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學小棒是什麼文具
數棒,蒙台梭利數學教具,由 10根紅藍相間的木質長方體木棒構成,主要用於小學數學。
10根紅藍相間的木質長方體木棒:第一根長10厘米,紅色;第二根長20厘米, 其中10厘米為紅色,10厘米為藍色;第三根長30厘米,顏色為紅、藍、紅,各佔10厘米。按照此規律遞增,進行顏色交替,每根遞增10厘米,第十根為1米長。
1、將假分數化為帶分數:分母不變,分子除以分母所得整數為帶分數左邊整數部分,余數作分子。
2、將帶分數化為假分數:分母不變,用整數部分與分母的乘積再加原分子的和作為分子。
3、將帶分數化為整數: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除數,除得盡的為整數。
注意事項:
1. 在教授數字名稱時,要按照順序進行。幼兒需要經過一段時期才能掌握所有數棒的名稱。數棒所展示的是整體的、緊密連接的數量概念。
2. 在介紹新的數棒之前,要先復習之前所學的內容,並從數棒1開始。
3. 可以引導幼兒利用數棒學習加法和減法,但在此之前,需要有10的合成和分解的經驗。
4. 學習數的合成與分解時,要從「10」開始。
2. 孩子小學二年級,數學基礎不好,怎麼補
提升孩子最基礎的運算能力。
1、明白數字和符號之間的關系,比如1+1=2,用數學棒表示就是兩根木棍合在一起,依次類推。
2、背熟乘法口訣,用數學棒排列,演示其中的數理關系。比如2*3=6,就是2個3相加,或者3個2相加。
3、用數學棒10個一排,排10行10列,讓小朋友將木棒按2個3個4個5個這樣分組,除法和數字規律的概念也是在這些排列中形成。
4、比大小、排序、加減法左右替換,也可以用數學棒進行輔助。
多利用生活中的小物品幫助提升信心,理清思路。這些操作基本可以解決加減乘除的運算基礎問題。數學能力的培養是漫長的過程,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弱點,進行強化與補救訓練。
數學是單獨的一門學科,有自己的語言體系。
數學的公式、符號都有特定的意義,比如自然數、單數、質數、分數這些,務必強化記憶分清這些概念、區別與聯系。語言好,不代表數學就好,但兩科都是需要理解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和知識體系。
應用題包括語文文字理解和數字元號規則,盡量多練習,找到孩子的薄弱點,各個擊破。文字理解能力是各學科基礎,務必多讀多思。
3. 數學棒怎麼擺5以類的加法
5+5=10唄(正常演算法) 時鍾演算法呢5+5=21
4. 小學數學小棒是怎麼做的
數數用的嗎?最簡單的方法:雪糕棍或火柴棍.把筷子弄斷也行.
5. 數學移動小棒
6. 挑挑棒怎麼玩
【百變挑挑棒玩法】
周五午睡醒後,媽媽從網上給丫丫買了玩具,店家就是隔壁小區的,付款後媽媽抱著丫丫一起到小區門口拿了挑挑棒,發現這款玩具既經濟又好玩。
玩法1:普通的挑挑玩法,但對3歲不到的丫丫來說還缺少一點耐心。
玩法2:閉眼摸棒。媽媽雙手握著所有棒,丫丫閉著眼睛用手來摸一根,然後看分數。
玩法3:分類。每根棒上畫著不同的彩條,可以根據彩條的顏色和種類給棒棒分類擺放。
玩法4:學顏色學英文。拿起一根棒棒,指著上門的顏色說出英文名,如:Blue Blue Blue,Red Red Red , Yellow Yellow Yellow....每個單詞重復有節奏地念,丫丫特感興趣,幾次下來都認識了。
玩法5:學數學。每種彩條的組合代表一個數字,如藍色+紅色+藍色=10,藍色+黃色+紅色=3,藍色+紅色=2,藍色+紅色+藍色+紅色+藍色=5,螺旋狀=20.....每次丫丫摸到一根棒棒後說出數字,然後累計進行加法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