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一年級數學時鍾怎麼教學
你可以做個時鍾的模型,讓他有個直觀的認識。這樣才能很好的學習,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② 一年級數學時鍾表示方法
首先,這幅主題圖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我們早上起床都會對鬧鍾,那麼小紅也一樣,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動腦鍾表上是幾點呢?圖中展現了兩種表,一種是鍾表,一種是電子表。
③ 認識鍾表是小學幾年級的課程
認識鍾表是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程。
1、認識鍾表要分清時針,分針、秒針。最胖最短是時針,時刻不停是秒針,剩餘那個叫分針。
2、明確時間的一般讀法,某時某分某秒。明確數字分布,上12,下6,右3,左9。
3、分針正指著數字12時就都是整點情況。這時的時針指向哪個數,此時就是幾點鍾。
4、半點就是分針正指向數字6時的所有情況,看此時的時針在哪兩個數字之間。
5、取較小的那個數作為時,可以說幾點半。
6、比如分針指向6,正好是半點時針在1和2之間取1,讀作時30分或一點半。
④ 怎麼樣輔導一年級小孩認識鍾表
設計理念: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
應用價值。」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鍾面,會看鍾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鍾面,會看鍾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認識整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動手操作。
教學准備:課件,鍾面模型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他來了。(大屏幕上跳出一個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准備幫我叔叔照看一下鍾錶店,跟我來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個店是小熊叔叔的鍾錶店呢?(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
你真聰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回答:因為鍾錶店裡有好多鍾表。)
小朋友們都是在哪兒見到過鍾表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鍾,鍾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鍾表。(板書課題)
認識鍾表
1、(出示鍾錶店門上的一個鍾),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呢?(讓學生充分說一說)(長針、短針、數字、方格)
我們把長針叫做分針,短針叫做時針(板書)
2、你能在學具鍾上找出時針和分針嗎?(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讓學生指出老師模型鍾上的分針和時針。)
認識整時
鍾面上用時針和分針來表示時刻,那麼這個鍾面表示的是幾時呢?有誰知道?
(出示7時整鍾),再點擊出示一組鍾(1時、4時、)讓學生認,學生快速認出後,哎呀,你們真聰明啊!怎麼一下子就認出這些時間呢?是啊,小朋友們是怎麼認出這幾個鍾面上的時間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學介紹介紹吧。(一起來交流認識整時的方法。)
小熊: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知道了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那下面的鍾面各表示幾時呢?
配場景的鍾8:00(升國旗)11:00(放學)4:00(體育活動)(中的時針和分針在轉動)學生認一認,並強調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數學上說8時,生活中一般說成8點。)
撥一撥
小貓說:「鍾真好,我也要買一個。」小熊說:「現在是2時,你能撥出這個時間嗎?」小貓說:「能。」
小貓會撥了,同學們會撥嗎?試一試
同學們試撥,請一個小朋友到老師的模型鍾上撥一撥,並演示撥鍾的方法。我們可以先把分針撥到12,再把時針撥到2。
請小朋友們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整時,並說一說這時你可能在干什麼。(結合情景進行時間教育)
修一修
看著小朋友們又說又撥的,小狗有點急了,它說:「我也要撥一個3時,可是我,我,我怎麼撥啊?」我們來看看它的鍾表怎麼啦?(老師展示一隻缺少分針的鍾,時針指著3時的鍾)看怎麼啦?(生:缺少分針)應該如何添呢?請同學到黑板上為它添上分針,(出示3根針,分針、時針、還有比時針還短的一根),讓學生在展台上貼針,我們書上也有象這樣的缺少分針或時針的鍾,同學們也來幫忙添一添吧!(讓學生做書85頁第5題,為時鍾添上分針和時針)做完後選擇一些到展台上點評。
認識大約幾時
去年在我國有一件大事,神舟6號飛船10月12日成功發射,並於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們想看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成功發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動的時刻吧!
出示視頻
出示3個鍾面小結:
(1)9時時鍾閃爍。火箭是什麼時候發射的?
(2)發射前的准備時鍾接近9時,討論現在是幾時?(正好是9時嗎?)接近9時可以稱為大約9時(大約閃爍)
(3)發射升空後是九時多一點,這時又是什麼時候!還是9時嗎?(九時多一點,也可以稱為大約9時)
神舟六號是九時發射的,准備發射時是九時差一點,發射升空後是九時多一點,像這些接近9時的,我們可以說成大約9時。
認一認生活中的大約幾時與整時。
小熊看到一(1)班的小朋友們這么聰明能幹,他很想知道大家的學習生活情況,我們一起來告訴它好嗎?
出示一組生活場景,並伴有時鍾。(大約6時小朋友起床,大約8時同學們做操,10時同學們正在學習,12時吃午飯,大約7時同學在燈下寫作業,10時同學們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
定格兩組畫面(10時同學們正在學習與10時同學們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小熊說:「一個正在上課,一個已經進入夢鄉,怎麼鍾上顯示的都是10時呢?」請同學說一說原因(上午10時與夜裡10時)
一天有24小時,時針一天走兩圈,所以有兩個10時!
5、小熊說:「你們真棒,鍾錶店裡還有一些鍾,你們認識嗎?(出示一組鍾表:電子鍾,只有3、6、9、12數字的鍾,沒有數字的手錶,顯示羅馬數字的鍾)(介紹電子鍾,哪些地方見過的)不管鍾面上有沒有標出數字,我們都可以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知道是幾時或者大約是幾時!
全課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你對自己平時利用時間的情況滿意嗎?今後有什麼打算?
⑤ 怎麼教一年級的孩子認識鍾表,小學數學用數字
一般二年級才正式學習鍾表,如果是初步認識的話,建議您買個塑料的鍾表,也不貴,可以隨便撥動的,更直觀的教他哦,孩子太小,學習數學的話,光靠說是不行的,買點實物給他,有利於學習哦。
⑥ 教小朋友如何認識時間
一步:讓孩子對時間有一個最基本的概念。說一說哪些詞彙可以用來表示時間,年、月、日、星期、小時、分鍾、秒。比如可以讓孩子感知一分鍾有多長,孩子們閉上眼睛,爸爸媽媽給計時,安安靜靜的感受時間在身旁滴滴嗒嗒流走的感覺,此舉可以增強孩子對時間的概念。第二步:了解認識時間的工具--鍾表。仔細觀察鍾表,表盤上都有什麼?可以看到三個部分,數字、指針、小格子。都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是用來表示什麼?還有3根針,這3根針有什麼不一樣?小格子一共有多少個?
這是讓孩子了解表盤的主要結構,通過仔細觀察,孩子自己能發現一共有12個數字,3根指針和60個小格子。在動手撥時間的過程中讓孩子們知道其中的運轉關系:矮胖胖叫時針,高瘦瘦叫分針,最細的叫秒針。時針走的像蝸牛一樣慢,走一步是一個小時;同時,分針轉了一圈,表示60分鍾。仔細觀察以後,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來製作一個鍾表,動手畫的過程中找一找每個數字、每個指針之間的關系和感覺,這是直接經驗的積累 , 會加深對鍾表的理解。
第三步:一一對應的認識時間。從易到難的過程一步一步慢慢認。1. 認識整點,時針指向數字幾就表示幾點,分針指向數字12的位置。
2. 認識半點,時針指向2個數字的中間,跟小不跟大,分鍾指向數字6的位置.
3.認識整分,時間指向2個數字之間,跟小不跟大,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表示多少分鍾。第四步:簡單的推算這時候強調孩子 邊撥邊說,現在是2:00,再過一個小時是幾點?怎麼說,帶著孩子這樣表達:2:00的時候,時針指向2,分針指向12,過一小時,時針走一小步,從2走到3,分針轉一圈又回到了12,所以再過一個小時是3:00。這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會推算了,孩子認識時間的程度就更上一個台階了。最重要的,爸爸媽媽們一定要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關注時間,滲透時間觀念,比如列個時間計劃表,幾點幾分干什麼事。既鍛煉了時間的書寫又督促孩子自己去認表。這個時間作息表可以做得活潑可愛,掛在牆上,有意識的提出完成任務的時間要求。到一年級,有兩塊內容是孩子的學習的難點,一是鍾表;二是人民幣,這都屬於常識數學。常識數學一定要在生活中多運用,活學活用才是硬道理!
⑦ 一年級鍾表的認識是什麼
一年級小學生對鍾表的認識,應包括但不限於:
1、會認和會撥整時,並能用兩種方法表示整時;了解再過1小時是幾時及能辨認出大約是幾時。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認識鍾表」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正確地說出整時並會用兩種方法表示。
(2)教學難點:了解再過1小時是幾時及認識大約幾時,能辨認出「幾時過一點兒」和「快幾時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鍾表
⑧ 小學一年級數學時鍾怎麼講
這個我覺得你可以弄一個時鍾放在教室裡面,然後和同學們一起來,就要這個時鍾來分析這個十針和分針,在不同的時間間裡面代表的是什麼,不同的時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