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一數分,這怎麼寫啊😭
簡單計算一下即可,答案如圖所示
『貳』 數學錯題分析怎麼寫
數學錯題分析的具體編寫方式就是先需要判斷是否自己是基礎知識薄弱,如果是的話,就可以寫進分析裡面再分析,裡面就寫自己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靠,然後如果是自己的解題方法有問題的話,在數學錯題分析裡面就可以寫自己的解題方向以及解題思路並沒有找對。
然後導致自己最後計算錯誤達到一個失分的水平。然後在數學錯題分析裡面,除了寫自己相關錯的一些原因之外,還可以寫一下自己在未來怎樣學數學的一個總結,就是寫一些規劃等等。所以以上就是數學錯題分析的編寫方式。
在寫這樣子的分析的時候格式和反省基本是差不多的。
『叄』 數學卷子分析200字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以「數學卷子分析」作為主題,開頭可以先交代科目的重要性,之後開始分析檢討自己失誤的地方,並且今後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正文:
數學的成績確實不能讓自己滿意。數學是開學以來主攻的科目,時間精力的投入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細節與知識的結合還有漏洞,在以前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概念的模糊,都在這份數學試卷中暴露了。
學習知識就要新舊結合,同時還要鍛煉思維的嚴謹性。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經過自己的思考和總結一定會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
在這次考試中我明白了單單書面上的知識是不夠的,要多做一些課外習題,擴展知識面,這樣數學成績才能節節攀升。除了課外的輔導,還要細心,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後悔莫及。我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一定能夠更上一層樓!
『肆』 數學分析論述題怎麼寫
分析論述題是試卷中最具有綜合性的題目類型,它考查的內容十分全面,想要拿到不錯的分數,就對於知識的記憶和綜合運用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題目類別:
1.高頻常見分析論述題:題目大多簡短,大家聽過、見過,或者我們在課程中為大家講解拓展過,利用所學知識基本能夠直接解釋。
2、異同比較題:科目內比較、跨科目比較。比較維度:時代背景、指導思想、目的、內容措施、結果影響意義。
3、綜述題:思想類、制度類。
4、材料題:讀懂材料,結合並針對材料,不能抄材料,也不能答案同材料毫無關系。
5、微觀題:把小點放大,以小見大。
『伍』 數學分析試卷怎麼寫
數學試卷分析:1、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對基本方法、基本數學思想不能熟練、准確的掌握和應用。
2、審題不清,馬虎失分現象較多。考慮不全面,缺乏分類思想,造成丟解漏解比較普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
3、學生計算能力較弱,因計算失分現象非常嚴重
4、絕大部分學生的表述能力較弱,推理能力差,導致因書寫亂、不規范失分。幾何證明題(24、25、26等)失分嚴重。
5、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對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解答出現偏差較大。第28題沒有得滿分的。
『陸』 如何初中試卷數學分析
先找問題,後想對策。
比如: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對基本方法、基本數學思想不能熟練、准確的掌握和應用。
2、審題不清,馬虎失分現象較多。考慮不全面,缺乏分類思想,造成丟解漏解比較普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
3、學生計算能力較弱,因計算失分現象非常嚴重
4、絕大部分學生的表述能力較弱,推理能力差,導致因書寫亂、不規范失分。幾何證明題(24、25、26等)失分嚴重。
5、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對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解答出現偏差較大。第28題沒有得滿分的 (二)採取措施
重視基礎訓練
①把好計算的准確關:平時計算時要強調穩,分步計算,注意檢查。②把好理解審題關:平時教學中要加強訓練,題意不清,不急於動筆答題。③把好表達規范關:一是注意表達要有邏輯性,推理要力求嚴謹;二是要書寫整潔規范。教學中不必將「演繹推理」提早於教材的要求,但呈現形式可以提前出現,讓學生在經常接觸中不斷熟悉。
重視回歸課本、回歸課堂
中考試題多來源於課本或從課本的基本要求出發加以拓寬,而不是加深,這樣將更好地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要逐步改變「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及大量演練習題」的數學教學模式,應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親歷數學化的過程。我們必須關注當前課改的新理念,給學生以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空間,使學生在自己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我們在平時的數學活動中應摒棄「重結論,輕過程」的思想,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探索過程,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柒』 數學試卷的反思150字
在期中考試結束後,我對考試情況作了深刻的分析,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挖掘學生錯誤背後潛藏著的學習行為、思維品質等問題,並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自己的教學。從卷面上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比較好,在以下幾個方面還有不足:
一、學生的計算能力亟待加強。
縱觀本張試卷,感覺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容樂觀。今後要重視口算與計算,並要長抓不懈。
二、動手操作能力需重視並加強訓練。
班級中的實際情況是學生人數較多,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內容,方便維護課堂紀律,往往是講授多,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少甚至是沒有,無法形成對知識的感性認識,所以對很多知識停留在「知道」而不是「理解」的層面上。在這次的考試中,學生動手能力差,今後在課堂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動手實踐的機會。
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薄弱。
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只會在課堂上解決一些計算等問題,綜合運用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薄弱,學生對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綜合運用混為一談。
四、學生審題方面的低級錯誤。
卷面中還是免不了有單純的計算錯誤、抄錯數據、漏做題目等我們常說的低級錯誤。可見平時的作業習慣、讀題習慣、計算習慣、驗算習慣等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臨考時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數學教師一貫的關注,循序漸進的培養和持之以恆的監測。綜上所述,我認為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
1、注重培養傾聽習慣和讀題意識,提高學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和運用能力。
課堂學習的方法和習慣,直接影響學生的作業方式和結果。因此,要提高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並不僅僅是審題時的問題,必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落實到每一堂課,落實到每一個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
2、注重創設問題情境的真實性和日常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概念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是我教學中應該重視的問題。教學中要實現書本、課堂與生活的溝通,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煉方法,減少枯燥的、為練習而練習的習題,增加問題的真實性和情境化,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鞏固抽象的數學知識,而且對生活有更多更深入的數學分析和數學理解。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加強促中輔差工作,使差生都有所進步。通過這次檢測,提高學生認識,重視學習,在今後的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認真按時完成作業,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爭取末考出好成績。
『捌』 數學試卷分析怎麼寫
寫自己錯的題目為什麼會錯的原因。自己同過這次考試有什麼經驗。下次考試如何對待,會怎麼做。比如什麼細心點啊什麼的
例如
這次考試,我因為粗心大意也丟了不少分數,一個是沒有看清題,另外一個就是計算失誤。這些都是不該丟的分,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更加註意改正,爭取在下次考試中不再范類似低級失誤,把成績提高一個新台階!還有我通過此次考試,發現了我許多知識沒有掌握好掌握牢,沒有徹底弄懂弄會,我要在以後學習中盡快補起來!!
例如:這道題是考XX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屬於XX,我做對了或做錯了;
從整份試卷來看,我對XX的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好,而XX知識點還未夠熟練;
知道正確答案後,發現有哪些是自己真正會做的,而哪些是運氣用對了;
做錯了的題現在哪些是弄明白了,哪些仍然未明白,等等
『玖』 三年級試卷數學分析怎麼寫
一、試卷評價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內容緊扣教材,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試題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趣味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突出了數學學科的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了《數學課程標准》的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強化知識體系,突出主要內容。本次試卷以基礎知識為主,既注重全面又注重突出重點,對重點知識內容的考查佔有了較高的比例,並保持了一定的深度。
2 、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應用價值。「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如:填空題的第 2 、 5 、 10 、 13 題,第五題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設計均取材於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體現了數學生活化的理念。
3 、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學知識載體,全面考察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存在問題
1 、試卷中存在的問題
在三年級上學期,教材中只安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而本次檢測試卷中已出現了多位數乘兩位數的試題。如第一題的第 4 題脫式計算的「 100 × 10 - 100 」 ,第二題填空題的第 4 題 41 × 60 ○ 240 。 另外,在三年級上學期這個學段中,教材中的「有餘數的除法」,商只要求學會是一位數的,但在試卷中也出現了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如第一題計算的第 1 題的「 600 ÷ 7= 」。在二年級時學生學會了用乘法口訣求商,而商是兩位數的除法還沒有學習,在這次的檢測試卷中出現了這樣兩道直接寫得數的題(商是兩位數的): 270 ÷ 3= , 100 - 60 ÷ 5= 。(說明:這幾道題超出教材范圍,在閱卷時我們沒有批閱。)
2 、答卷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題計算題共 36 分,占卷面總分的 36% 。有四種呈現形式,分別是直接寫得數、估算、筆算和脫式計算。這一大題,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扎實,得分率較高。存在不足:( 1 )看錯數字或運算符號。如:把「 43 + 5 」看成「 43 ÷ 5 」,「 80 ÷ 9 」看成「 80 × 9 」。( 2 )在脫式計算這一題中,部分同學運算順序掌握得不好,丟分較多。
第二題填空題共 21 分,占卷面總分的 21% 。這一題存在的問題是:( 1 )學生沒有注意等式前後的單位名稱,致使得數算錯。如: 700 米 + 1300 米 = ( )千米,將得數填為「 2000 」;( 2 )沒有認真讀題。如:「一頭牛的體重是 498 千克 , 4 頭這樣的牛大約是( )千克,合( )噸」,不進行估算,將得數填為「 1992 」。( 3 )概念模糊不清,不會正確計算經過時間。如第 5 題和第 13 題。
第三題判斷題共 5 分,占卷面總分的 5% 。這一題存在的問題是 30% 左右的學生在「 12 時整,時針和分針沒有重合」這一題上還沒有很好地在自己的腦海里建模鍾面模型。
第四題選擇題共 8 分,占卷面總分的 8% 。這一題存在的問題是概念模糊。如第 8 題「一根繩子長 24 分米,用它圍成一個正方形,圍成正方形的周長是( )分米。 A 、 24 ; B 、 12 ; C 、 6 。」對「繩子的長」和「正方形周長和正方形的邊長」不理解,多數學生選 C 。
第五題問題解決,共 30 分,占卷面總分的 30% 。這一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 )不理解題意,算式列錯。( 2 )不認真讀題,結果錯誤。( 3 )不認真計算,算式列對,計算結果又錯了。
三、取得的成績
我們三年級 9 個教學班,參加檢測人數共 522 人。平均分 83.8 分,及格率 94.8 ,最高分 100 分,最低分 15 分,優秀率 37.4% ,良好率 51.0% ,合格率 6.5% ,不合格率 5.2% 。
從試卷各種不同題型的抽樣統計分析發現,學生基本知識掌握較為牢固。學生書寫大部分較為整潔,格式相對規范,反映出教師對學生書寫習慣培養的重視,學生學得相對較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從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學生在做題細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繼續加強。
四、建議或批評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從以下幾方面去改進:
1 、學生的口算能力有待於加強,提高計算的准確度;
2 、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5 、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知識形成過程與能力發展的培養。
6 、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養成寫好中國字的習慣。
7 、 教師要研讀課標,熟悉教材,把握年段學習目標。同理,命題人也應研讀課標,熟悉教材,把握年段學習目標。
『拾』 家長該如何寫數學的試卷分析
1、分析卷面
看試卷字跡是否工整,試卷是否答完,很多老師都要求學生卷面整潔,字跡工整,因為這個往往體現著答題者的學習態度,或者至少是對待考試的態度。態度決定高度,要讓孩子端正態度。
2、分析總分
分析試卷的總體成績,總分體現著孩子對這些知識的總體掌握情況,要予以重視。但是也不必過於看重,即使孩子考低了,也不要一直批評,點到為止,因人施教,適度鼓勵。
3、分析部分
可以按照分析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等等來分析,看孩子是否解題方法不對,造成失分的。因為每種題型都有特有的解題步驟和方法,選擇題不像計算題那樣,每個解題過程都要寫出,要求快速准確解出答案就可。
4、分析錯題
通過分析錯題,找出未掌握的知識點。針對每個錯題,盡量和孩子一起總結做錯本題的原因,是因為做題大意了,還是基礎知識掌握不好,找到根本原因。如果知識點沒有掌握,要重新學習。
5、分析心態
有些孩子是因為心理原因(諸如考試緊張,壓力大等),造成考試不理想的,家長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要對症下葯,積極心理輔導,讓孩子克服不適心態。
6、分析習慣
有些孩子考試經常寫不完試卷,或者寫的特別慢。這個多半和平時的習慣有關,做事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的。遇到不會的難題,就一直在算,浪費時間,沒有做到先易後難。家長平時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7、總結改正
通過對孩子做試卷分析,將各種問題羅列出來,並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最為重要的是,在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讓他慢慢改正,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