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乘法讀作寫作的問題
單純的讀數數字寫漢字,例如105讀作:一百零五,而讀運算,例如乘除法或比就寫數字,例如六年級讀比2:3就讀作:2比3。2×7=14是乘法運算,所以讀作 2乘7等於14。它強調的是運算的讀法。
讀作:用中文字按讀的方法寫出來。
寫作:用阿拉伯數字把數寫出來。
可以用除法來計算。(板書:除法) 可以這樣列式:12÷4=3 (擺的方法不同,列式也不同。) 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於3。「÷」是除號。
數學乘法歷史:
最早最詳細的關於十進位制乘法的規則,首見西元400年左右孫子算經。 孫子乘法在9世紀經花拉子米介紹而流行於阿拉伯國家,13世紀被翻譯成拉丁文而流行西方。
印度的格子乘法在唐代流入中國,在9世紀初經花拉子米介紹到阿拉伯,但都未能流行。英國政府提出了改革數學基礎教育的想法,他們要求英國的小朋友們在小學畢業之前必須熟練掌握「12乘以12以內的乘法表」,卡梅倫的「尷尬之問」也正是發生在這一政策的新聞發布會上。
㈡ 小學二年級數學,加減乘除混合題,先算哪一步
在進行加減乘除混合計算時需要遵循四則運算規則:
1、需要按順序進行計算
2、先算乘除後進行加減
3、如果有括弧需要先所括弧內的
㈢ 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什麼
通過直觀和操作,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會正確地讀出和寫出乘法算式。會正確地敘述乘法算式的意義;還要會用學具擺出乘法算式的含義。
教學目標:
讓學通過經歷乘法是由幾個相同加數的加法的簡便形式的變化過程。 讓學生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實際問題,並能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乘法中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乘法的來源,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識別相同加數,理解兩個「因數」所表示的意義 授課過程: 揭示課題 動畫明星「熊二」統計小鳥數量的形式導入,發現使用同數連加的不方便。然後請求「貝貝」老師的幫忙,引出乘法的來源。
認識乘法 講解乘法如何從加法轉變而來,進一步講解乘法各個部分名稱的認識。 把連加如何寫成乘法。 「幾加幾的問題」如何寫成乘法算式。
練習鞏固 看圖算出花朵數量 幫助王爺爺數出綿羊的個數 (通過看圖寫乘法,解決簡單的乘法問題並鞏固)針對智力障礙五年級學生創作,根據本班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的情況我的微課的設計思路如下: 用有關動畫明星的故事情境導入,提起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和熱情。
在整個微課的講解中我速度緩和,用這種方式來適應智力學生的理解特點。在整個過程中我是字幕結合語音講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
㈣ 二年級乘法公式有哪些
二年級乘法公式有以下: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二年級公式法則
因數x因數=積 ,積÷因數+因數,被除數÷除數=商 ,商x除數=被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整數乘法計演算法則:先用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另一個因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用因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尾就對齊哪一位,然後把各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小數乘法法則:按照整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位數不夠,就用「0」補足。
㈤ 二年級學生背乘法口訣
首先,我們要告訴孩子,乘法口訣表又叫「九九乘法口訣表」,顧名思義,這個表有九行和九列組成。而且,整個口訣表像一個樓梯形狀,讓孩子發現並記住這個特點,就容易使孩子將整個表的結構記在腦子里,加深形象記憶。
其次,要告訴孩子,背誦乘法口訣表時,應該逐行背誦,而且,每行開始的第一個字一定是以「一」開頭的,一共九行,每行都是以「一」開頭。這樣,孩子在背誦的時候就不會摸不著頭緒了。
其三,還應該注意,每列的第一個式子跟它所在的行有關。剛才說的是每列第一個字是以「一」開頭的,那麼,第二個字呢?我們發現第二個字是它所在的行數,看如圖所框的位置就知道了。通過二、三項這兩個特點,可以輕松將每行第一個式子記住。
怎樣教孩子記住九九乘法口訣表?乘法口訣小竅門 原創
2015-03-20 131 12168
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就要學習數學運算了,其中,背誦乘法口訣是一項孩子必備的內容,有的孩子雖然很快就記住了,但總是記不牢固,主要原因是孩子沒有充分把握住其中的規律,死記硬背記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小編總結了幾點規律,如果把這些小竅門教給孩子,應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們要告訴孩子,乘法口訣表又叫「九九乘法口訣表」,顧名思義,這個表有九行和九列組成。而且,整個口訣表像一個樓梯形狀,讓孩子發現並記住這個特點,就容易使孩子將整個表的結構記在腦子里,加深形象記憶。
其次,要告訴孩子,背誦乘法口訣表時,應該逐行背誦,而且,每行開始的第一個字一定是以「一」開頭的,一共九行,每行都是以「一」開頭。這樣,孩子在背誦的時候就不會摸不著頭緒了。
其三,還應該注意,每列的第一個式子跟它所在的行有關。剛才說的是每列第一個字是以「一」開頭的,那麼,第二個字呢?我們發現第二個字是它所在的行數,看如圖所框的位置就知道了。通過二、三項這兩個特點,可以輕松將每行第一個式子記住。
其四,要告訴孩子,背誦乘法口訣時,每行結束的最後一個算式都是以相同數字相乘得出的式子,比如背到第三行,就一定以三三相乘作為最後一個算式,背到第五行,就應該以五五相乘為該行的結束算式。知道每行的結束,就馬上反應出下行的開始。
其五,我們還發掘出了這樣的規律,就是橫向看,每一行的第二個字都是一樣的,比如,第二行,所有的第二個字都是「二」,第四行,所有的第二個字都是「四」,這樣教孩子記憶起來,就會比較容易一些。
㈥ 小學二年級數學乘法口訣表是先背還是等教了明白了什麼意思再背熟
乘法口訣的意義很簡單,如三八二十四表示3個8的和是24或8個3的和是24,同時背的時候可讓孩子找一找上下口訣之間的關系,更利於記憶。可以先背後再理解
㈦ 如何讓學生記住乘法口訣
如何讓學生記住乘法口訣 乘法口訣作為基礎的數學知識和我國數學教育的特色內容之一,有必要要求學生熟練記憶。我們所說的記憶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而不是死記硬背。要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學生達成記憶。
1.在比較中,掌握記憶方法。
教材多次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題組練習,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掌握記憶乘法口訣的方法。如7的乘法口訣,一題練習是先算7×3+7,然後計算7×4和4×7,要讓學生用比較,來理解計算7×4和4×7用的是同一句口訣,並且可以想這一句口訣中的積就是前一句口訣中的積再加上7。再如,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一道練習是先算7×5,再計算35÷7和35÷5,讓學生通過比較體會這3題都用一句口訣來計算。在教學中,對學生容易混淆和記錯的口訣也要經常進行比較,幫助學生記憶。允許並鼓勵學生記憶口訣方法的多樣化。
2.在游戲中,激發記憶興趣。
游戲是低年級教學中非常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開展形式活潑的游戲能夠激發學生記憶口訣的興趣。要組織好教材提供的游戲活動。如「對口令」的游戲,根據一句口訣說出兩題乘法或除法算式。組織游戲時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注意人人參與,使游戲的過程成為每個人記憶的過程。再如「猜數」的游戲7×( )=21,可以創設一個有趣的情境:小兔子擋住了( )里的數,你知道是多少嗎?為什麼?為此激發學生記憶口訣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也要自主設計一些學生樂於參與的游戲活動。
3.在運用中,提高熟練程度
也許二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識,不會思考為什麼要記憶這些口訣這種問題,但是,如果學生能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可能會體會到熟練記憶口訣的價值。因此,我們要創設生活實際中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口訣解決問題。如有15個小朋友排隊坐纜車,每輛纜車限生2人,7輛車夠坐嗎?(情境圖出示),還可以將問題改為「8輛車夠坐嗎?」再如,有24人,每隻大船坐4人,小船隻能坐3人。都坐大船要用幾只?都坐小船要用幾只?經常性地解決這樣的問題,能不斷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熟練程度。再比如比一比,誰說的算式多:□×□=8 36÷□=□。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所想到的算式,並能按順序說。
㈧ 小學二年級數學把兩個算式合並一個算式怎麼教
如果是家長,可以採用下面的辦法。
3+2=5
5*6=30
想第二個算式中的是5可以用哪個式子代替?用3+2代替。
這個5是要先算出來的,所以要加上小括弧,表示要先算的。
(3+2)*6=5*6=30
也可以用生活中經驗來引導孩子。
小紅買了3本書,小明買了5本書,兩人一共買幾本書?3+2=5(本)。
每本書6元,一共用了多少元?5*6=30(元)
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元,要先算什麼? 兩人買的本數3+2=5。
所以,第二個算式中的5可以用3+2來表示,因為要先算,必須加上括弧。
(3+2)*6=30(元)。
加法簡介
加法(通常用加號「+」表示)是算術的四個基本操作之一,其餘的是減法,乘法和除法。 例如,在下面的圖片中,共有三個蘋果和兩個蘋果的組合,共計五個蘋果。 該觀察結果等同於數學表達式「3 + 2 = 5」,即「3加2等於5」。
除了計算水果,也可以計算其他物理對象。 使用系統泛化,也可以在更抽象的數量上定義加法,例如整數,有理數,實數和復數以及其他抽象對象,如向量和矩陣。
㈨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主要有哪些知識點
主要是以計算和單位換算為主,知識點也是偏向於基礎一些。
二年級數學初始階段只要是以100以內的加減法為主,這也是二年級段學生最開始接觸的,無論任何一個階段數學的計算都是一個需要踏實掌握的基礎。
還有就是一些物體的觀察,這也是這個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數學畢竟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也是需要學生對各種的圖形進行觀察和學習,都是非常的重要的。這樣也是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思考。
最後就是一直學習的應用題了,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這也是伴隨數學學習長期的一個過程。
數學的學習更多的是要發現其中的樂趣,這也是比較關鍵的,簡單的學習知識是比較枯燥的,更多的是發現其中的樂趣,這樣我們的數學才會學習的更好,數學是一門比較實用的工具學科,而且數學的學習也是伴隨我們的學習越來越重要,家長也是要學會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學習,學有所成。
㈩ 小學二年級數學應用題怎樣教孩子用加減乘除法
用最簡單的例題,先教會孩子對運算的正確認知(如:你有10個蘋果,你3天吃了3個每天吃幾個?你還剩幾個蘋果?.....等等) 然後教他(她)學習如何審題(如,還是上面的題,第一問:每天吃幾個?已知總數:3個,分三天吃完,用除法) OK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