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學論文如何寫
科學選擇題目
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有人說,選擇好題目就等於完成小論文的一半,可見小論文選題的重要性。
選擇題目要注意「實用性」、「可行性」、「創造性」和「趣味性」。
「實用性」就是選擇的課題要在生產、生活或科學上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即研究成果有可能進行移植應用,為人類服務,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可行性」就是要從實際出發,也就是要根據自己平時對某種問題或現象的觀察、研究,選擇研究范圍和研究深度適合自己水平、條件的題目,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選題宜「小」,切忌「大」而「全」。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談,這樣有利於深入到問題的實質。
「創造性」就是選擇的課題要新穎,有新的設想,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在研究的方法上有所創新,不要簡單地重復別人已經做過的實驗。這樣有利於寫出自己的新發現、新認識、新成果。
「趣味性」是指結合自己的特長,選擇感興趣的題目,這樣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干自己想干、願意乾的事,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學習、生活中,要時刻注意觀察身邊的各種現象,及時發現新的有價值的問題,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和研究。選好選准題目,是做好研究和寫出高質量小論文的保證。
『貳』 怎麼寫數學論文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叄』 數學論文應該怎麼寫
數學小論文
籃球場上的數學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去打籃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倆打累了,就到觀眾席上去休息。突然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就禁不住說出來:「小明一分鍾投8個球,小紅一分鍾投6個球,他們一起投了8分鍾之後,小紅提高命中率一分鍾投8個球,小明由於體力不支減少投球只數一分鍾投6個球,問多少分鍾後小紅和小明投進的只數相同?」
大概是我朋友太累的緣故,這么簡單的問題他都答不上來,他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過了好長時間他還是沒想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他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沒了草稿本,我做不出來。」我知道,就算他有草稿也未必做得出來。
我自豪地說:「原來小明一分比小紅多投進2個,一共投了8分鍾,也就是8×2=16(個),後來小紅反過來每分比小明多投4個,那麼16個球要多投幾分鍾呢?16÷4=4(分),要4分鍾才能追上。」他說:「你真厲害!」「我是天才嘛!」我開玩笑說。我倆都笑了。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有工作中到處都有。從此,我就更加喜歡數學了
順便說一句,我不贊成您這種對孩子的態度,對孩子要善於誘導,而不是替代他做什麼.下邊是關於如何寫數學小論文的,希望對您和您的孩子有所幫助.
如何學寫數學小論文
「寫什麼?怎樣寫?」這是每個學寫小論文的同學都會碰到的問題。一篇好論文的產生,對於它的作者來說是一次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性的勞動對勞動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其創作的素材、水平,乃至創作的靈感……,絕不是輕易可以得到的,它們需要作者在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實踐中,去進行長期的積累與思考。從我校徵集的論文來看,作者中有的是在平時十分注意對課本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拓展延伸,學習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有的是從課外閱讀中得到收獲與啟發後,獲得靈感、得以選題;……更有甚者是,有的作者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注意觀察、探究,並與自己的數學學習相聯系,對觀察、探究的結果進行思考、歸納、總結,升華為理論,寫出了令人叫絕的好論文。綜觀獲獎論文的小作者們,他們大多是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好論文的作者不僅要有較好的數學感悟,還要有良好的文學修養、綜合素養。
(1) 寫什麼
寫小論文的關鍵,首先就是選題,大家的選題要從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寫的內容入手。
下面我結合我校同學部分獲獎論文的選題,進行一點簡單的選題分析。
論文按內容分類,大概有以下幾種:
①勤於實踐,學以致用,對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再利用模型對問題進行分析、預測;
如:探究大橋的熱脹冷縮度
②對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擾人心煩的小事,提出了巧妙的數學方法來解決它;
如: 一台飲水機創造的意想不到的實惠
③對數學問題本身進行研究,探索規律,得出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如: 分式「家族」中的親緣探究
如: 紙飛機里的數學
④對自己數學學習的某個章節、或某個內容的體會與反思
如: 「沒有條件」的推理
如: 小議「黃金分割」
如: 奇妙的正五角星
(2) 怎樣寫
① 課題要小而集中,要有針對性;
② 見解要真實、獨特,有感而發,富有新意;
③ 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要表達的內容
(四) 評價數學小論文的標准
什麼樣的數學小論文算是好的論文呢?標准很多,但我以為一篇好的數學小論文必須有以下三個特徵——新、真、美。「新」,指的就是選題要有獨特的視角,寫的內容不是簡單地重復別人的東西、不是單純地下載一段。文字,最好是自己原創的,至少要有自己的創造、自己的觀點,屬於自己的思想;「真」,指的就是內容要實在、言之有理,既不能空洞無味、也不能冗長拖沓,文章要緊扣主題,力求做到准確、精練,盡量地體現數學的嚴謹性與科學性;「美」,指的就是語言通順、文筆流暢,文章要給人以美的享受。當然,從第二屆時代數學學習「時代之星」實踐與創新論文大賽的名稱來看,既有實踐又有創新的論文肯定更容易受到評委們的親睞,所以,我希望同學們更加貼近生活、注意觀察、去尋找、去發現,把生活與數學聯系起來,把學習撰寫論文、爭取寫出好的論文,作為對自己數學學習的一種評價、一種補充、一種提高,這樣你學寫小論文的目的就對了,你就會將數學小論文越寫越好。
「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肯下大工夫、只要肯吃的起苦,不斷地去思考、去揣摸,去學習,好的數學論文就一定會在你的手中誕生。總之,學習撰寫論文、爭取寫出好的論文,對於我們每一位同學來說,始終是一個鍛煉自己、提高能力的極好的方式。我相信我校初一、初二的同學們一定會在老師的組織與指導下積極參與第二屆《時代數學學習》「時代之星」實踐與創新論文大賽的活動與交流,並取得好成績。祝願今後有更多更好的數學小論文,在同學們的手中誕生;願有更多的同學從學寫數學小論文開始起飛,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書寫出更多的高水平、高質量的論文。
例子:《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數學的好處不勝枚舉,古今的科學家也都有指出。19世紀數學家J.J.西爾維斯特指出:「置身於數學領域中不斷地探索和追求,能把人類的思維活動升華到純凈而和諧的境界。」 當代數理邏輯學家王浩先生也說,數學具有純凈的美。J.阿巴思諾特說:「數學知識使思維增加活力,使之擺脫偏見,輕信和迷信的束縛。」 W.E. 塞勞爾說:「正如文學誘導人們的情感一樣,數學則啟發人們的想像與推理。」
總之,數學能令你的思維純凈,和諧, 會為你的思維增添活力。 它賦予你想像的翅膀, 為你開通推理的渠道。數學是被我們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它教我們去識別一些東西,教我們如何才能取得利益。有時候數學還能幫我們認清欺騙,甚至創造欺騙。
有不少的同學也許試過電腦算命,可能還曾信以為真。「電腦算命」看起來挺玄乎,只要你報出自己出生的年、月、日和性別,一按按鍵,屏幕上就會出現所謂性格、命運的句子,據說這就是你的「命」。
其實這充其量不過是一種電腦游戲而已。我們用數學上的抽屜原理很容易說明它的荒謬。
抽屜原理又稱鴿籠原理或狄利克雷原理,它是數學中證明存在性的一種特殊方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把3個蘋果按任意的方式放入兩個抽屜中,那麼一定有一個抽屜里放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蘋果,運用同樣的推理可以得到:
原理1 把多於n個的物體放到n個抽屜里,則至少有一個抽屜里有2個或2個以上的物體。
原理2 把多於mn個的物體放到n個抽屜里,則至少有一個抽屜里有m+1個或多於m+l個的物體。
如果以70年計算,按出生的年、月、日、性別的不同組合數應為70×365×2=51100,我們把它作為「抽屜」數。我國現有人口11億,我們把它作為「物體」數。由於1.1× =21526×51100+21400,根據原理2,存在21526個以上的人,盡管他們的出身、經歷、天資、機遇各不相同,但他們卻具有完全相同的「命」,這真是荒謬絕倫!
在我國古代,早就有人懂得用抽屜原理來揭露生辰八字之謬。如清代陳其元在《庸閑齋筆記》中就寫道:「余最不信星命推步之說,以為一時(註:指一個時辰,合兩小時)生一人,一日生十二人,以歲計之則有四千三百二十人,以一甲子(註:指六十年)計之,止有二十五萬九千二百人而已,今只以一大郡計,其戶口之數已不下數十萬人(如咸豐十年杭州府一城八十萬人),則舉天下之大,自王公大人以至小民,何啻億萬萬人,則生時同者必不少矣。其間王公大人始生之時,必有庶民同時而生者,又何貴賤貧富之不同也?」在這里,一年按360日計算,一日又分為十二個時辰,得到的抽屜數為60×360×12=259200。
所謂「電腦算命」不過是把人為編好的算命語句象中葯櫃那樣事先分別一一存放在各自的櫃子里,誰要算命,即根據出生的年月、日、性別的不同的組合按不同的編碼機械地到電腦的各個「櫃子」里取出所謂命運的句子。這種在古代迷信的亡靈上罩上現代科學光環的勾當,是對科學的褻瀆。
商業中的欺騙也是離不開數學的。阿凡提就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說明。
古爾邦節快到了,天山南北充滿了節日氣氛。集鎮上,車水馬龍,熱鬧異常。店鋪里、道路旁、地攤上,到處都擺滿了貨物,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水果商們把貯藏保鮮的蘋果、葡萄、雪梨、石油、哈密瓜一並搬了出來,希望賣個好價錢。
這天晌午,阿凡提忙完了半天的活計,也騎著毛驢趕集來了。阿凡提以聰明能幹、正直仗義聞名遐爾,誰個不認識?一路上,他不住地和熟人、朋友打著招呼。忽然,聽見有人高喊他的名字,阿凡提回頭一看,原來水果店老闆艾山。此人奸詐貪婪,不僅常用假冒偽劣商品坑害顧客,還專門放高利貸剝削百姓,是個人人痛恨的壞蛋。阿凡提早就想教訓教訓這傢伙,可就是沒有遇上機會。這時艾山正拿著秤桿坐在兩大筐葡萄跟前發愣。一筐是紫葡萄,標價為2元1斤;一筐是青葡萄,標價為1元2斤。只是問的人多,買的人少。
「阿凡提大哥,如今做點生意真不容易呀。您看,我在這捱了一上午,還沒賣出幾斤葡萄,現在紫葡萄和青葡萄都還剩下60斤,不知要賣到何時呢!」艾山其實想央求阿凡提幫他出個推銷葡萄的點子,又不好意思說。
阿凡提聽出了弦外之音,心想:這傢伙正好送上門來,使個辦法叫他虧點錢吧,也讓大夥兒出口氣。就來到水果攤前對艾山說:「啊,艾山老弟,你可真笨!紫葡萄雖甜,但價格貴,青葡萄雖便宜,卻味道酸。何不把兩種葡萄摻在一起,按3元3斤出賣,也就是每斤1元,這樣不是既好賣又省事嗎?」
艾山一聽頓時眉開眼笑,連忙豎起大拇指稱贊道:「阿凡提大哥真是聰明,名不虛傳,名不虛傳!」於是艾山按阿凡提的辦法出售葡萄,果然買的人多了起來,不多時,斤葡萄賣光了。
可是,當艾山清點賣得的錢數時,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如果按照原來的價格賣,紫葡萄應該賣2元×60=元,青葡萄應該賣1元×(60÷2)=30元,一共應該能賣到元+30元=150元,可現在賣得的錢卻只有元,怎麼少了30元呢?他貓腰瞪眼在葡萄攤前轉來轉去,找遍了每個角落,也不見丟失的30元錢。最後才悟到是讓阿凡提給捉弄了。當他想追上阿凡提問個明白時,阿凡提早已騎著毛驢走得無影無蹤了。
『肆』 數學小論文怎麼寫急啊
數學小論文
今天,在我們數學俱樂部里,老師給我們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題目,其實也是一道有些復雜的找規律題目,題目是這樣的「有一列數:1,2,3,2,1,2,3,4,3,2,3,4,5,4,3,4,5,……。這列數字中前240個數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題目,心裡猛然想到,這題目必須得按照規律來做!!!
想法一:開始我便先試著先3個一組來求和,6,5,10,9,12,15,14……。這樣一看,這些數字各有特徵,關鍵就是找不出合適的規律。於是,我又找4個一組來求和,8,10,12,16,20……。仔細一看,好像也沒什麼規律,我只好再試著找5個一組來求和,9,14,19,24……,這樣一來就非常明顯的看出它們是等數列,我非常高興,再把240÷5=48(組),5個一組,(1、2、3、2、1),(2、3、4、3、2),(3、4、5、4、3),(4、5、6、5、4)……那麼就可以求出末項的和,9+47×5=244,把首項加末項的和乘項數除以2,(9+244)×48÷2=6072。這樣就完成了!
想法二:我又發現每組開頭第一個數字恰好分別是1,2,3,4……48,那麼另一種方法就產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這樣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個理得清楚而且又實用的方法!
想法三:我又發現有N組時,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組數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這個規律也是要通過不斷來細心觀察與研究得來的,這個規律雖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還要比其他兩種方法更容易些。
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種解法,其實方法還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來找其中的規律,解其中的奧秘!
『伍』 數學論文怎麼寫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
-----《可能性》教學反思
江夏小學 尹慧
《可能性》是一節實踐活動課。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數學教學應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的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過程,感受數學的力量,促進數學的學習。
一、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
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為讓學生能很好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我設計了一個游戲讓學生邊玩邊學。
先預先准備好三個盒子,第1個盒子里放全部黑色的球,第2個盒子全部放黃色的球,第3個盒子放5個黑球和5個黃球。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先請3位小朋友幫忙拿好3個盒子,另外再請3位小朋友上講台進行摸球比賽,看哪位小朋友摸的黑球最多,哪個小朋友就獲勝,在這里我強調一下摸球的要求,並要求只摸6次。在摸球的過程中,下面的小朋友都積極的參與游戲當中,其中1號盒子的小朋友摸了6次黑球;2號盒子的小朋友摸了6次黃球,一個黑球都沒摸著;3號盒子的小朋友摸了1次黑球和5次黃球。並宣布了獲勝的小朋友。
這時,我問小朋友們為什麼1號盒子能全部摸出黑球,請小朋友猜一猜裡面會是什麼顏色的球?生猜玩後,我揭開答案,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猜對了,並說出了理由(因為盒裡面放的都是黑色的球,所以一定能摸出黑色的球),這時我引導總結:從都裝黑色的盒中任意取一個球,結果是什麼?令吃驚的是我的這一提問竟有一個學生回答會摸出黃色的球。但我沒有理睬這位學生,繼續進入我的下一環節,這時我應該抓住這一機會讓這一學生在摸一摸1號盒子,重新體驗一下會摸出怎樣的結果,這樣也許他的感觸更深刻。
同樣地在引導第3 個盒子的時候,由於只摸1次黑球,5次黃球,學生也不能更好地說出在3號盒子可能摸出黑球也有可能摸出黃球。或者在這一環節因為只要求摸6次可能還會出現兩種情況:第1種是全部摸出黑球,一個黃球都沒摸著;第2種是全部摸出黃球,一個黑球都沒摸著。出現這兩種情況也是最難讓學生用「可能」說出理由。這時我應隨機應變,再拿出3號盒子讓同學們摸一摸,這樣才能讓他們在不斷的實踐中,去加深理解。
通過多層次的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活中有些事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的發生是不確定的,產生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認識。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這是兒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則。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實踐活動發現的知識往往會深刻的存在於記憶之中。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創設實踐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展開,問題也才會自然地被學生發現。教學時通過讓學生親自在實踐操作發現問題,情緒高昂,思維活躍,整個學習過程完全處於自主參與的狀態中。
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去拓展思維
教學時,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多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更好地掌握好知識,並延伸思維。我給學生設計了貼紙游戲,每4人小組合作,每組都各分好一張白貼紙 、紅貼紙、綠貼紙。要求貼玩以後,要從裡面取出貼紙有三種要求:一是取出一定是紅貼紙、二是取出的不可能是紅貼紙、三是取出的可能是紅貼紙。在這里就給了學生創造了非常好地思維空間,通過合作、實踐活動更好地拓展了學生地思維。其中第二種要求出現了幾種情況: (1)、全部貼綠貼紙;(2)全部貼白貼紙;(3)綠、白貼紙都貼。同樣地第三種要求也出現了幾種情況:(1)綠、紅貼紙都貼;(2)白、紅貼紙都貼;(3)綠、紅、白貼紙全貼。通過這個實踐操作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的自我體驗,更能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促進課堂師生交往
我們知道,《綱要》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標准》則反復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實踐活動中不僅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而且能使師生交往的關系融洽,在融洽的關系中比較輕松的獲取了新知。在「摸一摸、貼一貼」的活動中,教師可以以傾聽者、交談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中,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獲知他們的學習體驗,知道他們在學習過程遇到了什麼困難,又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他們的學習中,與他們合作,共享經驗知識,實現自我超越和共同發展。所以在實踐活動中,可以使師生共同發展,在「共同發展」中更好地促進了師生的交往,使師生交往的關系更加自然、合理。
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
知識來源於實踐活動。實踐對於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著「催化劑」和「檢驗員」的作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的知識,學生才能更深刻地獲得理解、更熟練去運用。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聯系起來,與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寓數學知識於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由課堂進入社會的大空間,拓展認知面,讓學生能用數學思維方法去審視、去分析、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基於這一點我在教學《可能性》一課,在學生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後,設計了這樣幾個聯系生活實際的練習:1、根據老師給出的具體情況,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句話或搶答。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說生活里發生的事,並讓其他同學來判斷。通過這些練習,不但使學生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我們都知道「學無止境」,這次教學實踐使我更加認識「教」也是「無止境」的。同時也使我深深認識到只有關注課堂的原生態,注意教學語言的運用,發揮好教學語言的獨特魅力,關注學生的學,才能使課堂教學由單一的傳輸式變為雙向甚至多向的互動與對話,才能由重學習結果轉變為重學習過程,由重教師的作用轉變為以重人為本的發展,才能真正賦予課堂以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
活運用所學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我們都知道「學無止境」,這次教學實踐使我更加認識「教」也是「無止境」的。同時也使我深深認識到只有關注課堂的原生態,注意教學語言的運用,發揮好教學語言的獨特魅力,關注學生的學,才能使課堂教學由單一的傳輸式變為雙向甚至多向的互動與對話,才能由重學習結果轉變為重學習過程,由重教師的作用轉變為以重人為本的發展,才能真正賦予課堂以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
『陸』 怎樣寫數學論文
有1個導游帶了1個旅遊團到香港旅遊,他看到了1個不錯的4星級賓館,便准備住那。
1天,導游約了那家賓館的老闆,他來到經理室,流建義(那家賓館的老闆)請導游坐下,那個導游自我介紹到:「我是內地的導游,姓天,名偉,這次我帶領了1個旅遊團到香港旅遊,聽說你的賓館環境舒適,服務周到,我們想來你們賓館住。」
劉建義先生連忙熱情地說:「歡迎,歡迎,不知貴團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還可以,是一個大團。」
劉建義先生心裡一陣驚喜:1個大團,有是筆大生意!
作為個導游,天偉看出了劉建義先生的心思,他慢條斯理地說:「劉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團人數,我們便住你賓館。」
「你請說吧。」
「如果我把我的團平均分成4組多出1人,再把每小組平均分成4份,結果又多出1人,再把分底的4小組分成4份,結果又多出1人,當然也包括我,請問我們至少有多少人?」
劉建義為了接下這筆生意,馬上開始了思考。他不愧是精明的人,很快算出了答案:「至少85人。」
天偉高興的說:「一點不錯,就是85人,請問老闆是怎麼算出來的?」
「人數最少的情況下是最後1次4等分時,每人1份,由此推理得到:第3次之前有1×4+1=5(人),第2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1次分之前有21×4+1=85(人)。」
「好,我們就住這了。」
「請問你們有男女各多少人?」
「男55,女30。」
「我們這現在只有11人,7人,5人的房間了,你們想怎麼住?」
「當然是先生安排了,但必須男女分開,也不能有空床位。」
經過苦思冥想,劉建義終於得出最佳方案:男的2間11人房,4間7人房,1間5人房;女的1間11人房,2間7人房,1間5人房。
天偉看了劉建義的安排後,非常滿意,馬上辦了住宿手續。
一樁大生意做成了,雖然復雜了點,但劉建義心裡還是十分高興
或者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柒』 怎麼寫數學論文
新修訂的《小學數學大綱》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僅要求選材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為了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我們強化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性,就是指教師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中的問題,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適當作些變形處理,讓數學更多地聯系實際,貼近生活。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生活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特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而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動力,激發起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因此,強化數學教學的生活性,注重實踐第一,對於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整體素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捕捉「生活現象」,引入新知
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關鍵是教師是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采擷生活數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如我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生日時我們切生日蛋糕,怎樣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樣多?學生討論,然後自己動手也來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樣多……最後,得出「人→分→份(得到份)」,分得一樣多(每份同樣多),這叫「平均分」。這樣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現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學生增加了動手操作的機會,且使學生對新概念感到新穎、親切。
&n……
『捌』 如何寫數學小論文
走進新課程的今天,寫數學小論文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已逐漸被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可。所謂數學小論文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學寫的以數學內容為中心的短小文章,其文體形式包括數學日記、數學故事、數學童話等。其中,數學日記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自己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感受和體會;數學童話、數學故事是指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依據自己的理解有機地融合於故事、童話的框架中,以形成完整的情節。1.培養學生數學閱讀的習慣數學閱讀是指圍繞數學問題或相關資料,以數學思維為基礎和紐帶,用數學的方法、觀念來認知、理解、吸取知識和感受數學文化的學習活動。最初,我們從網上、報刊上找來一些優秀的學生日記,讓學生閱讀,了解數學日記的格式與內容的選擇,激發學生的撰寫熱情。後來,結合學校讀書活動,組織學生相互推薦優秀數學科普讀物。如:《生活中的數學》、《十萬個為什麼(數學卷)》、《數學萬話筒》……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展示活動:學生自編的一張張五彩斑斕的「數學手抄報」、一本本價值連城的「數學剪貼本」、一塊塊內容豐富的黑板報……帶領學生在閱讀中走進數學的世界,體會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2.提高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數學小論文是學生自我評價的重要方式之一。反思型論文可以根據自己的數學作業或試卷以及課堂中的表現,對解決某個問題所採用方法的優劣進行自我反思,認識自我,澄清有關問題,從而為充滿信心地繼續學習數學打好基礎。這樣有利於學生取長補短,提高數學交流能力,增強其自信心。長期以往,使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提高數學學習中的認知水平,增強他們自我反思的能力。 3.指導學生積累論文資料 數學小論文不能滿足於數學反思日記,而要將視野開闊。「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開始,學生不明白如何將數學知識、數學問題融於故事情節中,如何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寫範文,讀給學生聽,並帶學生分析:哪些地方應用了數學知識?是怎麼應用的?還可以應用哪些數學知識、續編哪些故事情節?學生模仿練寫數學小論文,逐步養成了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的習慣,為數學學習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在為數學小論文撰寫而進行的調查活動中,還培養了學生事事心中有數學的節約、環保等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4.組織學生踴躍參賽和投稿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寫數學小論文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使每位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與交流表達的歡樂、成功,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熱情。我們欣喜地發現,讓學生寫好數學小論文,提高了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的認識,喚起了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遠比在書本中「咬文嚼字」學習數學來得更生動、更深刻,從而有力地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玖』 如何寫數學論文
首先布局,分為:定義、類型、性質、相關結論、應用、意義等,然後再在它們後面各個舉一個例子。然後自己按照理解和課本上的給出定義,函數的類型:常數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等,舉例。接下來的性質、相關結論、應用、意義等自己寫吧
『拾』 如何寫數學論文的結尾
結尾處可以運用總結性的話語讀數學進行總結,具體如下:
數學[英語:mathematics,源自古希臘語μθημα(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於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古巴比倫人從遠古時代開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並能應用實際問題。從數學本身看,他們的數學知識也只是觀察和經驗所得,沒有綜合結論和證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們對數學所做出的貢獻。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度的進展。但當時的代數學和幾何學長久以來仍處於獨立的狀態。
代數學可以說是最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數學」。可以說每一個人從小時候開始學數數起,最先接觸到的數學就是代數學。而數學作為一個研究「數」的學科,代數學也是數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幾何學則是最早開始被人們研究的數學分支。
直到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笛卡爾創立了解析幾何,將當時完全分開的代數和幾何學聯繫到了一起。從那以後,我們終於可以用計算證明幾何學的定理;同時也可以用圖形來形象的表示抽象的代數方程與三角函數。而其後更發展出更加精微的微積分。
現時數學已包括多個分支.創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的布爾巴基學派則認為:數學,至少純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理論。結構,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發的演繹系統。他們認為,數學有三種基本的母結構:代數結構(群、環、域、格,……)、序結構(偏序、全序,……)、拓撲結構(鄰域、極限、連通性、維數,……)。
數學被應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一般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促成全新數學學科的發展。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也就是數學本身,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有許多工作以研究純數學為開端,但之後也許會發現合適的應用。
具體地,有用來探索由數學核心至其他領域上之間的連結的子領域:由邏輯、集合論(數學基礎)、至不同科學的經驗上的數學(應用數學)、以較近代的對於不確定性的研究(混沌、模糊數學)。
就縱度而言,在數學各自領域上的探索亦越發深入。