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年級數學日記怎麼寫――測量物體
前幾天,在學習了怎樣計算像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後。我知道了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也就說不管是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你只需測量或知道了它的長、寬、高或棱長後就能計算出它們的體積。我就在納悶、疑惑像梨、蘋果、石塊等不規則的物體應怎樣計算它的體積呢?
但今天課上,通過和老師同學們的探討交流後,我就豁然開朗、茅塞屯開了。原來像梨、蘋果、石塊等這種不規則物體放入一個正方體或長方體容器的水中,用求體積差得方法解決。放學後,我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新奇,回家立即找來了一個長方體容器和一個蘋果。我想算出蘋果的體積,就用老師課上教我們的方法:我先把容器里注入一部分水,再用尺子量出水的長寬高並記錄下來:長15厘米,寬10厘米,高12厘米。再把蘋果放入容器中又量得:長15厘米,寬10厘米,高15厘米。我記錄下後,並列出算式:15×10×(15-12)=15×10×3=150×3=450(立方厘米),我還用同樣地方法測量並算出了像梨、橡皮泥、石塊等地不規則物體體積。我興趣盎然。同學們,你們也趕快去動手測測量量算算吧!
2. 寫一篇100字的數學日記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個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游戲規則是什麼?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游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游戲規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裡,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數學日記
10月15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今天,爸爸到糖鋪店裡買了24顆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見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討糖。爸爸說:「那好吧!」我們聽了高興萬分。可是,這么多糖我們該怎麼分呢?於是我們就為了這點小事而爭吵起來。吵著吵著,我忽然想到數學課上老師教我們的平均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我大聲說道:「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經有辦法了。」弟弟和妹妹說:「真的?」他們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說:「你們不相信就聽我的解釋,我們這里不是有3個人嗎?」弟弟妹妹說:「是呀?」我說:「那不是很簡單,24÷3=8(顆),所以我們應該每人分到8顆糖。」弟弟和妹妹聽了,先是楞了一下,接著就快如閃電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顆糖。我們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啊!我真要感謝數學中的平均分,要不然我們可能還在爭吵呢!
3. 二年級數學日記50字
開頭就寫什麼什麼科目比如數學,就寫今天我們班第幾節課上了什麼課最後什麼科目我最喜歡
4. 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怎麼寫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媽媽回來了。吃蛋糕的時候,媽媽對我說:「媽媽來考考你,如果答對了就可以吃一塊蛋糕,好嗎?」我說了聲「沒問題」就開始答題了。
媽媽出了第一題:媽媽今年36歲,你今年10歲,媽媽比你大幾歲?姥姥的歲數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幾歲?我很快口算出結果,我說:「媽媽比我大26歲,姥姥今年60歲,太簡單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媽媽笑著說:「驕傲了吧?」再來一題:小明今年8歲,他爸爸已經40歲了,問再過幾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2倍?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來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媽媽說:「怎麼樣,不會了吧?」「讓我再想想,想不出來我不吃蛋糕。」
過了一段時間我想到一個笨辦法,我可以把他們的歲數都找出來呀,過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歲,最後終於推算出來過了24年後爸爸的年齡剛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還有更簡便的方法的,接著就給我講起來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齡減去小明的年齡就是若干年後小明的年齡了,也就是32歲,再用32—8=24年就是經過的年份數了。我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呀。
媽媽說:我能自己想辦法得出結果還是好樣的,作為獎勵給我吃蛋糕了,我心裡又喜又難為情,以後我可不能在驕傲了,小朋友們也不要學我呀。
5. 數學日記怎麼寫二年級下冊
一、寫日記最重要的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能虛構,更不能誇大事實。
二、形式多樣,不能過於單一,否則就會顯得內容枯燥無聊,並且還會使老師布置的數學日記失去其原本的意義。一定要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三、語言盡量簡潔,不說廢話。
我給個例子:
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總是能夠看見噸這個單位,例如:
一堆黃沙有45噸,用去了20噸,用去的是這堆黃沙的幾分之幾?剩下的是這堆黃沙的幾分之幾?
我做題目的時候,覺得1噸這個單位存在沒什麼意義,但是我想如果每次說1噸蘋果的時候,都要說1000千克,說1噸還好,如果是10噸、100噸、1000噸呢?那麼就要多寫很多零,容易出錯,而且不方便,噸這個單位的存在讓我們對大的重量的記錄和記錄更加便利了,可以讓司機更好的判斷自己的車是不是超重了,保證了司機們的安全。但是還不夠便利,畢竟如果是10000000噸的話也會有好多的零。我相信將來我一定會學到更好的計數單位或者計數方法的,讓記錄和計算更加方便簡單。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數學,因為它總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用一些很棒的方法把復雜的問題變簡單,它真的越想越好玩,越學越有趣,我更加期待後面的學習了。
6. 二年級數學日記期末考試的復習計劃怎麼寫
一、復習目的:
數與代數: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乘、除法的含義,體會乘、除法的內在聯系;能熟記乘法口訣,能熟練的口算表內乘除法,會用豎式計算表內乘、除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感受1時、1分、1秒的持續時間,具有初步的1時、1分、1秒的時間觀念,學會認讀鍾面上的時刻。
空間與圖形:
1、經歷觀察多邊形的過程,能正確區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等圖形。
2、在數學活動中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徵,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能用厘米和米作單位測量具體物體的長度。
3、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等詞語描述物體的位置,聯系生活實際認識東、南、西、北,會看平面圖。會用東、南、西、北等詞語描述物體之間的相應的位置關系。
4、在從前、後、左、右觀察一個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在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
統計與概率:
1、進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會用「√」的方法記錄調查的數據,掌握用方塊圖表示統計結果的方法,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2、進一步感受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可能(不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不可能(一定不會)發生。
二、 復習重、難點:
復習重點:使學生在理解乘除法含義的基礎上探索並理解乘法口訣,能熟練的口算表內乘除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復習難點: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方塊統計圖,會填補相應的圖表,並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且回答簡單的問題。
7. 怎樣寫一篇二年級寒假數學日記
二年級寒假數學日記一則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天氣 晴
今天是正月初二,是我跟媽媽去外婆家的好日子。
早上,我起得早早的,跟媽媽上街買了3大塊肉,一塊肉是2.5斤,一斤肉要16元,媽媽一共付了120元錢。媽媽還買了3箱蘋果,一共付了150元錢。走到批零店,媽媽又買三件「旺旺大禮包」,又付了150元。然後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外婆家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舅舅、舅娘和表兄弟、表姐妹都很高興。
吃過了飯,在我們要返程回家的時候,舅舅、舅娘和外婆都給了我紅包。我到家打開紅包來看,一共得了8張100元的,我很高興。
有意義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8. 角的數學日記二年級
今天我學了線與角,線分為線段和射線,角有很多種. 線可以分為線段和射線.線段需要兩個點以上,只有兩個點才能組成一條線段.兩個端點'射線就是只有一個端點,可以無限延長.沒有限制. 角可以分為銳角,直角,鈍角,這三類角可以以以角度的多少來分,銳角一般是0度到90度,直角就是90度,鈍角就是90度到180度這個范圍. 角和線的關系是角是由線組成的,角由兩條射線組成,它們共用一個端點.
9. 二年級數學日記五十字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它在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生活中處處都用得著數學,因為它可以解決生活很多問題。在我妹妹過生日的時候,就用到了它。星期天中午,我妹妹過十歲生日,來到酒店裡,只見有很多人。她請了六個同學、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加上我一共十個人。我們十個人獨自在一個包間里,蛋糕上來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為她擔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會生氣
這時,我提議:「我們一共十個人,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總蛋糕的十分之一,這樣就公平了。」
「行是行,但是萬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夠吃,那怎麼辦?」
「那就用另外一種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這樣大家就不會有異議了。」
就這樣我們分起了蛋糕,我們吃著蛋糕,心裡十分開心。生日聚會很快就結束了,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會讓我知道了數學是有多麼的重要,只有學好數學,才能在別人面前有展現自我的能力。
10. 有關二年級的千克和克的數學日記怎麼寫
今天,我學習了重量單位克和千克,也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換算,很好記啦。克前邊加一個千字,1千克=1000克,我把」千「記做」1000「,記得牢固了。克是很小的單位呢,一枚過去的2分硬幣大概2克。市場上爺爺奶奶買菜都說斤,我也知道1斤就是500克,或者說1斤等於0.5千克。我的體重才二十幾千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