?503約等於500 填答案之接寫就行了,例如上面約等於500,直接.
1、去尾法 即把每個數的尾數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數進行計算。例如:東方旅行社「. 採用估算則為42*1,8≈4*2=8(元)4、湊十法 平把相關的教湊起接近10的先相加。例.
先算出總人書,再用總人數除以3,最後用得出來的數和1比較
估算的方法求835一230≈600.計算方法:835可以近似看做830,因為是估算,近似方法要為了計算簡便而來。830-230=600.所以答案是600.
分兩個方面。第一,單純從估算本身來說,四舍時是估小,五入時是估大;第二,從實際應用解決問題來說,遇到只能小不能大的情形,就估小。比如說,用布料加工衣服.
估算的方法小學三年級490乘以4約等於(2000)490可以看做(500)。490*4≈500÷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